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鞋廠產品制造過程控制工作制度

鞋廠產品制造過程控制工作制度

2024-07-10 閱讀 9425

鞋廠產品制造過程控制制度

目的:

優化生產流程,均?生產線各工序生產壓力,通過各工序的緊密銜接與配合,達到整個制造作業的精細化、標準化,達到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目的。

適用范圍:

生產一線各工序。

內容:

1、生產中的物流控制:

1)半成品由配套組配套員送到生產線上,由絲印工序操作工負責核對數量并及時簽字確認.

2)物料由操作工提出物料需求,配套員送到生產線上,由物料員負責清點接收.

3)生產完畢,由物料員負責余料的清點、核實種類、數量、填寫《余料清單》退庫,成品由絲印工、操作工、檢查員三道工序核對數量,確保輸入輸出一致。

4)產中產生的廢物(如料帶等)要妥善存放,及時清理,不允許亂堆亂放,非生產垃圾不允許存放在生產線上。

2、生產中的作業控制:

(1)各工序必須嚴格執行防靜電要求,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及時對設備進行清理和保養,并填寫各項記錄。

(2)各工序要及時進行信息反饋,下道工序要及時將生產中的問題向上道工序反映,并檢驗結果。

(3)不允許竄崗(嚴禁未經允許擅自離崗)。

(4)生產現場要保持安靜,嚴禁大聲喧嘩,禁止工作時間通電話。

(5)各工序的物品擺放必須嚴格遵守定置管理要求,不得亂堆亂放。

3.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絲印工序在印刷前要對線路板進行外觀檢查,杜絕有缺陷產品流入生產線;

(2)印刷后的半成品要逐個進行檢查,有缺陷的要單獨放置,及時處理,清洗完畢后用氣槍吹干,經IPQC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貼片工序上料前,操作工要核對物料種類、封裝、精度,上料完畢檢查員復檢無誤后進行生產,并由檢察員填寫《上料確認表》;

(4)貼片工序生產出的第一件半成品由檢查員核對圖???進行首板,核對無誤方可回流焊接,未做完首板前嚴禁半成品回流;

(5)生產過程中的換料和程序調整,必須第一時間通知檢查員復檢;

(6)換料由物料員填寫《換料卡》,并在5分鐘內通知操作工互檢,電容在接料前由檢查員進行測試;

(7)、生產中手貼和手補器件,由操作者填寫詳細的《手補單》和《手貼單》隨產品送檢查工序,檢查員檢查完畢后隨產品入庫;(8)不同產品生產完畢后的棄料要標識明確,分類存放,嚴禁混料和不同產品物料混用。

4.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損耗控制

(1)各工序在生產中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物料,立即書面形式IQC向反映情況;

(2)凡發現棄料嚴重(超過公司規定),要在《使生產確認表》上注明嚴重程度,請設備工程師協助解決并予以確認;

(3)對于零損耗物料,凡人為原因造成丟失或損壞,以10元/只進行處罰。

5.生產線各工序負荷和質量風險控制

(1)各工序負責各自生產設備的安全使用和日常保養,衛生的保持,下板機由爐前和檢查工序共同負責;

(2)設備操作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未經設備工程師同意,不得私自改動設備參數或運行狀態;

(3)各工序負荷分配:絲印:杜絕漏印,印偏和有外觀缺陷線路板流入貼片;貼片:錯料,亂板,缺件;爐前:極性,嚴重移位;檢查:焊接質量的檢查(立碑,虛焊,漏焊,粘連);物料:換錯料;退錯料;AOI:極性,缺件(可上AOI產品),粘連(細間距)。

(4)各工序制造風險分配:工序間實行相互考核,由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各工序在生產中發現的的質量問題,要及時通知責任工序進行改正,并驗證結果,同時要在各工序交接記錄中詳細填寫,提醒下班注意;

6.生產過程中的考核控制

(1)違反物流控制要求的第一次給與警告,再犯給予20元/次罰款;

(2)違反作業控制要求的第一次??與警告,再犯給予20元/次罰款;

(3)違反質量控制要求的第一次給與10元/次罰款,再犯給予20元/次罰款;

