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xx市xx區國家稅務局會議管理辦法

xx市xx區國家稅務局會議管理辦法

2024-07-25 閱讀 2732

xx市xx區國家稅務局會議管理辦法

為了建立科學規范的會議制度,提高會議質量和效率,確保各項決策的貫徹落實,根據《xx市國家稅務局會議管理辦法》(x國稅發[xxxx]12號)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管理辦法。

區局實行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局長專題會議、區局國稅工作會議、專業會議、部門專題會議制度。

一、局長辦公會議

(一)局長辦公會議由局長、副局長、紀檢組長、總經濟師、調研員、助理調研員(以下簡稱“區局領導”)和辦公室主任組成。

(二)局長辦公會議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副局長召集和主持。

(三)會議的主要任務:

1、傳達、學習上級決定、指示和有關重要會議精神;

2、研究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的辦法和措施;

3、制定區局年度工作計劃;

4、學習稅收政策,討論稅收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5、審定年度區局國稅工作總結;

6、討論決定局屬各單位請示區局的重要事項;

7、分析稅收工作形勢;

8、互通重要工作情況;

9、審定召開區局國稅工作會議和專業會議;

10、研究部署其他重要工作。

(四)局長辦公會議一般每半個月召開一次,如工作需要可隨時召開。

(五)局長辦公會議可通知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列席人員由會議主持人確定。

(六)局長辦公會議由辦公室承辦。

二、局務會議

(一)局務會議由區局領導、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局務會議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副局長召集和主持。

(三)局務會議的主要任務:

1、傳達學習上級重要文件、指示,重要會議精神,研究貫徹意見;

2、研究落實局黨組會議、局長辦公會議議定有關事項的貫徹措施;

3、研究年度和中長期工作計劃的制定方案;

4、初審年度區局國稅工作總結;

5、制定區局年度階段性工作計劃;

6、通報經濟和稅收形勢;

7、聽取局屬各單位的階段和專題工作匯報及下階段的工作安排,協調工作關系;

8、審議內部工作制度;

9、學習有關稅收政策,討論貫徹落實措施;

10、其他需要局務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

(四)局務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至二次。

(五)局務會議議題由局屬各單位于每月25日前交辦公室集中,由召集人或主持人確定。

(六)單位主要負責人因故不能參加局務會議的,應事先向會議召集人或主持人報告,并指定人員代替出席。

(七)局務會議由辦公室承辦。

三、局長專題會議

(一)局長專題會議由區局分管領導和有關科室的負責人以及有關人員組成。

(二)局長專題會議由區局分管領導主持。

(三)局長專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討論、研究、部署專題性工作。

(四)局長專題會議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

(五)局長專題會議由主要相關科室承辦。

四、區局國稅工作會議

(一)區局國稅工作會議由區局領導、局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會議由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副局長主持。

(三)會議的主要任務:

1、總結全年稅收工作;

2、分解全年稅收收入計劃;

3、表彰區局國稅系統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

4、交流工作經驗;

5、討論局長主題報告;

6、研究新一年稅收工作要點;

7、討論研究其他有關重要工作。

(四)區局國稅工作會議一般每年召開一至二次。

(五)區局國稅工作會議由辦公室承辦。

五、專業會議

(一)一般專業會議由區局分管局長、區局承辦科室及相關單位負責人組成;重要專業會議由區局黨組書記、局長和局領導、局機關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組成。

(二)一般專業會議由區局主辦科室主要負責人主持;重要專業會議由區局局長或局長委托的區局領導召集和主持。

(三)專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部署專業性工作。

(四)專業會議分專業每年召開一次至二次。

(五)專業會議由主要相關科室承辦。

六、部門專題會議

(一)部門專題會議由區局承辦部門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參加。

(二)部門專題會議由承辦部門負責人主持。

(三)部門專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布置部門重要工作。

(四)部門專題會議根據工作需要不定期召開。

(五)部門專題會議由有關部門承辦。

七、有關要求

(一)會議要本著精簡效能的原則,能夠精簡的會議要精簡,能夠合并召開的會議要合并召開。

(二)會議實行審批制度。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由局長審批;局長專題會議由分管局領導審批;區局國稅工作會議由局長辦公會議審定,局長簽批;專業會議由局長辦公會議或局務會議審定,局長簽批;部門專題會議由分管局長審批。

(三)記錄紀要

1、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由辦公室記錄,整理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由會議主持人簽發;

2、局長專題會議由承辦部門記錄,整理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由會議主持人簽發;

3、專業會議由各承辦單位記錄,會議結束后,應將全套會議材料送辦公室歸檔。

(四)會議辦理

1、經批準的會議,由承辦單位起草會議通知,經辦公室審核,報局領導簽發;

