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斷裂事故的說明
曲軸斷裂:其斷裂大多在軸頸與曲臂的圓角過渡處,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幾種:過渡圓角太小,r為曲軸頸);熱處理時,圓角處未處理到,使交界處產生應力集中;圓角加工不規則,有局部斷面突變;長期超負荷運轉,以及有的用戶為了提高產量,隨便增加轉速,使受力狀況惡化;材質本身有缺陷,如鑄件有砂眼、縮松等。此外在曲軸上的油孔處起裂而造成折斷也是可以看到的。連桿的斷裂:有如下幾種情況:連桿螺釘斷裂,其原因有:連桿螺釘長期使用產生塑性變形;螺釘頭或螺母與大頭端面接觸不良產生偏心負荷,此負荷可大到是螺栓受單純軸向拉力的七倍之多,因此,不允許有任何微小的歪斜,接觸應均勻分布,接觸點斷開的距離最大不得超過圓周的1/8即450;螺栓材質加工質量有問題。
活塞桿斷裂:主要斷裂的部位是與十字頭連接的螺紋處以及緊固活塞的螺紋處,此兩處是活塞桿的薄弱環節,如果由于設計上的疏忽,制造上的馬虎以及運轉上的原因,斷裂較常發生。若在保證設計、加工、材質上都沒有問題,則在安裝時其預緊力不得過大,否則使最大作用力達到屈服極限時活塞桿會斷裂。在長期運轉后,由于氣缸過渡磨損,對于臥式列中的活塞會下沉,從而使連接螺紋處產生附加載荷,再運轉下去,有可能使活塞桿斷裂,這一點在檢修時應特別注意。此外,由于其它部位的損壞,使活塞桿受到了強烈的沖擊時,都有可能使活塞桿斷裂。
氣缸、缸蓋破裂:主要原因:對于水冷式機器,在冬天運轉停車后,若忘掉將氣缸、缸蓋內的冷卻水放盡,冷卻水會結冰而撐破氣缸以及缸蓋,特別是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停車后必須放掉冷卻水;由于在運轉中斷水而未及時發現,使氣缸溫度升高,而又突然放入冷卻水,使缸被炸裂;由于死點間隙太小,活塞螺帽松動,以及掉入缸內金屬物和活塞上的絲堵脫出等原因都會使活塞撞擊缸蓋,使其破裂。
燃燒和爆炸事故
有油潤滑壓縮機中往往產生積碳問題,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的,因為積碳不僅會使活塞環卡在槽內,氣閥工作不正常以及使氣流信道面積減小增加阻力,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積碳會燃燒,導致壓縮機發生爆炸事故。因此,氣缸中的潤滑油不能供給太多,不能讓沒有經過很好過濾,含有大量塵埃的氣體吸入氣缸,否則形成積碳與含有多量揮發物的氣體接觸導致爆炸。為要防止燃燒、爆炸發生,一定要計劃檢修,定期清洗儲氣罐和管道的油垢。除此以外,引起壓縮機燃燒和爆炸事故還有如下操作方面的原因:壓縮機在用氫、氧、氮氫氣負荷試車之前,沒有用低壓的氮氣將空氣驅除干凈而引起爆炸。因缺乏操作知識,開車后沒有打開壓縮機到儲氣罐的閥門,致使排氣壓力急劇升高導致爆炸。因此,要防止這類事故發生,開車前必須熟悉操作規程,開車后,密切注意壓力表數值。在一般中小型壓縮機中,最好將壓縮機到儲氣罐這段管路上的閘閥取消,只留下逆止閥即可。此外,對壓縮機操作工應進行上崗前的培訓。
篇2:煤礦空氣壓縮機安全評價指標事故預防
一、空氣壓縮機安全評價指標及事故預防
1、與潤滑油有關的空氣壓縮機供氣系統爆炸事故
(1)原因分析
(a)積碳的形成
氣缸、排氣管、閥門、風包及分離器中,伴隨氣流的潤滑油在熱空氣作用下氧化而形成的碳化物,這種碳化物逐漸增多就成為積碳。它是由固態含氧、碳氫化合物及雜質(金屬粉末、碳渣、灰塵)組成。
(b)積碳的燃燒
