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采購合同與管理

設備采購合同與管理

2024-07-25 閱讀 3671

1.設備采購合同的基本要素:設備采購合同由設備訂購方與供應方商定,一般包括:

1.1采購方與供應方的名稱與地址、聯系方式、賬號、簽約代表、一般納稅人號碼。

1.2設備的型號、規格和數量。

1.3設備質量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

1.4設備價款及運輸、包裝、保險等費用及結算方式。

1.5設備交貨期、交貨地點與交貨方式。

1.6違約責任和違約處罰辦法。

1.7合同的簽訂日期和履行有效期。

1.8合同糾紛解決爭議的途徑和方法。

2.合同管理

2.1訂貨合同及訂貨過程中發生的所有資料都應由設備科妥善保管,以便在訂貨過程中和掌握合同執行情況時查詢,并作為仲裁供需雙方可能發生矛盾的依據。

2.2合同要進行分類整理,建立專門臺賬和檔案進行管理。

2.3國外設備訂貨的往返函電、附加協議、商談紀要、預付款單據,都應視為合同的附件進行登記和歸類管理。

2.4合同由設備科報總經理審批后,與供應商簽定。

篇2:經銷部合同審核崗位職責要求

1處理訂貨合同的管理和審核事務。

2訂貨合同的接受、整理、審核前準備工作。

3合同審核過程中的事務。

4合同審核意見與負責銷售工程師交接。

5新客戶的信用檢查事務。

6與資料統計在合同數據方面的合作,完成合同登記。

7準備定期召開營銷會議交流的合同管理通報。

篇3: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目標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標

  建設工程合同是承包人實施工程建設活動,發包人支付價款或酬金的協議。建設工程合同的順利履行是建設工程質量、投資和工期的基本保障,不但對建設工程合同當事人有重要的意義和社會公共利益、公眾的生命健康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發展和完善建筑市場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市場需要不斷發展和完善。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最主要區別在于:市場經濟主要是依靠合同來規范當事人的交易行為,而計劃經濟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來規范財產流轉關系,因此,發展和完善建筑市場,必須有規范的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主要是依靠合同來規范當事人的交易行為,合同的內容將成為實施建設工程行為的主要依據。依法加強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可以保障建筑市場的資金、材料、技術、信息、勞動力的管理,保障建筑市場有序運行。

(二)推進建筑領域的改革

  我國建設領域推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在這些制度中,核心是合同管理制度。因為項目法人責任制是要建立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制度,而市場經濟中的民事責任主要是基于合同義務的合同責任。招標投標制實際上是要確立一種公平、公正、公開的合同訂立制度,是合同形成過程的程序要求。工程監理制也是依靠合同來規范業主、承包人、監理人相互之間關系的法律制度,因此,建設領域的各項制度實際上是以合同制度為中心相互推進的,建設工程合同管理的健全完善無疑有助于建筑領域其他各項制度的推進。

(三)提高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

  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提高體現在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的三大控制目標上,這三大控制目標的水平主要體現在合同中。在合同中規定三大控制目標后,要求合同當事人在工程管理中細化這些內容,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同時,如果能夠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進行管理,那么工程的質量就能夠有效地得到保障,進度和投資的控制目標也就能夠實現。因此,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髙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

(四)避免和克服建筑領域的經濟違法和犯罪

  建設領域是我國經濟犯罪的高發領域。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工程建設中的公開、公正、公平做得不夠好,加強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能夠有效地做到公開、公正、公平。特別是健全和完善建設工程合同的招標投標制度,將建筑市場的交易行為置于陽光之下,約束權力濫用行為,有效地避免和克服建設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建設工程合同履行的管理也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合同的監督,避免和克服建設領域的經濟違法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