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刨床使用與調整工作標準
一、壓刨床的使用操作與注意事項
1.使用操作
(1)操作前要對好刨刀,再根據木料的加工厚度旋轉手輪,工作臺調到要求的高度。
(2)開動電動機,刀軸和輥筒運轉正常(1~3min)后,方可進行刨削。
(3)刨削中,要將木料的基準面向下緊貼臺面,木料的加工面向上順紋給進。
(4)接料人應待木料離開出料輥筒后再接,不得硬拉。接料時,應隨時注意木料刨削后的規格和質量,發現質量問題應立即通報送料人。
(5)送、接料人應站在機床側,以防木料飛出傷人。
2.注意事項
(1)為提高機床使用效率,可以幾根木料同時給進,連續刨削,但木料厚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mm;大于2mm的木料不得同時刨削,以防較薄的木料因壓不緊而彈回傷人。
(2)刨削時,當木料突然擠住,應用安全棒推進,如無效,則應停機,先停進料輥筒,后停刀軸。停穩后放低臺面,排除故障。切不可在機器運轉時,伸手去推拉及探頭張望。
(3)刨削中,有木屑及雜物進入下輥筒與臺面間的縫隙時,會阻礙木料進給或影響刨削精度,應停機或降低工作臺,清除木屑及雜物。
(4)刨削時,應認定臺面一邊進料,待一邊刨刀用鈍后,再橫向移動一段距離進料刨削,以便充分利用刨刀的每一部分。
(5)壓刨加工較短的木料,為防止在刨削中發生水平回轉現象,應在臺面中間縱向加一木條,木條的厚度要小于加工木料的厚度5mm以上。長度小于前后輥筒間距的木料,不能在壓刨床上刨削。
(6)刨削較長的木料,由于木料前部是在工作臺的外面,會增加輥筒和壓緊裝置的壓力,使木料翹起,產生木料加工的缺陷。為此,應在壓刨工作臺出料臺面后,加設一個等高的輔助工作臺。
(7)刨削帶有斜度的木料。應根據角度大小做一模板,將木板放在模板上加工。為提高機床的使用效率,模板應做兩塊,以便輪換使用。
(8)木料的基準面與相對面橫向不平行,即斷面為直角梯形時,要使用模板在壓刨上刨削。
(9)加工薄而寬的木料時,為提高機床使用效率,避免單個木料傾斜偏倒,應將數根木料疊起來放在夾具里刨削。
(10)刨削的板面較寬,超過臺面寬度的1/2時,切削面較大,切削的阻力也相應增大,對此,進結輥筒的壓力要適當增大,進給速度應放慢,一次刨削的厚度(切削深度)要小。
(11)刨削松木時,有樹脂粉結在臺面和輥筒上,會阻礙木料的進給,應在臺面上擦拭煤油潤滑,還要及時剔除粘結在輥筒上的樹脂。
(12)較小的框架類部件也可在壓刨上刨削,應斜著進給,木料與進給方向的角度應在30°左右。進給速度要慢,切削深度要小。
(13)更換刨刀,應在關機并待刀軸自然停穩后進行,切忌人為強制使刀軸停止旋轉。
(14)操作者精力要集中,衣袖要扎緊,手腳要靈敏,不得戴手套,防止發生事故。
二、壓刨床的調整
壓刨床的調整包括工作臺、進料輥筒、壓緊器以及進給速度等的調整。(以MB106A型為例說明)
1.工作臺的調整
工作臺的高度由被加工木料的厚度而定。MBl06A型工作臺大幅度升降用機動調整,精確的微調則用手動調整,調好后將工作臺鎖緊。當工作臺面歪斜時,因刀刃距工作臺面的高度不等,會使刨削木料兩邊厚度不一。因此,在每次換裝刀具工作時,應先使木料沿臺面歪斜,應調整臺面下的絲桿。如果刀刃伸出量不一致,應重新裝好刨刀,其方法與平刨床相同。
2.進料輥筒及壓緊器的調整
(1)前后下輥筒凸出工作臺面的高度,應根據不同樹種、木料含水率和厚度用手輪調整。高度一般為0.1~0.2mm,如木料下表面為毛料時,最好為0.3~0.4mm或更大些。干燥的硬木料應用較小的凸出量,含水率較高的軟木材應用大的凸出量,其精確的檢
