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隱患治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建立冶煉廠安全檢查與隱患治理長效機制,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冶煉廠各單位的安全檢查與隱患治理。
3事故隱患的含義和分類
3.1事故隱患的含義:
本制度所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3.2事故隱患的分類
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
3.2.1一般事故隱患
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3.2.2重大事故隱患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4職責
4.1廠部第一責任人應對安全檢查與隱患治理負全面領導責任,應負責組織建立健全廠安全檢查與隱患治理的長效機制,保證安全資金的投入,協調解決各類安全隱患。
4.2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制定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并監督實施。各車間主任、工段長、班組長等各級干部對所轄范圍的安全檢查與隱患治理工作負責,每個職工對本崗位的安全檢查與隱患治理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均有權向本廠安全科報告。
4.3安全科定期對各單位進行安全隱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單,并對整改結果進行驗證。
5安全生產檢查
5.1安全生產檢查的類型
5.1.1安全生產檢查按責任分工分為經常性安全生產檢查、定期安全生產檢查、季節性安全生產檢查、節假日安全生產檢查、專業性(項)安全生產檢查和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
5.1.2按檢查周期分為年檢、季檢、月檢、周檢、日檢和巡回檢查。
5.2安全生產檢查的要求和分工
5.2.1經常性安全檢查
5.2.1.1班組長每班都要利用班前會對職工進行班前安全行為排查和工作時間內對現場進行逐日巡查,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到安全檢查專用記錄本中。
5.2.1.2車間級領導、工段長每日都必須結合自己的工作業務,深入工作現場,每日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檢查,對安全生產管理薄弱環節必須嚴加管理,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到安全檢查專用記錄本中。
5.2.1.3各車間設的兼職安全員每班應對重大危險源和關鍵設備等生產現場不安全因素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并將檢查情況記錄到安全檢查專用記錄本中。
5.2.1.4各級人員如發現有嚴重威脅職工安全和有可能形成重大事故的不安全隱患和危險源,應立即報告領導,采取防范措施。
5.2.2定期安全檢查
5.2.2.1各單位的定期安全檢查包括月檢和周檢,其中周檢應由各單位分管安全的副廠長組織進行,主要查設備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漏洞,并將檢查結果在本單位安全例會上進行講評和通報。
5.2.2.2各單位的月檢應由各單位第一責任人組織進行,月檢應當對本單位的安全工作做全面檢查,除檢查安全隱患外還要檢查各車間和班組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情況;檢查結果除在本單位安全例會上講評和通報外還要作為月度績效考核的依據。
5.2.2.3安全科每月應對各單位履行檢查的情況進行抽查,對未按規定履行檢查的單位和事項應提出批評和處罰。
5.2.3專業性安全生產檢查
專業性檢查是對生產建筑物、危險性較大的機電設備、制氧設備及其管網系統、供電設施、防火防爆等進行專業性安全生產檢查,一般一季度檢查一次(國家有明確規定的按國家規定執行)。專業性安全檢查必須推行安全檢查表法,事前由主管技術人員具體編制,檢查時逐項認真記錄,發現的問題通知有關單位整改,檢查資料歸檔備查,并上報安全科。
5.2.3.1冶煉廠消防檢查由安全科負責組織;
5.2.3.2冶煉廠煤氣管網安全檢查由調度室負責組織;
5.2.3.3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查由設備科負責組織;
5.2.3.4冶煉廠監控的重大危險源(點)由安全科負責每月組織進行一次檢查;
5.2.3.5設備、環保等其他專業的安全檢查由相關分管領導組織進行。
5.2.3.6安全科應督促各分管專業性安全檢查的單位按時上報檢查計劃,并按上報的計劃監督其履行檢查職責。
5.2.4季節性安全生產檢查
對防火、防爆、防暑、防雨、防洪、防雷、防電、防寒、防凍等季節性的安全檢查,要根據季節特點及實際情況有所側重。由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有關單位進行,發動員工做好預防工作,并將檢查和整改情況上報安全科。
5.2.5節假日安全生產檢查