(4)下道工序發現上到工序制造缺陷(含各工序負荷風險控制中的所有項),以每項10元進行處罰,如果下道工序未發現,至第三道工序發現,則以等同金額處罰上兩道工序;

(5)物料員接錯料一次,扣罰當月全部工資;退錯料一次,給予50元/次罰款;

(6)對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者,給于50元獎勵。

(7)、對及時發現重大質量隱患,避免出現質量事故者,給予200元/次獎勵。

篇2:鞋廠產品制造過程控制工作制度

鞋廠產品制造過程控制制度

目的:

優化生產流程,均?生產線各工序生產壓力,通過各工序的緊密銜接與配合,達到整個制造作業的精細化、標準化,達到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目的。

適用范圍:

生產一線各工序。

內容:

1、生產中的物流控制:

1)半成品由配套組配套員送到生產線上,由絲印工序操作工負責核對數量并及時簽字確認.

2)物料由操作工提出物料需求,配套員送到生產線上,由物料員負責清點接收.

3)生產完畢,由物料員負責余料的清點、核實種類、數量、填寫《余料清單》退庫,成品由絲印工、操作工、檢查員三道工序核對數量,確保輸入輸出一致。

4)產中產生的廢物(如料帶等)要妥善存放,及時清理,不允許亂堆亂放,非生產垃圾不允許存放在生產線上。

2、生產中的作業控制:

(1)各工序必須嚴格執行防靜電要求,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作業;及時對設備進行清理和保養,并填寫各項記錄。

(2)各工序要及時進行信息反饋,下道工序要及時將生產中的問題向上道工序反映,并檢驗結果。

(3)不允許竄崗(嚴禁未經允許擅自離崗)。

(4)生產現場要保持安靜,嚴禁大聲喧嘩,禁止工作時間通電話。

(5)各工序的物品擺放必須嚴格遵守定置管理要求,不得亂堆亂放。

3.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絲印工序在印刷前要對線路板進行外觀檢查,杜絕有缺陷產品流入生產線;

(2)印刷后的半成品要逐個進行檢查,有缺陷的要單獨放置,及時處理,清洗完畢后用氣槍吹干,經IPQC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貼片工序上料前,操作工要核對物料種類、封裝、精度,上料完畢檢查員復檢無誤后進行生產,并由檢察員填寫《上料確認表》;

(4)貼片工序生產出的第一件半成品由檢查員核對圖???進行首板,核對無誤方可回流焊接,未做完首板前嚴禁半成品回流;

(5)生產過程中的換料和程序調整,必須第一時間通知檢查員復檢;

(6)換料由物料員填寫《換料卡》,并在5分鐘內通知操作工互檢,電容在接料前由檢查員進行測試;

(7)、生產中手貼和手補器件,由操作者填寫詳細的《手補單》和《手貼單》隨產品送檢查工序,檢查員檢查完畢后隨產品入庫;(8)不同產品生產完畢后的棄料要標識明確,分類存放,嚴禁混料和不同產品物料混用。

4.生產過程中的物料損耗控制

(1)各工序在生產中發現不符合要求的物料,立即書面形式IQC向反映情況;

(2)凡發現棄料嚴重(超過公司規定),要在《使生產確認表》上注明嚴重程度,請設備工程師協助解決并予以確認;

(3)對于零損耗物料,凡人為原因造成丟失或損壞,以10元/只進行處罰。

5.生產線各工序負荷和質量風險控制

(1)各工序負責各自生產設備的安全使用和日常保養,衛生的保持,下板機由爐前和檢查工序共同負責;

(2)設備操作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未經設備工程師同意,不得私自改動設備參數或運行狀態;

(3)各工序負荷分配:絲印:杜絕漏印,印偏和有外觀缺陷線路板流入貼片;貼片:錯料,亂板,缺件;爐前:極性,嚴重移位;檢查:焊接質量的檢查(立碑,虛焊,漏焊,粘連);物料:換錯料;退錯料;AOI:極性,缺件(可上AOI產品),粘連(細間距)。

