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部部門職責與崗位職責
品管部部門職責與崗位職責
(一)部門職責
1.質量管理(QM)
1.1掌握產品質量狀況,分析質量問題存在的原因,制定質量控制措施,指導質量改進,實現質量管理目標,滿足客戶的需求。
1.2透過質量管理手法與工具,組織相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產品質量問題進行檢討分析
1.3質量意識/觀念的宣傳與培訓
2.供應商質量保證SQA(SupplierQualityAssurance)
通過制定《質量保障計劃》、開展產品檢查、對供應商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審計、跟蹤質量問題處理、對質量水平進行度量和報告等手段,確保供應商的產品質量符合企業的要求。
3.進料檢驗(IQC)
建立科學可靠的抽檢方案和驗收制度,完善各種檢驗方法與手段,對公司購進來料進行質量控制,確保來料的質量。
4.生產過程檢驗(IPQC)
建立、完善產品檢驗方法與檢驗標準,嚴格執行公司的生產工藝流程,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進行監控,穩定產品的生產質量,不斷提高產品的成品率。
5.成品裝箱前檢驗(FQC)
根據產品質量要求,對產成品進行檢測驗收,確保交付的產品質量符合要求。
6.儀校管理
通過對公司檢測、測量儀器的管理及周期檢定,確保公司使用的檢測、測量儀器
符合國家、公司的使用要求。
7.ISO9001質量體系管理與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計量測試管理體系的有效
建立與維護
7.1根據體系標準的要求及管理過程的需要對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計量測試管理體系的相關文件進行制定和修訂,確保體系文件系統符合規范,促進體系管理持續改進;
7.2組織體系的管理評審、內審、體系日常檢查、協助配合外審等活動,確保體系運行持續有效;
7.3管理目標指標的監督運行;
7.4向各部門發布體系運行的信息。
(二)各崗位職責
1、品管部經理
1.1負責根據公司經營需求,策劃制定品質(品質管理、品質控制)相關管理制度(辦法),不斷更新及完善制度架構,確保部門管理水平符合公司經營需求。
1.2負責根據生產制造需求,策劃擬制品質工作策略、方針,編報年度品質管理計劃/預算計劃。
1.3負責根據生產制造需求,策劃建立品質作業體系(ISO體系之品質檢驗、校正、統計、實驗標準等),并按管理制度/目標,推動品質管理(外部認證/內部實施)作業事項完成。
1.4負責根據部門經營管理目標,規劃部門工作管理(績效)及崗位配置,培訓品質技術及工作標準,不斷優化品質人員工作技能及效率水平,以符合部門經營發展需求。
1.5負責根據公司經營成本目標,分析品質成本結構,估算品質成本,合理調控品質管理方式,不斷優化品質成本結構。
1.6負責根據部門經營管理目標,確保品管部門所采取的品質行為符合公司及政府有關政策、法規和道德規范。
2、來料檢驗班長
2.1遵照并執行公司的品質管理制度、來料檢驗作業流程、來料檢驗標準,并督促全體IQC人員確實執行。
2.2負責相關檢驗規范的落實和督導,并對IQC總體事物進行規劃,制定來料檢驗計劃、目標及督導完成。
2.3培訓計劃制定分配,制定I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訓計劃,并對IQC的指導考核。
2.4輔助QA工程師或上級對檢驗標準、作業指導書的制定工作。
2.5品質鑒定與判斷,針對IQC檢驗的異常,依照相關標準判定和鑒定,并簽署意見。
2.6對每日、每周、每月的來料檢驗報表的審核。
