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電教錦上添花提高教學效率
巧用電教錦上添花提高教學效率
忠路民族小學李桂珍
摘要:為適應二十一世紀信息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要努力探求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使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者。
關鍵詞: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技術優勢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是數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當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教師要有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和新能力,光靠粉筆和黑板是絕對不行的。為適應二十一世紀信息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要努力探求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探究性,使學生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者?!缎抡n程標準》中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币虼?,多媒體的使用是數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產物。
一、利用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網上豐富、翔實的聲像、圖文資料是數學教學取之不竭的資源。很多學校在校園網的資源庫中存儲了較充足的、適合學科教學使用的文字、圖片、動畫、聲音、影像等資料。與互聯網相接更使校園網如虎添翼,為教師備課、教學提供了便利。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認識》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認識長方體,在制作課件時,我從資源庫中找出相關演示圖解,分別與課本內容相對應,制成課件。學生邊聽教師的講解,邊看圖解,在頭腦中建立了清晰的結構圖,從而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很容易地了解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相對面相等。如此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從多個感官豐富學生的認識,對于突破重難點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接下來,在“動手做一做”的環節中,數學課本上的知識不再是枯燥地擺在那兒,而是變得更有色彩更加鮮活。學生們還可以自發地去網上查找和書本上緊密相關的各種資料,并在課下與教師和其他同學積極交流,自主學習的氣氛十分濃郁。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延伸了解更多的課外資料,學到的知識更加豐滿、有趣。
二、發揮技術優勢,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多媒體網絡技術有它獨特的優勢。一是可以提供多種感官刺激。心理學研究證明,多重感官同時感知的學習效果要優于單一感官感知的學習效果。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都非常重要。二是可以快速提取大量信息。存儲在網絡服務器或終端電腦中的語音、圖像、文字等信息可以通過網絡快速提取出來,傳輸到應用終端。這些優勢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努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用多媒體教學首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創設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上課伊始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形成互動交往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學在其中、樂在其中,體現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通過課件展示所講知識畫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創設一種很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教學《學看鐘表》時,我先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聽音猜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鐘表課題。接著運用課件,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眼看、耳聽、心想,了解時針和分針的特點及轉動的方向。再編輯生動有趣的《時針哥哥和分針弟弟鬧矛盾》的故事,并配以用鐘面形狀制作的表情圖片,不僅使學生明白了時針和分針缺一不可,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要團結友愛。最后,引用卡通形象
篇2:電教設備管理制度
電教設備管理制度
1.要規范設備管理,做到實物、帳目分類標簽,資產編號統一,每學期
由分管領導組織有關人員將帳物核對一次。
2.所有電教設備應科學分類,根據設備不同類型定櫥定位,做到有序放并作好登記編號。
3.所有電教設備要做到專室、專用、專人保管,學校電教設備只能用于教學、教育活動,不得移作它用,非經學校分管領導同意,不得借出。
4.嚴禁任何人使用電教設備接收、散布、錄放謠言,小道消息或淫穢錄音、錄像。
5.嚴格實行借用、歸還、驗收制度,借用須辦理借用手續,用后歸還時由管理人員驗收,并作好記錄。如有丟失、損壞,由審批和借用人員負全責。
6.電教人員必須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經常檢查所負責的電教設備,并作好保養。力爭小修不出校,使設備性能處于良好狀態。
7.嚴格執行賠償制度,對因管理不善、私拆玩弄、擅自借用或用于非教育活動而致設備損壞丟失,一律由管理人員按價賠償。對于因不熟悉性能或操作不慎而致設備損壞,視情節輕重由管理人員負部分責任或全責。
8.凡屬正常報損設備,必須嚴格履行手續,經專業人員鑒定,并填報固定資產報損表,由校長室審批,總務處、電教組銷帳后,統一由總務處處理。
9.加強對設備存放處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須檢查電源、消防、防盜、防火狀況。
10.定期向校長室匯報設備管理和使用情況,并根據教學需要請示補充必要設備。
篇3:電教軟件管理制度
電教軟件管理制度
1.電教軟件是開展電化教育的保證。
2.管理好電教軟件是每位教師應有的責任。
3.電教軟件的借用要登記造冊。歸還時要驗收、簽字。
4.使用電教軟件時要細致。
5.用后要妥善保管存放,防曬、防潮、防霉。
6.電教軟件在使用中如有損壞,應及時歸還登記。
7.為便于大家借用方便,錄音帶一周內歸還,錄象帶2―3天歸還。
8.每學期末,所有電教軟件應送交電教辦公室統一保管。如不送交而造成損壞、遺失應按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