(4)各工序制造風險分配:工序間實行相互考核,由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各工序在生產中發現的的質量問題,要及時通知責任工序進行改正,并驗證結果,同時要在各工序交接記錄中詳細填寫,提醒下班注意;

6.生產過程中的考核控制

(1)違反物流控制要求的第一次給與警告,再犯給予20元/次罰款;

(2)違反作業控制要求的第一次??與警告,再犯給予20元/次罰款;

(3)違反質量控制要求的第一次給與10元/次罰款,再犯給予20元/次罰款;

(4)下道工序發現上到工序制造缺陷(含各工序負荷風險控制中的所有項),以每項10元進行處罰,如果下道工序未發現,至第三道工序發現,則以等同金額處罰上兩道工序;

(5)物料員接錯料一次,扣罰當月全部工資;退錯料一次,給予50元/次罰款;

(6)對及時發現生產中存在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者,給于50元獎勵。

(7)、對及時發現重大質量隱患,避免出現質量事故者,給予200元/次獎勵。

篇3:生產制造過程控制程序

生產加工模具制造配件企業過程控制程序包含架構圖,共同學習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編號:

生產制造過程控制程序版本:

1目的

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力度,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出,確保生產過程中每道工序都在受控狀態下進行且能滿足要求,并對其進行持續不斷地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內注塑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管理。

3職責

3.1技術部負責編制產品控制計劃,負責提供產品的技術標準、檢驗標準、返工作業指導書等,參與處理生產過程中的重大質量問題。

3.2生產部負責制定生產計劃,負責生產過程的策劃和管理;負責對生產環境的監控、設備與模具的確認;組織與其他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負責對生產人員進行調配以確保生產按計劃完成;負責制各產品的作業指導書、工藝控制文件,并嚴格執行工藝文件。組織生產現場物流控制,確保原材料、輔料負責編生產部負責按生產計劃進行開機準備、確認工作。

3.3物流部負責按生產計劃做好生產前準備提供生產所需各類原料及輔料。

3.4采購部負責根據公司生產計劃,組織生產現場物流的控制,確保原材料、輔料等準備及時、充分。

3.5質量部負責對生產過程進行監控,負責對成品進行確認。

4管理內容

4.1生產部負責以銷定產,根據公司現行狀況編制公司的年度計劃、月計劃、日計劃,下達并監督執行。

4.1.1生產計劃的編制依據

a.市場部的銷售計劃或訂單;

b.設備生產能力完狀況,模具、工裝、檢具的配套情況;

4.1.2生產計劃編制內容

a.產品品種、數量、規格、顏色;

b.各設備、模具、工裝等準備作業計劃;

c.各產品生產操作人員的配備;

d.原料及輔料的需求計劃。

編制:審核:批準:第1頁共5頁

生產加工模具制造配件企業過程控制程序包含架構圖,共同學習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編號:

生產制造過程控制程序版本:

4.2生產準備

4.2.1生產部負責按生產計劃落實設備、模具、工裝及操作人員的提前準備,如有不足須及時通知生產計劃科。

4.2.2物料部負責按生產計劃落實原材料及輔料的提供。

4.2.3設備科根據生產計劃提前做好設備保養及維護工作,確保生產時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并做好設備維修/維護記錄。

4.2.4模具科負責按生產計劃確認模具狀態,做好去銹等維護工作。

4.2.5生產科按生產計劃進行開機準備工作:現場懸掛產品作業指導書、產品工藝參數表等,并確保各工序操作人員得到、理解并正確使用。

4.2.6質量部負責準備產品檢驗指導書懸掛于生產作業現場。

4.3生產實施

4.3.1上模、開機:生產科按《上模作業指導書》進行上模操作完畢后按產品工藝要求進行設備調整,確認原材料、輔料與生產計劃無誤后進行試機。

4.3.2首件試樣:生產科完成上述工作進開始進行首件試制,通過自檢合格后通知質量部檢驗員進行首件產品確認。

4.3.3首件確認:質量部檢驗員接生產班長通知后應立即前往生產機臺對該產品按檢驗指導書內容進行確認,判定產品符合標準后,于《首/末件記錄表》中加以記錄,并在產品上粘貼“首/末件確認”標識;如檢驗員判定產品不符合要求,則由生產科繼續進行調整,調整確認合格后再次通知檢驗員進行首件判定。

