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1總則
為了深入貫徹和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發現安全隱患,識別潛在危險,堵塞安全漏洞,對危險源實施監控,強化安全管理,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確保公司安全、健康、穩定發展,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場所的安全生產檢查與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
本制度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原《成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管理制度》QB/CZJT/AQZD-07-2014(B)同時作廢。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制度引用而成為本制度的條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制度。
安監總局令16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
3術語與定義
3.1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3.3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4職責
4.1工程部負責對公司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隱患查處、整改及預防措施落實等進行監督、考核管理。
4.2公司各單位負責其所屬范圍(區域)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隱患查處、整改及預防措施落實等實施具體業務工作。
5管理程序
5.1安全檢查堅持全面、專業、及時的原則。
5.1.1全面
(1)安全檢查內容全面;
(2)安全檢查范圍應全面。
5.1.2專業
(1)安全檢查計劃制定應規范、專業;
(2)安全檢查應配備專業人員;
(3)安全檢查標準、支持記錄應專業。
5.1.3及時
(1)安全檢查時機把握應及時;
(2)隱患內容、整改要求傳達及時;
(3)隱患整改落實應及時;
(4)復查、驗收應及時。
5.2安全檢查分類
5.2.1按檢查時機分為:計劃性安全檢查和非計劃性安全檢查。
5.2.2按檢查形式分為:
(1)綜合性安全檢查(含政府主管單位檢查);
(2)專業性安全檢查;
(3)季節性安全檢查;
(4)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
(5)日常安全檢查;
(6)單位自查。
5.3安全檢查分級及常規對應檢查形式:
5.3.1公司級。對應檢查形式有:綜合性安全檢查、專業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
5.3.2單位(子公司、項目)級。對應檢查形式有:綜合性安全檢查、專業性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單位自查、日常安全檢查。
5.3.3班組級。對應檢查形式有:日常安全檢查。
5.4安全檢查范圍
5.4.1公司級安全檢查范圍:子公司、公司直屬職能單位、各在建工程項目單位。
5.4.2單位級安全檢查范圍:子公司、公司直屬職能單位、生產單位(車間、工序等)、各在建工程項目單位按照各自管理范圍確定;
5.4.3班組級安全檢查范圍:子公司生產(管理、業務)班組、項目單位班組實際生產作業范圍確定。
5.5安全檢查工具:
5.5.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5.5.2《季節性安全檢查表》;
5.5.3《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表》;
5.5.4《綜合性安全檢查表》;
5.5.5《專業性安全檢查標準》;
5.5.6《日常安全檢查表》等。
各單位自行制定各類、各級安全檢查表。檢查表作為專業性支持文件,應根據各自生產經營特點,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制定。
5.6安全檢查方法:訪談、查閱文件和記錄、現場觀察、儀器測量。
5.7檢查要求
5.7.1檢查內容要求:
(1)綜合性安全檢查:落實崗位安全責任制為重點,各專業共同參與的全面檢查。
(2)專業性安全檢查:電氣裝置、機械設備、實體工程、安全設施等內容。
(3)季節性安全檢查:根據當地的地理和氣候特點對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雷電、防暑降溫、防風及防凍保暖等內容進行預防性季節檢查。
(4)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春節、國慶、五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前后進行的全面安全檢查。
(5)單位自查:對單位內部安全管理進行有計劃按頻次的自查自糾。
(6)日常檢查:分為崗位工人檢查和管理人員巡回檢查。崗位工人上崗應認真履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各級管理人員應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查。
5.7.2檢查時間要求
(1)綜合安全檢查檢查頻率:每季度不少于1次。
(2)專業性安全檢查頻率:每半年不少于1次。
(3)季節性安全檢查頻率:1次/季度,春、夏、秋、冬每季按當年氣候情況確定檢查時間。
(4)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頻次:國家法定節假日前、后開展。
(5)單位自查頻次:每月不少于1次。
(6)日常檢查頻次:單位安全、生產人員每天進行日常檢查,其余各級管理人員應在各自的業務范圍內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崗位工人每日安全巡查。
