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廠產品先期質量策劃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先期質量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產品質量先期策劃使引進產品滿足顧客要求,以最低成本及時提供優質產品,并在早期對產品/過程進行全面的策劃,使策劃的結果更加完善。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工廠引進產品/改型產品的策劃活動。
3.定義:
產品質量策劃:是一種結構化的方法,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其產品使顧客滿意所需的步驟。
4.職責:
4.1廠長負責協調策劃過程中各部門工作。
4.2由各部門成員組成的項目小組負責產品質量先期策劃工作和實施。
4.3各部門負責在產品質量策劃中配合項目小組工作,并對本部門在項目小組中代表所承擔的工作負責。
5.工作程序:
5.1項目小組的組成和前期策劃
5.1.1計劃供應部在市場調研時,應及時將產品的需求信息形成報告后提交廠長,由廠長適時召集各部門代表對引進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討,并考慮顧客目前和將來要求和期望、市場和業務計劃等,制訂新品引進建議書。
5.1.2由廠長任命項目小組組長(一般由技術開發部代表擔任),組建由質量保證部、生產部、技術開發部、生產準備部、計劃供應部等部門代表參加的項目小組。必要時有關分承包方和顧客代表參加(顧客參與不能免除本廠對產品策劃責任,同樣針對分承包方),并由廠長明確項目組長的職責。
5.1.3本廠的產品質量策劃包括四個階段,即產品引進的前期工作及樣品、過程策劃及驗證、產品和過程的確認和反饋、評定和糾正措施。
5.1.4由項目組長確定每一代表(組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工作內容和職責可以分階段確定并形成項目組責任矩陣圖。并對數據的機密、安全、資料妥善保護作出規定,必要時對分承包方組員作出相應規定。
5.1.5由項目組全體成員以會議形成確定引進產品的成本目標、進度安排、資源配備、可能需要的顧客幫助、建立顧客聯系渠道等。
5.1.6產品先期質量策劃必須以同步工程的方式進行,由跨部門橫向協調的項目組實施,其目的是為縮短開發周期、盡早為顧客認可投入批量生產。
5.1.7由項目組制訂產品開發進度計劃,標明重要時間進度期限和各部門的具體工作任務;計劃進度安排須符合顧客進度期限要求;在產品質量策劃中項目組應盡其全力預防缺陷,盡可能采用防錯技術;產品開發進度計劃隨著進展狀況可作適當調整;由項目組長監督進度計劃的實施,必要時報告廠長,由其協調各部門工作。
5.1.8根據培訓程序規定,確定項目組成員是否具備產品質量策劃所需的全部技能,如未具備則需在該成員參與策劃前進行所需技能的培訓。
5.2產品引進前期工作及其樣品
5.2.1由項目組長根據產品建議書制訂產品責任書,確定產品可靠性和質量目標。
5.2.2新設備、設施要求
a.由項目小組按《質量手冊》中有關質量策劃要求進行新設備和設施的策劃,制訂設備和設施計劃明確要求,并根據《設備管理和維護保養控制程序》進行安裝調試和設備機器能力測試以及驗收。
b.由項目小組對工作進度進行控制,以保證新的設備盡可能在樣品試制前完成,并按《新設備和試驗檢查清單》進行評審。
5.2.3特殊特性和過程特性
項目小組根據引進產品的技術資料進行識別、評審、確定特殊特性。
5.2.4量具/試驗設備要求
a.由項目小組確定所需的量具/試驗設備,制訂所需量具和試驗設備清單,對于采購的量具和試驗設備,按《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進行校準和驗收。
b.按《新設備、工裝和試驗設備檢查清單》進行評審,由項目小組監測進度,以保證滿足所要求進度。
5.2.5分承包方開發和認可
項目小組根據《分承包方選擇和評價控制程序》規定完成分承包方選擇、樣品認可、最終確認,形成材料清單。
