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基地安全無隱患管理制度
實訓基地安全無隱患管理制度
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突出體現“預防為主”,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科學管理水平,切實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從除“隱患”著手,將隱患消滅在萌牙狀態,全面全過程規范人的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使生產現場人、機、物、料、環,管理諸系統實現最佳匹配,確保實習教學安全、有序進行。現根據江銅集團有關精神,借鑒校辦工廠的經驗,結合實訓基地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無隱患管理的范圍
(一)人的不安全行為
l、實習、生產者的違章作業。
a、違反國家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標準及有關規定。
b、違反學校及工廠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標準及有關規定。
c、違反本工種及相關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程序與動作標準。
2、管理者違章指揮。
a、指派未取得操作證資格的學生、人員上崗作業。
b、不執行危險作業申報監護制度,擅自決定進行危險作業,不顧安全準備工作,強行提前作業。
c、對實習作業中的違章、違紀現象不制止;對實習現場隱患不及時整改。
d、要求學生使用無安全保障的設備及工具或進入無安全保障的危險場所,或強令拆除設備上的安全裝置等。
e、強令身心有病的學生擔任力所不及的作業,或者對處于危險狀態學生不認真組織救援。
f、實習管理者不懂安全操作規程,不具備指揮生產的能力,而在指揮生產時憑個人想象蠻干。
g、強令超限度運行設備。
3、實習者、管理者違反勞動紀律。
a、擅自代崗、離崗、睡崗。
b、干私活,擅自開動機器、設備等。
c、帶小孩上班或擅自帶親友進人生產現場。
d、工作現場嬉戲、打鬧、追逐。
e、協助作業時,不認真配合。
f、擔任監護時不堅持職守。
二、物的不安全狀態
(一)實習現場設施、設備無醒目安全標志。
(二)各種機械、電氣設備上的安全裝置不齊全可靠。
(三)實習現場及作業點未實行定置管理。各種物料堆放、設備安裝停靠、工器具擺放不整齊、平穩、可靠;垃圾、碎屑、廢油、廢物等未及時清理干凈;現場無安全通道或通道不暢通。
(四)電氣線路、開關、插座、動力、照明箱使用不規范,絕緣接地不完好可靠;各元器件與線路連接不可靠,嚴重發熱或燒損;電氣設備接地不好,架空線路不規范。超負荷運行動力設備。
(五)物料運輸、提升設備無安全停靠設施、斷繩(帶)保護、停靠欄桿、安全門、上下限位、斷電開關、事故開關、通訊信號裝置。
(六)實習現場各種坑、洞、溝、池、輪、軸、臺無可靠的蓋板、護罩、欄桿、護沿等防護措施。
(七)實習現場通風設備不完善,產塵、產毒、噪聲超標等點無治理及防護措施。
(八)實習現場防雷擊設施、消防設備、設施不齊全。
(九)各種設備、管道、設施、閥門不清潔,有跑、冒、滴、漏現象。
(十)實習現場、通道、樓梯無充足照明,照明線路、開關燈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十一)實習現場不符合防洪渡汛要求。
(十二)實驗室、化驗室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十三)工作現場零亂,不整齊、不清潔、不衛生。
(十四)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三、安全管理措施、規定不完善
(一)各教研室(組)現有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技術標準不健全、不完善,或在落實、執行的過程中不嚴格、不規范。
(二)與國家、上級有關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及規定不相符或有抵觸。
(三)對校及工廠有關安全規章制度、規程等不執行或執行不嚴。
(四)對新建、改建、擴建、重大技術改造項目不及時建立科學配套的安全管理措施、規定或措施、規定無可操作性。
(五)對新增工種、崗位未建立起相應的制度、規程等。
(六)未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或責任狀簽訂不合規范。
四、無隱患管理的措施
l、堅持檢查制度
a、定期檢查:教務科每月組織由教研室、教研組有關領導及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安全檢查;教研室要每兩周進行一次檢查,教研組每周進行一次,教務科要做好日檢工作并認真做好記錄。
b、專業性檢查:由教務科主管領導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踩場所進行檢查,如易燃易爆場所、交通、消防、電氣、設備(起重、壓力容器)檢查等。
c、季節性檢查:由教務科主管領導及相關部門根據季節特點,為保護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防暑降溫、秋冬季防火、防寒等。
2、加強考核手段
a、對人的不安全行為考核標準:100―――300元/次。
h、對物的不安全狀態考核標準:100―――300元/次。
c、對管理上的問題考核標準:200―――600元/次。
d、對教研室第一責任人的考核: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責任部門第一責任人予以黃牌警告:
I:各教研組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出三個隱患(含)以上的;
Ⅱ:各教研組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出隱患的考核結果匯總超過500元(含)或年終累計超過2300元(含)的;