5.7.3計劃性安全檢查應在檢查前4-7天通知(信息平臺、電話)檢查組人員,告知檢查的相關事宜(時間、地點、內容)以及準備工作(資料、器具等),非突擊性檢查還應通知被檢查單位、單位。檢查組組長(負責人)應提前做好相關協調、準備工作(計劃、通知、檢查表、車輛、檢查器具、食宿等)。
(1)檢查人員要求
①檢查人員接到通知后,按時間要求到指定地點參與檢查。
②受檢查單位成立以單位領導和各專業人員組成的檢查小組,參加檢查。
(2)檢查人員紀律
①參加檢查人員不得遲到、早退和無故缺席。
②檢查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公平、公開、公正的開展檢查工作。
③每次檢查完畢與受檢單位進行檢查結果交流。
④如實填寫安全檢查記錄。安全檢查記錄作為安全生產管理檔案予以保存備查。
5.8隱患整改
5.8.1安全檢查組對查出的內容要逐項研究,進行原因分析,并與受檢單位進行交流溝通,在檢查結束后立即簽發《工作檢查及問題整改通知單》,對存在違章違紀情況及違反公司《安全生產獎懲管理制度》的問題,應立即簽發《處罰通知單》或《現場違章處罰告知書》。
5.8.2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責任單位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5.8.3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責任單位(單位、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5.8.4對于檢查(含自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隱患,應當立即停止作業,向責任單位簽發《停工通知書》,責任單位應當及時向公司安全管理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報告,并由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積極實施整改。
(1)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①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②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③隱患的治理方案。
(2)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①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④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⑤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⑥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停工整改完畢,責任單位經向公司工程部及其他有關單位、監理單位復驗可以重新開工的,責任單位在接到《復工通知》及相關手續后,方可復工。
5.8.5公司工程部根據整改情況,負責及時向公司遞交檢查情況分析報告以及考核意見。
6其他
凡違反本制度相關規定的,將根據公司《安全生產獎懲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管理目標管理及考核制度》進行獎懲與考核。
成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4月7日
篇2:車輛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1、車輛安全檢查形式包括全面檢查、季節性檢查、專項檢查、重大節日檢查、道路行駛過程抽查及車輛回場檢查等,公司車輛安全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駕駛員在交接班時要進行交接檢查,如有車輛安全隱患存在尚未排除的上一班駕駛員要對下一班駕駛員交待清楚,接班駕駛員必須排除后方可上路;
駕駛員在出車前應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
駕駛員在行駛中發現車輛異常和隱患時必須停車進行檢查,待消除后方可繼續行駛;
駕駛員進入工地應對道路、架空線、坑洞等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礙于車輛安全的隱患,有權提出消除隱患,在隱患沒有消除前有權拒絕駛入。
2、檢查內容包括車輛安全生產教育、車輛安全生產制度落實情況、生產設備車輛安全技術狀況、事故隱患及事故處理等。
3、對涉及運輸的重點部位、重點駕駛員、重點運輸車輛進行重點檢查。
4、對于危及人身、財產車輛安全的事故隱患,應立即整改。
5、限于客觀條件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通過采取有效措施能確保車輛安全的,應制定明確的整改計劃,限期整改;如無法保證車輛安全的,應停運或停止使用。
6、事故隱患整改實行跟蹤制度,車輛安全管理人員應隨時了解事故隱患整改的進程和整改落實情況,并及時做出記錄,發現整改中的問題應及時補充完善整改措施。
篇3: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1、公司安全檢查由經理負責,員工參與,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安全設施等。
2、檢查方式。企業采取季(月)檢查與不定期的巡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
3、檢查整改。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因素,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計劃,限期整改。
4、星期天、節假日輪流值班,夜間輪番查夜,不空崗、脫崗,經理負責查崗。
5、定期對安全設施進行校驗,對失效的要及時維修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