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壓力機作業環境要求標準

壓力機作業環境要求標準

2024-07-25 閱讀 1844

一、一般要求

工廠應為操作者創造和提供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良好作業環境,即車間的溫度、通風、照度和噪聲應符合現代勞動衛生要求。

二、光照度

1.車間工作空間應有良好的光照度,一般工作面不應低于50lx。

2.采用天然光照明時,不允許太陽光直接照射工作空間。

3.采用人工照明時,不得干擾光電保護裝置,并應防止產生頻閃效應。除安全燈和指示燈外,不應采用有色光源照明。

4.在室內照度不足的情況下,應采用局部照明:

(1)局部照明光源的色調,應與整體光源相一致。

(2)局部照明的均勻度:工作點最大為1:5,工作地最大為1:3,工作地是指工作位置及其周圍的場地,泛指車間地面。

(3)局部照明的亮度對比:沖壓件(沖模工作面)與壓力機底部的比為3:1,壓力機與周圍環境的比為10:1,燈光與周圍環境的比為20:1。

5.與采光和照明無關的發光體(如電弧焊、氣焊光及燃燒火焰等)不得直接或經反射進入壓力機操作者的視野。

6.需要在壓力機基礎內工作(如檢修等)時,應裝設照明裝置。

7.局部照明應用36V的安全電壓。

8.照明器必須經常擦洗和保持清潔。

9.車間照度的其他要求,應按TJ33-79《工業企業采光設計標準》和TJ34-79《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溫度

1.室內工作地點的冬季空氣溫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輕作業(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為3550kJ/人以下的工作)不低于15℃。

(2)中作業(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為3550-5500kJ/人的工作)不低于12℃。

(3)輕作業與中作業交混的車間,不低于15℃。

2.室內工作地點的夏季空氣溫度,一般不應超過32℃,當超過32℃時,工廠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當超過35℃時,工廠應有確保安全的措施才能讓壓力機操作者繼續工作。

四、噪聲

1.車間噪聲級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和國家勞動總局批準的《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試行草案)》。

2.工廠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消減車間噪聲:

(1)車間內的壓力機、剪切機等,空運轉時的噪聲值不得超過90dB(A)。

(2)應避免剪切或沖裁時產生強烈振動和噪聲。例如,采用壓力較大的壓力機,使沖裁力不超過設備公稱壓力的2/3;采用斜刃沖模或裝設避振器等。

(3)采取措施,減少噪聲源及其傳播。例如,控制壓縮空氣吹掃的氣壓和流量;采用吸音墻或隔音板吸收噪聲并防止向周圍傳播;采用減振基礎吸收振動;把產生強烈噪聲的壓力機封閉在隔音室或隔音罩中等。

3.噪聲級超過90dB的工作場所,應采取措施加以改造。在改造之前,工廠應為操作者配備耳塞(耳罩)或其他護耳器。

五、通風

1.室內工作地點須有良好的空氣循環。

2.經常有人通行的地道應有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設施,地道內不得敷設有害氣體(包括易燃氣體)管道。

3.當發現壓力機基礎內有損害健康的氣體時,必須在操作者(如檢修時)進入之前進行通風。

4.車間內有煙霧、粉塵和其他污穢空氣時,應在污染源處裝設有效的局部通風裝置,必要時加以凈化處理。對加熱、清洗、烘干設備,應裝備通風裝置。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

六、工作地面

1.車間各部分工作地面(包括通道)必須平整。并經常保持整潔。地面必須堅固,能承受規定的荷重。

2.工件附近的地面上,不允許存放與生產無關的障礙物,不允許有黃油、油液和水存在。經常有液體的地面,不應滲水,并坡向排泄系統。

3.壓力機基礎應有液體貯存器,以收集由管路泄漏的液體。貯存器可以專門制作,也可以與基礎底部連成一體,形成坑或槽。貯存器底部應有一定坡度,以便排除廢液。

4.車間工作地面必須防滑。壓力機基礎或地坑的蓋板,必須是花紋鋼板,或在平板上焊以防滑筋。

七、人類工效學(人機工程學)

