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員工職業道德培訓
酒店員工職業道德培訓
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質與道德準則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員工職業道德培訓手冊專輯主要包括了浴場、房地產公司、物業公司、酒店、KTV、超市、煙草行業、醫藥行業等不同公司不同行業的職業道德的培訓資料,還包括了購銷業務人員、職業經理人、PMI成員、保安管-理-員、服務員、會計師、造價工程師等不同崗位員工的職業道德培訓資料,為企業員工進行職業道德的培訓提供參考。
一、道德
道德就是指人們在共同生活中的思想品質和行為規范,通俗地說,就是做人的道理和規矩。它的準確涵義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規定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的標準,用以調整人們生活行為的規范;二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個人內心信念來調節人們之間的關系,它包括義務、良心、榮譽、節操、幸福等內容;三是以善與惡、好與壞、正義與非正義等來確定人們行為的標準。善的、好的、正義的是道德的,惡的、壞的、非正義的是不道德的。
二、社會公德
人是生活在社會上的,無論你承不承認,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只要與人打交道,都離不了社會道德的約束,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不會超出社會公德范疇。所謂社會公德,簡單地說就是社會的公共道德,是指人們為了維護公共生活秩序、調節人們之間的關系而形成的公共生活準則和行為準則。社會公德主要包括遵老愛幼、助人為樂、遵守秩序、愛護公物、行為文明、待人禮貌、信守諾言、彼此謙讓,互相尊重等等。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樹立社會信譽和個人信譽,樹立遵守社會公德光榮、破壞社會公德可恥的道德觀念。
酒店是社會中的一個單位,是社會文明的窗口,對酒店員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守社會公德,不遵守社會公德是不可能遵守職業道德的,因為酒店的形象是由社會來確認。酒店形象的形成是靠全體員工的辛勤勞動、熱情服務并由這種服務造成社會效益逐漸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來的。因此,沒有社會公德,就談不上職業道德;沒有職業道德,怎么能做好酒店的服務工作呢?
三、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從屬于社會道德總范疇的,是社會道德的`一個領域。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也就是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的具體體現,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 重本職工作
充分認識本職業在社會生產總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本職業的社會價值,確定獻身本職工作的決心。
2、 熱愛本職工作
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象和勞動資料,樂于為本職工作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年華。
3、 勤于本職工作
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刻苦鉆研技術,精通業務,在本職工作中做出成績。
四、 酒店的職業道德規范
1、 敬業樂業
熱愛本職工作,遵守酒店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遵守員工守則,維護酒店的對外形象和聲譽,做到不說有損于酒店利益的話,不做有損于酒店利益的事情。
2、 樹立“賓客至上”的服務觀念
要有滿腔熱情的服務精神,使客人在酒店的一切活動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動。在工作中全心全意地為賓客服務,自覺把服務工作做在客人提出要求之前。
(2)熱情。對賓客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工作時間面帶笑容,態度和藹,言語親切,熱心誠懇,感情真摯,動作認真,助人為樂。
(3)耐心。在工作中熱情解答客人的問題,做到問多不厭,事多不煩,遇事不急躁,鎮靜自如地對待客人、處理問題。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條不紊,當發生矛盾時,要嚴于律已,恭敬謙讓。
(4)周到。賓客進入酒店要周到待奉,處處關心,幫助客人排憂解難,使賓客滿意。
3、認真鉆研技術
提高服務技巧和技術水平,樹立強烈的學習愿望,不恥下問,虛心學習,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并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自己的工作實踐去,不斷改進操作技能,提高服務質量。
4、公私分明
不貪不占、克己奉公、不謀私利、勤儉節約、反對浪費。
5、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
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本職工作,關心酒店的前途和發展,并為酒店興旺發達出主意、作貢獻。工作中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處理好個人與上司、個人與同事之間的工作關系,互相尊重,互相協作,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6、樹立文明禮貌的職業風尚
服務工作的文明禮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方面。
(1)有端莊、文雅的儀表。
(2)使用文明禮貌、準確生動、簡練親切的服務語言。
(3)尊老愛幼,關心照顧殘疾客人和年邁體弱的客人。
(4)嚴格遵守服務紀律,各項服務按操作程序和操作細則進行。
(5)在接待中講究禮節禮貌。
篇2:酒店督導級員工職業道德培訓考試卷
酒店督導級員工培訓考試卷(職業道德)
姓名:部門:崗位:入店日期:工號:
一、填空題(每個5分,共25分)