Ⅲ: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查出未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或責任未層層落實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責任教研室第一責任人予以低聘:
I: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一次查出六個隱患(含)以上的;
Ⅱ: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發現重大隱患的:
Ⅲ: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查出一次的事故隱患(除登記上報同意備案外)未及時整改的:
Ⅳ、各部門經校安全檢查或教務科安全檢查查出隱患的考核結果匯總超過1000元(含)或年終累計超過50O0元(含)的;
Ⅴ:經校或教務科已查出未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或責任未層層分解落實,再次安全檢查仍未簽訂責任狀責任未分解落實的:
Ⅵ:隱瞞事故不報的;
Ⅶ:被兩次黃牌警告的;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其責任單位第一責任人予以解聘:
I:經校或教務科安全檢查查出兩次(含)以上的事故隱患(除登記上報同意備案外),仍未落實整改的;
Ⅱ:經校或教務科安全檢查查出的事故隱患(除登記上報同意備案外)因未及時落實整改導致發生事故的;
Ⅲ:經校或教務科安全檢查查出管理者嚴重違章指揮,嚴重違反國家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條例、規定及校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程、規定的;
Ⅳ:低聘期間被黃牌警告的;
五、無隱患管理的考核程序
(一)教務科每次安全檢查后均下發《安全檢查隱患整改通報》和《無隱患管理檢查考核匯總表》。
(二)當某個部門安全第一責任人達到黃牌警告條件時,工廠檢查組將提請教務科辦公會批準下達黃牌警告通知。
(三)當某個部門安全第一責任人達到低聘或解聘條件時,教務科檢查組將歷次安全檢查匯總材料提交學校黨政聯席會進行討論,適時形文給予低聘或解聘。
五、其他事項
(一)各單位在自查中發現的隱患而自己無能力整改或短期不能整改完畢時,必須及時以書面形式報教務科。
(二)凡不在考核范圍內的(如事故、創建等)按學校其它文件執行,考核金額不列入此匯總金額中。
(三)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解釋權屬教務科。
附件1:實習教師安全責任狀
附件2:安全隱患通知書
附件3:安全隱患整改報告單
附件4:安全隱患整改匯總表
附件5:實習學生安全教育匯總表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管理制度
目的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強事故隱患監控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確保天元錳業熱動力車間安全推進各項工作、保障人身、設備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范圍
適用于天元錳業熱動力各專業各級安全隱患(檢)排查、整改治理、建檔監控及公示掛牌的管理。
職責
1各專業、班組按照職能分工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改治理。
2安環科負責隱患排查的建檔和監控,并監督各專業、班組隱患的整改治理。
管理內容
1總則
1.1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1.2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1.3天元錳業熱動力成立由總經理和有關職能人員參加的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組織,除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外,還應進行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和日常檢查,做到認真檢查、落實整改、及時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
1.4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必須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內容和具體計劃,將檢查內容編制成《安全檢查表》進行逐項檢查并不斷對檢查表進行完善補充。
1.5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危險源識別,排查事故隱患,對所查出的隱患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對整改情況進行驗證。
1.6任何人發現事故隱患都應立即進行處理,并向相關領導報告,均有權向安環科和有關專業及部門報告。
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形式與內容
安全檢查(隱患排查)形式有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和日常檢查等形式。具體執行部門《安全檢查管理制度》要求。
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報告和隱患建檔監控
1.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應認真填寫檢查記錄,發現事故隱患的,立即報告上級領導和相關專業。
2.各級領導和相關專業接到事故隱患報告后,應立即組織處理。
3.公司級綜合檢查、專業檢查、季節性檢查、管理人員檢查發現的隱患和問題,應以情況簡報或安全檢查隱患問題整改通知單形式通知被檢單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隱患項目,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被檢單位應簽字確認。