1.工位結構和各部分組成應符合人類工效學(人機工程學)、生理學的要求和工作特點。

2.工廠應使操作者舒適地或坐或立,或坐立交替在壓力機旁進行操作,但不允許剪切機操作工坐著工作。

3.坐著工作時,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座椅應是3條腿的,結構必須牢固,坐下時雙腳能著地,座椅的高度為400~430mm,高度可調并具有止動裝置,座椅應有靠背,靠背的高度也應可調。

(2)壓力機工作臺下面應有放腳空間,其高度不小于600mm,深度不小于400mm,寬度不小于500mm。

(3)壓力機的操縱按鈕離地高度應為700~1100mm,如操作者位置離工作臺邊緣只有300mm時,按鈕高度可為500mm。

(4)工作面的高度應為700~750mm,當工作面高度超過這一數值而又不可調時,應墊以腳踏板。腳踏板應能沿高度調整,其寬度不應小于300mm,長度不應小于400mm,表面應能防滑,前緣應有高10mm的擋板。

4.站立工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壓力機的操縱按鈕離地高度為800~1500mm,距離操作者的位置最遠為600mm。

(2)為便于操作者盡可能靠近工作臺,壓力機下部應有一個深度不小于150mm,高度為150mm,寬度小于530mm的放腳空間。

(3)工作面高度應為930~980mm。

(5)剪切機的工作臺面高度應為750~900mm。

篇2:機械壓力機安全技術要求

1工作部件的安全要求

1.1剛姓離合器與制動器一

1.1.1剛性離合器傳動的壓力機應能做到滑塊從上死點運行至下死點以前的25毫米滑塊行程范圍內;當需要緊急制動時,滑銷、轉鍵(包括半圓鍵、單、雙轉鍵、矩形轉鍵等,以下簡稱“轉鍵”)離合器應能立即脫開,對滑塊進行制動。

1.1.2滑銷、轉鍵離合器不準用于行程次數大于200次/分的壓力機上。

1.1.3滑銷、轉鍵離合器承受沖擊的零件應在材質及熱處理方面采取措施,保證一定的沖擊韌性。并應進行探傷檢查。

滑銷、轉鍵在每使用半年(二班制)以后,應進行探傷檢查,合格后才能繼續使用。

1.1.4滑銷離合器操縱機構的要求

1.1.4.1滑銷離合器的操縱機構月牙叉,應在與滑銷完全脫離接觸以后,主動部分才能帶動從動部分旋轉運動。

1.1.4.2滑銷、月牙叉在滑槽內的移動應靈活、可靠。

1.1.4.3月牙叉在單次行程啟動操作以后,應能立即復位。

1.1.4.4月牙叉在非操作情況應不會被外力所推動而壓下。

[注:相當于月牙叉作用的裝置亦應符合1.1.4.1~1.1.4.4的要求。

1.1.5轉鍵離合器操縱機構的要求

1.1.5.1轉鍵離合器的操縱機構凸輪擋塊,應與主鍵的鍵尾接觸良好。

1.1.5.2凸輪擋塊與其轉軸的連接必須可靠,它們在軸向方向上允許一定的位移,并起一定的緩沖作用。

1.1.5.3單、雙轉鍵在鍵槽內轉動應靈活可靠.雙轉鍵的主、副鍵的聯銷應靈活、靠。

1.1.6剛性離合器的操縱機構的座架,在床身上必須安裝正確、牢固,受振后不得產生松動。

1.1.7與剛性離合器相聯鎖的各種帶式制動器的制動角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1.2摩擦離合器與制動器

本節主要對氣動摩擦離合器作規定。其它如濕式離合器、電磁離合器等參照本節要求及其特殊的要求執行。

1.2.l氣動摩擦離合器與制動器(以下簡稱“摩擦離合器”與“摩擦制動器”)的聯鎖控制動作都應靈敏、可靠、互不發生干涉。

1.2.2摩擦制動器的制動角應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1.2.l摩擦離合器與制動器的控制氣路的電磁閥必須采用常閉、氣壓復位式的雙聯安全聯鎖閥。