1、酒店職業道德最基本和最具特色的一項道德規范是。
2、正確處理酒店為與賓客之間實際利益關系的一項行為準則是。
3、是酒店業重要的業務要求和行為準則。
4、是正確處理各部門之間和同事之間利益的行為準則。
5、是行政和法律規范的要求。
二、材料分析論述題(50分)
材料一:
道德是一種調整人與人、個人與社會、集體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的總和,它的特點是通過社會輿論、說服教育和自覺自愿的行為來起作用的。實際上,“道德”一詞的引申意為規則、規范、行為、品質以及人們對善惡的評價等。道德與法律,在一般情況下,道德所允許的,都為法律所不禁;法律所禁止的,必為道德所不容。酒店職業道德:是指從事酒店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良好職業道德養成的基本因素,包括職業認識、職業感情、職業意識、職業信念、職業行為和習慣等五個方面。這就是:在不斷提高職業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加深職業感情,磨練職業意志,進而堅定信念,以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達到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目的。
1.酒店職業道德:是指從事酒店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良好職業道德養成的基本因素,包括職業認識、職業感情、職業意識、職業信念、職業行為和習慣等五個方面。這就是:在不斷提高職業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加深職業感情,磨練職業意志,進而堅定信念,以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達到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目的。
2.培養職業感情。就是在提高熱愛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從高出著想,低處著手,一點一滴的培養自己的職業感情,以不斷加深自身職業的光榮感和責任感。
3.磨練職業意志。就是要求從事職業活動和履行職業職責的服務人員,在對客人提供優質服務過程中為了達到職業理想,要有堅定的意志克服和解決各種矛盾處理好內外的人際關系,從而在職業崗位上作出貢獻。
4.堅定職業信念。要求在不同崗位上的服務人員,不僅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而且要堅定職業理想和信念。崗位沒有貴賤之分,關鍵在工作中出類拔萃,為實現職業的理想堅持不懈。
5.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和習慣。行為和習慣是在職業認識、情感、意志和信念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動,經過反復實踐,使良好的職業行為成為自覺行動而習以為常的時候就形成職業習慣
以上各個因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只有發揮所有職業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能達到良好的職業道德的目的。
材料二:職業道德的培訓也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酒店職業道德是酒店的從業者在酒店的一切經營活動中必須遵循的道德,是酒店間、職工間工人的競爭標準。如尊重客人、誠實守信等等。還要培養員工間、部門間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任何酒店的成功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小至我們的服務過程亦然,如一客人從Checkin到行李、客房、餐飲、娛樂等服務,一直到Checkout,每一個環節絲絲相扣,體現出各部門的團結合作,缺一不可,否則只能是“100-1=0”。同時,部門內等,相互彌補,共同提供良好酒店產品,塑造良好酒店形象。
問:閱讀完以上材料,結合兩節課培訓的主要內容
論述加強酒店職業道德培訓的必要性。(25分)
在各自具體的工作崗位上,如何加強酒店職業道德的培訓。(25分)
三、問答題:
作為督導級員工,請寫出在酒店工作的過程中,你發現有哪些好的值得大家學習的職業道德,有哪些不好的需要改正的職業道德請舉以實例,并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并為酒店的發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25分)
篇3:建設集團員工職業道德培訓大綱:為自己努力工作
建設集團公司員工職業道德培訓大綱:為自己努力工作
各部門、辦事處、分公司、項目部:
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培養公司快速發展的穩定的員工隊伍,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下一步工作,將以人才"培訓與開發"為主導目標,從而促使公司人力資本得到持續、快速、高效率的成長,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現結合公司實際情況,行政人事部在全公司展開一次全面的-《員工職業道德》培訓,現將培訓大綱發放給大家,望各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并認真組織學習。
一、《工作不是為領導,是為你自己》
1、工作的本質是什么
2、我們為什么要工作
3、我們到底為誰工作
4、為自己工作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5、為自己工作是個人幸福的源泉!
二、《85后、90后員工十大戒律》
戒律一、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戒律二、抗挫力差,不能批評
戒律三、愛打官司,總覺不公
戒律四、責任心弱,不顧后果
戒律五、眼高手低,輕視實事
戒律六、追求個性,難融團隊
戒律七、缺乏自律,常需監督
戒律八、內心浮躁,急于成功
戒律九、安于享樂,不愿吃苦
戒律十、工作被動,不撥不動
三、《愛打勞動官司,以后工作難找》
1、自古以來,中國民眾為什么多數不喜歡打官司
2、民眾打官司的成本;
3、民眾不喜歡打官司,企業也不喜歡招聘愛打勞動官司的員工
a)打勞動官司的記錄不是隱私,很容易被查詢;
b)哪個企業愿意自找麻煩;
c)隨意打勞動官司對自己今后就業很不利;
d)案例:上海某員工張某的慢慢求職路!