驗和調整可用直尺或塞尺。
(2)上進料輥和壓緊裝置壓緊力的調整,要保證有足夠的推動力,消除木料上下震動,還要使木料受壓最小。
壓緊力的調整,應使彈簧力逐漸增大,既能消除輥筒在木料表面打滑,又能使木料送進不產生震動。前上進料輥筒和斷屑器的下母線,應調整到比刨刀切削圓周低1~2mm為宜。進料輥筒過低,對木料的壓力則會過大,已刨削的木料表面將留有刻痕。斷屑器過低,會頂住木料;過高則對木料的壓力不足,木料會被刨刀撞擊彈回。后壓緊器和后上進料輥,應調整到低于刀軸切削圓下母線的0.5~1mm;過低會造成進料中途停頓,木料對著刀軸之處會產生低凹現象。
3.進給速度的調整
調整進給速度,可根據木料的軟硬,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刨削寬度和一次刨削量等來選擇。當刨削的木料是硬雜木,且放滿在工作臺上,或刨削拼合的板面與工作臺面等寬,且一次刨削的深度又較深時,由于切削阻力增大,進給輥筒的壓力也應適當增大,進給速度則應適當放慢;反之進給速度應適當加快。如果壓刨床進給傳動,是靠摩擦傳動的磙子式鏈條無極變速器時,在停車時不應轉動變速手柄;只有當送料電機開動后方可調整。
篇2:銑床鉆床和刨床工作安全技術措施
?一、銑床
在銑床工作中,銑刀、切屑、工件和夾裝工件的夾具都可能使銑工遭受傷害。例如,當夾裝工件和從銑床上卸下工件時,工人的手靠近沒有遮擋的銑刀、銑床運轉時測量零件或用手和其它物件在銑刀下面清除切屑、在檢驗加工表面粗糙度時手指靠近銑刀等等。都可能發生事故。
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必須用毛刷來清除銑床上的切屑,以及不可靠近正在旋轉的銑刀去檢驗加工零件。
在立式銑床上工作時,銑刀體的突出部分和緊固的零件是危險部位。因此在設計這種刀具時,須將緊固零件如螺釘等嵌入銑刀體的內部。
當高速切削時,由于切屑量增多和切屑的高溫,以至有被切屑刺傷、燙傷的危險,因此銑床上工作點須設防護裝置。一般可根據銑床的工作條件設計多種防護裝置。在某些情況下,可使用簡單的擋屑板。如果缺乏這種裝置或擋屑板,則應使用個人防護用具,例如目鏡,鏡的上部和側邊最好加以封閉;或者在適當的地方設置各種透明的有機玻璃護屏等。
在銑床上還應設立切屑收集引導管,以便收集“反方向”切屑流。飛落入引導管的切屑與半圓形的后部管壁相碰。減低速度而落入裝在引導管后部的集屑器內。在高速銑切鑄鐵時,要安裝吸塵裝置。。
操作銑床時,應遵守下列安全規則:
(一)衣帽穿戴
1.工作服要緊身,袖口要扎緊或戴套袖。嚴防衣角卷進機床的運動部分。
2.女工要戴工作帽,要將頭發全部塞進帽子里。
3.不準戴手套操作銑床。
4.高速切削時,要戴好防護眼鏡。
5.銑鑄鐵工件時要戴口罩。
(二)防止銑刀切傷
1.裝拆銑刀要用揩布墊襯,不要用手直接握住銑刀。
2.銑刀未完全停止轉動前不得用手去觸摸、制動。
3.使用板手時用力方向應避免銑刀,以免板手打滑造成工傷。
4.切削過程中,不得用手觸摸工件,以免被銑刀銑壞手指。
(三)防止切屑損傷皮膚、眼睛
1.清除切屑要用毛刷,不可用手抓、用嘴吹。
2.操作時不要站在切屑流出方向,以免切屑飛入眼中。
3.若有切屑飛入眼中,切勿用手揉擦,應及時請醫生治療。
二、鉆床
鉆削在金屬切削加工中應用很為廣泛。麻花鉆則是在實心材料上鉆孔用的主要刀具。
(一)鉆削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護措施
鉆床工作時,心軸、套筒、鉆頭和傳動裝置等回轉部分,如沒有采取適當的防護裝置,可能會卷住人的衣服和頭發。工件在鉆床工作臺上夾裝不牢、鉆頭沒有裝緊或鉆頭折斷時,都能發生事故。