1.2.4摩擦離合器與制動器操作控制中,應有緊急停止按鈕超控于其它操作按鈕。對大型壓力機在前、后面都應有緊急停止按鈕。

1.2.5在離合器的控制氣路中,應使空氣壓力不得超過設計規定值。氣壓超過上限值或降到所需壓力以下時,應能自動控制滑塊停止運行。

1.3傳動裝量

1.3.1摩擦離合器傳動的壓力機應能反向旋轉。

1.3.2曲柄轉角指示器

閉式壓力機應在易見部位裝設曲柄轉角指示器。

1.3.3曲柄停止角度

剛性離合器傳動的壓力機,其曲柄上死點停止角度不應大于土5°+5°

氣功摩擦離合器傳動的壓力機,其曲柄上死點停止角度不應大于-10

1.3.4傳動系統的防護

對外露于床身外的傳動齒輪、皮帶輪、飛輪、杠桿等傳動零部件(安裝高度位置在2.5上者除外)均應裝設防護罩。

1.3.5飛輪制動器

a.閉式壓力機必須安設飛輪制動器。

b.飛輪制動器必須安裝牢固,制動工作靈活、可靠。

1.4滑塊平衡魔裝置

壓力機一般都應帶有滑塊平衡裝置。

1.4.1彈簧平衡裝置

1.4.1.1彈簧平衡裝置應具有彈簧破損時的安全結構。

1.4.1.2彈簧平衡裝置必須能在連桿斷裂時,在行程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平衡住滑塊及其所附上模的重量,而不向下產生位移。

l.4.2氣動平衡裝置

l.4.2.1氣動平衡裝置應具有防止活塞、拉桿等零件發生破損或松脫時,影響安全的結構。

1.4.2.2氣動平衡裝置必須能夠不靠制動器的作用,在連桿斷裂、供氣中斷或失壓時,在行程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平衡住滑塊及其所附上模的重量。

[注:上模的重量(包括墊板、模架)取滑塊重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1.5滑塊調節裝置

1.5.1用電動機調節滑塊裝模高度的調節機構應與主傳動相聯鎖,機構本身應有可靠的鎖緊裝置,其上、下調節限位開關應靈敏、可靠,安裝應牢固、位置正確。

1.5.2對于大型壓力機應備有與操作控制系統構成聯鎖控制的安全栓。調整與維修時應將安全校放在工作臺上。

1.6腳踏操作裝置

a.腳踏操作裝置的外露部分的上部及兩側應有防護罩,防止意外觸動;

b.腳踏板的腳踏處,應有防滑板或貼有防滑墊;

c.腳踏板的復位彈簧一般采用壓簧。考試大安全工程師

1.7欄銻和平臺

1.7.1壓力機床身頂面高度超過3米時,一般應設檢修平臺及護欄,平臺上的鋪板應是防滑板,邊沿至少翹起15毫米。

1.7.2在護欄上應有紅色安全指示燈。

1.7.3引上床身頂面的梯子,至少應有一節踏腳桿與操作控制系統相聯鎖。當合上踏腳桿時,應斷開主傳動控制。

1.8操作控制

1.8.1采用剛性離合器的壓力機必須具有單次行程操作的機構。

1.8.2壓力機上的轉換開關及其操作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8.2.1在離合器與制動器控制系統中一般應有停止、腳踏、寸動、滑塊調節、單次行程和連續行程等工作規范的轉換開關(剛性離合器允許根據情況確定)。

1.8.2.2應采用鑰匙轉換開關,在每個轉換位置上應能鎖住,并抽出鑰匙,并能準確可靠地保持在所轉換的位置上。

1.8.2.3當轉換開關選定在“連續行程”位置,在操作時必須先作一予控制動作,再實現連續行程。

1.9其它

1.9.1壓力機上所使用的螺栓、螺帽、銷釘等,因其松脫,會發生滑塊意外動作或零部件移位或跌落時,必須采取防松措施。

1.9.2壓力機上所使用的彈簧,因其破損、脫落會發生滑塊意外動作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1.9.3盤動飛輪所用的專用盤桿應與操作控制系統構成聯鎖控調,盤桿本身結構應做到在完成盤動工作以后,能順利地從盤孔內退出來。

