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產品安全性控制程序
公司產品安全性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性,識別產品和過程的安全性問題,可靠地避免故障,并在出現問題時,能提供必要的證據證明本廠對涉及產品安全性/產品/過程控制可靠,避免相應的賠償和責任。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所有用戶和工廠確認的涉及安全/環保的特殊性產品的過程控制活動。
3.定義:
3.1產品責任:用于描述生產者或他方對因其產品造成的與人員傷害、財產損壞或其它損害有關的損失賠償責任。
3.2產品風險:是指產品為滿足自身功能而具有的風險,此外總體產品上的部分產品所引起的風險也屬此例。
4.職責:
4.1技術開發部負責產品安全性策劃、識別特殊特性,及對涉及產品安全性技術資料的歸檔工作。
4.2生產部、計劃供應部負責對涉及產品安全性的產品/過程進行標識、控制,適時制定限制不合格品損失的應急方案。
4.3質量保證部負責對安全/環保件的檢驗、試驗和內部審核。
4.4廠部辦公室負責產品安全性方面的法律糾紛處理,人勞教育室負責產品安全性方面的培訓。
4.5計劃供應部負責對涉及產品安全性分承包方的控制,并就有關產品安全性事宜與顧客聯絡。
4.6計劃供應部負責有關產品的緊急追回;質量保證部負責組織原因分析和糾正措施制訂,并對產品安全責任事故提出處理意見。
5.工作程序:
5.1產品安全性策劃和確定:
5.1.1按合同評審程序規定,由技術開發部負責將顧客的所有資料(設計圖、技術條件、協議書等)翻譯或消化。
5.1.2由技術開發部對顧客提供的資料進行評審,查閱顧客在上述資料中有無標
識涉及到產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符號,由技術開發部將顧客標識或通過FMEA
分析,確定涉及產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編制《產品安全性清單》,注明所有產品安全性項目(包括產品/過程特性)和控制要求。
5.1.3新產品項目小組在進行產品開發和過程策劃時,針對所有產品安全性項目采用當今最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檢測手段,以保證產品的安全性。
5.1.4新產品項目小組在產品開發和過程策劃時須進行FMEA分析、識別潛在風險和知曉提供的產品在整個系統或車輛中的功能,并通過材質試驗、裝車試驗、消聲測試等研究,來識別和估計由于不當的開發、加工而造成潛在風險。所有可能的風險和采用措施均須反映在FMEA分析報告、控制計劃和相應作業指導書中,并能在產品說明中予以識別和標注。
5.1.5考慮到由于產品安全性后果可能造成的嚴重性,由工廠負責聘請熟悉有關產品安全性法律的法律顧問協助處置有關法律事務,有必要時針對風險很高的
產品與保險公司聯系投保事宜,避免或減輕因產品安全性事故造成工廠的損失。
5.2人員資格的培訓:
5.2.1對于所有從事與產品安全性生產有關的設計、采購、生產、檢驗人員由
廠辦人勞教育室按規定進行有關產品安全性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a.產品責任的原則。
b.對產品安全性進行控制的意義。
c.使員工知曉如果出現產品安全性事故能提供必要的證據證明工廠過程控制有效,這樣可使責任方轉移,而一旦確定本廠責任,則工廠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和直接損害/缺陷后果損害的責任。
d.使員工了解與自己工作有關的零件和特性有哪些涉及到了產品安全性。
e.了解工廠內部所有涉及產品安全性的技術、管理文件。
5.2.2按規定由人勞教育室保存所有涉及產品安全性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素質資料,確保達到規定的員工崗位素質要求。
5.2.3將產品安全性培訓內容適時組織培訓,讓班組每一個員工知曉和理解。
5.2.4按培訓程序規定人勞教育室制定人員頂崗計劃,確保在需要更換人員時有其他素質良好人員頂崗。
5.3生產過程控制:
5.3.1由新品項目小組按規定進行產品策劃,制定控制計劃和各類作業指導書,確定所有影響安全性的工藝參數和控制手段,并在以上文件上對涉及產品安全性的特殊特性(包括產品/過程)按顧客指定的符號進行標識。
5.3.2由新品項目小組對影響產品安全性的過程進行能力驗證,要求在批量認可/生產件批準前Ppk不小于1.67,批量生產六個月后,Cpk不小于1.33,過程能力不足或缺少驗證時需進行100%檢驗。
5.3.3對用于檢測涉及產品安全性項目的測試設備按規定精度要與公差范圍相適應,并定期進行周檢和保養,以及一年進行一次MSA分析測定其能力。
5.3.4按規定來標識產品,保證所有涉及產品安全性的零件的可追溯性,注明批次/爐號,在貯存時,須保證先進先出,不可混批,對有使用期限的產品須在產品標識上作說明。
5.3.5由生產部制訂所有涉及產品安全性的零件/產品的應急計劃(補救和追回流入市場產品,限制損失),應急計劃須考慮產品風險情況,且在接受委托時進行協商和根據顧客要求確定。
5.4存檔文件:
5.4.1為在發生產品安全性質量問題時,證明本廠過程控制有效,使責任轉移或減少責任,須提供必要的過程記錄,因此本廠規定了以下所有涉及到產品安全性的文件和記錄進行存檔、標識和保存。
a.生產工藝文件(產品設計圖、工藝規程、FMEA分析報告及作業指導書,關鍵工序目錄)。
b.檢驗規程、檢驗記錄、測驗報告、材料化驗報告等。
c.過程能力測定報告,控制圖。
d.檢測設備校準記錄、MSA分析報告。
e.人員培訓/資格記錄、人員職責規定。
f.需要時的安全數據表格。
g.涉及產品安全性和各種管理標準,產品和工藝標準/規范。
5.4.2將5.4.1涉及的文件和記錄按《管理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技術文件和資料控制程序》和《質量記錄控制程序》的規定歸檔,保存期15年,并對涉及到產品安全性項目的內容按顧客指定的符號作標識。