2.7對內部各相關部門溝通,配合,協調處理IQC的日常事務。
2.8對來料檢驗工序報表進行分析。
2.9對下屬進行考核。
3、進料檢驗員
3.1負責依據進料品質管理需求,按照進料品質檢驗制度辦法,執行并完成進料品質檢驗作業,
3.2負責進料品質檢驗設備/儀器的使用和維護。
3.3負責進料檢驗的品質文件的編寫、分類、報告、存檔。
3.4負責進料有效品質周期的維護和確認跟蹤。
3.5負責水處理品質檢定事項。
4、一部檢驗班長
4.1遵照并執行公司的品質管理制度、原紙檢驗標準、盤紙分切標準,并督促全體IPQC人員確實執行。
4.2負責相關檢驗規范的落實和督導,并對IPQC總體事物進行規劃,制定品管內部檢驗計劃、目標及督導完成。
4.3培訓計劃制定分配,制定IP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訓計劃,并對IPQC的指導考核。
4.4輔助QA工程師或上級對檢驗標準、作業指導書的制定工作。
4.5品質鑒定與判斷,針對IPQC檢驗的異常,依照相關標準判定和鑒定,并簽署意見。
4.6對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質檢驗報表的審核。
4.7對內部各相關部門溝通,配合,協調處理IPQC的日常事務。
4.8對相關檢驗工序報表進行分析。
4.9對下屬進行考核。
5、抄紙檢驗員
5.1負責依據制程(制漿/抄造)品質管理需求,按照制程(制漿/抄造)檢驗制度辦法,執行并完成制程(制漿/抄造)檢驗作業。
5.2負責制漿/抄造生產工藝運行狀態檢查。
5.3負責制漿/抄造生產過程的品質檢驗設備/儀器的使用和維護。
5.4負責制漿/抄造生產過程物料的使用檢查,生產過程巡檢、過程不良品標識及統計和異常報告處理。
5.5負責制漿/抄造生產過程的品質檢驗記錄的填寫、報告、存檔。
5.6負責制漿/抄造生產過程后續工序的有效品質周期的維護和確認跟蹤。
6、分切檢驗員
6.1負責依據制程(分切)品質管理需求,按照進料制程(分切)檢驗制度辦法,執行并完成制程(分切)檢驗作業。
6.2負責分切生產設備運行狀態盤紙質量變化檢查。
6.3負責分切生產過程的品質檢驗設備/儀器的使用和維護。
6.4負責分切生產過程物料的使用檢查,和生產過程不良品標識及統計和異常報告處理。
6.5負責分切生產過程的品質檢驗記錄的填寫、報告、存檔。
6.6負責分切生產過程后續工序的有效品質周期的維護和確認跟蹤。
6.7負責半成品紙出庫質量檢查和原紙入庫,出庫核對和記錄。
7、二部檢驗班長
7.1遵照并執行公司的品質管理制度、成品巡檢流程、成品檢驗標準,并督促全體IPQC人員確實執行。
7.2負責各類檢驗規范的落實和督導,并對IPQC總體事物進行規劃,制定成品檢驗計劃、目標及督導完成。
7.3培訓計劃制定分配,制定IP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訓計劃,并對IPQC的指導考核。
7.4輔助QA工程師或上級對成品檢驗標準、作業指導書的制定工作。
7.5品質鑒定與判斷,針對IPQC檢驗的異常,依照相關標準判定和鑒定,并簽署意見。
7.6對每日、每周、每月的成品檢驗報表的審核。
7.7對內部各相關部門溝通,配合,協調處理IPQC的日常事務。
7.8對成品檢驗工序報表進行分析。
7.9對下屬進行考核。
8、成品檢驗員
8.1負責依據成品品質管理需求,按照進料成品檢驗制度辦法,執行并完成成品品質檢驗作業,
8.2負責核對生產盤紙種類和工藝參數檢查。
8.3負責成品品質檢驗設備/儀器的使用和維護。
8.4負責成品包裝過程物料/包材的使用檢查,成品包裝過程巡檢、過程不良品標識及統計和異常報告處理。
8.5負責成品包裝生產過程的品質檢驗記錄的填寫、報告、存檔。
8.6負責成品包裝生產過程后續的有效品質周期的維護和確認跟蹤。
9、體系工程師