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前,冶煉廠各生產單位和輔助生產單位均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節前安全檢查,冶煉廠組織的節假日安全檢查應由安全科負責,各單位的節假日安全檢查由各單位第一責任人負責。
5.2.6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
5.2.6.1冶煉廠綜合性安全檢查每季度末由冶煉廠分管廠長牽頭,組織安全科、生產單位、輔助生產單位和有關科室對各生產單位進行聯合大檢查。
5.2.6.2檢查后應對各生產單位、輔助生產單位進行評分、排名,其結果除在冶煉廠安全例會上進行通報。
5.2.6.3在綜合性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應由安全科通知隱患單位進行整改并跟蹤整改結果。
5.2.6.4安全科負責匯總綜合性檢查結果并形成冶煉廠季節安全生產工作總結報告并上報安監部。
5.3安全檢查的方法及要求
5.3.1常規檢查法
5.3.1.1通常以安全員及專業特長人員為主體,到各種作業場所,通過感觀或輔助一定的簡單工具、儀表等。對作業人員的行為、作業場所條件、生產設備和安全設施進行的定期檢查。及時發現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5.3.1.2各車間安全的日查、周查采用常規檢查法,車間領導、兼職安全人員看、聽、聞和一定的輔助工具、儀器對作業人員的行為、作業場所的環境條件、生產設備設施等進行定性檢查,發現隱患立即制止或限期整改,并由責任人在檢查單上簽字確認。
5.3.2安全檢查表法
5.3.2.1安全檢查表為了尋找管理過程和現場生產的不安全因素,把生產系統加以剖析,列出各層次、各環節的不安全因素,確定檢查項目。并把檢查項目按系統組成順序編制成表格,以便進行系統的檢查和評審。
5.3.2.2冶煉廠的定期檢查和各項安全檢查都要采用安全檢查表法進行安全檢查。安全檢查表格由各專業組織安全檢查的單位依據有關標準、規程、規范、規定和冶煉廠的實際情況制表,報安全科備案。檢查時,要嚴格按置表內容和要求認真檢查填寫和會簽。
5.3.3儀器檢查法
5.3.3.1設備、設施的缺陷和作業環境條件的真實信息和數據,通過儀器、儀表檢查,進行定量化的檢驗和測量,才能發現不安全隱患,為整改消除隱患提供依據而采用的檢查方法。
5.3.3.2本法一般由各車間自行組織進行,車間沒有手段時,報告設備科、安全科和廠部領導,設法進行安全檢查。
5.3.4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
5.3.4.1綜合性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應包括查思想、查管理、查整改、查事故處理。
5.3.4.2查思想是查各級領導和全體職工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看各級領導和全體職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否牢固樹立,通過檢查會議記錄和安全生產情況、安全生產活動的時間、安全工作記錄以及與領導和職工談話等,對單位領導重視安全生產程度作出評價。
5.3.4.3查領導是查領導是否把安全生產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是否做到“五同時”(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的時候,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對安全工作取得明顯成績、作出貢獻的人員,是否及時表彰、獎勵。對忽視安全的思想、行為和造成事故的責任者,是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和處罰。
5.3.4.4查制度是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安全生產各項管理制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貫徹執行情況,有無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車間對這些現象是如何處理的,效果如何。
5.3.4.5查管理是查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和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是否盡職盡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設置及專、兼職安全人員的配備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能滿足安全工作需要,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否得到落實,各級領導和員工的年度績效目標協議中是否有安全內容,安全教育,安全檢查,事故處理,安全考核,安全獎罰、是否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基礎工作做得怎樣,有關資料、數據是否完整準確。