鉆韌性金屬時,鉆下的連續鐵屑如果沒有用斷屑裝置;或鉆脆性金屬時,清除鉆床上零件的鐵屑沒有遵守安全規程,都有可能割傷工人。
為了工作時的安全,對鉆床的設計、夾具的設計、鉆頭的刃磨等方面都要采取各種措施,以防止事故的發生。
按照一般切削機床的要求,傳動裝置必須牢固地遮蓋住。
夾裝鉆頭的套筒外不可有突起邊緣。夾緊鉆頭的裝置須保證把鉆頭夾裝牢固,對準中心和裝卸方便。
當零件經鉆孔、鉸孔、刮光孔底等一系列連續操作,而鉆頭需要時常裝卸、或鉆不同直徑的孔時,宜采用快速裝卸式套筒。這種套管可在心軸回轉時裝卸鉆頭比較安全,并顯著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在尺寸小的零件上鉆孔,須用手工夾具。
在操作中應防止鉆頭折斷,鉆頭的折斷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引起的。
鉆孔時,鉆頭碰到零件上的砂眼或硬塊而折斷;
鉆頭上的螺旋槽充塞鐵屑來不及排除,而使鉆頭折斷;
用麻花鉆頭鉆切非常厚的韌性金屬時,從鉆頭排出兩條螺旋形鐵屑跟鉆頭一起回轉,使工人受到傷害。這種鉆屑必須在鉆邊過程中使之碎斷成碎片,可在鉆頭上做成斷屑槽或使鉆頭定時斷續進給,鉆屑暢通,鉆頭就不易折斷。
(二)刀具的材料和特點
麻花鉆一般都是用高速鋼制成的,或是通過金屬切削成形或是扭制而成。前者是一些工廠臨時需要,市場上購置不到的特殊鉆頭;后者一般是專業廠采用的多,可以大量節省原材料。
麻花鉆的特點是靠近邊緣的前角大,越近鉆頭中心前角越小,到了橫刃甚至出現負前角。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防止事故的發生,鉆工對鉆頭一般都要進行改磨。
φ角根據材料性質和工作的厚度改大或改小;
橫刃進行修磨,以減小鉆削阻力;
兩條刀刃開分屑槽,以便斷屑等等。
總之使鉆削容易,排屑方便,防止事故的發生。
加工一些特殊材料,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硬質合金鉆頭。它可以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和切削速度。用于加工脆性硬材料如鑄鐵、絕緣材料、玻璃等,可顯著提高切削效率。特別是對難加工的材料如高錳鋼,必須選用硬質合金鉆頭才能加工。但在加工一般鋼材時,由于鉆削過程中的振動與不穩定,使硬質合金的應用受到相當限制,這方面的工作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索。
目前硬質合金鉆頭主要作成鑲刀片的形式,即將扁平的硬質刀片焊接在開槽的刀體上。
鉆工對硬質合金占頭要有個了解,掌握了硬質合金鉆頭的特點,對在鉆削過程中防止不安全因素是有很大幫助的。
硬質合金鉆頭與工具鋼麻花鉆比較,其主要結構特點是:
1.刀體部分鉆心較粗,導向部分短,以提高鉆頭的剛度與強度,減少鉆孔的振動,防止刀片崩裂。
2.容屑槽加寬。使鉆心加大后不致減少排屑容積。
3.倒錐量增大,高速鉆孔時以減少棱邊與孔的摩擦。
4.一般制成雙螺旋角。
(三)鉆床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1.工作前對鉆床和工、卡具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誤方可操作。
2.工件夾裝必須牢固可靠。鉆小件時,應用工具夾持,不準用手拿著鉆。工作中嚴禁戴手套。
3.使用自動走刀時,要選好進給速度,調整好行程限位塊。手動進刀時,逐漸增壓或逐漸減壓,以免用力過猛造成事故。
