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機隱患排查制度
1、總則
1.1只要有工程項目施工生產就有危及勞動者的不安全因素存在。因此,必須通過安全檢查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測、預防和預報。從而不斷改進生產條件和作業(yè)環(huán)境,達到最佳安全狀態(tài)。
1.2利用安全生產檢查,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各項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和標準。
1.3通過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施工生產中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和物的不安全)、不衛(wèi)生問題,從而采取對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產。
2、安全檢查內容
2.1檢查項目負責人、安全員、施工員是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是否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付諸實施:是否做到“五同時”;是否落實各級各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2.2查施工現(xiàn)場存在的事故隱患,查違章違紀,查安全實施及安全防護,查文明施工,查施工員、安全員及其它生產現(xiàn)場部門的安全技術記錄和交底記錄,包括班組安全活動和上崗前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2.3查安全隱患整改、事故處理情況。是否真正堅持做到了“四不放過”的原則。是否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3、安全檢查形式
3.1迎接上級部門檢查:主管部門(包括國家住建部、省、市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勞動部門)針對本行業(yè)特點、共性和主要問題進行安全檢查。
3.2定期安全檢查:由公司領導帶隊,有關部門派人參加的每個季度的質量安全文明生產大檢查,由公司質安工程部每月組織一次專項檢查,項目部每周組織的一次檢查。
3.3專業(yè)性安全檢查:公司有關業(yè)務部門組織專業(yè)人員對某項專業(yè)(如垂直提升機、腳手架、電氣、塔吊、壓力容器、防塵防毒等)的安全問題或施工生產)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單項檢查。
3.4經常性安全檢查: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消除隱患,保證施工生產正常進行。通常有:1.班組進行班前、班后崗位安全檢查;2.各級安全員及安全值日人員日常巡回安全檢查;3.各級管理人員在檢查生產的同時檢查安全。
3.5季節(jié)性節(jié)假日前后安全檢查。各項目工地負責人要組織有關科室人員對氣候特點(如冬季、夏季、雨季等)可能給施工(生產)帶來危害而組織的安全檢查;節(jié)假日(特別是重大節(jié)日,如元旦、春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前、后防止職工紀律松懈、思想麻痹等進行檢查。
3.6施工現(xiàn)場還要進行經常性自檢、互檢和交接班檢查。
4、對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的處理原則
4.1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安全隱患進行登記。這不僅是作為整改的備查依據(jù),而是提供安全動態(tài)分析的重要信息渠道。
4.2對安全中查出的安全隱患除進行登記外,還應發(fā)出隱患整改通知單,引起整改通知單位重視。對凡是有即發(fā)性危險的隱患,檢查人員應責令停工,被查單位必須立即整改。
4.3對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行為,檢查人員可當場指出并改正。
4.4被檢查項目部領導對查出的安全隱患問題,應立即研究整改方案和制定整改措施,進行的“三定”(即定人、定期限和定措施),立即進行整改。
4.5整改完成后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可委托所屬單位,一般隱患可委托項目安全員)要立即進行復查,經復查整改合格后進行銷案。
5.執(zhí)行安全標準檢查的方法:
5.1用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檢查時可以采用“看、量、測、運作實驗”等方法進行。
5.2“看”主要查看安全管理資料、持證上崗、現(xiàn)場標志、“三寶”、“四口”。“五臨邊”防護情況,部分設備的防護裝置等。
5.3“量”主要是用尺進行實測實量。如腳手架各種桿件間距、塔吊軌道距離、電氣開關箱安裝高度,在建工程臨邊高壓線距離等。
5.4“測”:用儀器、儀表實地進行測量。如用水平儀測量導軌縱橫傾斜度,用地阻儀遙測阻值等。
5.5“運作實驗”:主要指各種限位裝置的靈敏度。例如塔吊的力矩限位器、行走限位、井架的超高限位裝置、翻斗車制動裝置等。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jù)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yè)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qū)(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yè)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fā)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jiān)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jiān)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yè)、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qū)(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yè)、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jiān)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shù)卣坝嘘P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yè)、養(yǎng)護企業(yè)、公路客貨運輸企業(yè)、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yè)、駕校、航運企業(yè)和船舶修造企業(yè)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yè)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fā)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工作制度
為認真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杜絕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結合出租汽車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安全生產檢查、事故隱患排查工作,由出租汽車公司經理或負責人按安全工作職責組織實施。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對象及范圍應包括:出租汽車等機動車輛及相關裝置;管理制度、管理臺帳、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救援設施和消防設施;以及營運證件等。
三、列入安全檢查范圍的項目,有專項維護檢查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無明確規(guī)定的每月至少檢查一次,重點要害部位應制定相應的檢查規(guī)范及程序。
四、對檢查出的隱患,檢查人必須下達整改通知書,各項安全檢查及隱患的整改,實行責任人及受檢當事人簽字制度和隱患整改跟蹤排查制度。對自身無能力解決的隱患及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并作好隱患的跟蹤控制工作。
五、出租汽車駕駛員被公安機關吊銷駕駛證后,應主動向公司匯報,公司應收繳被吊銷駕駛員的營運證件并上交管理部門,要教育、督促其不能駕駛車輛。
六、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改工作均應建立“安全生產基本工作臺帳”。各項安全檢查的基礎資料必須規(guī)范化,保存期不少于3年。
七、對違反本制度及違反本制度造成后果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相關規(guī)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