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章?總則
?1、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以及《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2、項目部成立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簡稱事故隱患)排查整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安質科)。
?3、事故隱患的分類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不明確隱患、重大事故隱患。
?4、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5、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工,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6、本制度所稱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是指存在于各種生產活動中的,有可能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傷害、財產或者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
第二章?排查、控制及整改
一、事故隱患的分類
1、事故隱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質和危害程度,共分三類:
⑴一般性事故隱患:指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導致一般性安全生產事故的隱患。
⑵重大事故隱患:指隨時有可能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隱患。
⑶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指隨時能夠造成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較明顯,已經危及國家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隱患。
2、事故隱患按照其發現途徑和方式,共分三類:
一是檢查過程中的事故隱患。
二是各區域部門上報的事故隱患。
三是施工人員舉報的事故隱患。
二、事故隱患的處理方式
1、一般性事故隱患:應要求有關施工隊限期排除。
2、重大事故隱患:應做出暫時局部、全部停止施工,并立即上報集團公司、駐地、總監辦、管理分部、籌建處,根據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進行限期整改。
3、特別重大事故隱患:應立即做出停止施工,立即上報集團公司、駐地、總監辦、管理分部、籌建處,并及時進行人員疏散、加強安全警戒等相應措施,進行徹底整改。
三、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和上報
按照工作分工,各部門對分管領域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和上報實行排查整改和上報責任制。
?1、項目部按照自身的管理責任,在工程準備與建設階段,均應對工程進行安全生產風險分析,排查、確定工程建設(管理)期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隱患,制定防范措施。
2、項目部對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查的頻率每月應不少于一次。
3、項目部主要負責人應對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負全面的領導責任,應負責組織建立健全項目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長效機制,保證安全資金的投入,逐步解決各類安全隱患。
4、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工區為分管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工區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整改負主要責任。各班組長對所轄范圍的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負責,每個職工對本崗位的事故隱患排查和整改負責,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均有權向安全生產主管部門或項目部領導報告。
?5、項目部各職能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并監控治理。
?6、發現隱患一般采用逐級報告的方法,即員工報各科室、安全人員后由科室、安全人員報安質科,安質科對各類隱患進行登記分類。
7、隱患報告一般采用書面形式,特殊情況可采用口頭報告。
?8、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工區應對各自管轄區域內按照項目部規定時間、內容和頻次對隱患進行排查,及時收集、查找并上報發現的事故隱患,積極采取措施對隱患進行整改。
?9、報告人要把隱患地點﹑事故隱患內容﹑擬采取措施建議﹑報告人姓名﹑報告接受人姓名、報告時間等寫清楚,交安質科備案。
10、項目部或者各工區發現或接到員工事故隱患報告后,應立即按照隱患排查領導小組的職責分工組織本單位專業人員對隱患進行核實,并在24小時內作出書面整改意見。各科室自己能夠解決的隱患應立即整改;需其他科室協助解決的,能自己聯系解決的自己聯系解決,不能自己聯系解決的,應立即報項目領導根據隱患的種類移交給相關職能部門,由各職能部門負責進行整改并且對隱患的整改進行全程跟蹤監控。
?11、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安質科提交項目主要領導,由項目主要領導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事故隱患部門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12、項目部應采用科學、合理的重大危險源辨識方法,確認重大事故隱患。并要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安全評價,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檔案。
?13、重大事故隱患安全評價,應形成書面報告,主要內容包括:事故隱患類型,事故隱患登記,影響范圍及嚴重強度,隱患整改措施及效果等。
?14、重大事故隱患排查納入定期安全檢查范疇,由項目部組織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要做到防范措施、責任、人員、資金和時間等“五落實”。
第三章?獎勵與處罰
1、對于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中的成績突出,避免重大及以上事故的班組或者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2、根據隱患的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對隱患發現者進行200-1000元的獎勵,獎勵采用現金兌現,由安質科申報,項目經理批準后實施。
3、對事故隱患排查不力、隱瞞不報、未采取防范措施或監控、整改不認真,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對公司信譽造成重大影響的責任人,將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4、各科室對員工上報的事故隱患,不整改或不上報的,一旦發現按情節嚴重對科室和相關責任人罰款500--2000元。
5、發現了事故隱患因未及時整改,報告人也沒繼續上報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將對發生事故的科室按照相關規定罰款金額的兩倍進行處罰,對責任人將從重處理,報告人不承擔責任。
6、對報告人特別是越級上報的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或有此嫌疑的,一經查實報項目經理處理。
篇2:安全生產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一、安全生產檢查的內容:
1、查思想:查全體干部員工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是否
正確,責任心是否強,對忽視安全生產工作的思想和行為是否敢于批評、抵制及處理。
2、查制度:查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落
實和執行是否到位。
3、查紀律:查崗位勞動紀律情況,是否脫崗、溜崗、是否
出工不出力,查是否有違規作業現象
4、查隱患:查是否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5、查各類安全硬件情況,*射線檢查儀和生產場所安全設
施是否正常齊全;電路、電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房屋建筑有無不安全隱患,水電采暖管線是否正常使用。
6、查原始資料包括生產記錄、會議記錄、培訓學習記錄、
檢查記錄是否完備。
二、安全生產檢查的形式
安全領導小組每月25號進行全站性安全綜合大檢查,期間不
定期抽查、暗查,檢查結果作為各崗位年度評選先進依據。
三、安全事故隱患的整改
1、對在日常安全檢查、節假日安全大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安全領導小組下發《整改通知單》。
2、《整改通知單》包括事故隱患情況、發生地點、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及整改驗收情況等。
3、安全領導小組根據整改期限,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對驗收不合格的除責令有關人員繼續整改外,應對有關責任人加以處罰。
4、對在工作中,發現事故隱患,并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的員工,視具體情況,給予精神或物質獎勵。
篇3:隱患排查整改計劃實施制度
第一條為了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消除運輸過程中的事故隱患,防止和減少運輸安全事故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主要是:
1、工作人員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
2、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車輛技術狀況、設施、作業環境、生產組織和勞動保障方面不符合安全生產規定;工作場所未達到安全防護要求,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
3、其他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條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
1、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
2、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第四條排查、整改原則。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隱患所屬的部門負責落實治理措施,具體實施整改方案。車技部督促并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
第五條公司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