積碳是含油達30%的易燃物,當溫度達到350℃以上時會著火燃燒。產生這樣的高溫,有下面幾種可能:
①機械沖擊而產生火花。②硬顆粒在運動時發生沖擊。③靜電放電發生火花。④環境溫度的影響。⑤由于空氣壓縮機運轉不正常,以致排氣溫度過高。⑥積碳自燃。
(2)評價指標
(a)是否合理選用潤滑油。
(b)潤滑油用量是否適當。
(c)排氣溫度是否符合要求。
(d)空壓機站是否安設在環境清潔地方。
(e)是否定期清掃。
(f)是否有完善的安全保護裝置。
(g)填料箱的密封是否可靠。
(3)預防措施
(a)合理選用潤滑油。
(b)潤滑油用量要適當。
(c)控制排氣溫度。一般應采取如下措施:
①防止冷卻器水管壁及氣缸冷卻水腔壁結垢。②冷卻水的進、出溫差應不大于10℃。③降低管路、風包內的氣體溫度。④加強檢修,改善配件質量,以保證氣閥不漏氣,防止氣體循環壓縮。⑤應有排氣溫度測量裝置和記錄。
2、風包爆炸事故評價指標及預防
(1)原因分析
風包爆炸事故原因主要有:風包缺陷、管道振動、積碳燃燒、風包超壓。
(2)評價指標
①材質是否符合規定。②銹蝕程度。③改造是否合理。④調壓裝置及安全閥是否正常。
3、預防措施
(1)風包是壓力容器之一,風包的大修、改造,必須按照壓力容器管理辦法,只有持有許可證的單位才能進行。
(2)風包按照質量標準進行檢驗,不合標準堅決不用。鑄鐵風包不許使用。新安裝或修理后的風包,必須按規定進行水壓試驗。
(3)空氣壓縮機的壓力調整器、安全閥,必須經過正確調整,保持靈活好使。
二、通風設備安全評價指標及事故預防
1、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我們得出,封山組事故主要緣由主要有:
(1)機械事故原因
①主軸斷裂事故原因
a.各段傳動軸的軸線同心度偏差超限,引起機體振動。
b.設計強度不足或使用年久腐蝕引起的疲勞斷裂。
c.其它意外原因造成的斷裂。
②葉片折損事故原因
a.葉片制造工藝不合理。
b.機體內混入雜物將葉片卡斷。
c.葉片頂端與機殼內壁間的間隙過小或機殼變形。
d.葉片在工作輪上緊固不牢。
(2)電器事故原因
①設備質量不佳、故障多。②電氣絕緣測試和電器清掃工作不及時導致電動機、開關、線路等設備的緣水平降低。③維護與檢修失誤。④其它意外損傷。
2、評價指標
(1)是否有備用扇風機。
(2)是否健全和執行管理與維修制度。
(3)司機與維修人員技術素質。
3、預防措施
(1)要有備用扇風機
《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主要扇風機房必須裝置兩套同等能力的扇風機,其中一套做備用。備用扇風機或備用電動機配套扇風機,必須在十分鐘內開動。
(2)要加強管理與維修,保持完好狀態。
其具體內容是:①主扇必須保持正常運行。②主扇至少每月由礦井機電部門檢查一次,改變主扇轉數或風葉角度時必須報礦總工程師批準。月檢內容應包括:
a.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音、異味及異常振動。
b.軸承溫度、主要電動機的溫度不得超過規定,以及其它部件溫度是否正常。
c.水柱計及測壓管有無損壞、堵塞和變形。
d.各種儀表是否準確。
e.注油部位的油質、油量是否適當,有無漏滲油現象,滑動軸承油圈轉動是否靈活。
③新安裝的礦井扇風機投運前必須進行性能測定和試運轉,以后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性能測定。新安裝的扇風機必須嚴格遵照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試運轉,達到法定標準后交付正式運行,不準簡易投產。