2安全裝置的要求

2.1對安全裝置的要求

對于壓力機的安全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2.1.1滑塊向下運行時,操作者身體的任何部分都應不可能進入或停留于工作危險區界之內。

2.1.2滑塊向下運行時,當操作者身體任何部分進入工作危險區界限以內時,應使滑塊立即停止運行。

2.1.3滑塊向下運行時,當操作人員的手從放開操作按鈕(或操作杠桿)開始,并伸向工作危險區界限的時間間隔內,滑塊應能在手到達工作危險區界限之前被停止運行。

2.2安全裝置的類別

安全裝置分為安全保護裝置與安全保護控制裝置二類:

2.2.1安全保護裝置

a.柵欄式;

b.推(拔)手式;

c.牽手式。

2.2.2安全保護控制裝置

2.3安全裝置的選配要求

2.3.1每臺壓力機都必須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選配安全裝置。

2.3.2壓力機如未選用柵欄式、推(拔)手式、牽手式等安全保護裝置,則必須選用雙手操作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

2.3.3安全壓力機應在選用雙手操作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的同時,并選用光線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

2.3.4對于壓力機左、右兩側在使用上存在不安全因素者,應同樣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2.4安全裝置的結構與安裝要求

2.4.1柵欄式安全保護裝置的要求

除寸動操作規范以外,操作時應在關閉柵欄后,才能啟動滑塊向下運行;滑塊在向下運行中,應不能打開柵欄;滑塊向上運行時,則不受此限。

2.4.2據(拔)手式、牽手式安全保護裝置的要求

拔手(棒)的長度及撥動的幅度的調節應可靠,動作應靈活。

牽手式不適于行程短、行程次數高的壓力機,它的調節必須可靠。

2.4.3雙手操作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的要求

2.4.3.1按裝在床身上、按鈕盒上的按鈕面不得凸出于邊框;防止意外觸碰。

2.4.3.2雙手操作式的二個按鈕外側之間的距離必須大于250毫米。

2.4.3.3當滑塊向下運行過程中操作者必須同時按壓按鈕。如放開任一操作按鈕,滑塊廊立即停止運行。

2.4.3.4在單次行程工作規范時,滑塊應自動停止在上死點。即使雙手繼續按壓著操作按鈕,滑塊也不會作另一次運行,而必須先松開一下按鈕,然后再以雙手按壓按鈕。

2.4.3.5對于被中斷的操作控制需要恢復以前,必須先全部松開按鈕,然后再次雙手按壓才能繼續滑塊運行。

2.4.3.6多人操作的壓力機上,對于每位操作者都應具有雙手控制按鈕,并且只有全部操作者協同操作時,滑塊才能啟動運行。

2.4.3.7雙手操作按鈕與工作危險區的距離,應不小于下式計算的數值:

Ds=1.6(T1十T2)

式中:Ds——安全距離,米;

1.6——手的伸進速度,米/秒;

T1——雙手放開按鈕開始至電磁控制裝置的動作的時間;

T2——從制動器開始制動至滑塊停止運動的時間,秒。

2.4.4光線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要求

2.4.4.1光線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的投光器、受光器的長度,一般應取壓力機的行程長度與滑塊調節量的和。其總長度超過400毫米時,取400毫米。

2.4.4.2投光器與受光器組成的光軸數為2個以上者,其光軸間距應不大于50毫米。

若干投射光軸所組成的垂直平面(即感應響應區)安設在距工作危險區的距離超過500毫微米時,光軸間距允許不大于70毫米。

2.4.4.5本控制裝置不得被用作壓力機的啟動或停止滑塊運行的機構。

2.4.4.6本控制裝置允許設計成滑塊向下運行時起作用,向上運行時不起作用。

2.4.4.7本控制裝置所采用的電子器件、繼電器一旦發生故障或損壞時,或所用電壓不穩時,應自動控制停止滑塊運行。

2.4.4.8本控制裝置的電子控制部分不得安裝在受陽光曝曬處或在40℃以上熱源處,并不得安裝在對電子器件工作存在干擾的磁場附近。

2.4.4.8.1光線式的安全距離

由光電、紅外投射(或反射)所形成的感應響應區(即光束、光幕感應區等)離工作危險區的距離,應不小于按下式計算的數值。

Ds=1.6(T1十T2)

