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弧焊設備焊接電纜插頭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

弧焊設備焊接電纜插頭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

2024-07-25 閱讀 1650

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EC501-1975(第一版)《弧焊設備―焊接電纜插頭、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

1范圍

本標準論及在常規條件下使用的把焊接電纜聯接到焊接電源或聯接兩根焊接電纜,或把焊接電纜聯接到施焊器具有插頭、插座和耦合器(以下簡稱器件)。本標準對于特殊條件下的焊接,如水下、難以伸及的位置、溫度在-10℃以下的焊接則不適用。

2定義

本標準采用以下定義。

2.1插頭和插座

是能隨意將軟電纜聯接到焊接電源的一種器件。它由兩部分組成:

2.1.1(輸出)插座

固定于或預期要固定于焊接電源輸出線路的部件。

2.1.2插頭

與連接到器具或連接器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注:軟電纜是指GB5013-35《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軟電纜》中所規定的那些電纜

2.2電纜耦合器

是能隨意聯接兩根軟電纜的一種器件。它由兩部分組成:

2.2.1連接器

與連接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2.2.2插頭

與連接到器具或連接器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電纜耦合器中的插頭與“插頭和插座”中的插頭是同一部件。通常連接器與(輸出)插座具有相同的接觸結構。

2.3器具耦合器

能隨意將軟電纜聯接到施焊器具上的一種器件。它由兩部分組成:

2.3.1連接器

與連接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2.3.2器具插座

固定于或預期要固定于施焊器具上的部件。

通常,電纜耦合器中的連接器與器具耦合器中的連接器是同一部件;而電纜耦合器中的插頭與器具插座具有相同的接觸結構。

2.4可重接線插頭或連接器

其軟電纜可以調換。

2.5非重接線插頭或連接器

其軟電纜不能從部件上拆下,除非將它破壞。

2.6止動裝置

能保持插頭或連接器在正常嚙合時的確定位置,以防止意外松脫的一種機械裝置。

2.7額定電流

在60%負載持續率和5min循環周期的條件下,器件允許通過的焊接電流。

3額定電流值

器件的額定電流值按R10優先數系分檔.

4結構

4.1連接器和插頭座有絕緣外殼,使它們與圖1所標明的對應部件聯接在一起時,帶電部分完全被絕緣,而在未聯接時不易觸及帶電部分。

4.1.1止動裝置用以防止連接器和插頭發生意外松脫。如有可能應示出標記,在目測時,可判明止動裝置已起作用。

4.1.2連接器和插頭應設計成在嚙合位置時能防范以使引起電擊的外界微粒或水滴不易進入接合間隙。

4.1.3新的或經長期使用后的連接器和插頭,其外露的螺釘、銷釘之類元件不應出現與帶電部分相接觸的現象。

4.1.4對用以傳輸焊接電流并在斷開后帶電的部件,應比絕緣體端面凹進至少8mm。

4.1.5插頭或連接器的絕緣外套應設計成能防止連接的電纜過度彎曲而損壞。

4.1.6電纜的絕緣護套應進入連接器和插頭,其深度至少為電纜外徑的2倍,最小為30mm。

4.1.7符合這些要求的連接器和插頭,應能容納本標準第3章所規定的最大截面積的電纜和至少下一檔較小尺寸的電纜。對于非重接線連接器和插頭,則只要求按規定裝配一種規格的電纜。

4.2可按近的器件表面,應光滑、無毛刺和銳利的棱角(橡膠等軟性材料除外)。對于器件的嚙合面還應無磕碰現象。

4.3同一種規格、型號的器件應具有互換性,而且對于同一種規格不同型號、但按本標準要求具有相同接觸結構部件的器件也應具有互換性。

5常規使用條件

器件應能在下列常規條件下正常使用:

5.1海拔高度不超過1000m;