2、會議上局領導講話的書面稿由承辦單位起草,需要上網發布的,可先送辦公室核稿,再報講話領導審定。如涉及較為重大的內容,應由局長辦公會議、局務會議或局長審定;

3、辦公室負責會議通知的上網發布、會議材料的文印和對外宣傳聯絡工作;

4、會議承辦單位負責領導講話和有關文件的起草、人員的組織、會議文件分裝、發放以及會場布置等會務工作;

5、機關服務中心負責會場的聯系和車輛安排以及會議的食宿等工作。未經審批的會議,機關服務中心不得列支會議經費。

(五)會議地點

會議原則上安排在區局召開,需要在局外召開的,應報局長審批。

(六)本辦法適用于區局機關。

篇2:政務中心會議費管理辦法

市政務服務中心會議費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制度建設,改進會風,精簡會議,節約會議經費開支,進一步規范會議費管理,根據《湖北省〈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實施辦法》、《湖北省省級黨政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z市實施細則》和《z市市級黨政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召開會議應當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規范簡樸、務實高效的原則,嚴格控制會議數量,規范會議費管理。

第三條嚴格會議費預算管理,控制會議費預算規模。會議費預算應當細化到具體會議項目,執行中不得突破。會議費應納入部門預算,并單獨列示。

第四條辦(局)召開的全市性工作會議,應當報經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領導審批。會議會期不得超過1天。

第五條一般開到縣(市)區的會議,參會人員不得超過100人,其中,工作人員控制在代表人數的10%以內;經市委、市政府批準需開到鄉(鎮)的會議,參會人員控制在200人以內,其中,工作人員控制在代表人數的10%以內。

第六條會議應當在四星級以下(含四星)的定點飯店召開,按照政府采購協議價格結算費用。未納入定點范圍,價格低于會議綜合定額標準的單位內部會議室、禮堂、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可優先作為辦(局)會議場所。

參會人員在50人以內的會議,原則上在單位內部會議室召開。

參會人員以在城區內單位為主的會議不得到城區外召開。

第八條會議費開支范圍包括會議住宿費、伙食費、會議室租金、交通費、文件印刷費等。

前款所稱交通費是指用于會議統一組織的代表考察、調研等發生的交通支出。

會議代表參加會議發生的城市間交通費,按照差旅費管理辦法的規定回單位報銷。

第九條會議費開支實行綜合定額控制,各項費用之間可以調劑使用。綜合定額標準是會議費開支的上限,應在綜合定額標準以內結算報銷,在單位部門預算經費中列支。會議費綜合定額標準:

單位:元/人天

住宿費伙食費其他費用合計

第十條會議費由辦(局)承擔,不得向參會人員收取。不得到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不得組織與會議無關的參觀游覽,不得宴請與會人員,不得發放紀念品及物品。

嚴格執行會議用房標準,不得安排高檔套房;會議用餐原則上安排自助餐,嚴格控制菜品種類、數量和份量,嚴禁提供高檔菜肴,不上煙酒;會議會場一律不擺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提供水果。

各類表彰會應以精神獎勵為主,不得發放獎金或獎品。有國家政策規定需要發放獎金或獎品的,其獎勵數額和標準,須報經市委或市政府批準。

嚴禁套取會議費設立“小金庫”;嚴禁在會議費中列支公務接待費。

不得使用會議費購置電腦、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固定資產以及開支與本次會議無關的其他費用;不得額外配發洗漱用品;嚴禁組織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

第十一條在會議結束后應當及時辦理報銷手續。會議費報銷時應當提供會議審批文件、會議通知及實際參會人員簽到表、定點飯店等會議服務單位提供的費用原始明細單據、電子結算單等憑證。辦公室要嚴格按規定審核會議費開支,對未列入年度會議計劃,以及超范圍、超標準開支的經費不予報銷。

第十二條會議費支付,應當嚴格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卡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以銀行轉賬或公務卡方式結算,禁止以現金方式結算。

第十三條將非涉密會議的名稱、主要內容、參會人數、經費開支等情況在辦(局)內部公示,按規定要求公開的應向社會公開。

第十四條每年2月底前,將辦(局)上年度會議計劃和執行情況(包括會議名稱、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代表人數、工作人員數、經費開支及列支渠道等)報市財政局,并抄送市監察局。

第十五條辦公室負責編制辦(局)年度會議計劃和會議審批管理;負責安排會議預算并按規定管理、使用會議費,做好相應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對內部會議費報銷進行審核把關,確保票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完整、合規;按規定報送會議年度報告,加強對辦(局)會議費使用的內控管理。

