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壓力機械危險防護措施

壓力機械危險防護措施

2024-07-18 閱讀 9944

1.主要危險

(1)誤操作。工序單一,操作頻繁,容易引起人的精神緊張和疲勞。如果是手工上下料,特別是在采用腳踏開關的情況下,極易發生誤動作,從而造成軋手事故,或設備受到損壞。

(2)動作失調。速度快,生產率高,在手工上下料的情況下,體力消耗大,容易產生動作失調而發生事故。壓力機械發生軋手事故的原因,最主要是在送進和取出加工件過程中,手足失去平衡。在找材料位置以及取出壓模中被卡住的材料時也容易發生軋手事故。

(3)多人配合不好。對多人操作的壓力機,如果配合不好,也容易發生事故。

(4)設備故障。壓力機械本身的一些故障,如離合器失靈,調整模具時滑塊下滑,腳踏開關失控等,都會出現人身傷害事故。人們往往認為安全裝置能夠保障安全,因此對安全裝置出現故障在精神上毫無準備,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2.安全防護措施

(1)開始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靈活和安全可靠。應把工作臺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凈,以防工作時震落到腳踏開關上,造成沖床突然啟動而發生事故。

(2)沖小工件時,不得用于,應該有專用工具,最好安裝自動送料裝置。

(3)操作者對腳踏開關的控制必須小心謹慎,裝卸工件時,腳應離開開關,嚴禁無關人員在腳踏開關的周圍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應用專用工具取出,不準用手拿,并應將腳從腳踏板上移開。

(5)多人操作時,必須互相協調配合好,并確定專人負責指揮。

篇2:壓力機械危險防護措施

1.主要危險

(1)誤操作。工序單一,操作頻繁,容易引起人的精神緊張和疲勞。如果是手工上下料,特別是在采用腳踏開關的情況下,極易發生誤動作,從而造成軋手事故,或設備受到損壞。

(2)動作失調。速度快,生產率高,在手工上下料的情況下,體力消耗大,容易產生動作失調而發生事故。壓力機械發生軋手事故的原因,最主要是在送進和取出加工件過程中,手足失去平衡。在找材料位置以及取出壓模中被卡住的材料時也容易發生軋手事故。

(3)多人配合不好。對多人操作的壓力機,如果配合不好,也容易發生事故。

(4)設備故障。壓力機械本身的一些故障,如離合器失靈,調整模具時滑塊下滑,腳踏開關失控等,都會出現人身傷害事故。人們往往認為安全裝置能夠保障安全,因此對安全裝置出現故障在精神上毫無準備,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2.安全防護措施

(1)開始操作前,必須認真檢查防護裝置是否完好、離合器制動裝置是否靈活和安全可靠。應把工作臺上的一切不必要的物件清理干凈,以防工作時震落到腳踏開關上,造成沖床突然啟動而發生事故。