5.2.6人員配置和培訓計劃
由項目小組根據《培訓程序》制訂人員配置和培訓計劃并實施。
5.2.7成本策劃
由項目小組在產品先期確定新品成本目標,并對每個階段的成本作出評價。
5.2.8制訂樣品控制計劃
由項目小組參考引進的資料,制訂樣件控制計劃,對將要涉及的測量、材料和性能試驗做出描述,并按《控制計劃檢查清單》評審所制訂樣件控制計劃,顧客要求時須經批準。
5.2.9可行性評審和管理者的支持
a.項目小組按《小組可行性承諾》評估所提出的過程設計能按預定時間以顧客可接受的價格付諸于制造、試驗、包裝和足夠數量的交貨,并符合所有工程要求。
b.項目小組對所提出的過程具有可行性的一致性意見和所有需解決的未決議問題形成文件提交給廠長,以產品質量策劃會議形式進行評審和決策。
5.2.10樣品的認可
a.按樣品控制計劃進行小樣試制,為了控制成本,須有目的地去采購試驗(試制)工具及試制中所需的檢驗裝置(也包括軟件),以便能將這些在試制過程中所使用的設備盡可能多地直接用于將來批量生產。
b.由項目小組負責根據顧客規定的認可程序進行認可,并針對實施認可須制定樣件認可要求:
--數量、狀態、交貨期、包裝、樣品和首批樣品的交貨地點;
--與顧客商定的試驗報告的形式和內容;
--樣品認可程序;
--用于樣品認可的生產檢測設備制造和準備;
--如分承包方參與樣品認可,則對分承包方過程/成本開發進行監控和必要培訓。
5.3過程策劃及驗證
5.3.1如顧客未提供包裝標準,則由項目小組根據引進產品的資料,制定包裝標準;如包裝標準由顧客提供,則應符合顧客提出的包裝方案。
5.3.2產品/過程質量體系評審
由項目小組按《產品/過程質量檢查清單》對現有質量體系進行評審。
5.3.3過程流程圖
由項目小組根據引進產品的資料制訂過程流程圖。并對其完整性、合理性進行評估。
5.3.4場地平面布置圖
由項目小組對生產場地布局進行策劃,繪制場地平面布置圖,注明物流、檢測點、控制圖位置和不合格品貯存區,所有材料流程須與過程流程圖和控制計劃相協調,并按《場地平面布置檢查清單》進行評估。
5.3.5特性矩陣圖
由項目小組編制《特性矩陣圖》,顯示過程參數
和制造工位之間關系。
5.3.6過程FMEA
a.按過程流程圖,對所有生產工序(適當時包括分承包方)以及所有特殊特性進行風險評估和PFMEA分析,分析時可參考相類似的產品的缺陷情況,過程FMEA是一種動態文件,當發現新的失效模式時,需進行評審和更改,并利用PFMEA工具努力改進過程,以防止發生缺陷,當RPN值>60時必須作出反應計劃。
b.顧客要求時在生產件批準/認可前須由顧客進行評審和批準,按《過程FMEA檢查清單》對所制訂過程FMEA進行完整性評估。
5.3.7試生產控制計劃
由項目小組在樣品研制后批量生產前制訂試生產控制計劃,描述所進行的材料、功能試驗、試生產控制計劃包括正式生產過程生效前要實施的附加產品/過控制,如增加檢驗頻次,增加過程中的檢查和終檢次數、統計評價、增加審核等,按《控制計劃檢查清單》對其完整性進行評估,顧客要求時須經其批準。
5.3.8檢驗流程計劃及檢驗指導書
按《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制訂檢驗流程計劃和檢驗指導書。
5.3.9過程指導書
由項目小組根據引進產品的資料,結合FMEA、控制計劃、性能規范、材料規范、工業標準、過程流程圖、場地平面布置圖、特性矩陣圖、過程參數、生產者對過程和產品的專業技能和知識、過程操作者情況,制訂各類指導書,以確保向所有對過程操作負有直接責任的操作人員提供足夠詳細的可理解的安全操作規程,內容須符合有關的文件中規定的作業指導書要求,并在現場易于得到。
5.3.10測量系統分析計劃
由項目小組針對控制計劃中所涉及的所有測量系統制定測量系統分析計劃,其內容包括保證量具線性、準確度、重復性、再現性、穩定性。
5.3.11初始過程能力研究計劃
由項目小組針對控制計劃中被標識的特殊特性制定初始過程能力研究計劃。
5.3.12包裝規范
由項目小組按《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根據顧客的包裝標準或一般包裝要求,設計單個的產品包裝(包括內部的分隔部分)圖紙和制訂包裝指導書。確保所設計包裝在包裝、搬運和開包過程中產品性能和特性保持不變,并與所有材料搬運裝置相匹配。