9.1負責根據公司經營需求,策劃制定品質(品質管理、品質控制)相關管理制度(辦法),不斷更新及完善制度架構,確保部門管理水平符合公司經營需求。
9.2負責根據生產制造需求,策劃建立品質作業體系(ISO體系之品質檢驗、校正、統計、實驗標準等),并按管理制度/目標,推動品質管理(外部認證/內部實施)作業事項完成。
9.3負責儀器校正系統的建立及運行,并督導全公司的儀器校正管理,以確保設備儀器的有效使用及其維護。
9.4負責根據生產制造需求,策劃擬制品質工作策略、方針,編報年度品質管理計劃/預算計劃。
9.5負責公司儀器的統一管理,并對相應的儀器做應檢計劃。
9.6負責公司相應客戶的退貨不良品的原因分析、判定責任人,并督促責任者改善。
9.7負責根據部門經營管理目標,確保品管部門所采取的品質行為符合公司及政府有關政策、法規和道德規范。
9.8負責公司生產過程中品質異常的反饋、追蹤及后續處理。
9.9負責提高公司的計量檢測水平,以確保公司測量數據的準確可靠。
10、質量信息員
10.1負責品質資料的收集、統計、分析、上傳、管理及ISO文件的保管。
10.2負責部門信息收集、整理、傳遞及SPC品質刊版的描制。
10.3負責質量報表的統計、填報(周報、半月報、月報、半年報、年報)。
10.4負責收集與交流內外同行企業生產統計資料。
10.5負責部門成員考勤統計及協助經理考績匯總。
10.6負責辦公物品、儀器設備的請購、領用。
篇2:鞋企品管部門職責工作方法
鞋企品管部門崗位職責及工作方法
1、原材料品和員
(1)崗位職責
按照規定程序對所有入庫資料進行檢驗。
(2)工作方法
a、根據規定要求的檢驗項目和程序,對入庫原材料的各項屬性進行檢驗,合格的入庫分類存放,不合格的退貨不予以入庫。
b、入庫材料第一時間即需檢驗,不可延誤時間,如發現異狀自己不能判斷,必須請示上級判斷,需要退貨的第一時間通知生產部與廠商。
C、所有入庫材料必須認真填寫《原材料檢驗報告單》需要相關單位人員簽名的必須簽名后,交部門主管核準,再交統計員存檔。
d、所有入庫材料(合格品、可用品),品管員必須在入庫單上簽名,(出庫必須核準后再在發料單上簽名)。
e、入庫材料判斷可用品必須填寫聯絡函。(例:材料分色、分碼作業的,材料有變異可生產的少量不良品混在良品中等)。
2、原材料品管組長:
(1)崗位職責:
督導上、下手原材料品管員的工作,處理品管員無法確定的異常問題。
(2)工作方法:
a、按時上交報表。
b、材料發生(發現)有變異需于第一時間匯報并跟蹤處理結果。
c、督導、檢查原材料品管員是否按規定程序作業。對原材品管員的違規作業及時予以糾正,并根據處罰條例執行處罰。
3、針車品管員:
(1)崗位職責:
抽檢針車半成品和成品,檢查針車每一流程的材料是否用錯和制程中是否存在品質變異,并予以復查和跟蹤改善狀況。
(2)工作方法:
a、每單鞋在生產前備齊所有的資料(工藝單、色卡、用料明細表、確認樣)。
b、根據工藝單、確認樣、色卡和用料明細表按10%以上的比例抽檢針車半成品,仔細核對每流程的原材料、輔料、線是否用錯,并留下可以追蹤的依據。
c、在鞋包下線入庫前,按10%以上的比例抽檢成品鞋包,如有品質變異,品管負責跟蹤改善狀況,予以復查,并留下可以追蹤的記錄。
d、如實填報針車品管檢查記錄表。
4、針車品管組長:
(1)崗位職責:
督導針車品管員的工作,跟蹤新款鞋包試做和處理品管無法確定的異常問題。
(2)工作方法:
a、按時上交報表。
b、督導、檢查針車品管員是否按規定程序作業。對針車品管員的違規作業及時予以糾正,并根據處罰條例執行處罰。
c、對針車品質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并跟蹤處理結果。
d、全程跟蹤新款鞋包試做,熟悉制作工藝,如發現問題立即反饋給技術部。
5、成型品管:
(1)崗位職責:
巡查生產中是否有品質變異發生,并跟蹤改善狀況。
(2)工作方法:
