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輛維修保養管理制度

車輛維修保養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6529

為保證在對車輛實施修理和一、二級保養工作中的安全,確保修質量安全運行,避免各類機械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凡車輛進車間進行各類修理和保養,其修理質量和安全工作有修理車間負責,安全科負責監督、檢查、考核;

2、在實施車輛保修過程中,全體修理人員均應嚴格落實修理工各種“安全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和“車間安全防火責任制”,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凡由于違章造成各類事故,將按有關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和車間責任;

3、車輛總件大修(發動機)和二級保養后行駛30000公里以內,一級保養行駛1500公里以內,以及平時小修,由于確系修理質量問題,造成1000元以上經濟損失的機械事故(指返修費用)或由于修理質量引發的行車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承修人負責賠償以上損失的20%:

4、凡因修理人員操作錯誤或違章操作造成造成機件損壞,承修人負責賠償經濟損失的30%;

5、車輛保修中拆下的零部件,承擔人員負責妥善保管,如果由于保管不善發生零部件丟失或滅失事件,承修人負責照價賠償;

6、對機械事故和車輛零部件事件的調查,確認和處理,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根據調查事實寫出調查報告和處理意見,報公司經理審批后執行。

篇2:企業車輛維修保養制度

1、為保持廠內機動車輛良好的技術狀態,確保安全生產,必須貫徹“強制維護,按需修理,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做好機械廠設備維護和修理。

2、根據機械運行的里程或臺班,運輸機械可分為日常維護、走合期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換季維護、總成大修和全車大修;工程機械可分為日常維護、走合期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三級維護、換季維護、總成大修和全車大修。

3、機械縱間隔周期:運輸機械按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規定執行;工程機械按交通部保修規程執行。

4、各級維護均應執行維修技術標準,保證維修質量。

5、一級維護以上作業,應做好進、出廠交接記錄和維護全過程的技術檔案記錄。

6、對安全部件有缺陷的廠內機動車輛,必須即時給予修復,一時難以修復的應停止作業。

篇3:車輛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認真執行車輛的設備日常維護與計劃檢修合格,定期檢測,按照預防性維修方針,遵守檢修規程,執行檢修技術標準,提高維修質量,縮短維修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根據車輛設備技術狀況,制定年度維修計劃及月份維修計劃,并具體實施。

三.技術辦同各隊協調配合抓好保養廠、小修班的工作,確保修保計劃完成。

四.操作者要嚴格按照各種車輛設備的結構性能、特點及技術要求進行操作,確保維修質量。

五.各級檢查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和權利,車輛要堅持:“三檢制”。

六.積極采取“修改代制”的方法,認真搞好車輛、設備的舊件修復,及時滿足設備維修的需要。

七、車輛設備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及廢油處理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