5.4.3存檔可用書面、膠片和磁盤等多種方式,必要時對重要文件采用安全歸檔,確保信息保存可靠和查閱方便。
5.5分承包方的控制:
5.5.1由計劃供應部在向涉及產品安全性的分承包方提出采購時,核實在采購合同、質量協議、技術協議中是否明確了該分承包方提供產品/服務涉及到了具體產品安全性項目以及控制要求和由
于分承包方原因可能承擔的產品責任,由各相關部門在編制采購資料時須明確以上內容要求。
5.5.2在進貨檢驗和分承包方評審時,須注意檢查分承包方有無按采購資料規定執行。
5.6由質量保證部按《內部質量審核控制程序》規定對涉及產品安全性過程進行體系或過程審核或產品審核。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02.03-01《產品安全性檢查清單》
篇2:貨柜裝柜安全控制程序
目的設立本程序以規范運輸過程,防止貨物丟失或非準許進入,滿足GSV防恐要求。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所有從事運輸的貨倉人員和司機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3.職責由貨倉主管策劃和安排貨場倉工作貨物運輸,具體運輸工作由海關人員和司機人員負責。4.程序4.1貨物運輸4.1.1有成品外運時,貨倉人員必檢驗司機的運輸通知并與船務部發出的指示精神核實后,方能裝載貨物。4.1.2一般物料,半成品對外運輸時需憑采購部或船務部出具的通知進行裝載。4.1.3所有貨車集裝箱在裝載貨物前后必須接受例行貨柜車七點檢查并清潔干凈。如發現車門不嚴或車箱破爛,應向貨倉負責人提出拒絕給該類車箱裝載貨物。4.1.4在裝載區域裝載貨物時,需由安全經理或制定安全人員進行監控,未經許可的人員或車輛不得進入該區域內。4.1.5貨物在裝載完畢就即時上鎖或使用一次性封條,于運輸單上填寫封條號碼,收貨方對運輸車輛進行檢驗是否在運輸的過程中被篡改過,如有異常應即時向廠部和客戶報告,商討有效的處理方案。4.1.6所有車輛由貨倉統一管理。客、貨車必須分區停泊,對貨車停車區域實施監控,禁止準許人員進入。貨倉內所有的物料的儲存環境必須由同一門口進出的唯一途徑,窗口需要有玻璃關閉緊密,不能讓外界進入任何物件4.1.7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不得隨時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4.1.8成品、貨物的裝載有獨立的區域,裝載區域內不準未經允許可人員及車輛進入,裝載人員接受貨倉主管的管理,并需要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載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4.1.9貨物裝載過程需要有貨倉負責人監督,防止未經許可人員,車輛的進入及異常事情的發生,當發現有不尋常事情或不允許人員進入裝載區域時,貨倉負責人應即時加以阻止,
并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保存。4.1.10貨物被裝好后應即時由貨倉管理人員將車門封好/上鎖,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被開鎖,一般不可以讓司機接觸車門鎖匙。外運出口貨物應由貨倉負責人貼上廠封條紙,待海關檢查后再插上海關發給的封匙
篇3:貨柜封條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加強對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避免運輸途中貨物的丟失,調包,或被不法分子,恐怖組織利用制造恐怖事件,確保貨物及時運到,安全結關。
2.適用范圍適用于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
3.工作職責海關人員或相關指定代表負責貨柜封條安全管理。
4.工作程序
4.1所有貨車須在指定貨,在未得到安全經理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在非裝卸區域裝卸貨物.
4.2裝貨前由落貨員檢查貨柜內壁的編號是否一致.記錄下號碼于《落貨單》.檢查貨柜外表的號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應作退柜處理.如果號碼有更改過或重新噴上去的痕跡,應記錄在報告上.
4.3落貨員應檢查貨柜是否有損壞,如柜壁有穿孔,則作退柜處理.并檢查貨柜內是否有異物或異味.如果有,應作清潔處理。
4.4落貨員要檢查柜門是否可以關嚴,手把及門扣是否完好。
4.5落貨員作清單核準,核對箱嘜并開箱檢查(至少5箱)箱內貨物是否與清單一致。
4.6確認無誤后,由指定的裝卸員負責裝卸.未經許可,不可由他人代替或幫手。
4.7所有貨物需在指定保安員人員監控下裝車及卸貨。在此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不得有任何非準許人員或物料的接近或進入。
4.8裝卸員應小心輕放貨物,如有“此方向上”標致的,應按要求方向擺放。
4.9落貨員統計所有裝箱數.并記錄于《落貨單》。
4.10裝卸完畢,經安全經理或安全代表進一步檢查確認后,對貨物進行拍照,照片中需明顯地看到箱嘜跟紙箱日期印,即對運貨車進行鉛封或貼上封條,對貨柜車之集裝箱上鎖。
4.11集裝箱封條由報關員統一保存和控制,所有封條采取流水號方式編號,在裝貨完成后,由安全經理檢查確認后,通知報關員,報關員發出封條,對貨柜進行貼封。封條號碼需記錄于《落貨單》上,以便在有需要時追溯。
4.12貼好封條好,拍照,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