5.2相對濕度

系最濕月份的月平均最大相對濕度為90%,同時該月份的月平均最低溫度為25℃。

5.3環境空氣溫度,不應超過下列限值:

a.最高環境空氣溫度40℃

b.日平均環境空氣溫度30℃;

c.年平均環境空氣溫度20℃;

d.最低環境空氣溫度-10℃

5.4使用場合應無嚴重影響器件使用的氣體、蒸汽、化學沉積、塵垢、霉菌及其它爆炸性,腐蝕性介質。

6試驗的一般注意事項

6.1本標準所列試驗均為型式試驗項目。常規試驗項目由產品(或企業)標準規定。

6.2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器件應進行型式試驗。

a.試制的新器件;

b.器件在設計、工藝或所使用的材料有重大改變并足以影響到器件的性能時;

c.不經常生產的器件當再次生產時;

d.對成批生產的器件應進行定期抽試,每年至少一次。

未經型式試驗或型式試驗不合格的器件不能投入批量生產。型式試驗的器件每次不少于4套。試驗中如有兩套以上(含兩套)不合格,則判為全部不合格;如有一套不合格,應加倍(8套)抽試,若其中再有一套不合格,也判為全部不合格。

7溫升試驗

連接器和插頭裝以本標準第3章規定的截面積的焊接電纜,在通過額定電流時其導電金屬外表面任何一點的溫升均不超過60℃,電纜與連接器或插頭連接點的溫升不超過70℃。

器件應在交流弧焊機上試驗。試驗時的環境空氣溫度為20±5℃,負載持續率為6%,循環周期為5min。連接器和插頭按正常使用那樣裝配焊接電纜,電纜的截面積應符本標準合第3章規定,其長度至少2m。連接器和插頭在與對應部件聯接時的扭矩應不小于本標準第14章規定的數值。在整個試驗期間,應保持負載電流不變。

溫度測量采用熱電偶或電阻溫度計。測溫元件放在連接器和插頭里面的導體表面及電纜固定點,測溫點應是器件溫度最高點。溫度每半小時測量一次,要在負載周期中點時刻(即圖2中的A點)測量。當溫升速率每小時不超過2℃時,就認為器件已達到熱平?。

8防電擊保護

按規定聯接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的所有導電部分應完全不可觸及;用φ2.5mm的棒、施加3N的力應無法接觸到導電部分。

用裝以制造廠指定的最小截面積的電纜的器件進行此項試驗。

對于(輸出)插座或器具插座,此項試驗僅用于檢查(輸出)插座在焊接電源或器具插座在施焊器具外面部分的防電擊性能。

9濕熱試驗

9.1濕熱處理

不帶電纜的新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恒定濕熱箱內放置48h。

恒定濕熱箱內有效工作空間的空氣溫度應保持在40±2℃,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3^(+2)(-3)%范圍內。恒定濕熱箱的其它技術要求應符合GB2423.3-8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Ca:恒定濕熱試驗方法》標準的有關規定。潮濕條件的產生,可按照GB2424.2-3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濕熱試驗導則》標準規定的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器件在恒定濕熱處理之前先達到40+40℃溫度,預熱時間在多數情況下至少保持4h,以保證器件在濕熱處理時表面不會產生凝露。

9.2絕緣電阻測量

經上述濕熱處理過的器件外表面擦干后,在正常的試驗大氣條件下恢復1-2h之后測量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測量用500V直流電壓施加到器件導電體與包裹在器件絕緣體外面的金屬箔之間,1min后讀取數據。

器件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MΩ。

9.43介電強度試驗

器件經上述濕熱處理和絕緣電阻測???后,立即在導電體與包裹在絕緣體外面的金屬箔之間施加頻率為50Hz、有效值1kV的交流電壓作介電強度試驗,持續1min,不應出現閃絡或擊穿現象。

注:①試驗電壓應在約10s內緩慢地升到額定值;

②如對試驗結果有爭議需要重作介電強度試驗時,試驗電壓應是上述規定電壓的80%。

10電纜裝配可靠性試驗

根據制造廠說明書應裝以電纜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其電纜截面要經受40N/mm2的拉力試驗10次,施加于電纜芯的最大拉力為2000N,每次試驗拉力在1s內從0逐漸增加到規定值,持續時間不少于1s。