式中:Ds——安全距離,米;

1.6——手的伸進速度,米/秒;

T1——手或身體遮斷感應響應區至電磁控制裝置動作曲時間,秒;

T2——從制動器開始制動至滑塊停止運行的時間,秒。

3安全監督控制裝量及其顯示裝置的要求

3.1安全監督控制裝置及其顯示裝置的技術要求

3.l.1壓力機一般均應具有若干種安全監督控制裝置(以下簡稱“監控裝置”)及其相應的顯示裝置。

3.1.2當被監控制的部件超出規定的6作限度時,監控裝置應立即做出響應,斷開相應控制電路,使滑塊停止運行,并加以監控狀態的顯示。

3.1.3對安全聯鎖控制系統都應有顯示裝置。

3.1.4對監控裝置的工作狀態的顯示可以是數碼顯示,或光、聲的警告性警示。

3.2監控裝量及其顯示裝置的配置

3.2.1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的基本類型:

a.光線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如電子器件及電路系統工作狀態)的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b.歡聯安全聯鎖閥(如電磁線圈、進或排氣口壓力的工作狀態)的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c.曲柄在上死點(或設停點)的越程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d.凸輪控制機構的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e.制動器止動時間或止動角的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3.2.2壓力機對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的選配要求

對于閉式壓力機一般應帶有3.2.1款所列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對于開式壓力機根據結構一般應帶有3.2.1款所列a、b、c項裝置。

各種壓力機根據其結構、操作、工作等需要,還應具有其它安全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4電力傳動及控制的安全要求

4.1對于電力傳動與控制方面的安全要求應符合JB2738—80《機床電氣設備技術條件》第一部分普通機床電力傳動及控制內有關時規定。

4.2對于大型壓力機的電氣線路一般應采用雙電路設計。

5氣動與液壓系統的安全要求

5.1在氣動或液壓系統中,當氣壓或液壓突然失壓或供氣、供液中斷,應有保護措施和必要的顯示。同時對系統中所提供的最大油壓不得超過系統內所使思元件的名義安全工作壓力。

5.2氣動控制及液壓控制系統中,不允許有異物和水侵入。

5.3儲氣罐、筒和壓力油儲油筒在設計結構和制造工藝方面應符合有關安全標準。

6檢驗規則

6.1檢驗要求

6.l.1壓力機的安全性的檢驗(包括6.2~6.15條)應結合壓力機出廠交驗時,按規定的空運轉試驗時間及負荷試驗時進行。

6.1.2壓力機出廠后,仍應根據說明書的要求及規定或參照本標準要求,按期作安全檢查。必要時還應規定壓力機安全檢查的細則。

6.2剛性離合器與制動器的安全檢驗

根據1.1條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6.2.1檢驗剛性離合器與制動器的零部件安裝位置的正確性、緊固性。

6.2.2檢驗剛性離合器、制動器動作的靈活性、可靠性。在規定的空運轉時間內,單次行程規范中不允許出現連沖。檢驗滑塊的制動情況應符合1.1.1款的要求。

6.2.3檢驗剛性離合器、制動器與其操縱機構配合動作的正確性。工作狀態的穩定、可靠性。檢驗轉鍵不得卡死,滑銷不得折斷和彈簧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負荷試驗后應折件檢查剛性離合器零件。

6.2.4檢測制動角不大于規定數據,對帶監控裝置的應檢查其可靠性。

6.2.5在規定的空運轉時間內,檢驗雙手操作及其它安全保護控制裝置與剛性離合器、制動器工作的協調、準確與可靠性。

6.3摩擦離合器與制動器的安全檢驗

根據1.2條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摩擦離合器與制動器的聯鎖控制的靈敏可靠、相互協調情況。

