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掛牌督辦制度
為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規范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積極防范和有效遏制事故發生,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的要求及《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令第16號)及公司安全規章制度等規定,結合項目實際,制定本辦法。
1、生產安全隱患分為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重大隱患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危害程度較大、可能導致群死群傷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隱患,或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項目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其他屬生產安全一般隱患。
2、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實行掛牌督辦的原則,項目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定的要求,負責本項目范圍內的重大隱患和一般隱患排查治理的掛牌督辦工作。
3、項目對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生產安全隱患進行掛牌督辦:
(一)本項目部相關職能部門通報至項目部的;
(二)項目部組織的各種安全巡查過程中發現的;
(三)各分包單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
4、項目部對重大隱患或符合本辦法第3條規定之一時,及時下達《生產安全隱患治理掛牌督辦通知書》(附件),并登記建檔,同時委派工程技術、安全等部門跟蹤排查治理的工作情況。必要時上報上級或地方相關職能部門。
5、《生產安全隱患治理掛牌督辦通知書》包括以下內容:
(一)工程分項的名稱;
(二)隱患的具體內容;
(三)治理要求及時限;
(四)督辦解除的程序;
(五)其他有關的要求。
6、各相關部門接到《生產安全隱患治理掛牌督辦通知書》后,應立即組織治理。生產安全重大隱患應制定隱患治理方案,并報備案,隱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內容:
(一)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四)負責治理的部門和人員;
(五)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7、各部門及協作單位在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期間應嚴格控制安全風險,避免產生安全事故,同時按要求及時報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直至該隱患完成治理并閉合為止。
8、各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治理的,應按規定向當地生產安全重大隱患治理主管部門申報,完成相關手續,同時報公司生產安全科備案。
9、生產安全重大隱患治理完成后,應按規定向當地生產安全重大隱患治理主管部門申請驗收,完成各項手續,并向公司報送生產安全隱患治理完成報告,并附相關驗收資料;驗收不合格的,要及時采取相應工作措施,繼續排查治理,直至驗收合格。
10、符合本辦法第3條規定之一的,生產安全隱患治理完成后,應制定生產安全隱患治理完成報告,上報項目部,再由項目部上報公司安全科,報告應附相關證明的照片或影像等資料。
11、公司接到生產安全隱患治理完成報告后,應認真審核,符合要求的辦理閉合手續;不符合要求的,通知繼續治理,并提出具體要求。
12、各單位接到《生產安全隱患治理掛牌督辦通知書》后未認真執行的,項目部約談其相關負責人;未認真整改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按有關規定從重追究協作單位和相關負責人的責任;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篇2:安全隱患排查登記處理領導掛牌督辦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446號,以下簡稱《特別規定》)、《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豫煤安監[2005]146號)和《關于完善煤礦企業隱患排查報告制度的通知》(鄭州安監[2006]21號)文件精神,及時發現、治理煤礦生產安全隱患,預防生產安全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煤礦生產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鄭新怡鑫煤業公司。
第三條礦各業務部門負責人對分管業務范圍內隱患排查、登記、治理、領導掛牌督辦和報告工作負責;煤礦主要負責人對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四條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工作應遵守實事求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做到全面、客觀、準確。
第二章隱患排查
第五條安全隱患信息的采集:
安全隱患信息來源:1、圖紙會審;2、“三評價一評定”;3、群監員匯報;4、專業技術員檢查;5、專職安監人員檢查;6、區隊干部及管理人員檢查;7、科室管理人員檢查;8、礦領導檢查;9、安全互檢及上級檢查;10、調度及自動化監測信息;11、其它渠道信息。
第六條安全隱患信息的采集:
1、每月由總工程師負責組織一次圖紙會審和“三評價一評定”,對存在的隱患及時報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備案;2、安全信息中心建立群監員、專職安監員、專業技術人員、區隊干部及管理人員、科室管理人員、礦領導檢查記錄。以上人員升井后必須填寫安全隱患信息;3、安全互檢及上級到礦檢查,由安全信息中心負責及時收集檢查意見;4、調度及自動化監測的信息,調度、監測員必須及時向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5、各級人員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必須及時向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
第七條每月組織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由礦長組織各區隊及業務部門對全礦井范圍內安全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由安監科信息中心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匯總,并由礦長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整改方案。對排查的重大隱患,建立隱患臺帳,并由安全質量科負責跟蹤處理。限期未整改者,對責任單位罰款100-300元,情節嚴重造成事故者追究領導責任。