先用最大截面的電纜作這項試驗,再用允許的最小截面的電纜重復該項試驗。

如果電纜的裝配方法不止一種,則必須對每種方法裝配的電纜進行試驗。

試驗后檢查電纜不應從被試驗的器件內脫出,或產生松動現象。

11擠壓試驗

將電纜耦合器象正常使用那樣裝上兩根電纜,放在壓床的平等金屬板之間,逐步加壓到下表中規定的數值(略):

試驗后檢查電纜耦合器的任何部位,均不能出現絕緣性能破壞和機械功能損壞的現象。

12耐熱顆粒性能

連接器、插頭和器具插座的絕緣外殼應有較好的耐電弧焊飛濺熱顆粒性能。當弧焊飛濺物落在這些器件上時,絕緣外殼不應被燙傷(目測),也不應引起燃燒。在按圖3試驗時,加熱絲進入絕緣物的深度不應超過1.5mm,并且不能接觸到導電部件;同時汽化的蒸氣應不會燃燒,假如有微弱的火焰,在加熱絲移開之后火焰應立即熄滅。

試驗是在耐弧焊飛濺物試驗裝置上進行。加熱絲長100±0.5mm,直徑φ2.5±0.05mm,是由18/8型鉻鎳材料制成。當加熱絲通過大約28A電流時,很快由冷態達到300+50℃的熱穩定狀態,這時對加熱絲向下施加1.00.20N力,在加熱絲與器件的接觸部件加熱并汽化表面絕緣物質,借助高頻火花發生器在加熱絲的上方產生大約6mm長的火花,用以點燃汽化的蒸汽,試驗持續1min。

加熱絲的溫度測量采用熱電偶或電阻溫度計。

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110±5℃的環境溫度內連續放置1h后,外觀質量應無明顯變化,例如銘牌不應剝落,標記仍清晰可見,密封填料不得溢出,器件表面無氣泡、裂紋、變形、變形等。

將器件放入恒溫箱內,升至110±5℃后保溫1h,打開恒溫箱使器件自然冷卻至室溫,然后取出,用肉眼檢查器件是否符合上述規定的外觀質量要求。

14操作壽命試驗

新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進行了2000次操作試驗后,還應滿足a.零件不應有影響繼續正常使用的損傷,如止動裝置失效、緊固件松動、絕緣件破裂等;

b.按本標準第9.3條規定的交流電壓作介電強度試驗,持續1min,不應出現閃絡或擊穿現象;

c.通以額定電流時,其溫升限值仍能達到本標準第7章所規定的要求。

注:插頭或連接器插入及拔出各一回稱為一次。

試驗在專用的操作試驗臺上進行。

當試驗達到規定次數后取下樣品,揩去灰塵和污垢,用肉眼檢查零件有無損傷,再按本標準第9.3條和第7章規定方法進行介電強度和溫升試驗。

15跌落試驗

電纜耦合器的止動裝置應能有效地抵抗外界偶然跌落的沖擊。當器件按圖4(略)所示裝置作跌落試驗100次后,耦合器的止動裝置應無失效,插頭或連接器沒有松脫及損壞的現象。

圖4是電纜耦合器跌落試驗裝置,要試驗的電纜耦合器按正常使用那樣在一端裝上焊接電纜,在2250mm處將電纜固定于距地面750mm的支板上。試驗時將電纜耦合器連同電纜拉至水平位置,然后突然放下,電纜耦合器自由跌落在厚10mm的鋼板上。

16標記

在連接器和插頭上采用永久性的不易擦掉的方式標明以下內容:

a.制造廠或商標;

b.參照的標準代號;

c.額定電流(60%負載持續率),A;

d.允許最大的電纜截面積,mm2;

e.允許最小的電纜截面積,mm2。

篇2:弧焊設備焊接電纜插頭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

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EC501-1975(第一版)《弧焊設備―焊接電纜插頭、插座和耦合器的安全要求》。

1范圍

本標準論及在常規條件下使用的把焊接電纜聯接到焊接電源或聯接兩根焊接電纜,或把焊接電纜聯接到施焊器具有插頭、插座和耦合器(以下簡稱器件)。本標準對于特殊條件下的焊接,如水下、難以伸及的位置、溫度在-10℃以下的焊接則不適用。

2定義

本標準采用以下定義。

2.1插頭和插座

是能隨意將軟電纜聯接到焊接電源的一種器件。它由兩部分組成:

