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筑路機械的正確使用與保養的說明

筑路機械的正確使用與保養的說明

2024-07-24 閱讀 3886

筑路機械的正確使用直接關系到公路工程的質量、進度和效益,而筑路機械的維修和保養是完成生產任務的保障。正確處理機械的使用和保養維修,是現代公路施工企業機械化施工的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合理的使用筑路機械,使其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是公路機械化施工企業之所求,而保養和維修是最大程度發揮機械效益的必備前提。近年來,我單位在公路機械化施工中,按照“使用和保養并重”的原則進行管理,改變了以前施工中只注重機械使用,不注重機械保養,很多易于發現的問題被忽略,結果使有些設備的小問題變成大故障,有些甚至提前報廢。這不僅大大增加了機械維修成本,而且延誤了施工,有的甚至造成工程質量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機械管理上制訂并確定了每班保養內容,并督促實施。每月的月底進行強制保養2-3天,使很多故障在未出現前就被排除了。如在曲菏路息陬互通立交特大橋施工中,對1999年購置的HZS50水泥混凝土攪拌機,我們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堅持按班保養,而且每班保養都很認真仔細(如每8小時對攪拌鍋進行一次大清除,每天對整機進行一次清掃并對潤滑部位進行潤滑,及時對松動的緊固件進行緊固),雖然每班耽誤了一些生產任務,但每天都出滿勤,干滿點,使得該機的利用率和產值都很高,最高日產量達660m3,整個特大橋工程自始至終都沒有因為攪拌站而延誤過施工。

通過每班保養,每天作業后清除攪拌鍋內的殘余水泥混凝土,使拌刀磨損減小,延長了拌刀使用壽命;清除整機所有器件的塵土,對潤滑部位加注黃油,使整機潤滑部件的潤滑情況良好,減小了易損件的磨損,從而減少了因磨損而出現的機械故障;檢查各緊固件及易損件,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使有些故障排除在未出現以前,做到防患于未然;能堅持每班保養,攪拌機上料斗的鋼絲繩使用壽命平均可延長工作時間800h,拌刀可延長600h。就1999年購置的這臺HZS50攪拌機,安全生產31000m3砼,整機沒有大修過,僅此一項,就為國家節約資金4萬多元。

每月的強制保養是我們根據筑路機械的實際情況而采取的有力措施。由于現代公路施工強度較高,筑路機械基本上都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想抽出時間對未顯示的故障專門進行診斷和排除是不可能的。所以每月強制保養時,對所有筑路機械的性能進行摸底,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強制保養時除了日常的班保養項目外,對有些環節強制性每次保養后機務科都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對保養不認真者在經濟上和行政上給予一定的處罰。通過筑路機械的強制保養,使筑路機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得以提高。

正確使用筑路機械是提高筑路機械利用率和挖掘潛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正確使用,可以使筑路機械少出故障或不出故障,減少了維修時材料的配件消耗和施工過程中停機次數,保證了公路工程施工的質量和進度。我們要求每個機械操作手,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不違章操作,發現問題及時排除,使整個公路工程施工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施工進度,提高了效益,延長了筑路機械的使用壽命。

筑路機械的合理利用和精心保養,是我們機械化施工企業使用筑路機械的兩個基本點。要使用好筑路機械,首先要保養、檢修好筑路機械。反過來,保養好筑路機械的目的,是為使筑路機械使用好。所以公路機械化施工企業要正確處理好兩者關系,合理利用和精心保養并重,才能使筑路機械發揮更大的潛能,保證公路工程施工質量,加快公路工程施工進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篇2:筑路機械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一般規定

1?瀝青灑布機、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壓路機操作工必須取得主管單位頒發的資質證后持證上崗。

2穩定土拌合機

1?作業前應檢查拌和合轉子防護裝置和作業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2?作業前操作人員應鳴笛示警,確認人員離開作業區后方可作業。

