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刨床使用與調整工作標準
一、平刨床的使用操作與注意事項
1.使用操作
(1)木工在平刨床刨削木料時,應站在前工作臺左側,兩腳一前一后(左前右后),目視刨口站穩,木料的加工面朝下放在前臺面上,兩手一前一后(左前右后),左手按住木料防止震動,右手推動木料,與臺面平穩接觸,并勻速向刨口順木紋進料刨削。
(2)當木料剩100mm時,即抬起右手用左手進料。刨完一次,將木料移離臺面,檢查加工面是否達到質量要求。木料經1~2次即可刨平刨直,達到要求。
(3)刨削相鄰基準邊時,左手要按壓木料,緊貼導尺,保證刨削后木料平面與側面間的夾角符合要求。
(4)木料一般應順茬刨削。當遇到紋理不順、逆茬、節疤、材面堅硬、刨刀欠鋒利時,因刨刀的沖擊,會使木料發生震動。此時,操作者應適當減慢刨削的進料速度,一般進料速度應控制在4m/min~5m/min,或者更換刨刀。
(5)刨削兩個相鄰的垂直平面時,應適當調整機床,操作姿勢要正確,木料緊貼導尺,先刨平面后刨側面,刨直、刨方即可達到要求。
(6)木料翹曲變形時,一般先刨凹進的一面,將凹進面的凸出兩端多刨幾次,至凹度接近平面時再全面刨削。當必須先刨凸出的一面時,應先刨凸出的最高點,刨削要均勻,要保持兩端平?。
(7)板面拼縫的刨削操作難度較大,刨削時應平穩、震動小,臺面與刨口應光滑平整,刨刀要鋒利,安裝精確,切削量應小。刨削時,操作者要耐心細致,兩手緊把板面,壓力均勻貼緊導尺進料,進料速度要均勻、適中。
(8)刨削薄板和短小木料。木料的長度在250mm以下或薄板的厚度在20mm以下時,應使用安全棒或安全推板來推動木料刨削加工,以免傷手。木料過于短小,不宜在刨床上刨削。配料時應配制數倍于短料、小料的長料、大料??刨光后再截成短料、小料,以確保安全操作。
(9)刨削木料端面時,應將木料垂直靠緊導尺,刀刃應鋒利,切削深度要小,進料速度要慢,防止末端劈裂。木料過窄或過長,不宜在平刨床上作端通刨削。
2.注意事項
(1)開機前應上好刨刀,調整好刨削量和導尺與臺面的角度。調整好后,應緊固牢靠。
(2)清理臺面和工作場所。
(3)檢查安全防護裝置,確保安全方可開車。
(4)平刨床加工木料,一般是一人操作,如加工木料過長,則需兩人配合操作。
二、平刨床的安全防護裝置
1.扇形防護板
扇形防護板,由一根長桿用牛筋繩穿連數塊小竹板組成。長桿一端的扇形竹板罩住刀軸,使人手不能接觸刨刀,長桿另一端用彈簧控制在前工作臺面的左側。刨削木料時,木料粘著導尺推進,頂開扇形板使木料通過。待木料椎開刨口后,扇形板籍彈簧力量恢復原位。
2.電控剎閘和能耗制動式平刨床安全防護裝置
在刀軸兩邊前后刨口附近,裝上兩塊與臺面絕緣的感應銅板,它和控制系統的接收機聯接,人站在發射機上操作。當人的手距感應銅板的高度超過一定的極限時,由于人體對控制器的影響,一方面切斷電機的交流電源供以直流電作能耗制動,另一方面接通剎車繼電器剎住刀軸,使高速轉動的刀軸停止轉動。
3.電控護指鍵式安全防護裝置
這種裝置以均勻分布于刀軸全長的數只護指鍵掩蓋刀頭,避免手誤人刀口發生刀傷事故。
