首頁 > 范文大全 > 素質培養和提高媒介素養

素質培養和提高媒介素養

2024-07-31 閱讀 2425

關于素質培養和提高淺談“媒介素養”

摘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媒介作為大眾的信息教科書,為大眾傳播信息、提供娛樂、發布新聞、普及知識。傳媒作為社會公器,有巨大的環境影響力和強大的社會輻射力。對大眾進行媒介素養教育,使其在媒介信息的尋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學會公正評價媒介,進而合理使用媒介來為自己服務已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媒介教育”的含義,中國“媒介素養”教育現狀及存在才不足,應注意的方面等,還提出了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關鍵詞:媒介素養;教育現狀;培養和提高;重要性

二十一世紀是網絡傳播的時代,據第二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到**年6月底,我國上網用戶總數達4.85億,較**年底增加2770萬人,增幅為6.1%。截至**年上半年,中國微博用戶數量從6311萬快速增長到1.95億。目前中國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6.2%,較**年提高1.9個百分點[4]。

這些數據都已說明我們已經進入大眾傳播時代。媒介作為大眾信息的教科書,為城市公民傳播信息、提供娛樂、發布新聞、普及知識,對城市公民進行媒介素養教育,正是要使所有的城市公民了解傳播信息與知識的媒介,在媒介信息的汪洋中尋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學會公正評價媒介,進而合理使用媒介來為自己服務。因此,“媒介素養”教育就變得相當重要。

一、“媒介素養”的內涵

簡單的說,“媒介素養”是傳統素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延伸,它能指導受眾正確地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5]。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

通俗地說,猶如在自助餐廳就餐,餐廳供應著大量的、五花八門的佳肴,然而,“免費”午餐并不是多多益善,也許有的食品膽固醇高,有的食品熱量高,所以每個人都必須清楚地了解各種食物對自身是否有益,從而結合自己的口味以及健康狀況來挑選所需食品的品種和數量。媒介所提供的琳瑯滿目的信息正如自助餐廳的飯菜,也需要鑒別,需要選擇。這種鑒別和選擇的能力,便是“媒介素養”。

二、中國“媒介素養”教育現狀

20世紀70~80年代以后,由于官方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對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開始進入學校并形成規模。世界上約有20多個國家積極開展并推廣“媒介素養”教育的研究活動,并逐漸形成了一套媒介教育課程模式[1]。推廣“媒介素養”教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而力求全面普及化更是各國關注的焦點。

相對于其他國家而言,媒介素養教育才起步較晚。有學者指出,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問題之一在于僅限于理論研究和介紹,而缺乏有效實踐。對媒介素養和媒介素養教育,少數學者的關注和研究僅局限于在學術期刊或學術論壇中發表文章,有關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非常匱乏。值得欣慰的是,除了在學術期刊、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外,學者們也開始有意識地利用報紙、網絡等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相關知識,媒介素養教育實踐正逐漸開展起來。

篇2:大眾傳播互聯網論當代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必要性

關于大眾傳播互聯網論當代高校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

媒介素養教育是在大眾傳媒時代,針對多種媒介對人的影響而提出的一項教育內容。本文從多角度著重闡述了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缺失以及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

論文關鍵詞:媒介素養教育大學生大眾傳播互聯網

隨著現代社會逐步趨向科技化電子化發展,互聯網的在當代社會中的全方位應用,標志著信息時代已經全面來臨。大眾傳媒作為社會結構和社會形態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社會公共部門,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系統傳播途徑,給人們營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昔日的人際互動關系變為人與信息環境的互動關系。傳媒環境已經成為繼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和自然環境后,又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環境因素,傳媒對社會的覆蓋面越來越大,對大眾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開放的媒體環境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生活空間,向他們展現了一幅多樣化的生活圖景,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消費方式,多樣化的生活使中學生的審美呈現明顯的廣泛性和多種選擇性。因此,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已經成為信息時代擺在廣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媒介素養教育的涵義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面對大眾傳播媒介的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應能力。所謂媒介素養教育是指教育人們有效利用媒介以及培養基本的媒介素養傳播資源的內容,理解大眾傳媒的本質,掌握運用傳媒的基本技能,學會管理自己的傳媒事務和傳媒生活,建立與傳媒合理互動的關系。簡言之,媒介素養教育就是培養公眾媒介素養的教育。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就是指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參與和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媒體資源的教育。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在媒介環境中學會甄別、選擇和反思媒介內容,促進他們塑造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有效的創造和傳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

二、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傳媒在產業化、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正進入一個空前的發展時期。媒介時代的任何一所大學都必然會受到大眾傳媒所制造的大眾文化的浸染。電腦、手機、網站、BBS、QQ、微薄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學生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與周圍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使他們很難做到不受媒體文化影響和媒體描述的方式所干預來觀察和認識世界。

我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40歲以下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90.7%,其中30歲以下的占72.1%,24歲以下的占52.4%。這表示當下大學生是互聯網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他們的媒介素養尚處于自發狀態,這種通過個人的直覺感悟而不是通過科學的媒介理論指導以及系統的訓練獲得的媒介素養造成了大學生媒介素養層次偏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普遍對媒介功能認知程度偏低

根據當下一些高校對在校大學生關于媒介素養相關的問卷調查得出的結論,大學生經常上網人數達到80%,其中平均每天玩網絡游戲的時間超過2個小時的占三成,平均每天玩網絡游戲的時間在4個小時以上的占兩成。另外還有37%的大學生受到網絡游戲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影響正常的社交活動,影響性格、情緒,容易上癮等方面,此外還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導致高消費,身體健康也受到一些影響。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的大眾媒介作為信息傳播的工具,應當是成為大學生學習和自身發展的工具,但許多大學生在使用互聯網時只是為了娛樂消遣,更多的精力花費在了游戲、電視劇、聊天等沒有思想深度的方面,不愿深入思考媒介信息、不能正確有效地利用媒介資源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

(二)普遍對媒介信息解讀能力偏低

根據一些問卷調查,很大一部分學生在上網搜索信息的時候,更多的留意在了娛樂新聞,社會趣聞,八卦雜談等方面。例如在微薄上傳播的一些虛假信息,多數網民會不經查證就大肆傳播并且帶有極具攻擊性的語言批判,在網絡上展開激烈的口水戰。另外還有一部分大學生甚至對媒介道德認知不清,瀏覽色情網站,紛紛在網上搜索、下載照片以求一睹為快。無意中散播各種黃色暴力圖片、文章等,相當多的大學生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觀看、相互傳遞這些照片是否會違法,是否會違反了有關網絡管理條例,是否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這不得不說是媒介素養偏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