4.公司級(包括各專業部門)、班組均應建立隱患整改臺帳,對事故隱患進行有效監控,落實責任人。臺帳內容包括隱患名稱、檢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計劃完成日期、實際完成日期、整改負責人、整改確認人、確認日期、備注等項目內容,并在備注項目中注明發現隱患的個人或組織。
5.各級單位應當定期對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向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
6.班組每周對本班組事故隱患排查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報告專業領導。
7.各專業、班組每月、每年對本專業、本班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分別于下月初或次年初向部門領導、安環科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由部門、專業主要負責人簽字。
8.對于重大事故隱患,除依照上述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公司領導、集團公司安環部和相關部門報告,安環部匯總并存檔。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1)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3)隱患的治理方案。
9.安環科每季、每年對本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表報總經理簽字確認。
隱患整改及驗收
1.對于檢查中發現的所有問題,責任單位對查出的隱患和問題都要逐項分析研究,及時拿出落實措施,落實整改措施。
2.對于一般事故隱患,部門、專業、班組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3.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有整改條件的隱患項目,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做到“四定”、“三不推”。即定項目措施、定時間、定人員、定資金來源;凡班組能整改的不推給專業,凡專業能整改的不推給部門,凡部門能整改的不推給公司或其他部門,限期整改。
隱患整改通知單要存檔備查。
4.部門級檢查和公司級檢查的隱患整改通知單由安環部下達,經公司主管領導簽署意見后發出;隱患所在部門負責人簽收,不按期整改或由于不抓緊整改而釀成事故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5.對于重大事故隱患,公司總經理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內容:
1)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4)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5)治理的期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6.各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7.對因物質、技術所限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重大隱患,必須在期限前2天將原因書面報安環科,同時必須采取應急的防范措施。部門應將此納入年度技措、安措、計劃檢修和大修計劃內,限期解決或停產。確因非部門因素而不具備整改能力的,上報集團公司有關部門。
8.對隱患和問題的整改情況,應進行復查(驗收),跟蹤督促落實,形成閉環管理。
9.各項檢查結果、隱患整改情況、驗收結果應及時報安環科,安環科登記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整改臺帳。
獎懲
1.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按規定給予經濟獎勵和表彰。
2.隱患排查及項目整改完成情況,納入年度安全目標責任制考核,具體指標及獎勵細則在年度安全目標責任書及安全風險金獎勵考核細則中規定。
3.安全隱患未按期整改的,每處扣150元。
4.未按時上報《安全檢查整改落實反饋單》的每次扣60元。
篇3:安全隱患整改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隱患整改管理制度
l、主題內容及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安全隱患的檢查與整改要求。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屬各生產單位。
2、引用標準與文件
QJ2867《危險點控制管理規定》
3、術語
3.1隱患: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標準,對職工安全健康構成直接威脅,能導致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發生的不安全狀態。
3.2安全問題:可直接誘發職工傷亡的不安全行為。
4、隱患的整改
4.1事故隱患和安全問題由公司經營部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監督整改并備案。
4.2對事故隱患實行檢查、登記、報告制度。
4.2.1對事故隱患類別填寫事故隱患登記表(見附錄),按期上報。
4.2.2對各職能部門、分公司(公司)按公司安全生產檢查制度進行檢查、匯總并及時整改、上報。
4.3隱患整改要本著“三定”“四不推”的原則進行。即:定整改措施、完成期限和負責人。個人能解決的不推班組;班組能解決的不推分公司;分公司能解決的不推總公司;總公司能解決的不推院里。
4.4排除隱患所需的經費,可根據項目內容分別列入大修、針修、技改經費中解決。涉及改善勞動條件的項目,按固定資產更新和技術改造資金中提取一定比例在生產收益中分攤。
附錄:事故隱患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