3?作業中嚴禁人員上下機械。

4?作業后,拌合機應停放在乎整堅實的地方,并將轉子置于地面。

5?保養、維修轉子或更換刀齒時,應將拌合轉子用方木墊穩。

3?穩定土、石灰粉煤灰類混合料拌合站

1?設備運轉前應進行檢查,各部裝置應完好,螺栓無松動,漏電保護裝置應靈敏有效,電氣設備接地應完好,輸送皮帶上、攪拌機內無凝固物料。

2?作業時控制室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控制室。

3?運轉過程中應設人員巡檢,發現故障時應立即通知控制室操作人員。

4?電氣設備必須裝設防雨、防潮設施。電氣設備的維修保養應由專業電工進行。

5?維修設備或清理攪拌機內、料斗、輸送皮帶上的物料時應停機,并切斷電源,設專人監護。

6?作業后應切斷電源,關閉、鎖好操作室門窗。

4?瀝青灑布機

1?司機作業應遵守下規定:

1)?作業前必須檢查轉向、制動、燈光系統、滅火器及加溫油箱壓力表,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2)?在社會道路上行駛時,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3)?加溫油箱必須使用煤油,嚴禁使用汽油。

2?瀝青灌裝作業應遵守下規定:

1)?灌裝瀝青時,必須將灑布機罐裝口對準瀝青出油口后方可打開截門。

2)?灌裝瀝青時,必須啟動循環泵。

3)?灌裝瀝青時不得超載,灌裝完畢必須將罐口蓋嚴。

3?噴灑作業應遵守下規定:

1)?使用噴燈前必須檢查油管,確認無漏油后方可點火。

2)?加溫瀝青循環泵時,必須將汽車油箱用擋板隔開,并備好滅火器。

3)?瀝青噴灑管必須連接牢固后方可作業。

4)?噴灑工必須站穩,上好保險鏈后方可通知司機作業。

5)?噴灑瀝青時,非作業人員必須距噴灑范圍10米以外。

6)?作業后必須對噴燈油管及噴灑管等部位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駛離現場。

5?瀝青混凝土攤鋪機

1?作業前應檢查聯結部件、安全防護裝置及儀表,部件聯結應正常,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全,儀表應靈敏、正常。

2?安裝和拆除熨平板時應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應協調一致。

3?行駛前應確認前方無人,并鳴笛示警。

4?使用燃氣加熱熨平板時,管道應正確聯接,無泄漏;使用人工點火的加熱裝置,應使用專用器具,點火時人員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加熱時應設人看護。

5?自卸車向攤鋪機料斗卸料時,必須設專人在側面指揮,料斗與自卸車之間不得有人,作業人員應協調配合,動作一致。

6?清洗攤鋪機工作裝置必須使用工具,清洗料斗及螺旋輸送器時必須停機,并嚴禁煙火。

6?壓?路?機

1?對松軟路基及傍山地段進行初壓前,必須勘察現場,確認安全方可作業。

2?多臺壓路機同時作業時,壓路機前后間距應保持3米以上。

3?在碾壓高填土方時,應從中間往兩側碾壓,且距填土外側距離不得小于50厘米。

4?壓路機上、下坡應提前選好檔位,嚴禁在坡道上換檔。下坡時嚴禁空檔滑行。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兩機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5?作業中應隨時觀察作業環境,必須避開人員和障礙物。

6?在社會道路上短距離行駛時,應遵守交通規則,且時速不得超過5公里。

篇3:筑路機械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隨著公路建設的迅速發展,大型先進的機械設備投入越來越多,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在機械化施工中要控制事故的發生,確保機械設備及人員的安全,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做好施工機械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工程施工項目管理中的最重要任務,因為它關系到人身的健康與安全。

1以人為本。抓好安全

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即一切管理活動的展開要以人為本,人才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維護好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施工單位應當為勞動者提供安全、衛生的生產設施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生產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安全和生產都是為了人民,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生產是為了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安全是為了保護職工的生命和健康,都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是生產發展的客觀需要,尤其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生產要服從安全。生產任務越忙時,越要重視安全。否則,會發生安全事故,既延誤生產,影響進度,又造成經濟損失。所以安全生產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1.1加強對勞動者的安全教育與培訓

以安全知識、安全技能、設備性能、操作規程和安全法規等為內容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技術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正確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知識,自覺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有些單位只注重基層管理人員培訓,忽視