2.1.1(輸出)插座

固定于或預期要固定于焊接電源輸出線路的部件。

2.1.2插頭

與連接到器具或連接器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注:軟電纜是指GB5013-35《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橡皮絕緣軟電纜》中所規定的那些電纜

2.2電纜耦合器

是能隨意聯接兩根軟電纜的一種器件。它由兩部分組成:

2.2.1連接器

與連接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2.2.2插頭

與連接到器具或連接器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電纜耦合器中的插頭與“插頭和插座”中的插頭是同一部件。通常連接器與(輸出)插座具有相同的接觸結構。

2.3器具耦合器

能隨意將軟電纜聯接到施焊器具上的一種器件。它由兩部分組成:

2.3.1連接器

與連接的軟電纜組成一體或預期要連接到該軟電纜上的部件。

2.3.2器具插座

固定于或預期要固定于施焊器具上的部件。

通常,電纜耦合器中的連接器與器具耦合器中的連接器是同一部件;而電纜耦合器中的插頭與器具插座具有相同的接觸結構。

2.4可重接線插頭或連接器

其軟電纜可以調換。

2.5非重接線插頭或連接器

其軟電纜不能從部件上拆下,除非將它破壞。

2.6止動裝置

能保持插頭或連接器在正常嚙合時的確定位置,以防止意外松脫的一種機械裝置。

2.7額定電流

在60%負載持續率和5min循環周期的條件下,器件允許通過的焊接電流。

3額定電流值

器件的額定電流值按R10優先數系分檔.

4結構

4.1連接器和插頭座有絕緣外殼,使它們與圖1所標明的對應部件聯接在一起時,帶電部分完全被絕緣,而在未聯接時不易觸及帶電部分。

4.1.1止動裝置用以防止連接器和插頭發生意外松脫。如有可能應示出標記,在目測時,可判明止動裝置已起作用。

4.1.2連接器和插頭應設計成在嚙合位置時能防范以使引起電擊的外界微粒或水滴不易進入接合間隙。

4.1.3新的或經長期使用后的連接器和插頭,其外露的螺釘、銷釘之類元件不應出現與帶電部分相接觸的現象。

4.1.4對用以傳輸焊接電流并在斷開后帶電的部件,應比絕緣體端面凹進至少8mm。

4.1.5插頭或連接器的絕緣外套應設計成能防止連接的電纜過度彎曲而損壞。

4.1.6電纜的絕緣護套應進入連接器和插頭,其深度至少為電纜外徑的2倍,最小為30mm。

4.1.7符合這些要求的連接器和插頭,應能容納本標準第3章所規定的最大截面積的電纜和至少下一檔較小尺寸的電纜。對于非重接線連接器和插頭,則只要求按規定裝配一種規格的電纜。

4.2可按近的器件表面,應光滑、無毛刺和銳利的棱角(橡膠等軟性材料除外)。對于器件的嚙合面還應無磕碰現象。

4.3同一種規格、型號的器件應具有互換性,而且對于同一種規格不同型號、但按本標準要求具有相同接觸結構部件的器件也應具有互換性。

5常規使用條件

器件應能在下列常規條件下正常使用:

5.1海拔高度不超過1000m;

5.2相對濕度

系最濕月份的月平均最大相對濕度為90%,同時該月份的月平均最低溫度為25℃。

5.3環境空氣溫度,不應超過下列限值:

a.最高環境空氣溫度40℃

b.日平均環境空氣溫度30℃;

c.年平均環境空氣溫度20℃;

d.最低環境空氣溫度-10℃

5.4使用場合應無嚴重影響器件使用的氣體、蒸汽、化學沉積、塵垢、霉菌及其它爆炸性,腐蝕性介質。

6試驗的一般注意事項

6.1本標準所列試驗均為型式試驗項目。常規試驗項目由產品(或企業)標準規定。

6.2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器件應進行型式試驗。

a.試制的新器件;

b.器件在設計、工藝或所使用的材料有重大改變并足以影響到器件的性能時;

c.不經常生產的器件當再次生產時;

d.對成批生產的器件應進行定期抽試,每年至少一次。

未經型式試驗或型式試驗不合格的器件不能投入批量生產。型式試驗的器件每次不少于4套。試驗中如有兩套以上(含兩套)不合格,則判為全部不合格;如有一套不合格,應加倍(8套)抽試,若其中再有一套不合格,也判為全部不合格。

