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械潤滑站管理制度

機械潤滑站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4661

建立潤滑站是我國機械行業為潤滑管理創造的一條成功經驗,它對推行潤滑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潤滑站是具體貫徹執行潤滑管理的前提,是設備動力科的派出機構,面向全廠(或車間),服務生產,配合維修。因此,潤滑站的建設是整個潤滑工作的基本環節。

潤滑站的日常工作可以歸納如下:

(1)潤滑材料進廠直接由潤滑站收貨,按品種牌號、質量標準及計劃數量進行驗收,采樣送化驗室檢定(或外委化驗,有些指標可直觀檢驗)。務求把好新進廠油料的質量關。對于質量有疑問的油,提交設備研究科處理。

(2)管好各種潤滑材料,站內有足夠的場地及儲存容器,分類保管,嚴禁隨意混雜。站內要做到防污、防水、防熱、防火、防漏,各種容器應按照所裝的油種,設置計量器具,各種器具應保持清潔,少量精密油料要放在鐵柜中保存。潤滑油要做到“三級過濾”,即進庫轉桶時過濾,發出時過濾,加入設備油箱時過濾。每年至少清洗站內油罐一次。用于提貨的油桶,要保證干凈。

(3)收發賬目清楚,油料進庫時分類記賬,發出時記賬,并按定額或設備科分配的用油計劃發放。每月累計總報主管單位,隨時提出庫存短缺油品,分析超過定額用油的原因。

(4)協助并有責任督促設備操作人員搞好機床設備的日常保養及一、二級保養。對于不遵守規定加油者,提出勸告。向操作者提供所需的潤滑工具、洗滌及試探材料、油線、毛氈等。配合做好設備油箱的添油和清洗換油工作,使油箱保持潔凈、油量充足、油質良好。對因缺油造成的損壞事故負有直接責任。

(5)配合維修鉗工,做好設備潤滑系統的調整與檢修,加強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設備油標醒目,油路暢通,杯蓋齊全,結合大、中修,治理設備油箱漏油。管理常用的密封元件及材料,過濾元件及材料等。

(6)做好廢舊油料的回收、再生與使用。按規定額回收各車間單位及設備的廢油,如果數量不多,可進行簡易再生。

(7)潤滑站既是潤滑工作的業務單位,又是全廠的潤滑油庫,要負責搞好用油安全。油庫的設計、管理要符合安全要求。要對操作工進行用油安全監督。如預防油脂火災、灑落油引起滑倒、吸入油霧和油蒸氣等事故。

篇2:K礦煤礦機械設備潤滑制度

1.設備潤滑是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環節。設備缺油或油脂變質,會導致設備故障甚至破壞設備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設備的潤滑,對減少故障,減少機件磨損,延長設備壽命起著重要作用。

2.設備使用單位要建立健全潤滑管理制度,按照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要求和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并認真做好潤滑記錄。

3.設備使用單位指定專人負責設備潤滑管理工作,潤滑管理人員必須了解設備的結構性能,明確潤滑部位,所用潤滑劑的種類、牌號,指導潤滑油脂的正確應用,油品的合理保管,編制本部門機械設備的潤滑規程及潤滑卡片。

4.使用油脂前必須嚴格過濾。換油時,要徹底清洗油路系統,做到無油垢、無水分、無銹蝕、無金屬碎屑。注油時,要仔細清洗注油器,防止煤粉、巖粉及水進入,同時對于不同牌號的油液,要有專用油抽,分類掛牌。

5.油箱內壁和油中浸泡的器件表面,禁止涂更油漆,以防油漆溶解而產生的沉淀物吸入油路系統中。

6.設備用油要符合規定,不準任意代用。不同油品、不同生產廠或不同牌號的油不準混用。更換不同牌號的油時,必須對設備徹底洗凈。

7.乳化液用水必須經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其配制應由專人實行集中配液,并嚴格掌握配比3~5%的規定。

篇3:機械設備潤滑管理

在現代化企業中,隨著設備高速化、高精度化、連續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機械設備潤滑工作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實踐證明,很多機械設備的故障與潤滑狀況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潤滑工作已成為設備維護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潤滑對于防止設備劣化,延長使用壽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設備潤滑管理工作要求做到:

一、確立企業設備管理的基本方針,建立、健全企業潤滑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設置潤滑管理的組織機構或專職人員,明確崗位責任和工作標準。

三、按照潤滑“五定”(定點、定質、定期、定量、定人)管理的要求開展設備潤滑管理工作。

四、加強對潤滑油(脂)的管理,嚴格實行潤滑油(脂)的進貨檢驗和潤滑油的“三過濾”規定。

五、加強設備潤滑狀態管理,及時治理漏油,改善設備性能。

六、開展設備狀態換油(按質換油)和潤滑狀態檢測,預防設備故障,一改以往的“按期換油”為“按質換油”。

七、合理使用潤滑材料,增效降耗。

八、開展廢油回收利用,保護環境。

九、推廣應用潤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置。

十、搞好潤滑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設備潤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