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鋁型材時效工藝操作規程的說明

鋁型材時效工藝操作規程的說明

2024-07-24 閱讀 6416

一、鋁型材裝框要求:

1.普通幕墻型材、普通門窗型材、工業型材、必須分別裝在同一框內。

2.隔熱幕墻型材、隔熱門窗型材,必須分別裝在同一框內。

3.不允許隔熱型材與普通型材混裝在同一框內。

4.每裝一框型材必須裝滿框面以下5mm的位置,并且每放一排型材要放墊條隔開,保證每支型材都有熱風循環到位起到加溫的效果。

5.壁厚≥4mm的平模型材不允許重疊(每層只允許1支)。

6.壁厚≥2mm的小料每框中間必須留80mm的通風道。

二、時效工藝:

1.普通幕墻型材、普通門窗型材、工業型材、必須同在一個時效爐時效,爐內溫度控制在195℃±5℃范圍內,到達溫度后保溫3小時出爐,出爐后立即開風機吹風20分鐘冷卻,質檢員檢驗硬度。

2.隔熱幕墻型材、隔熱門窗型材,必須同在一個時效爐時效,爐內溫度控制在180℃±3℃范圍內,到達溫度后保溫3小時出爐,出爐后立即開風機吹風20分鐘冷卻,質檢員檢驗硬度

3.若時效隔熱型材不滿爐時,可以放1~2框普通型材(壁厚在2.0mm以下)同爐時效,時效工藝按隔熱型材工藝執行。

4.吊料入爐時,型材端頭與導風口控制在80~100mm內。

5.爐內溫度到達工藝要求溫度時,時效工每隔30分鐘用玻璃管測溫儀測量爐內實際溫度,并做好原始記錄。

篇2:鋁型材時效工藝操作規程的說明

一、鋁型材裝框要求:

1.普通幕墻型材、普通門窗型材、工業型材、必須分別裝在同一框內。

2.隔熱幕墻型材、隔熱門窗型材,必須分別裝在同一框內。

3.不允許隔熱型材與普通型材混裝在同一框內。

4.每裝一框型材必須裝滿框面以下5mm的位置,并且每放一排型材要放墊條隔開,保證每支型材都有熱風循環到位起到加溫的效果。

5.壁厚≥4mm的平模型材不允許重疊(每層只允許1支)。

6.壁厚≥2mm的小料每框中間必須留80mm的通風道。

二、時效工藝:

1.普通幕墻型材、普通門窗型材、工業型材、必須同在一個時效爐時效,爐內溫度控制在195℃±5℃范圍內,到達溫度后保溫3小時出爐,出爐后立即開風機吹風20分鐘冷卻,質檢員檢驗硬度。

2.隔熱幕墻型材、隔熱門窗型材,必須同在一個時效爐時效,爐內溫度控制在180℃±3℃范圍內,到達溫度后保溫3小時出爐,出爐后立即開風機吹風20分鐘冷卻,質檢員檢驗硬度

3.若時效隔熱型材不滿爐時,可以放1~2框普通型材(壁厚在2.0mm以下)同爐時效,時效工藝按隔熱型材工藝執行。

4.吊料入爐時,型材端頭與導風口控制在80~100mm內。

5.爐內溫度到達工藝要求溫度時,時效工每隔30分鐘用玻璃管測溫儀測量爐內實際溫度,并做好原始記錄。

篇3:教師教研論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效性策略研究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策略研究

在新課堂改革的今天,我們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也形式多樣,動手操作多了,發揮交流多了,表現展示的多了,課堂時常是一幅忙碌的景象。這樣的課堂時效性如何呢?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想談一談有關于如何提高課堂實效性的一點體會。

一、提高個人素養,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前提

教師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決定因素。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首先它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上,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反之,就會很大程度上失去工作的動力,失去起碼的責任心,把自己的勞動視為一種痛苦,當然也不可能去進行創造性的的勞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了解學科的發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還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廣博的文化修養。要不斷地更新知識,用自己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來迎接新的教育挑戰顯然是行不通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理論水平,多注意吸收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多閱讀一些關于教學專著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

二、認真備課,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基礎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只有課前備好課,上課才能更好地去調控學生的動態,才能調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

首先要備書本備教材。備好教材是搞好教學的基礎,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備好課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重點,把握教學難點。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主次分明。抓住課文的難點,教學設計的形式,問題的處理方式才不會單一,語文的課堂才會豐富有趣,才會是一個完美的知識殿堂。

其次,更要備好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好教材的同時必須備好學生。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儲備和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動機、情感狀況等。只有對這些情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尤其要把握好提問藝術,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學生能提出問題應以表揚,讓學生體味教師贊賞的愉悅。這就能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語文,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從興趣出發,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的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一個人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起著重要作用。由于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手段的豐富,學生對許多教學內容已經知曉,甚至司空見慣,再加上課前的預習,往往使學生在深入學習時,對課文內容失去興趣,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到學習中來。

在語文課堂中,導入的設計一般靠教師的語言魅力,這種做法并不是總見成效,尤其是一些距離學生生活較遠的課文使用直觀、生動的圖片、錄像,配以渲染氣氛的音樂,能帶給學生強烈的感官沖擊,從而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好的導入能一下子抓住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情境,進而提高了課堂效率。例如《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描寫的是一位失去了父親的中國孩子寫給聯合國秘書長的一封信,信中表達了孩子對和平的呼喚。而戰爭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學生來說很陌生,教師在設計導入時用多媒體課件再現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并配以槍炮的轟鳴聲,給學生的視覺、聽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學生很快地進入了課文,在后面的學習中始終沉浸在其中,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提高了課堂的時效性。多媒體課件因其靈活性、多樣化,能大大的縮短時間、空間的距離,因此不僅僅局限在導入環節。只要使用合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法學法,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保障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就是說,教學的法則、規律是比較穩定的,而教學的具體方法是變化不定的。首先,根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方法選用得當就能實現教學目的,就能提高課堂效率。其次,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任何教學活動總是與教學對象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對象,教學方法也就不同。再次,根據教師本人的風格選擇教法。每個教師的個性、氣質、素養、專長等不同,在教學中表現出的風格就不同。一種好的教法未必每個教師使用都有效,這也是有些教師模仿別人往往不成功的道理。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它涉及到各個方面,既有教師自身的因素,也有學生方面的影響,還有各種教學環境的制約。同時也給我們語文老師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研究的領域。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去學習新的理論,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并努力重新建構,就能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我深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語文課堂教學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