一線生產操作人員,而事故發生的主體正是這些一線生產人員。因此,應實行“全員、全層次、全過程”的教育與培訓,切實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發生。

1.2建立可行的安全生產組織保證體系

這是機械化生產的人力資源保證系統,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主,各施工隊、班組具體負責,專、群結合,上下通達的安全保證體系。制定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實現安全生產的“五同時”,就是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工作。將安全生產細化、量化,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生產中的每一工序,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形成縱向到底、橫向至邊、責任明確、協調配合的良好氛圍。

1.3制定良好的安全生產技術措施

安全生產技術措施是以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工傷事故、預防職業病、提高職工安全素質的技術措施。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應綜合考慮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施工材料、施工工藝方法以及作業環境等五個方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重點部位的技術方案,正確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并加強安全檢查、監督,做好驗收工作,不斷提高安全技術水平。

1.4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

工程施工前必須按不同層次、不同要求、不同方式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要針對施工作業或工作環境的特點和危險點,針對工程施工中給職工帶來的潛在危害和存在問題逐級進行,縱向延伸到作業人員。

2以機為重。抓好安全公路工程施工,相對其他行業危險因素較多,如果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對機械施工安全重視不夠很容易發生機械事故,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機械自身安全狀況是保證安全的重點。機械自身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機械使用責任制和“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2.1?建立健全機械使用責任制

筑路機械設備龐大,自身價值昂貴,操作使用不當,不僅造成機械損壞,還會降低機械使用壽命,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機械使用責任制。

1)認真執行機械管理制度,實行定人、定機、定崗。

2)實行機械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操作人員必須辦理相應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核發的駕駛證和操作證,加強機械使用責任,嚴格按照準駕機種操作機械;實行技術考核和操作證年檢審核制度,防止非駕駛操作人員或不熟練人員亂開機械,減少機械損壞,確保機械安全。

3)建立機長責任制和機械交接班制度,為分清責任,大型機械設備實行機長責任制,多班作業的機械實行交接班制度,交接雙方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并長期堅持。

2.2嚴格機械安全操作規程

為加強筑路機械的安全管理、保證施工作業安全、提高機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機械管理人員,特別是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公路筑養路機械操作規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書》和《現場施工作業指導書》以及相關的公路工程施工規范,杜絕違章操作和違章指揮,確保機械安全生產,從而保證機械自身和人員的安全。

3以使用環境為條件。保障安全筑路機械在一個工地的工作時間較短,施工工地之間的調動比較頻繁。機械的使用環境、機械的安全轉移和運輸是確保機械

設備安全的必要條件。

3.1機械安全轉移和運輸

機械設備的轉移,選擇何種運輸方式要根據運輸距離、機械行走裝置的構造、機械的重量交通路線和季節、氣候等因素來綜合考慮,在保證機械安全運輸和經濟性好的前提下,優化運輸方案,確保機械設備安全轉移。

3.2機械停放場地的選擇和要求

為加強機械設備管理,選擇設備停放場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基本要求是:機械停放場應符合安全、衛生的要求,位置要合理,場地要平坦、堅實,便于排水;有良好的場內外道路,便于機械、車輛進出;自然條件好,便于防風、防曬、防洪、防火,同時便于開展機械保養,便于警衛和管理工作。

3.3做好機械事故的預防

預防機械事故,把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保證機械安全運轉的重要措施。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重點做好機械的防凍、防洪、防火、防電、防爆等工作,要定期對機械的安全操作、安全保護、安全指示裝置等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并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杜絕事故的發生。

4結語

筑路機械的安全管理是公路工程項目安全管理重要任務之一。公路工程規模大、工藝復雜、工序多,安全控制涉及面廣、范圍大,因此,必須嚴謹控制,從人、機、環境方面,加強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技術措施。對大型機械設備的安裝、拆卸、倒運方案要進行專家論證、安全檢查合格后方可實施;對從業人員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才能上崗;在使用中機械設備不帶病運行或超負荷作業,不符合主要技術條件的機械設備不使用;這樣在施工中一定能夠減少甚至杜絕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