b.檢驗控制氣路的雙聯安全聯鎖閥的聯鎖功能的可靠性,模擬試驗不少于三次。

c.檢測摩擦制動器的制動角不大于規定數據和相配的監控裝置的可靠性。

d.檢驗單人雙手操作或協同操作時,同時檢驗安全保護控制裝置與摩擦離合器、制動器工作的協調、準確與可靠性。在規定空運轉時間內不得出現異常現象。

e.檢驗壓縮空氣管路的氣壓控制裝置(包括安全閥;止回閥、減壓閥、儀表、繼電器等)的可靠性。

6.4傳動裝置的安全檢驗

根據1.3條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曲柄轉角指示器及曲柄停止角度的一致性,帶有曲柄停止角監控裝置應檢驗其可靠性。

b.檢驗飛輪制動器的安裝情況與其工作的靈活、可靠性。飛輪制動器的制動時間應符合設計要求。

c.檢驗傳動外露部分的防護裝置的齊全與可靠性,檢驗回轉方向與指示箭頭的一致性。

6.5滑塊平衡裝置的安全檢驗

根據1.4條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結構上的安全防護情況。

b.檢驗滑塊彈簧平衡裝置或氣動平衡裝置,在發生事故狀態下,在行程任何位置可以平衡住滑塊(包括上模重量)。

6.6滑塊調節裝置的安全檢驗

根據1.5條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調節封閉高度限位開關器件的質量、安裝牢靠、位置準確性,手動或電動調節機構的自鎖情況。

b.檢驗安全栓與電氣聯鎖控制的可靠性。

6.7腳踏操作裝置的安全檢驗

根據1.6條要求,主要檢驗其結構應符合要求。

6.8欄梯和平臺的安全檢驗

根據1.7條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欄梯和平臺結構應符合要求。

b.檢驗欄梯的安全聯鎖控制與安全指示。

6.9柵欄式安全保護裝置的檢驗

根據2.4.1款的要求,檢驗柵欄開閉動作與壓力滑塊運行動作之間的協調性與安全聯鎖情況。

6.10推(撥)手式、牽手式安全保護裝置的檢驗

根據2.4.2款的要求,檢驗裝置的調節與使用的可靠性。

6.11雙手操作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的檢驗

根據2.4.3款的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裝置的安裝合理情況。

b.檢驗雙手操作的功能。按照2.4.3款內2.4.3.5,2.4.3.6,2,4.3.7項的基本要求,并結合6.2和6.3條離合器的安全檢驗同時進行。

6.12光線式安全保護控制裝置的檢驗

根據2.4.4款的要求,主要檢驗以下項目:

a.檢驗檢出器的結構尺寸等。

b.檢驗受光器不受外界光源干擾的情況。

c.檢驗投光器、受光器的調節及固定可靠性。

d.檢驗投光器與檢出器安裝的安全距離。

注:在6.9、6.10、6.11、6.12條內,對其安全保護功能的試驗次數都不少于10次。

6.13安全監督控制裝置及其顯示裝置的檢驗

根據3.1條的要求及3.2條的配置要求,按照壓力機所帶的監控裝置及其顯示裝置,模擬非正常工作狀態,檢驗裝置的準確性、可靠性和顯示裝置的顯示正確性。試驗次數不少于10次。

6.14電力傳動及控制的檢驗

根據第四章與1.8條的要求進行檢驗。

6.15氣動與液壓系統的檢驗

根據第5章要求進行檢驗。

6.16檢驗結果的評定

凡完全符合本標準要求,并符合2.3.3款要求者可稱為安全壓力機。如不符合2.3.3款要求者,而能符合2.3.2款要求的壓力機只認為該壓力機符合標準要求,采取了安全措施,但不給予安全壓力機稱號。

篇3:摩擦壓力機安全要求

(1)作業前,必須檢查錘頭定位裝置,緩沖墊應完好,模具應夾緊。

(2)裝模前,必須檢查模具閉合高度,調整沖頭上下行程,使其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

(3)工作應放在承壓臺正中,遇有偏心或斜面的工作,要使壓頭在工作的重心上。

(4)作業中應經常檢查:

油壓壓力、空氣壓力正常;兩側摩擦輪鎖緊螺母、制動傳動控制機構螺栓應緊固;操縱機構、拔叉必須靈活、準確。發現異常應停機檢修。

(5)更換模具時,必須將壓桿螺栓升起,切斷電稼,停機后將操縱桿放在空檔位置方可更換。

(6)操作與送料人員之間應按規定信號,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