當無任何東西碰壓微動開關,即不工作時,彈簧拉動撥桿,通過撥叉把鍵從弧形滑道內撥出蓋住刀頭。工作時,木料端頭碰上微動開關,牽引電磁鐵動作,通過拉桿、撥桿將鍵撥回弧形滑道,使刀頭露出。當木料后端離開微動開關時,電磁鐵斷電,彈簧又將鍵撥出護住刀頭。每一個???都由一個電磁鐵控制,開關箱上可安裝與鍵同數的分開關,工作時可根據木料的寬窄任意決定幾個鍵投入防護工作。
這種安全防護裝置的優點是構造簡單,動作靈敏,安全防護性能較好;缺點則因微動開關裝在導尺上,木料必須貼著導尺進料。為克服這種缺點,有的安全防護裝置將微動開關改為光電控制,使用效果較好。
4.機械進料
機械進料裝置,操作安全,機床生產效率有明顯增加。
三、平刨床的調整
平刨床的調整有工作臺的調整,刨刀的安裝,導尺的調整以及傳動帶松緊程度的調整等。
1.工作臺的調整
(1)前工作臺的升降,一般采用偏心調整機構。扳動手柄,通過四連桿機構,傳遞到由床身支持的偏心軸,驅動前工作臺在偏心距范圍內升降。平刨床兩個工作臺的高度之差即是刨削的厚度。前工作臺是接刨削厚度調整的,一般比刀軸切削部分的母線稍低1~2mm。前臺面超過后臺面(即刀刃)高度時,便失去刨削的作用。但也不能過低,太低會使刨削厚度增加,影響加工質量。
(2)后工作臺的調整,一般采用絲桿螺母機構,轉動手輪,通過絲桿螺母及四連桿機構傳到偏心軸,使后工作臺在偏心距范圍內升降,達到調整后工作臺的目的。精確的調整應使后工作臺的平面稍低于刀軸的切削圓,一般約低0.04mm。
2.刨刀的安裝
(1)刨刀用楔形壓條固定在刀軸上,刀軸上安裝2~4片刨刀。
(2)安裝時,要將刨刀片夾緊,所有刃口點切削圓半徑應相等,可用對刀器檢測。刃口伸出刀軸的長度一般為1~1.5mm。
(3)裝刀時,緊固螺釘應從中間向兩端依次緊固,螺釘必須旋緊。
3.導尺的調整
操作前須用直角尺校對導尺與臺面及刀軸的垂直度。
4.傳動帶的調整
傳動帶的松緊程度,應調整到工作時不打滑為???。
篇2:壓刨床使用與調整工作標準
一、壓刨床的使用操作與注意事項
1.使用操作
(1)操作前要對好刨刀,再根據木料的加工厚度旋轉手輪,工作臺調到要求的高度。
(2)開動電動機,刀軸和輥筒運轉正常(1~3min)后,方可進行刨削。
(3)刨削中,要將木料的基準面向下緊貼臺面,木料的加工面向上順紋給進。
(4)接料人應待木料離開出料輥筒后再接,不得硬拉。接料時,應隨時注意木料刨削后的規格和質量,發現質量問題應立即通報送料人。
(5)送、接料人應站在機床側,以防木料飛出傷人。
2.注意事項
(1)為提高機床使用效率,可以幾根木料同時給進,連續刨削,但木料厚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mm;大于2mm的木料不得同時刨削,以防較薄的木料因壓不緊而彈回傷人。
(2)刨削時,當木料突然擠住,應用安全棒推進,如無效,則應停機,先停進料輥筒,后停刀軸。停穩后放低臺面,排除故障。切不可在機器運轉時,伸手去推拉及探頭張望。
(3)刨削中,有木屑及雜物進入下輥筒與臺面間的縫隙時,會阻礙木料進給或影響刨削精度,應停機或降低工作臺,清除木屑及雜物。
(4)刨削時,應認定臺面一邊進料,待一邊刨刀用鈍后,再橫向移動一段距離進料刨削,以便充分利用刨刀的每一部分。
(5)壓刨加工較短的木料,為防止在刨削中發生水平回轉現象,應在臺面中間縱向加一木條,木條的厚度要小于加工木料的厚度5mm以上。長度小于前后輥筒間距的木料,不能在壓刨床上刨削。