7溫升試驗

連接器和插頭裝以本標準第3章規定的截面積的焊接電纜,在通過額定電流時其導電金屬外表面任何一點的溫升均不超過60℃,電纜與連接器或插頭連接點的溫升不超過70℃。

器件應在交流弧焊機上試驗。試驗時的環境空氣溫度為20±5℃,負載持續率為6%,循環周期為5min。連接器和插頭按正常使用那樣裝配焊接電纜,電纜的截面積應符本標準合第3章規定,其長度至少2m。連接器和插頭在與對應部件聯接時的扭矩應不小于本標準第14章規定的數值。在整個試驗期間,應保持負載電流不變。

溫度測量采用熱電偶或電阻溫度計。測溫元件放在連接器和插頭里面的導體表面及電纜固定點,測溫點應是器件溫度最高點。溫度每半小時測量一次,要在負載周期中點時刻(即圖2中的A點)測量。當溫升速率每小時不超過2℃時,就認為器件已達到熱平?。

8防電擊保護

按規定聯接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的所有導電部分應完全不可觸及;用φ2.5mm的棒、施加3N的力應無法接觸到導電部分。

用裝以制造廠指定的最小截面積的電纜的器件進行此項試驗。

對于(輸出)插座或器具插座,此項試驗僅用于檢查(輸出)插座在焊接電源或器具插座在施焊器具外面部分的防電擊性能。

9濕熱試驗

9.1濕熱處理

不帶電纜的新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恒定濕熱箱內放置48h。

恒定濕熱箱內有效工作空間的空氣溫度應保持在40±2℃,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3^(+2)(-3)%范圍內。恒定濕熱箱的其它技術要求應符合GB2423.3-8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試驗Ca:恒定濕熱試驗方法》標準的有關規定。潮濕條件的產生,可按照GB2424.2-3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濕熱試驗導則》標準規定的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器件在恒定濕熱處理之前先達到40+40℃溫度,預熱時間在多數情況下至少保持4h,以保證器件在濕熱處理時表面不會產生凝露。

9.2絕緣電阻測量

經上述濕熱處理過的器件外表面擦干后,在正常的試驗大氣條件下恢復1-2h之后測量絕緣電阻。絕緣電阻測量用500V直流電壓施加到器件導電體與包裹在器件絕緣體外面的金屬箔之間,1min后讀取數據。

器件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MΩ。

9.43介電強度試驗

器件經上述濕熱處理和絕緣電阻測???后,立即在導電體與包裹在絕緣體外面的金屬箔之間施加頻率為50Hz、有效值1kV的交流電壓作介電強度試驗,持續1min,不應出現閃絡或擊穿現象。

注:①試驗電壓應在約10s內緩慢地升到額定值;

②如對試驗結果有爭議需要重作介電強度試驗時,試驗電壓應是上述規定電壓的80%。

10電纜裝配可靠性試驗

根據制造廠說明書應裝以電纜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其電纜截面要經受40N/mm2的拉力試驗10次,施加于電纜芯的最大拉力為2000N,每次試驗拉力在1s內從0逐漸增加到規定值,持續時間不少于1s。

先用最大截面的電纜作這項試驗,再用允許的最小截面的電纜重復該項試驗。

如果電纜的裝配方法不止一種,則必須對每種方法裝配的電纜進行試驗。

試驗后檢查電纜不應從被試驗的器件內脫出,或產生松動現象。

11擠壓試驗

將電纜耦合器象正常使用那樣裝上兩根電纜,放在壓床的平等金屬板之間,逐步加壓到下表中規定的數值(略):