4.鉆頭上纏著長鐵屑時,要停車清除。禁止用風吹,用手拉。要用刷子或鐵鉤清除。
5.精絞深孔、拔錐棒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不準在旋轉的刀具下翻轉、卡壓或測量工件。手不準觸摸旋轉的刀具。
7.使用搖臂鉆時,橫臂回轉范圍內不準站人,不準有障礙物。使用前橫臂必須卡緊。
8.橫臂及工作臺上不準放物件。
9.工作結束時,將橫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軸箱靠近主柱,并且要卡緊。
三、刨床
(一)牛頭刨的不安全因素
在刨床工作中,切屑飛濺的危險程度要比車床的切屑危害要小。在牛頭刨床上,如果工人臉部湊近切屑部位,切屑可以引起傷害事故。因此必須采用防護眼鏡或在機床架上裝防護擋板。在牛頭刨床上工作時,地面上的切屑也很危險,可以割破或刺破工人的腳,故需在牛頭刨床工作臺面上安裝集屑器。
(二)龍門刨的不安全因素
?龍門刨除了切屑以外,就是臺面的危險性。龍門刨床臺面移動時會將工人壓向不動物體。為了避免這類事故的發生,刨床臺面最大行程的終點與墻壁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700mm。
(三)刨床操作的安全技術
1.工作時應穿工作服、袖口扎緊或戴好袖套。女同志應戴好工作帽、頭發塞在工作帽內。
2.工作時操作位置要正確。不得站在工作臺的前面,防止切屑或工件落下傷人。
3.機床運行時,嚴禁齒輪變速、調整機床、清除切屑和測量工作等。
4.機慶開動時要前后照顧,避免機床碰傷人或損壞設備、損壞工件。機床開動后,絕不允許離開機床,若發現機床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
5.不準用手去摸工件表面,也不準用手清除切屑。
6.不準戴紗手套工作。在裝夾搬運笨重工件時,應盡量利用起重設備或請人幫助。
7.機床電源不裸露,閘刀開關,按鈕或其它開關都必須有良好的絕緣,并要正確使用。
8.用過的油棉紗和油布要收集到鐵箱內,不準在工作地抽煙,也不準亂丟煙頭,嚴防火警事故。
篇3:刨床操作規程
為了確保刨削加工時的安全操作,工作中必須遵守下列規程:
(1)工作時應穿工作服,女同志應戴工作帽,頭發塞在工作帽內。
(2)工作時的操作位置要正確。不得站在工作臺前面,防止切屬及工件落下傷人。
(3)工件、刀具及夾具必須裝夾牢固.否則會發生工件“走動”,甚至滑出,使刀具損壞或折斷,甚至造成設備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
(4)機床運行前,應檢查和清理遺留在機床工作臺面上的物品,機床上不得隨意放置工具或其它物品,以免機床開動后,發生意外傷人。并應檢查所有手柄和開關及控制旋鈕是否處于正確位置。暫時不使用的其它部分,應停留在適當位置,并使其操縱或控制系統處于空檔位置。
(5)機床運轉時,禁止裝卸工作、調整刀具、測量檢查工件和清除切屑。機床運行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6)不準用手去撫摸工件表面,不得用手清除切屑,以免傷人及切屑飛入眼內。
(7)牛頭刨床工作臺或龍門刨床刀架作快速移動時,應將手柄取下或脫開離合器。
(8)裝卸大型工件時,應盡量用起重設備。工件起吊后,不得站在工件的下面,以免發生意外事故。工件卸下后,要將工件放在合適位置,且要放置平穩。
(9)工作結束后,應關閉機床電器系統和切斷電源。然后再做清理工作,并潤滑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