5.3.13管理者支持
由項目小組完成以上工作內容后,整理和匯總資料將目前項目狀況和未解決的問題形成文件,由廠長主持,各部門主管參加,針對項目小組完成情況和未解決的問題,召開產品質量策劃會議,評審項目狀況和對未解決問題作出決策。
5.4產品和過程確認
5.4.1試生產采用正式生產設備、環境(包括生產操作者)、設施和循環時間來進行生產,試生產由項目小組主持,生產車間配合實施,試生產的最小數量根據顧客要求執行,通過試生產,以確定試生產能力。
5.4.2測量系統評價
在試生產當中或之前,使用規定的測量裝置和方法按工程規范,檢查控制計劃標識的特性,實施測量系統分析評價。
5.4.3初始能力研究
由項目小組對控制計劃中識別的特性進行初始過程能力研究。
5.4.4生產件批準/批量認可
由項目小組負責按《生產件批準控制程序》規定進行生產件批準/批量認可。
5.4.5生產確認試驗
由項目小組委托質量保證部對制造出來的產品按技術標準進行試驗。
5.4.6包裝評價
由項目小組進行包裝試驗,以確保產品在正常運輸中免受損傷和在不利環境下受到保護。
5.4.7生產控制計劃
根據試生產控制計劃實施情況,最終制定生產控制計劃描述對產品/過程特性、過程控制、試驗和測量系統,顧客要求時須經其批準,并按《控制計劃檢驗清單》評估完整性。
5.4.8質量策劃認定和管理者支持
a.由項目小組在首次產品裝運之前按《產品質量策劃總結和認定》對控制計劃、過程指導書、量具和試驗設備進行評審。
b.在質量策劃之前,項目小組將表明滿足所有的策劃要求或關注問題,以及項目狀況和未決問題形成文件,由廠長主持召開評審會議,各部門主管參加,針對以下方面進行評估,通過各部門參與和提問確保產品質量和藍圖盡可能最好且內容廣泛:
--通過試生產中發現的問題,有無采取消除措施并得到實施;
--根據FMEA分析、耐久試驗、跑車試驗結果制訂的消除措施是否得到實施;
--在新過程/工藝形成過程中,所有重要的質量保證活動的結果是否形成文件;
--在質量策劃時是否將批量生產的質量和采購預先策劃包括在內。
5.5反饋、評定和糾正措施
5.5.1減少變差
按生產控制計劃,在正常生產中采用控制圖方式來識別過程變差,通過運用排列圖、因果圖來分析變差原因,按《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制訂糾正措施來減少變差。
5.5.2顧客滿意
按規定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
5.5.3交付和服務
按《服務控制程序》對交付和服務進行控制。
5.6控制計劃要求
5.6.1控制計劃須包括以下內容:
a.產品名稱;
b.過程階段;
c.引用工作指導書名稱和編號;
d.明確制造時必須監控的特殊特性;
e.過程監控(程序描述/監控方法/職責/檢測指導書);
f.檢測參數(材質/功能特性);
g.引用其他文件資料。
5.6.2除非顧客放棄對控制計劃的批準權利,所有控制計劃均得到顧客產品工程部和質保部批準和必要時的相互協調,以下情況須重新評審和更新控制計劃:
a.產品更改;
b.過程更改;
c.過程不穩定;
d.過程能力不足;
e.檢驗方法、頻次修訂。
5.7項目組須確保產品質量策劃結果形成規范及指導書和安全操作規程,這些文件須完整且易懂,文件包括流程圖、過程指導書、特殊特性、檢驗流程計劃/產品檢驗標準。
5.8在項目完成后由項目小組組長將策劃開發中所得到的經驗、數據結果進行匯總交廠部辦公室歸檔,這資料可供質量保證部、生產部、生產準備部、技術開發部參閱。以便用于其它開發過程,避免在過程策劃中發生重復錯誤。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02.01-0
1《項目責任矩陣表》
QR/SH02.01-02《新設備、工裝和試驗設備檢查清單》
QR/SH02.01-03《控制計劃檢查清單》
QR/SH02.01-04《產品/過程質量檢查清單》
QR/SH02.01-05《場地平面布置檢查清單》
QR/SH02.01-06《特性矩陣圖》
QR/SH02.01-07《過程FMEA檢查清單》
