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教學質量監控中心部門職責范本

教學質量監控中心部門職責范本

2024-07-15 閱讀 9936

教學質量監控中心部門職責

教學質量監控中心是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從事教學工作的督導、監控和評估工作的機構,具有學術研究、咨詢參謀、信息傳遞、情報服務等業務職能。具體工作職責如下:

1、執行上級關于教育工作的各項指示,參與學校教學工作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強化對我校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建立健全教育教學督導與教育質量評估機制,進一步使我校的教學督導與教學評估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促進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

2、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學工作政策和措施,制定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及進一步完善學校各教學環節的評估指標,具體實施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估;

3、制定和完善教學督導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教學督導機制,負責與教學督導的聯系、協調和服務工作,收集、整理、分析、發布和反饋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督導工作信息,建立教學質量評估檔案,為教師的評先、評優、晉級等提供支撐;

4、及時掌握全校教育教學動態,總結教學督導與評估工作,對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分析性建議和對策研究;不定期向學校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教學簡況或調研、考察報告等,為學校教學工作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

5、開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教學監控、教學督導和教學質量評估等方面的政策與理論研究,匯集校內高等教育研究情報、信息資料,并及時整理、編輯,建立信息庫,為學校領導和各部門、各單位、各學院提供改進教學工作的信息咨詢服務;

6、參與高等教育教學工作水平的評估和教學方面的評審、評先、評優工作;

7、開展學校授權和委托的其他有關工作。

篇2:教學質量監控制度(范本)

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制度教研組長必須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教學質量是學校的核心問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關系著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在新形勢下,為了全面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學校在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等諸多方面協調發展,我校出臺《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力求通過質量監控,樹立“教學質量生命線”的意識,促進教師提高全面提升質量的自覺性,糾正違背現代教學思想與教育理念的教學行為,有效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生動、健康、和諧的發展,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校首先組織教學質量監控的組織體系,由校長室(教導處為主要執行者)、學校(教研組)及教師構成三級監控組織,根據管理的職能,在不同層面上實施質量監控。

教學質量監控的基本內容為

(一)學校教學管理層面:

學校常規管理。學校按照課程計劃、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工作,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科學有效,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實到位,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學科日常教學過程。即通過對教師日常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常規工作的監控,了解教師學科教學中取得的成績,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以加以解決。對教師備課的監控,對上課進行監控,建立校行政領導聯系校(教研組)制度,對布置的作業和考試進行監控。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布置家庭作業,對學生作業要批改及時規范,努力培養學生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二)學生學業水平層面。

學生的學業水平就是指在正常的學校教育條件下,按照課程標準和學校學科培養目標的要求某學段的學生在三維目標上達到的綜合水平。

具體為:學生學習成績:以課程標準為主要依據,以教材為主要載體,通過編制命題形成若干試題庫,這些試題將密切配合教學進度,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測試后對其教與學的狀況形成客觀、清晰的認識。

學生學習狀態:主要指其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效能感等,良好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是教育教學應當追求的重要的目標,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是落實質量提升的重要抓手。

學生學習環境: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狀態都有密切的關聯,改善學習環境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優化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舉措。包括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學校環境、家庭環境。

(三)教師教學思想與業務能力層面。

教學思想制約教學行為,通過監控教師的教學思想,有效促使教師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合或保持一致性。教師的業務能力,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標志,要不斷提高教師應變、板書、寫作、解題、口語等基本功,更要提高教師獨立備課、鉆研教材的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現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教師必須參加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每學期每個教師做到四個一,即寫好一節評課,備好一節最佳教案,撰寫一篇高質量的教學論文,上好一節滿意的公開課。各位教師要及時總結教研成果,每人每學年至少上交一篇教學論文或案例分析。

教師教學質量。一是依據各學科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估,二是依據教師教學工作規范,對教師備、改、輔等教學工作進行評估,三是依據學生學習成績的發展指數,對教師的教學績效進行評估。

監控的方式分為他控、互控、自控,涉及的人員包括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管理層、教師、家長、學生等方面。一級監控:學校監控(主要由教導處負責)。二級監控,學校教研組負責,起疏通、組織、調整、反饋作用。三級監控,教師自我監控。

學校在監控時,及時發現,激勵、表揚輔導有成效的教師,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對于教學質量提升的教師要盡力給予激勵,至少“評優評先”給予優先,真正從本質上把懶惰教師與勤奮教師區分開來,營造濃厚質量意識氛圍。

篇3:某實驗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實施辦法

實驗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實施辦法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進一步貫徹執行市、縣加強小學教學質量監控的意見,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如下實施辦法:

1.對教師教學質量的監控

(1)內容

①教師在教學觀念、理解課程標準、鉆研教材、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情況。

②教師在執行學校教學常規,在日常教學工作(備課、上課、作業、考試、輔導等)中的表現與業績。

③教師的學習、進修及從事教學研究、教改、出經驗、出成果的情況。

(2)形式

①設立教研組、課題組、備課組,制定以校為本教研制度,開展以校為本的教研活動,通過組內材料學習、經驗交流、進行開課、評課,"結對子"活動,確實提高教師教學素質。

②隨堂聽課(以語文、數學為主,兼其他學科)。從"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目的的確定、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效果的體現"等方面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估。

③檢查教案(以語文、數學為主,其他學科抽查)。除檢查是否按教學進度寫,是否體現教學全過程(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難點、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外,還要了解教師是否把備課作為教學改革突破口,即是否體現課改精神,課題研討的運用,教后反思,是否有實用性。

④檢查作業設置與批改(以語文、數學兩科為主)。著重檢查了解:a、作業設置的類型及學生作業負擔情況。b、教師批改是否及時,規范。c、學生的錯誤作業是否要求學生更正,教師是否及時反饋。d、學生書寫、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情況。

2、對學生學業質量的監控方面

(1)內容

①學習態度、習慣與能力。

②課堂上守紀、參與、自主、創新的表現。

③課外學習、活動的情況。

④學科考試、考查的成績。

(2)形式

①隨機測查。結合聽課,進行課后一定范圍內檢查,如口試、筆試、問卷、操作等。測試內容主要結合授課,有重點選取某方面的知識能力,以考查學生的學習質量,檢驗教師的教學效果。

②結合隨機聽課,了解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如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口語表達、主體意識、自主創新、個性發展等。

③平時不定期組織對各班各學科進行單元教學質量抽測,由教導處命題。期末統一組織進行考試和考查,統一命題,統一評卷記分,公布平均分數和及格率、優秀率。組織進行上下學期、學年質量對比,進行鞏固率、提高率分析,及時公開。

④參閱期末語文、數學試卷成績表,了解學生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情況,進一步作質量分析,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工作。

⑤各科制定學生學業評價表,體現多元,既有老師評、學生自評和互評,家長評;體現多維,既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能力,又體現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還有學習的過程與方法;要把平時考查和期末測試結合起來。

⑥與學生座談,了解課外、學習、活動情況。提出如何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