(2)沖小工件時,不得用于,應該有專用工具,最好安裝自動送料裝置。

(3)操作者對腳踏開關的控制必須小心謹慎,裝卸工件時,腳應離開開關,嚴禁無關人員在腳踏開關的周圍停留。

(4)如果工件卡在模子里,應用專用工具取出,不準用手拿,并應將腳從腳踏板上移開。

(5)多人操作時,必須互相協調配合好,并確定專人負責指揮。

篇3:路基工程施工作業危險源告知:安全交底

施工單位:中鐵二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茂湛鐵路第二項目部工程名稱茂湛鐵路MZZQ—標分部分項目工程涵洞工班涵洞班組一、施工現場主要危險源告知1.基坑開挖不按規定放坡。2.擋板支撐不符合規定要求。3.起重吊裝作業違規操作。4.支架搭設與模板固定不牢固5.施工時無防護措施。6.高處作業人員不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二、涵洞基礎開挖1.基坑開挖對領近建(構)筑物或臨時設施有影響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2.基坑頂面四周應開挖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3.開挖基坑應視地質、水文、深度情況,按規定坡度分層進行。嚴禁采用局部開挖深坑,從底層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4.基坑頂面有動載時,坑口邊緣與動載間的安全距離應根據基坑深度、坡度、地質和水文條件及運載大小等情況確定,且不應小于1米。棄土堆坡腳與坑口邊緣的距離不得影響基坑邊坡的穩定。5.在土石松動地層或在粉、細砂層中開挖基坑時,應先做好安全防護設施,軟基開挖必須進行支護。6.當基坑開挖需要爆破時,應執行現行國家標準《爆破安全規程》(GB6722)的規定。7.基坑開挖時,應觀測坡面的穩定情況。當發現坑沿頂面出現列裂縫、坑壁松塌或遇涌水涌砂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加固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8.當基坑邊坡因條件限制不能放坡時,必須對坑壁進行支護加固后開挖1).基坑每層開挖深度應根據地質情況確定,并應邊挖邊支.2).支撐結構應隨時檢查,發現變形,及時加固或更換.支撐拆除時應自下而上,待下層支撐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層支撐.三、鋼筋綁扎1)綁扎鋼筋骨架前,進入施工區域的人員要戴好安全帽,并且要系好安全帽的下顎帶。防止高處墜落物體砸在頭部或其他物體碰觸頭部造成嚴重傷害。1.在2米以上的高處作業,稍有疏忽極易造成高處墜落。沒有可靠安全防護時,必須要系好安全帶,扣好保險鉤后作業。2.施工區域鋼筋、雜物多,光腳、穿拖鞋容易扎破腳,行走不方便容易摔倒,因此施工區域禁止光背、赤腳、穿拖鞋、高跟鞋或硬底易滑鞋。3.在懸崖陡壁處應設防護欄桿,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防護欄桿、洞口蓋板、滅火器等安全設施不要擅自拆改、挪用。防止因沒有這些安全設施而發生傷亡事故。4.在公路上行走須走人行道,無人行道時須靠道路邊右側行走,行經交叉路口,必須確認安全后方可通過。禁止在公路上堆放材料機具,在公路上作業時須設置防護,并穿防光服,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發生。5.在高陡邊坡處作業時,作業必須綁系安全帶,作業面相互錯開,禁止上下重疊作業,注意對開挖中的孤散和松動石塊的清理,作業時,坡下嚴禁通行,嚴禁在危石下方作業休息和存放機具,發現山體有滑動、崩塌跡象危及安全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防止操作不當、物料放置失穩、土石坍塌等原因造成人身傷害6.施工現場要注意機動車輛和工程機械動向,不要蹲在車輛下休息,防止車輛軋人。不要在挖掘機、汽車起重機等工程機械迥轉半徑內站立和停留,以防機械傷害。7.注意檢查施工現場內各種坑洞,雨季現場泥濘易滑,上腳手架時注意腳下踩物是否穩固,防踩探頭板、縫隙空處及使用梯子、操作平臺的安全穩定性,防止高處墜落。8.自卸汽車、起重汽車等等起重運輸設備通行拌合站廠區時,嚴防碰、拽水泥罐纜風繩拉線,必須在此處設置防護圍欄和警示標志,夜間應設置紅色警示燈,防止罐體倒塌造成大事故。卸料后,應及時使車廂落斗復位,方可起步,不得在車廂傾斜情況下行駛,止操作失誤,掛拽沿路電線造成事故。9.進入現場禁止追逐打鬧,嚴禁酒后上崗。不要靠坐在防護欄桿上,不要在腳手架上、模板支撐架底下、松動的危石下方、吊裝作業附近等危險部位坐、臥休息打瞌睡,注意防止意外傷害事故。10.電工、電氣焊工、爆破工、起重司機、機動車司機等屬特殊工種,須經過專業培訓,持有效操作證才可以上崗,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崗位,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危險性大,所以非本工種職工禁止亂扳、亂動各類電氣設施、機械設備和火工用品,嚴禁用手觸摸一切帶電導線。以防止傷害、觸電事故。11.施工區域地下埋有各類光、電纜和管道,如果擅自隨意動土開挖,可能挖斷、損壞這些設施,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開工前,應對地下設施進行詳細調查了解,邀請產權單位對地下管線位置進行現場確認。設置明顯防護標志,在設備主管單位人員監護下采取人工開挖,防止損壞地下管線事故。12.本項目工程有十多處施工地段,將與110KV、220KV高壓輸電線交越,靠近作業時,強電線路所產生的電、磁場會危及生命安全,雷雨天氣,使本來臨界影響還將增加,更應引起高度重視。所以不論任何情況,人體和機械設備必須與高壓輸電線路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防止遭遇電擊,造成觸電、燒傷和停電事故。13.在起重吊裝作業時,有些位置十分危險,一旦發生危險極不易躲開,如起重臂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區等,所以作業人員站位非常重要,特別注意不要在起重機械吊物下停留和作業,以防止起重傷害事故。14.人工挖孔樁挖至4m以下時,下井之前,應用氣體檢測儀對井內空氣進行檢測,發現有毒有害氣體超過允許值,應強制向孔底送風,防止中毒事故發生。15.施工使用和存放炸藥雷管時,必須得到當地公安部門的許可,分庫存放。嚴禁在辦公室、工具房、機械室、休息室、宿舍等房間內存放易燃、易爆和火工品,防止爆炸事故。16.施工地區每年受臺風影響4-5次,風力可達10-11級,施工中遇六級及以上大風應立即停止起重和高處作業。該地區多雷暴,年平均有雷日在80天以上,雷雨天氣時,不得在涵洞口,單棵大樹下避雨,并應遠離高壓線。17.不準在施工現場焚燒各類廢棄物,不準靠近氧氣、乙炔氣瓶、儲油箱、野外山林等易燃易爆場地動火作業,遵守當地護林防火規定。在茂石化輸油、輸氣管道及其設施附近進行施工,應事先與相關單位聯系,采取保護措施后方可施工以防火災和爆炸事故發生。18.團結合作,互相幫助,互相監督,交叉施工中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各施工作業場所內,凡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嚴禁向下隨意拋扔任何物體,防止滑落砸傷下方人員。19.作業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在施工中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立即停止作業或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后撤離危險區域。編制:安質部交底人簽字: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注:本交底一式三份,交底人、施工班組、安質部資料保管員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