a、每一款上線時必須依據確認樣、工藝單、色卡和用料明細表核相幫面、鞋底(跟)中底等是否正確和成品是否合格,如發現問題立即上報。
b、巡視全成型車間(上午、下午和晚班各三次,一天至少九次),對可能發生和已經開始發生的品質變異以《品質異常信息反饋單》的方式書面通知車間副主管,并監督改善過程。
c、如實填報成型品管巡查記錄和成型換品種品管記錄表。
6、成型抽箱品管員:
(1)崗位職責:
根據營銷部生產通知單及生產部提供生產排程單,技術部提供樣品(如擦色)及客人資料等,抽箱檢驗成型各車間每條線當天生產成品鞋的10%。
(2)工作方法:
a、弄清每款成品鞋的檢驗標準、檢驗方式及重點事項。
b、根據生產部的排程對每條成型線的每批成品比對樣品鞋進行抽查是否達到質量標準。
c、每天至少抽取每條線生產產量的10%,隨機抽取,對整批次判定合格后才簽字入庫。
d、判定返工批次,必須馬上填寫不合格返工通知單,第一時間通知成型副主管及品管員簽字確認,如有爭議發生請技術部有關人員進行分析,由責任人承擔一切責任。
e、如自己不能處理的重大問題及時向成型品管組長匯報情況。
f、檢查大包裝、小包裝的包裝事項是否按客人的要求進行包裝,如發現批量錯誤,馬上填寫抽查報表,經成型副主管和包裝人員簽字并要求返工。
g、監督不合格成品進行返工,直至合格后才能入庫。
7、成型品管組長:
(1)崗位職責:
督導品管的工作,跟蹤新款試做和處理品管員無法確定的異常問題。
(2)工作方法:
a、按進上交報表。
b、督導、檢查成型品管員是否按規定程序作業,對成型品管員的違規作業及時予以糾正,并根據處罰條例執行處罰。
c、對成型品質中的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并跟蹤處理結果。
d、全程跟蹤新款的量產試做,如發現問題立即反饋給技術部。
8、品管統計員:
(1)崗位職責:
品管部文件資料的整理和傳送以及品管部的報表匯總。
(2)工作方法:
a、收集品管部各單位報表并準確無誤地整理和統計,不得私自改動。
b、當天報表統計次日完成,當月報表統計次月5日以前完成。
c、品管文件的下發需及時并要求責任人員簽字落實。
d、品管統計資料和品管文件檔案整理需做到清楚易查。
9、品管主管:
(1)崗位職責:
a、負責不斷健全和完善品管體系,讓品質管制的過程數據化,并能通過質量目標、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利用,持續改進品管體系的有效性。
b、培訓和督導部屬人員嚴格按品質管理制的有關規定和程序操作,定期考核部屬人員的工作績效。
c、按月評估各生產車間的品質管理績效。
d、負責對總門主管以上(含主管)的溝通。
(2)工作方法:
a、不斷總結產生品質變
異的原因,以及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效果,通過每月品管部各職位報表的有關數據分析質量目標的完成情況,思索如何持續改進品管體系的有效性,以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
b、例行審閱品管員、品管組長的檢查記錄不和品質狀況和品質變異,了解和掌握品質生產的動態。
c、例行巡視各車間生產過程,調察整個流程品質狀況和品質變異,檢查品管員和品管組長是否嚴格按照品質管制的有關規定和程序操作。
d、日常幫助品管組長判別有疑難的品質問題,及時與其他部門主管溝通,解決品管組長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及時向總經理匯報自己無法解決的或有必要向總經理匯報的有關問題。
e、視實際需要,協助生產部門教育員工增加品質意識,逐漸形成全員品管的局面。
f、以品質檢查記錄表為依據,評估品管部人員的工作績效和車間管理的品管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