5.3.4.6查隱患是查是否作到安全文明生產、職業安全防護。查各類聯鎖、信號等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有效,設備、設施、工作、附件是否有缺陷;防護用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和按規定使用;查安全技術措施是否落實;查生產、施工場地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查生產操作有哪些不安全行為等。
5.3.4.7查整改是查各類安全檢查出的問題和隱患是否下達整改通知單,各單位是否按照規定進行“三定”管理(定責任人、定整改時間、定整改措施),是否按期完成整改工作。
5.3.4.8查事故處理是查各職能科室及生產車間以及各類傷亡或非傷亡事故,是否能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事故經過的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對責任人進行嚴厲處罰、對職工群眾進行教育等。
5.3.4.9綜合性安全檢查的內容,其他類型的檢查也可根據不同特點和需要擇條采用。
5.4安全檢查的程序
安全檢查按“安全檢查準備”→“實施安全檢查”→“分析判斷”→“檢查處理”→“整改落實”程序進行。
5.4.1安全檢查準備
檢查前一般要確定檢查對象、目的、任務;確定檢查內容、方法、步驟;編寫安全檢查表或檢查提綱;準備必要的檢查工具、儀器、記錄本和確定檢查人員。
5.4.2實施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的步驟一般是:訪談→查閱文件、記錄→現場觀察→儀器測量;
查閱文件、記錄的范圍是:設計文件、作業規程、安全措施、責任制度、操作規程等是否齊全,是否有效;查閱相應記錄,判斷上述文件是否被執行。
5.4.3分析判斷
對檢查出的各種問題要認證分析判斷,確定其危險性。
5.4.4檢查處理
對判斷出的安全隱患要做出整改決定,下達隱患整改意見和要求,包括整改后的信息反饋。整改要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
5.4.5整改落實
整改(書面、口頭)情況要進行整改復查。誰下的整改意見,誰去復查整改結果,形成閉環。
6隱患的建檔
6.1冶煉廠安全科、各車間、班組都應建立事故隱患排查登記臺帳并逐級上報。
6.2各生車間每月底前將本單位本月隱患排查登記臺帳報安全科,安全科應對各類人員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登記,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分類,建立事故隱患排查登記臺帳。對未整改的項目需注明未整改原因、采取的措施、計劃整改完成時間,整改完成后應報安監部備案。(隱患排查登記臺帳格式見附件)
6.3廠各科室進行的專業安全檢查和各車間進行的安全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也應同時報告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登記備案。
篇2:車輛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1、車輛安全檢查形式包括全面檢查、季節性檢查、專項檢查、重大節日檢查、道路行駛過程抽查及車輛回場檢查等,公司車輛安全檢查至少每月一次。
駕駛員在交接班時要進行交接檢查,如有車輛安全隱患存在尚未排除的上一班駕駛員要對下一班駕駛員交待清楚,接班駕駛員必須排除后方可上路;
駕駛員在出車前應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
駕駛員在行駛中發現車輛異常和隱患時必須停車進行檢查,待消除后方可繼續行駛;
駕駛員進入工地應對道路、架空線、坑洞等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礙于車輛安全的隱患,有權提出消除隱患,在隱患沒有消除前有權拒絕駛入。
2、檢查內容包括車輛安全生產教育、車輛安全生產制度落實情況、生產設備車輛安全技術狀況、事故隱患及事故處理等。
3、對涉及運輸的重點部位、重點駕駛員、重點運輸車輛進行重點檢查。
4、對于危及人身、財產車輛安全的事故隱患,應立即整改。
5、限于客觀條件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通過采取有效措施能確保車輛安全的,應制定明確的整改計劃,限期整改;如無法保證車輛安全的,應停運或停止使用。
6、事故隱患整改實行跟蹤制度,車輛安全管理人員應隨時了解事故隱患整改的進程和整改落實情況,并及時做出記錄,發現整改中的問題應及時補充完善整改措施。
篇3:安全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1、公司安全檢查由經理負責,員工參與,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隱患、查安全設施等。
2、檢查方式。企業采取季(月)檢查與不定期的巡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
3、檢查整改。檢查中發現的不安全因素,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計劃,限期整改。
4、星期天、節假日輪流值班,夜間輪番查夜,不空崗、脫崗,經理負責查崗。
5、定期對安全設施進行校驗,對失效的要及時維修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