第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一)計劃外召開會議的;

(二)以虛報、冒領手段騙取會議費的;

(三)虛報會議人數、天數等報銷會議費的;

(四)違規擴大會議費開支范圍,擅自提高會議費開支標準的;

(五)違規報銷與會議無關費用的;

(六)其他違反本辦法行為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追回資金,并經報批后予以通報。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相關負責人,給予行政處分。如行為涉嫌違法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篇3:會議管理辦法范本

會議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改進工作作風,精簡會議,縮短會議時間,提高會議質量,加強會議管理,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本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會議的有效組織和管理是改善辦公秩序,及時傳遞、執行和保存辦公信息,提高辦公效率的一種重要手段,本所各部門應重視對會議的組織和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指的會議,包括本所黨組會議、行政會議、所長辦公會議等例會,各職能部門、業務部門組織的全所性不定期工作會議,以及在重要來訪或外事活動過程中組織的全所性會議。

不包括本所及所屬各部門組織的各類專業技術培訓會議。

第四條會議的管理部門為所辦公室,會議的具體會務工作由承辦部門協作安排。

第二章會議召開原則

第五條本所及各部門召開會議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精簡。大力壓縮會議,盡量縮短會議時間,減少與會人員。逐步利用現代網絡和通信傳播工具部署工作,能合并召開的會議盡可能合并召開。

(二)高效。召開會議應具備必要性,注重實效,主題鮮明,準備充分。

(三)務實。把工作重點放在科研、開發、管理和生產等重要部位,加強調研和督查,集中精力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可采取現場辦公會議等形式,及時協調研究解決有關問題。

(四)節約。會議要厲行節約,凡涉及經費開支的會議應嚴格按照有關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執行,嚴禁鋪張浪費。

第三章會議安排

第六條本所例行會議均列入例會制度,要求按照例行會議規定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組織召開。

第七條本所臨時組織的會議,涉及本所有關部門的,部門負責人應給予積極配合,保證會議所需材料、設備、器材、場地及時安排到位。

第八條本所各部門組織的全所性不定期會議,均須經分管所領導批準后,提前7天報送所辦公室列入會議計劃。所辦公室負責于每周星期五將全所各類會議統籌安排,編制會議安排表,印發到會議參加人員。

第九條會議召集部門應做好會議準備工作,將會議主持者、議題、議程、與時間、地點安排報送所辦公室,由所辦公室統籌安排。

第十條列入會議計劃的會議,如遇特殊情況需更改日期、地點或會議內容時,會議召集部門應提前3天報送所辦公室調整會議計劃。未經所辦公室同意,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隨意打亂或更改正常會議計劃。

第十一條凡需要所領導參加的會議,召集部門應提前請示分管所領導,按分管所領導指示辦理。

第十二條對于參加人員相同、內容接近、時間相近的幾個會議,所辦公室有權合并召開。對于準備不充分,或有重復性,或無多大作用的會議,所辦公室有權拒絕安排。

第十三條不定期會議必須服從統一安排,各部門會議不應安排在全所例會同期召開,應堅持部門會議服從全所會議,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

第四章會議管理

第十四條會議召集部門應做好充分的會前準備工作,擬定會議議程、準備會議材料、落實布置會場、做好報到簽到等工作。

第十五條會議應有專人負責記錄和整理:所黨組會議由所人事勞資處負責記錄,行政會議、所長辦公會議由所辦公室主任負責記錄;各部門召集的全所性專業會議由各部門派專人負責記錄;全所性的行政事務會議由辦公室負責記錄;部門會議由各部門負責記錄。

第十六條會議原始記錄應由會議主持人和主要與會人員簽字認可。

第十七條會議形成決議或決定事項需要所屬各部門組織職工學習、貫徹、執行或全所職工知曉的,可編制會議紀要,及時印發各部門。

第十八條會議材料的歸檔:各級會議的文件資料、會議記錄、紀要、簡報、照片、錄像、領導講話和題詞等均應及時整理,按時歸檔。

第五條會議紀律

第十九條與會人員應遵守如下紀律:

(一)與會人員必須按會議通知時間準時到會,無特殊情況不得遲到、早退或缺席,會議期間應將手機和傳呼機打到振動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會前另行通知)。

(二)會議須限時召開,無特殊情況應按時結束。發言應確定時間,緊扣主題,簡明扼要,嚴禁偏離主題,延誤會議進程。

(三)會議內容如有保密事項,與會人員必須嚴格遵守保密紀律。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2003年3月1日起實行。原規定同時廢止。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由所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