四、《工作主動--人生成功的階梯》
1、工作主動性的必要性;
2、如何做到工作主動:
a)要站在上級的角度思考問題;
b)不斷地思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c)為工作制定高標準;
d)主動依據企業目標與原則處理突發事件;
e)細節上考慮在領導前面。
3、工作主動對員工的好處
五、《跳槽太多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1、頻繁跳槽易導致安全感匱乏;
2、頻繁跳槽易導致人際關系危機;
3、頻繁跳槽易導致一系列心理疾病。
六、《情緒易波動者難成功》
1、情緒易波動的具體表現形式;
2、情緒易波動對工作的影響;
3、情緒易波動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4、情緒易波動對家庭關系的影響;
5、保持情緒穩定的練習方法。
七、《沒有抗挫能力,就沒有美好生活》
1、什么是抗挫力
2、為什么需要抗挫力
3、心理學研究表明:近年來中國自殺率上升與抗挫力下降有關聯性;
4、做企業實際上是做無數個博弈,沒有抗挫力難以承受無數失敗的打擊;
5、環境在快速變化,困難與問題越來越多,面對這些需要抗挫能力;
6、抗挫力差的危害;
7、提升抗挫力的五種方法。
八、《過分追求個性,人生十分痛苦》
1、個性不能與組織目標相悖;
2、個性追求還必須與組織文化相吻合;
3、過分追求個性的害處;
4、個性追求認識的誤區;
5、抑制過分個性追求的三個有效方法。
九、《背后議論領導,前途兇多吉少》
1、背后議論領導的不良現象;
2、背后議論領導的常見內容;
3、背后議論領導內容的特點;
4、背后議論領導對組織發展的壞處;
5、背后議論領導對個人發展的害處;
6、背后議論領導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7、談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8、當面拍馬屁,背后罵領導,是"人品差"的一種表現;
9、當對薪酬感到比市場行情低時怎么辦
十、《多想點能為公司干什么,少想點公司能為自己干什么》
1、投入與收獲的關系;
2、員工做出貢獻是公司給你待遇的前提;
3、只想待遇不做貢獻等于"天上掉餡餅";
4、多為公司做事,待遇自然少不了;
5、不要以為領導都是傻瓜,其實他們的眼睛是雪亮的。
十一、《少抱怨,多行動》
1、抱怨的具體表現形式;
2、為什么不能抱怨:
a)改變不了環境,就只能學會適應;
b)抱怨改變不了環境;
c)抱怨對自己和周邊有百害而無一利。
3、抱怨的害處;
4、改變抱怨惡習的方法。
十二、《受到批評一定程度是好事》
1、批評的積極作用:
a)批評是獲得表揚與肯定的前提;
b)批評經常是責任大、受重用的表現;
c)直截了當的批評是上下級關系密切的表現;
d)直接清晰的批評是推動組織發展的前提;
e)批評是員工進步提高的有效途徑。
2、個人如何做到"聞過則喜";
3、領導如何提高員工的心理素質:
a)心理素質的結構;
b)提高員工心理素質的方法。
十三、《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
1、中美員工敬業的差異
2、為什么中國人"領導在與不在兩個樣"
3、為什么"領導在與不在必須一個樣"
4、如何做到"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
5、管理"領導在與不在一個樣"的措施。
十四、《推卸責任,組織大敵》
1、推卸責任的表現形式;
2、推卸責任的危害性:
a)推卸責任對個人的影響;
b)推卸責任對組織的影響。
3、如何養成主動承擔責任的習慣;
4、組織上如何從制度和流程上杜絕推卸責任現象。
十五、《攀比收入,生活痛苦》
1、攀比特點:只抓一點,不計其余,用自己最強一項與他人最弱一項比。單因素比較必然產生委屈感;
2、攀比效果:人人都自認吃了虧,他人占了便宜,又必然被他人認為占了便宜;
3、攀比人生:無論增加多少工資,換了多少崗位,跳槽多少企業,只要攀比,生活永遠痛苦;
4、幸福之道:停止攀比。
十六、《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1、社會現象:
a)成功者習慣找方法解決工作問題;
b)失敗者習慣找借口解釋失敗原因。
2、認識誤區:解釋可以減輕領導的不滿,然而事實正好相反,解釋將大大增加領導不滿;
3、借口與解釋給領導的暗示是什么
a)我犯錯誤有合理性,因此下次還會重復;
b)我是個不敢承擔責任的人;
c)我受到了委屈,領導批評不當;
d)我都解釋過了,因而事情就應該過去了,現實問題與我無關。
十七、《牢騷太盛是一種心理疾病》
1、牢騷太盛應去心理部門檢查;
2、牢騷太盛的壞處;
3、牢騷太盛妨礙職場成功。
**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八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