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電弧焊防觸電措施
手工電弧焊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電焊工藝,手工電弧焊引發的觸電事故也時有發生。
焊接電源是與220/380伏電力網絡連接的,人體一旦接觸這部分線路(如焊機的插座、開關或破損的電源線等),就很難擺脫。焊機空載電壓一般超過安全電壓,但由于電壓不是很高,容易使人忽視。手工弧焊機空載電壓70伏左右;在更換焊條時,如果焊工的手觸及焊鉗口,則通過一只手和兩只腳形成一個回路,發生觸電事故。焊接觸電傷亡事故大都發生在下列情況,如夏天身上出汗或在潮濕地面操作,鞋襪潮濕、鞋底又薄等。此時的人體電阻為1600歐姆左右,通過人體的電流約為44毫安。這時焊工的手部會發生痙攣,甚至不能擺脫,會有生命危險。應當強調指出,登高的電焊作業者還會因觸電發生痙攣、麻木和驚慌等,從高處跌落,造成二次事故。
此外,焊機和電纜由于經常性超負荷運行;受粉塵等的腐蝕,以及在室外工作時受到風吹、日曬、雨淋等;絕緣層易老化變質,容易出現漏電現象,從而引發觸電事故。
焊接時的觸電事故發生在下述兩種情況:一種是觸及電焊設備正常運行時的帶電體;如接線柱、焊槍和焊鉗口等,或者靠近高壓電網所發生的電擊,即所謂的直接電擊;另一種是觸及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由于絕緣損壞或電器線路發生故障而意外帶電的導電體(如漏電的焊機外殼,絕緣外皮破損的電纜等)所發生的電擊,即所謂的間接電擊。
針對手工電弧焊發生觸電事故的原因,建議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焊接工作前,要先檢查焊機設備和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例如焊機外殼是否接地、焊機各接線點接觸是否良好;焊接電纜的絕緣有無破損等。不允許未進行安全檢查就開始操作。
2、焊工的手和身體不得隨便接觸二次回路的導電體,不能依靠在工作臺、焊件上或接觸焊鉗等帶電體。對于焊機空載電壓較高的焊接操作,以及在潮濕工作地點操作時,還應在操作臺附近地面鋪設橡膠絕緣墊。
3、下列操作應切斷電源開關再進行: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更換保險絲;焊機發生故障時的檢修;改變焊機接頭;更換焊件而需改裝二次回路的布設等。推拉閘刀開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同時焊工頭部要偏斜,以防電弧火花灼傷面部。
4、在金屬容器內、金屬結構上以及其他狹小工作場所焊接時,觸電的危險性最大,必須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如采用橡皮墊、戴皮手套,穿絕緣鞋等。
5、電焊操作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使自身、機器設備的傳動部分成為焊接電路,嚴禁利用廠房的金屬結構、軌(管)道等接進線路作為導線使用。
6、焊機的接地保護裝置必須齊全有效,同時,焊機必須裝設電焊機空載自動斷電保護裝置。
7、焊接電纜中間不應有接頭,如需用短線接長時,則接頭不應超過2個,接頭:應采用銅材料做成,并保證絕緣良好。
8、加強個人防護,焊工個人防護用品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絕緣手套、套鞋等。
9、電焊設備的安裝、檢查和修理必須由電工進行,臨時施工點應由電工接通電源。
篇2:工程防火防爆防雷防觸電安全措施
工程防火、防爆、防雷、防觸電安全措施
一、防火、防爆安全生產措施
1.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應設防火標志,嚴禁煙火。
2.木工房、木材倉庫、木材堆積的地方應設防火標志,嚴禁煙火。
3.施工中注意工作用火和取暖用火,冬季注意煤氣中毒,做好預防工作。
4.消防器材由保衛部門負責統一管理,定期檢查,保持完整有效。
5.煤氣罐、乙炔罐、氧氣瓶等設備使用時,要建立檢查制度,應嚴格檢查各種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有效,對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要停止使用。
6.搬運氧氣瓶時不準碰撞,使用時應放置在安全地點,避免空砸、暴曬、油脂沾染等發生爆炸。
7.對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嚴加管理。同時要配齊防火器材,定出防火措施和設防火標志。
8.施工現場用火必須執行三級動火審批制度,經批準后方準使用。
9.發生火警,應及時報警,奮力撲救,保護好現場,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二、動火作業審批制度
1.嚴格執行臨時動火作業"三級"審批制度,領取動火作業許可審批后方能動火。
2.本工程現場內的動火均屬三級動火,三級動火作業由班組長申請項目經理審批后方可動火作業。
3.動火申請人應在三天前提出,批準后最長有效期限為七天,期滿后應重新辦理動火作業審批表,否則作無證動火作業。
4.動火作業必須有監護人在場,作業后立即通知消防小組成員或值班人員。
5.焊、割作業必須由有證焊工操作。
6.高處動火作業時要落實防止焊渣、切割物下跌的安全措施。
三、電氣防火措施
