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某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2024-07-15 閱讀 1222

學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

一、完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制度。實施“校長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任課老師課堂抓,學生家長經常抓”的工作格局,每學期開一次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進行認真細致的安排部署。

二、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對法制宣傳教育早安排、早部署,實行目標責任制和量化考核,使學校法制宣傳教育與文化課教育互相結合,同步進行。

三、落實法制教材。學校除統一征訂教育部、全國普法辦組織編寫的學校法制教育讀本外,應根據各年齡段學生心理特點,編寫符合實際、形象生動、寓教于樂的普法教材,增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導性、互動性和趣味性。

四、落實課時計劃。每學期不少于4課時,每學年不少于8課時。

五、落實教學內容。重點學習宣傳《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禁毒法》等法律法規。

六、落實法制副校長責任。學校聘請的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積極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形式多樣、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每學期進行一次法律輔導。

七、資料齊全。做到“三有”即:有計劃安排、有教學資料、有測試檔案。

篇2:七中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

贛州七中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與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區教育改革發展目標任務,在贛七中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大力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堅持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推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加快建設全市綜合實力強區和贛州現代文明中心城區,構建和諧平安章貢,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主要目標:按照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培養青少年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充分發揮學校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系統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和青少年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進一步增強教育工作者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學校校長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能力和自覺性。

二、主要任務

(一)按照“五五”普法規劃要求,以學習宣傳憲法為核心,進一步學習宣傳國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開展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教育,學習宣傳與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相關法律法規,大力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青少年學生的憲法意識、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辦事成為自覺行為。

(二)緊緊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要求,學習宣傳有關保障和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規范行政管理行為和學校辦學行為等內容的法律知識;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使廣大教育工作者完整準確地理解《義務教育法》的意義、各項制度以及具體條款內容;學習宣傳維護學校、教師合法權益,促進學校民主管理的法律規定;學習宣傳維護未成年學生合法權益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規;學習宣傳維護校園安全、保障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法律知識,切實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生和社會各界依法參與教育管理的能力。

(三)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法治觀念與法律素質,作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形成科學、系統的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建立學生法律素質的評價標準,全面提高學校法制教育的水平。

(四)堅持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重,既要加強法制教育,注重法治實踐,發揮好法律對人們行為的規范作用;又要加強品德教育,注重道德實踐,發揮好道德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教育引導功能。要建立健全法制教育與品德教育、依法治校與道德實踐并重的長效機制,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貫徹到法制教育和法治實踐之中。

(五)堅持普法與推進依法治教的實踐相結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大力開展依法治校。積極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進一步完善依法、科學和民主決策機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學校依法治理的制度與機制,健全符合法治精神和法律規定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校園秩序和文化氛圍,使學校成為青少年學生參與法治實踐、培養法治觀念、提高法律素質的重要場所。

三、對象與要求

(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學校必須把維護青少年學生和廣大教師的權利、履行相應的義務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提高青少年學生和教師的法律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必須促進教育公平、公正,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受教育權利,著力解決社會關心的教育熱點和難點問題。

(二)青少年學生是贛七中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積極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法治觀念、法律素質和公民意識。

1、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要突出憲法教育,把學習憲法知識,掌握憲法原則,養成尊重憲法的意識和觀念,作為基礎性、根本性任務,以培育民主法制觀念、愛國意識和國家安全統一意識;要著重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律素質,養成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自覺用法律規范行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辦事的精神風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使學生了解有關的教育法律、法規等基本知識和制度;學習有關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和保障人身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與自我預防能力。

2、要有針對性地對青少年學生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對學生重點開展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識,樹立守法觀念。通過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

3、要全面落實學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課程和師資,建立全面、系統的學校法制教育課程體系,使法制教育成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堅持品德教育與法制教育并重,將法律教育列入課程;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作用,努力推進學校法治氛圍的形成。

4、要建立和完善學校、社會、家庭相結合的法制教育網絡,積極開辟第二課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推進學生學法用法實踐活動,通過課外教育、社會實踐、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刊、網絡等媒體,以及校園網、校園宣傳欄,建立校園普法宣傳陣地,不斷豐富學校法制教育的內容,創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動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質量與效果。

(三)按照《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要求,切實提高學校領導干部對法治原則、主要法律制度和行政、教育法律規范的理解與運用水平,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自覺性。

(四)切實提高學校校長和教師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校長要帶頭學習法律知識,樹立依法治校的觀念,提高依法管理學校事務的能力。進一步推進教師的法制宣傳教育,將法制教育特別是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列為必修課,圍繞教師工作與生活的實際,組織教師系統學習、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則和各種必要的法律規范,以及教育專業法律知識,提高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法律、培養學生法治觀念的意識與水平。

四、工作步驟與安排

“五五”普法規劃從2006年開始實施,到2010年結束。共分三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階段(2006年):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制定“五五”普法規劃,認真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良好的法制宣傳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06年下半年至2010年):學校根據本規劃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突出年度工作重點,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有檢查、有成效。學校的“五五”普法規劃、年度普法計劃、年度普法工作總結、日常普法信息及時報區教育局。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0年):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進行全面考核驗收。

五、組織領導和保障

(一)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好“五五”普法,提高青少年學生和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質、法治觀念,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要把普法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擺上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做好規劃,切實抓緊抓好。

學校成立“五五”普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贛七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決定“五五”普法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由局主要校長任組長,書記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五五”普法的具體組織實施。

(二)學校要在立足于本校法制建設和開展學法的基礎上,加強與校外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溝通,建立法制宣傳教育的協作機制,利用各方面的資源和優勢,共同做好學校法制教育工作。同時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工作,保證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的和諧、安全、健康,減少各種社會不良因素對學生的負面影響。

(三)學校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理論研究,改進和創新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同時加強普法教育各類臺帳資料的管理,注重平時的整理、歸檔工作。

贛州七中

2006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