試驗后檢查電纜耦合器的任何部位,均不能出現絕緣性能破壞和機械功能損壞的現象。

12耐熱顆粒性能

連接器、插頭和器具插座的絕緣外殼應有較好的耐電弧焊飛濺熱顆粒性能。當弧焊飛濺物落在這些器件上時,絕緣外殼不應被燙傷(目測),也不應引起燃燒。在按圖3試驗時,加熱絲進入絕緣物的深度不應超過1.5mm,并且不能接觸到導電部件;同時汽化的蒸氣應不會燃燒,假如有微弱的火焰,在加熱絲移開之后火焰應立即熄滅。

試驗是在耐弧焊飛濺物試驗裝置上進行。加熱絲長100±0.5mm,直徑φ2.5±0.05mm,是由18/8型鉻鎳材料制成。當加熱絲通過大約28A電流時,很快由冷態達到300+50℃的熱穩定狀態,這時對加熱絲向下施加1.00.20N力,在加熱絲與器件的接觸部件加熱并汽化表面絕緣物質,借助高頻火花發生器在加熱絲的上方產生大約6mm長的火花,用以點燃汽化的蒸汽,試驗持續1min。

加熱絲的溫度測量采用熱電偶或電阻溫度計。

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110±5℃的環境溫度內連續放置1h后,外觀質量應無明顯變化,例如銘牌不應剝落,標記仍清晰可見,密封填料不得溢出,器件表面無氣泡、裂紋、變形、變形等。

將器件放入恒溫箱內,升至110±5℃后保溫1h,打開恒溫箱使器件自然冷卻至室溫,然后取出,用肉眼檢查器件是否符合上述規定的外觀質量要求。

14操作壽命試驗

新的插頭和插座、電纜耦合器及器具耦合器在進行了2000次操作試驗后,還應滿足a.零件不應有影響繼續正常使用的損傷,如止動裝置失效、緊固件松動、絕緣件破裂等;

b.按本標準第9.3條規定的交流電壓作介電強度試驗,持續1min,不應出現閃絡或擊穿現象;

c.通以額定電流時,其溫升限值仍能達到本標準第7章所規定的要求。

注:插頭或連接器插入及拔出各一回稱為一次。

試驗在專用的操作試驗臺上進行。

當試驗達到規定次數后取下樣品,揩去灰塵和污垢,用肉眼檢查零件有無損傷,再按本標準第9.3條和第7章規定方法進行介電強度和溫升試驗。

15跌落試驗

電纜耦合器的止動裝置應能有效地抵抗外界偶然跌落的沖擊。當器件按圖4(略)所示裝置作跌落試驗100次后,耦合器的止動裝置應無失效,插頭或連接器沒有松脫及損壞的現象。

圖4是電纜耦合器跌落試驗裝置,要試驗的電纜耦合器按正常使用那樣在一端裝上焊接電纜,在2250mm處將電纜固定于距地面750mm的支板上。試驗時將電纜耦合器連同電纜拉至水平位置,然后突然放下,電纜耦合器自由跌落在厚10mm的鋼板上。

16標記

在連接器和插頭上采用永久性的不易擦掉的方式標明以下內容:

a.制造廠或商標;

b.參照的標準代號;

c.額定電流(60%負載持續率),A;

d.允許最大的電纜截面積,mm2;

e.允許最小的電纜截面積,mm2。

篇3:手工電弧焊操作安全技術

1.在下雨、下雪時,不得進行露天施焊。

2.在高處作業時,不準將焊接電纜放在電焊機上;橫跨道路的焊接電纜必須裝在鐵管內,防止被壓破漏電;施焊前,應先檢查周圍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井系好安全帶。

3.嚴禁將焊接電纜與氣焊的膠管混在一起。

4.二次電纜不宜過長,一般應根據工作時的具體情況而定

5.在施焊過程中,當電焊機發生故障而需要檢查電焊機時,必須切斷電源后才能進行。禁止在通電情況下用手觸動電焊機的任何部分,以免發生事故。

6.在船艙內焊接時,應設法通風或兩個人輪換操作。

7.在容器內焊接時,應使用膠皮絕緣防護用具,并在附近安設一個電源開關,由助手專門負責看管和監護,同時要聽從焊接操作人員指示,隨時通斷電源。

8.在焊接時,不可將工件拿在手中或用手扶著進行焊接。

9.連續焊接超過一小時后,檢查焊機電纜,如溫度達到80℃時,必須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