4.3.4批量生產:生產科按檢驗員簽封的“首件”后方可安排批量生產。

4.3.5自檢:現場操作人員按“操作指導書”進行作業,并按“首件”對產品進行100%自主檢驗。

4.3.6過程監察:質量部按《生產過程監察管理規定》對產品進行巡檢,確保生產過程處穩定、受控狀態。

4.3.7產品包裝:生產合格證的產品由現場操作人員按產品包裝方案進行包裝待成品檢驗員進行抽檢確認。

在巡檢過程中若發現產品有部分瑕疵,但其使用及功能沒有問題,在基于實際狀況的需求時,由生產科組織相關部門對該產品按“極限樣件”進行封樣。

4.4異常處置

編制:審核:批準:第2頁共5頁

生產加工模具制造配件企業過程控制程序包含架構圖,共同學習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編號:

生產制造過程控制程序版本:

當生產過程中發現過程特性不穩定時,質量部檢驗員應立即督促生產科長/班長進行及時糾正,并實施加嚴檢驗(由兩小時巡檢頻次至1小時或半小時),等過程特性得到控制后恢復原巡檢頻次。

4.4.1發現生產過程不穩定時,由質量部檢驗員按《生產過程監察管理規定》對不合格品/可疑產品進行隔離,并粘貼紅色“不合格品”或藍色“待定產品”標識;并將產品異常信息記錄進“巡檢記錄表”中,注明發現時間、數量等。

4.4.2生產科針對發現的異常情況立即組織原因分析,重新進行產品試制,直至產品合格后按4.3.3“首件確認”進行;生產科須對異常調整的情況加以記錄,說明調整原因、調整位置、調整參數等信息,以便后續對產品進行預防性分析并制定預防措施。

4.4.3隔離產品由質量部檢驗員進行確認后再做處置(報廢、返工/返修)。

4.4.4不合格品經評審后如需進行返工,由技術部制定“返工作業指導書”后,交生產科安排返工作業。

4.5產品末件確認

4.5.1產品生產結束前應通知質量部檢驗員對該批生產的產品進行“末件”確認,確保該批次產品的生產整個過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4.5.2質量部檢驗員在做“末件”確認時,不僅記錄產品的質量信息,還須記錄產品末件時的工藝參數,確認過程受控。

4.6過程變更確認

產品在連續生產過程中如發生設備故障更換其他設備或維修后重新使用、模具維修、操作人員更換等后,應重新進行“首件確認”。

5過程流程圖

編制:審核:批準:第3頁共5頁

生產加工模具制造配件企業過程控制程序包含架構圖,共同學習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編號:

生產制造過程控制程序

版本:

編制:審核:批準:第4頁共5頁

下達生產計劃

進行生產準備

人員準備模具準備

檢查模具狀態/維修

記錄物料確認物料準備

確認操作人數/人員技能設備準備

檢查設備維修/修護記錄,進行設備點檢產品操作指導書/工藝參數表

確認指導性文件

上模生產計劃單物料明細表設備維修記錄設備點檢表模具維修/維護記錄操作指導書工藝參數表

試機

模具使用記錄

按工藝參數調整設備

自檢通過后通知檢驗員確認

重新調試

進行首件記錄并做首件封樣進行每兩小時質量監控

100%過程自檢按首件標準

進入量產出現異常

分析原因消除異常設備/工藝調整記錄

通知質量檢驗重新確認

質量過程記錄表

YES

NO

YES

可疑產品隔離

NO

檢驗員

不合格品處理

末件確認

首/末件確認記錄表

生產結束

YES

NO

申請報廢

返工/返修

產品報廢申請單

首/末件確認記錄表

組織評審

返工作業指導書

生產開機作業流程

使用記錄

6相關文件

生產過程監察管理規定

生產加工模具制造配件企業過程控制程序包含架構圖,共同學習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編號:

生產制造過程控制程序版本:

工裝/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記錄控制程序

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6相關表格

生產計劃

編制:審核:批準:第5頁共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