④禁止利用扇風機房作其它用途。主要扇風機房內必須安設水柱計、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功率因數表、軸承溫度計等儀表。還必須裝有通達礦調度室的電話。
⑤主扇要由專職司機負責運轉維護,司機要遵守巡回檢查制度,每小時將主扇運轉情況記入運轉記錄簿內,如果發現有異常變化時,必須立即報告礦調度室。
⑥二臺主扇必須同時保持完好,如果備用主扇檢修,必須制訂防止意外的應急措施。
⑦主扇因檢修停機或其它原因需要停風時,必須制定停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⑧變電所或電廠在停電前,必須將停電時間通知礦調度室,防止突然停電造成停機事故。
(3)扇風機房要有健全的規章制度
扇風機房要有以下幾種基本規章制度:
①通風設備系統布置示意圖。
②反風設備系統布置示意圖及操作規程。
③供電系統圖及操作程序。
④司機定期巡回檢查制度及包機維修制度。
⑤扇風機操作規程。
⑥司機崗位責任制。
⑦司機交接班制度。
⑧扇風機房防火與保安責任制度。
(4)要嚴格按照有關規程,定期開展電氣絕緣試驗與清掃工作,以保持完好的絕緣性能。
三、采煤機下滑傷人事故安全評價指標及事故預防
鋼絲繩或錨鏈牽引采煤機,在傾斜角度較大的工作面使用時,常有下滑傷人事故的發生。
1、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可知,采煤機下滑的先決條件是,工作面有一定的傾斜角度、采煤機騎溜槽工作、使用錨鏈或鋼絲繩牽引。在上述條件下采煤機下滑的主要原因為:
(1)無防滑裝置。
(2)牽引鏈上端頭連接裝置損壞。
(3)牽引鏈無緊鏈裝置。
(4)使用磨損過限的導鏈器。
(5)牽引鏈拆除后處理不當。
2、評價指標
(1)工作面傾斜角度、是否采用錨鏈或鋼絲繩牽引。
(2)有無防滑裝置。
(3)牽引鏈上端頭連接裝置是否損壞。
(4)牽引鏈有無緊鏈裝置。
(5)導鏈器是否符合要求。
3、預防措施
(1)從操作工藝上防止采煤機的下滑。
(2)使用防滑桿裝置。
(3)使用安全液壓絞車。
(4)加強工作面設備維護,及時緊固松動的擋煤板,更換磨損過限的牽引鏈、導鏈器、導向管和損壞的接鏈環,保證設備完好。
(5)使用緊鏈器,使牽引鏈緊端張力減輕,松端松弛度減小。
四、小結
本文提出了煤礦空氣壓縮機安全原因、評價指標及事故預防措施。如果能夠認真按照這些指標對機電設備進行評價,可以有效預防機電系統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很具有現實意義。
篇3:氨壓縮機發生漏氨事故處理方案規程
1、氨壓縮機發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斷壓縮機電源,馬上關閉排氣閥,吸氣閥(雙級氨壓縮機應同時關閉二級排氣閥及二級吸氣閥)如正在加油,應及時關閉加油閥。
2、應將機房運行的機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員發現壓縮機漏氨時立即停機并根據自己所處位置,在關閉事故機時順便將就近運行的機器斷電。
3、如漏氨事故較大,無法靠近事故機,應到室外停機,停機后立即關閉所有油氨分離器進氣閥及與事故機吸氣相連的低壓桶出氣閥。
4、迅速開啟氨壓縮機機房所有的事故排風扇。
5、在處理事故時,用水管噴澆漏氨部位,使氨與水溶解,注意壓縮機電機的防水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