1.落實好防火責任制,現場臨電管理人員要懂得防火措施,懂滅火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處理事故苗頭。
2.配電室設置滅火器一組,砂箱一組。
3.電氣要及時巡檢電線絕緣層,老化、破損要及時更換。
4.嚴禁在外腳手架上架設電線和使用碘鎢燈。
5.電氣設備和電線不準超過安全負荷,接頭處要牢固,絕緣性要良好,室內外電線設瓷管和瓷瓶,與其它物體隔離,室內電線不得直接敷設在可燃物、金屬物上。
6.照明燈具下方不準堆放物品。
7.照明做到一燈一制一保險,不準使用60W以上的燈具。
四、防雷措施
1.施工現場腳手架、塔機、外用電梯等高處作業設施當處于臨近建筑避雷保護范圍之外,均應設置防雷措施。
2.防雷接地應成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大于30Ω。
五、施工用電的安全技術措施
1.為保障施工現場用電安全,加強預防措施防止觸電事故發生,本項目部特制定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各級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2.進場臨時用電安裝維護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且電工等級應與作業技術要求相適應,無證人員不準安排上崗。
3.項目臨時電氣需向各專業工長申請,由工長安排電工完成。
4.各類用電人員要掌握用電基本知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嚴禁帶病作業。
5.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電箱。
6.電氣值班人員每天應做好電氣裝置保護措施施否完好,重點做好負荷線,保護零線和漏電保護器的檢查。
7.電氣維護人員應及時做好電氣技術資料收集,做好各類測試記錄,并及時歸檔。
8.現場每十天做一次臨電定期檢查,對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9.下列電氣設備須做好保護接零后方可使用:電氣、照明器具、手持電動工具金屬外殼、施工機械設備。
10.架空線必須設在瓷瓶上,嚴禁設在樹木上、腳手架上。
11.檢查維修電氣設施必須由電工來進行。維修人員在檢查維修時,必須將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
12.施工停止作業一小時以上時,應將動力開關箱斷電上鎖。
六、濕作業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項目施工應盡可能減少在潮濕場所敷設配電線路,設置配電設備,使用電氣設備。否則應采取保護措施。
1.嚴格按《規范》要求,配備電管人員,建立健全安全用電規章制度,明確各級安全用電職責,并落實到人。
2.配全值班電工,每班值班電工不應少于2人;電工應持證上崗,學習電工不應獨立作業。
3.定期對電工進行培訓教育考核,并將《規范》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讓電工充分了解和掌握,并靈活運用。
4.作業前應做好操作項目的安全技術交底,并按規定發放穿戴好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
5.對陳舊設備及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機電設備、設施應及時更新、改造;對無法使用或隱患嚴重、不合格的用電設施、設備應堅決淘汰,禁止使用。
6.由專職電工按《規范》、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方案要求安裝電氣設備、設施。
7.配電箱除按《規范》要求加工、制造,合理選擇放置位置,滿足標準要求外,室外固定箱使用時還要考慮防雨、防砸。
8.手持電動工具應選用Ⅱ、Ⅲ類工具,工具電源線應使用電纜線,需加長時采用移動式配電箱。
9.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按《規范》做保護接零(地),配電系統按要求做好重復接地。
10.電焊機要做到雙線到位,一、二次側護罩齊全,并加裝弧焊變壓器防觸電裝置。
11.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調整作息時間,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避開交叉作業及施工高峰。
12.對分包單位,要嚴格審查其安全用電情況。
篇3:工程安全文明施工防觸電措施
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具體措施:防觸電措施
(1)施工現場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的規定,并采用"TN-S"供電系統,嚴格地將工作零線(N)和保護地線(PE)嚴格分開,并定期對總接地電阻進行測試,保證在4歐姆以下;
(2)整定各級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使其合理配合,不越級跳閘,實現分級保護,每十天必須對所有漏電保護器進行全數檢查,保證動作可靠性;
(3)施工現場采用36V的安全電壓進行照明;
(4)對所有的配電箱等供電設備進行防護,防止雨水打濕引起漏電和人員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