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鐵廠高爐爐頂檢修安全措施
主要檢修項目有:爐頂均壓管加裝眼鏡閥;均壓閥座、閥蓋、拐臂檢查,膠圈檢查、更換,閥蓋固定加焊;1#均壓放散閥更換,2#均壓放散閥板閥座更換。油管更換6根;稱量料罐襯板,漏點及積料盒焊補。分料器下部脫落襯板處襯板恢復加焊積料盒;上料閘驅動機構內部檢查。閘板及8個螺栓檢查電焊固定;密封閥膠圈更換,拐臂檢查、閥板閥座清灰,調整,閥板與拐臂固定螺栓更換;壓緊油缸拆除安裝、銷子檢查固定;下密封閥膠圈更換,拐臂檢查,節流閥板襯板檢查更換、驅動機構檢查及上部下料口焊補;開封大方人孔及點火人孔、溜槽拆除及安裝、大方人孔變形部分修復,開裂處加焊修復及搗料部位加焊錨固件,氣密箱檢查加油、緊固、調整,旋轉與傾動電機接手更換梅花墊;更換兩個點火人孔等主要危害事件有:煤氣中毒、氮氣窒息、煤氣爆炸、高處墜落、起重傷害、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火災、其他傷害。
控制措施:
1、爐頂溫度控制在150攝氏度~200攝氏度左右確保點火順利,爐頂料罐保留兩罐料,待火點好后,往爐內壓一罐料,觀察爐頂火焰正常后繼續壓一罐料。(目的是避免爐頂溫度太高)。
2、爐頂點火期間非點火工作人員嚴禁在接近高爐本體。
3、煤氣均壓管道和料罐煤氣吹掃有王軍負責,做到四方確認到位簽字才能進入。
4、爐頂氣密箱、料罐的氮氣管道必須堵板(譚文生、王軍負責)。
5、爐頂三角閥箱的喉管處必須覆蓋鐵板用炮泥封堵,進入前應檢測煤氣濃度,大于200PPm必須戴好防毒面具。
6、爐頂料罐內搭架子作業進人前必須有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許可證上有(陳維、譚文生、王軍)簽字確認才能進入。
7、爐頂均壓管道末端放散打開、爐頂均壓兩個均壓放散打開,均壓閥吹掃煤氣打開,吹掃完畢關閉(罐內有人時不準打開)均壓管道的手動閥門關閉。
8、罐內有人檢修時下密和節流關閉不準動作,若需動作必須確認罐內人員安全撤離。
9、料罐檢修必須開大人孔,確保通風狀態優良。
10、罐內檢修人員需持料罐上下密、節流、均壓、均壓放散、操作牌。
11、料罐人孔打開后,應有防護措施。如:安裝防護欄桿、系安全帶等。
12、進入料罐時罐口應有專人監護,發現異常立即處置。
13、測料面人員接近大方人孔時必須系好安全帶。
14、主皮帶試車必須確認爐頂稱量罐內作業人員是否安全撤離。
16、爐頂所有油路鎖死后必須掛檢修牌,上下密必須插上安全銷。
17、爐頂布料溜槽在更換過程中需要臨時調整角度動作設備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牌制度并由專人負責協調其他檢修方撤離到安全區域(譚文生負責)。
18、吊裝溜槽過程中必須專人指揮,吊點設置可靠,無關人員禁止入內。
19、進入爐內必須戴好安全帶和空氣呼吸器,安全帶不準掛在手拉葫。
蘆的鏈條上,要另外在爐本體生根,用鋼絲繩掛安全帶,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溜槽與配重脫(滑)落,因為它只靠2個嵌口固定。
20、站在大人孔走道兩邊拉葫蘆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帶。
21、拆螺栓前,接風動扳手氣源時,不要接錯氣源,因為爐子上有空氣、氧氣、氮氣及煤氣等多種氣體管路,管路上一般也有掛牌或標識,要對現場的氣體管路進行有效辨別。一旦管路接錯有可能發生人員中毒、窒息等重大事故,因此切不可接錯。拆螺栓時,相互要配合好,一人使用風扳機,一人使用開口扳手卡螺母。拆除時,由于風扳機力量較大,所以持開口扳手的人一定要小心,避免手指擠傷。
22、現場使用電纜必須無接頭、裸露,經過高溫部位要安裝套管,密閉空間使用安全照明(36V)。
23、爐頂應準備2套長管呼吸器和2套便攜式空氣呼吸器,醫用氧等。
24、爐頂安全確認和監護的安全專業人員:煉鐵王軍檢修公司:陳立軍。
25、嚴格遵守煤氣區域作業、動火、受限空間作業許可制度。
26、爐頂氣密箱、下密三角閥箱、左右料罐屬于受限空間,需分別辦理作業許可。
篇2:煉鐵廠爐頂設備檢修安全
1檢修大鐘、料斗應計劃休風,應事先切斷煤氣,保持通風良好。在大鐘下面檢修時,爐內應設常明火,大鐘應牢靠地放在穿入爐體的防護鋼梁上,不應利用焊接或吊鉤懸吊大鐘。檢修完畢,確認爐內人員全部撤離后,方可將大鐘從防護梁上移開。
工作環境中一氧化碳濃度超過50ppm時,工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用具,還應連續檢測CO含量。
檢修大鐘時,應控制高爐料面,并鋪一定厚度的物料,風口全部堵嚴,檢修部位應設通風裝置。
2休風進入爐內作業或不休風在爐頂檢修時,應有煤氣防護人員在現場監護。更換爐喉磚襯時,應卸下風管,堵嚴風口,還應遵守本規程19.4與19.5的有關規定。
3串罐式、并罐式無料鐘爐頂設備的檢修,應遵守下列規定;
——進罐檢修設備和更換爐頂布料溜槽等,應可靠切斷煤氣、氮氣源,采用安全電壓照明,檢測CO、O2的濃度,并制定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報生產技術負責人認可,認真實施;
——檢修人員應事先與高爐及崗位操作人員取得聯系,經同意并辦理正常手續方可進行檢修(如動火檢修應申辦《動火許可證》);
——檢修人員應佩戴安全帶和防毒面具;檢修時,應用煤氣報警和測試儀檢測CO濃度是否在安全范圍內;檢修的全過程,罐外均應有專人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