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運用
電教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
熊全林閻河鎮中心小學
內容提要:幼兒期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另一方面,語言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終伴隨著幼兒的生活、游戲和認知等過程,語言交流是幼兒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而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無法替代的優越性。多媒體課件能將故事的意境、內容、語言統合在一起,并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展現出來,極大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再通過生動的動畫將抽象的文字知識形象化、興趣化,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最后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進行語言交往,使幼兒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真正體現了“樂中學、動中學、玩中學”這一觀點。這樣不僅使教學過程童趣盎然,同時充分活躍幼兒的思維,激發起參與興趣及表達欲望,讓幼兒感受到語言美的魅力,又發展了他們的觀察力、表達能力。
關鍵字:多媒體語言幼兒
多媒體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充分的體現出它的獨特功能與效力。電腦中飛入、顯現、隱去等效果應用,各種聲音的點綴,使一些簡單圖片產生不同的音效,就猶如一部短短的動畫片一樣,這對于長期以來接觸傳統教學方式的幼兒來說是一種新奇。幼兒教學活動中,適時、適量、適度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幫助突破教學難點,充分活躍幼兒思維,使教學過程充滿童心、童趣,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一、運用多媒體為幼兒渲染寬松的語言情境,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原本絢麗多彩的語言活動蒙上了厚厚的灰暗色,老師執著于對詞匯、對故事的機械記憶。所以我們借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孩子創設語言學習情境;利用現代多媒體的知識面廣、內容豐富等特點為孩子的發展思維創設空間;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設具有具體感性的、立體信息的動態情景,直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如:《會變顏色房子》的教學課件用電腦播放后,幼兒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隨著逼真形象的音響和富于動態的情景,幼兒情不自禁地想說樂說,很快進入到活動中。整個活動結束,幼兒還興致未盡,還強烈要求再看一遍。由此可見,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課件中動態的信息,因為更富有真實感而能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使幼兒不只是僅僅將它單純地作為某一知識去理解,而是在積極運用已有的經驗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時,產生好奇和疑問,促使幼兒積極質疑。與此同時,教師用鼠標器控制畫面,做到動、靜交替,使幼兒通過交流、表達,更充實地把握了故事內容,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二、營造動態情境,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由于個性和環境的差異,幼兒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的幼兒能說會道;有的幼兒寡言少語;有的幼兒天性外向,說起話來落落大方;有的幼兒生來羞怯,看見外人不愿說話。這樣一個班級的幼兒群體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便出現了強弱兩極。如果語言活動中教師沒有豐富的語言素材,只有幾張靜態圖片等簡單教具,那么幼兒群體在語言表達方面會呈現向弱極運動的現象。因為在這樣的活動環境中,能說會道的幼兒沒有語言表達的興奮點,而能力差的幼兒又缺少語言表達的憑借物。為此,運用多媒體技術化靜為動,話虛為實,化生疏為可感,化抽象為形象。它能將靜止的、抽象的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的復合載體,將老師難以用語言解釋的詞匯、現象生動的表現出來。激起幼兒的說話欲望,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如:中班童話故事《春天的電話》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幼兒的思維從感官向具體形象過渡的特點,先給幼兒播放一種電話鈴聲,幼兒在感到驚奇的時候,馬上又播放出春天的畫面,“叮鈴鈴”一個春天的電話驚醒了屋里冬眠的小動物,原來是小朋友們請小動物到春天的陽光下做游戲。這樣多媒體在引起了幼兒強烈的興趣的基礎上,增強了幼兒快樂的感覺,使幼兒在學習文學作品時,講述積極而自信,加速了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對文學作品語言的消化。同時,幼兒欣賞和感受文學作品的能力,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篇2:電教設備管理制度
電教設備管理制度
1.要規范設備管理,做到實物、帳目分類標簽,資產編號統一,每學期
由分管領導組織有關人員將帳物核對一次。
2.所有電教設備應科學分類,根據設備不同類型定櫥定位,做到有序放并作好登記編號。
3.所有電教設備要做到專室、專用、專人保管,學校電教設備只能用于教學、教育活動,不得移作它用,非經學校分管領導同意,不得借出。
4.嚴禁任何人使用電教設備接收、散布、錄放謠言,小道消息或淫穢錄音、錄像。
5.嚴格實行借用、歸還、驗收制度,借用須辦理借用手續,用后歸還時由管理人員驗收,并作好記錄。如有丟失、損壞,由審批和借用人員負全責。
6.電教人員必須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經常檢查所負責的電教設備,并作好保養。力爭小修不出校,使設備性能處于良好狀態。
7.嚴格執行賠償制度,對因管理不善、私拆玩弄、擅自借用或用于非教育活動而致設備損壞丟失,一律由管理人員按價賠償。對于因不熟悉性能或操作不慎而致設備損壞,視情節輕重由管理人員負部分責任或全責。
8.凡屬正常報損設備,必須嚴格履行手續,經專業人員鑒定,并填報固定資產報損表,由校長室審批,總務處、電教組銷帳后,統一由總務處處理。
9.加強對設備存放處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須檢查電源、消防、防盜、防火狀況。
10.定期向校長室匯報設備管理和使用情況,并根據教學需要請示補充必要設備。
篇3:電教軟件管理制度
電教軟件管理制度
1.電教軟件是開展電化教育的保證。
2.管理好電教軟件是每位教師應有的責任。
3.電教軟件的借用要登記造冊。歸還時要驗收、簽字。
4.使用電教軟件時要細致。
5.用后要妥善保管存放,防曬、防潮、防霉。
6.電教軟件在使用中如有損壞,應及時歸還登記。
7.為便于大家借用方便,錄音帶一周內歸還,錄象帶2―3天歸還。
8.每學期末,所有電教軟件應送交電教辦公室統一保管。如不送交而造成損壞、遺失應按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