(6)刨削較長的木料,由于木料前部是在工作臺的外面,會增加輥筒和壓緊裝置的壓力,使木料翹起,產生木料加工的缺陷。為此,應在壓刨工作臺出料臺面后,加設一個等高的輔助工作臺。
(7)刨削帶有斜度的木料。應根據角度大小做一模板,將木板放在模板上加工。為提高機床的使用效率,模板應做兩塊,以便輪換使用。
(8)木料的基準面與相對面橫向不平行,即斷面為直角梯形時,要使用模板在壓刨上刨削。
(9)加工薄而寬的木料時,為提高機床使用效率,避免單個木料傾斜偏倒,應將數根木料疊起來放在夾具里刨削。
(10)刨削的板面較寬,超過臺面寬度的1/2時,切削面較大,切削的阻力也相應增大,對此,進結輥筒的壓力要適當增大,進給速度應放慢,一次刨削的厚度(切削深度)要小。
(11)刨削松木時,有樹脂粉結在臺面和輥筒上,會阻礙木料的進給,應在臺面上擦拭煤油潤滑,還要及時剔除粘結在輥筒上的樹脂。
(12)較小的框架類部件也可在壓刨上刨削,應斜著進給,木料與進給方向的角度應在30°左右。進給速度要慢,切削深度要小。
(13)更換刨刀,應在關機并待刀軸自然停穩后進行,切忌人為強制使刀軸停止旋轉。
(14)操作者精力要集中,衣袖要扎緊,手腳要靈敏,不得戴手套,防止發生事故。
二、壓刨床的調整
壓刨床的調整包括工作臺、進料輥筒、壓緊器以及進給速度等的調整。(以MB106A型為例說明)
1.工作臺的調整
工作臺的高度由被加工木料的厚度而定。MBl06A型工作臺大幅度升降用機動調整,精確的微調則用手動調整,調好后將工作臺鎖緊。當工作臺面歪斜時,因刀刃距工作臺面的高度不等,會使刨削木料兩邊厚度不一。因此,在每次換裝刀具工作時,應先使木料沿臺面歪斜,應調整臺面下的絲桿。如果刀刃伸出量不一致,應重新裝好刨刀,其方法與平刨床相同。
2.進料輥筒及壓緊器的調整
(1)前后下輥筒凸出工作臺面的高度,應根據不同樹種、木料含水率和厚度用手輪調整。高度一般為0.1~0.2mm,如木料下表面為毛料時,最好為0.3~0.4mm或更大些。干燥的硬木料應用較小的凸出量,含水率較高的軟木材應用大的凸出量,其精確的檢
驗和調整可用直尺或塞尺。
(2)上進料輥和壓緊裝置壓緊力的調整,要保證有足夠的推動力,消除木料上下震動,還要使木料受壓最小。
壓緊力的調整,應使彈簧力逐漸增大,既能消除輥筒在木料表面打滑,又能使木料送進不產生震動。前上進料輥筒和斷屑器的下母線,應調整到比刨刀切削圓周低1~2mm為宜。進料輥筒過低,對木料的壓力則會過大,已刨削的木料表面將留有刻痕。斷屑器過低,會頂住木料;過高則對木料的壓力不足,木料會被刨刀撞擊彈回。后壓緊器和后上進料輥,應調整到低于刀軸切削圓下母線的0.5~1mm;過低會造成進料中途停頓,木料對著刀軸之處會產生低凹現象。
3.進給速度的調整
調整進給速度,可根據木料的軟硬,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刨削寬度和一次刨削量等來選擇。當刨削的木料是硬雜木,且放滿在工作臺上,或刨削拼合的板面與工作臺面等寬,且一次刨削的深度又較深時,由于切削阻力增大,進給輥筒的壓力也應適當增大,進給速度則應適當放慢;反之進給速度應適當加快。如果壓刨床進給傳動,是靠摩擦傳動的磙子式鏈條無極變速器時,在停車時不應轉動變速手柄;只有當送料電機開動后方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