第八條每周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全面排查安全隱患。檢查要覆蓋全井下,深入每個生產崗位、每個生產環節,從嚴從細,不留死角。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作業場所,必須立即進行停產整頓。對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按“五定”原則,限期整改,跟蹤落實。
第九條堅持系統安全自查;每周由系統礦長帶隊,組織系統排查,把查出的安全隱患分類后于當日下午18時前報安監科信息中心,以便督促落實解決。
按安全隱患的種類分:頂板、通風、瓦斯、煤塵、機電、運輸、放炮、火災、水害和其它十類。
生產科負責采掘工作面、巷道維修方面頂板隱患的排查;通風科負責通風、瓦斯、煤塵、放炮、井下內因火災等方面安全隱患的排查;機電運輸科負責機電、運輸以及業務保安范圍內火災隱患的排查;地測科負責水害等安全隱患的排查;安監科負責組織各類安全隱患的排查。
第三章隱患登記
第十條安監科安全信息中心對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的隱患信息,經篩選后建立綜合安全隱患信息臺帳,并監督其整改情況,對按期整改的,按程序消號,對不整改或未按期整改的落實處罰并繼續監督整改。
第十一條安全隱患分為A、B、C三級,A級為需要上報鄭新四公司和鄭新公司;B級上報鄭新四公司;C為本礦直接解決的問題并實施監控。礦井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按照A、B、C三類進行管理,安全科對B類以上隱患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第十二條各系統、各級排查出的各類隱患,要在每月召開的重點隱患排查會議和每周的安全辦公會議之前報安監科,建立隱患整改臺賬;各業務部門科長要對每周排查情況全面負責,按時送交安全隱患排查報表,不按時送交的,每次罰業務部門科長50元。
第四章隱患治理
第十三條能夠現場處理的,檢查人員盯在現場處理:
第十四條危及安全生產的,檢查人員責成施工單位現場負責人(或施工人員)立即停工(或停止作業)、制定措施、進行處理;
第十五條不能現場立即處理的,安全信息中心負責登記、分類、建立隱患臺帳、上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對上報安全隱患信息進行分級處理。A、B類由安全礦長負責向分公司匯報,并有匯報記錄。安全隱患C類由領導小組負責下發安全隱患處理指令,一式三份,施工單位、施工單位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各一份。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處理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單位負責隱患處理,監管部門負責對處理過程和處理結果進行監督。處理完后,施工單位負責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監督部門確認隱患處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隱患注銷。隱患達到注銷條件前,仍按隱患進行管理,直到整改銷號為止。
責任單位接到安監科信息中心下達的停產整頓隱患整改指令書之日起,必須立即停止生產,制定專項措施和整改方案進行整改。停產整頓期間,單位要組織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第十六條對停產整頓的采掘工作面和施工地點,由相關業務部門監督落實。
第十七條鄭新四公司以上單位下達指令停產整頓的,經整改,由業務部門初次驗收合格后形成驗收報告,上報上級部門,申請驗收恢復生產。
第五章領導掛牌督辦
第十八條安全隱患的整改堅持“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對重大安全隱患,礦井必須實行領導掛牌督辦制度,并建立督辦臺賬。
第十九條礦井在醒目位置懸掛“重大隱患督辦牌”,并明確隱患整改責任人、主管科長、主管礦長,整改措施、整改時間、整改進度。
第二十條隱患整改完成后,施工單位負責向安全信息中心匯報,監督部門確認隱患處理后安全信息中心方可把隱患注銷。
第二十一條到期沒有完成的安全隱患仍納入閉環管理,直到整改銷號為止。安監科負責分析隱患到期沒有完成原因,對照制度進行處罰,并將到期沒有完成原因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第二十二條各單位要認真整改安全隱患,因隱患排查整改不力而造成事故的要認真分析確認事故責任者,并給予處分。
第六章隱患報告
第二十三條各業務部門發現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違法行為的,主要負責人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或安檢部報告,由調度室或安監科向集團公司報告。
上報鄭新公司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報告包括礦井基本情況、隱患排查情況和隱患治理情況三個部分。
礦井基本情況包括礦井地質、企業性質、企業證照情況、開采煤層及賦存情況、開采方式、通風方式、設計能力或核定能力、隱患排查期間的生產動態、生產區域、地點等。
隱患排查情況包括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實際情況、排查結論及排查時間。
隱患治理情況包括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含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整改期間煤礦的生產狀態、安全措施、整改結果等內容。
各業務部門將分析、排查出的隱患形成報告,經主要負責人簽字后于每月2日18時前報安監科,安監科于每月4日18時前將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報送鄭新公司。
第七章罰則
第二十四條不按規定定期整改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或不落實整改措施的,對責任單位罰款1000元,對責任人罰款100元;
第二十五條對遲報、瞞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對責任單位罰款2000元,對責任者罰款200元;
第二十六條不執行停產整頓指令、擅自組織生產的,對責任單位罰款3000元,對責任人罰款300元。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制度解釋權歸安監科。
第二十八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行。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鄭新怡鑫(新密)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