QR/SH02.01-08《產品質量策劃總結和認定》
QR/SH02.01-09《材料清單》
QR/SH02.01-10《特殊特性清單》
QR/SH02.01-11《小組可行性承諾》
QR/SH02.01-12《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QR/SH03.01-07《產品建議書》
篇2:貨柜裝柜安全控制程序
目的設立本程序以規范運輸過程,防止貨物丟失或非準許進入,滿足GSV防恐要求。2.范圍本程序適用于所有從事運輸的貨倉人員和司機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3.職責由貨倉主管策劃和安排貨場倉工作貨物運輸,具體運輸工作由海關人員和司機人員負責。4.程序4.1貨物運輸4.1.1有成品外運時,貨倉人員必檢驗司機的運輸通知并與船務部發出的指示精神核實后,方能裝載貨物。4.1.2一般物料,半成品對外運輸時需憑采購部或船務部出具的通知進行裝載。4.1.3所有貨車集裝箱在裝載貨物前后必須接受例行貨柜車七點檢查并清潔干凈。如發現車門不嚴或車箱破爛,應向貨倉負責人提出拒絕給該類車箱裝載貨物。4.1.4在裝載區域裝載貨物時,需由安全經理或制定安全人員進行監控,未經許可的人員或車輛不得進入該區域內。4.1.5貨物在裝載完畢就即時上鎖或使用一次性封條,于運輸單上填寫封條號碼,收貨方對運輸車輛進行檢驗是否在運輸的過程中被篡改過,如有異常應即時向廠部和客戶報告,商討有效的處理方案。4.1.6所有車輛由貨倉統一管理。客、貨車必須分區停泊,對貨車停車區域實施監控,禁止準許人員進入。貨倉內所有的物料的儲存環境必須由同一門口進出的唯一途徑,窗口需要有玻璃關閉緊密,不能讓外界進入任何物件4.1.7設立獨立的成品儲存倉,成品儲存倉有專人負責管理,任何人未經許不得隨時便進入,如有客人或品質檢查員進行檢查的必須要有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4.1.8成品、貨物的裝載有獨立的區域,裝載區域內不準未經允許可人員及車輛進入,裝載人員接受貨倉主管的管理,并需要接受安全知識培訓。裝載車輛司機在將車輛停泊好后應即進入司機休息的地方等待。4.1.9貨物裝載過程需要有貨倉負責人監督,防止未經許可人員,車輛的進入及異常事情的發生,當發現有不尋常事情或不允許人員進入裝載區域時,貨倉負責人應即時加以阻止,
并對此進行相應的記錄保存。4.1.10貨物被裝好后應即時由貨倉管理人員將車門封好/上鎖,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被開鎖,一般不可以讓司機接觸車門鎖匙。外運出口貨物應由貨倉負責人貼上廠封條紙,待海關檢查后再插上海關發給的封匙
篇3:貨柜封條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加強對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避免運輸途中貨物的丟失,調包,或被不法分子,恐怖組織利用制造恐怖事件,確保貨物及時運到,安全結關。
2.適用范圍適用于貨柜封條的安全控制。
3.工作職責海關人員或相關指定代表負責貨柜封條安全管理。
4.工作程序
4.1所有貨車須在指定貨,在未得到安全經理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在非裝卸區域裝卸貨物.
4.2裝貨前由落貨員檢查貨柜內壁的編號是否一致.記錄下號碼于《落貨單》.檢查貨柜外表的號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應作退柜處理.如果號碼有更改過或重新噴上去的痕跡,應記錄在報告上.
4.3落貨員應檢查貨柜是否有損壞,如柜壁有穿孔,則作退柜處理.并檢查貨柜內是否有異物或異味.如果有,應作清潔處理。
4.4落貨員要檢查柜門是否可以關嚴,手把及門扣是否完好。
4.5落貨員作清單核準,核對箱嘜并開箱檢查(至少5箱)箱內貨物是否與清單一致。
4.6確認無誤后,由指定的裝卸員負責裝卸.未經許可,不可由他人代替或幫手。
4.7所有貨物需在指定保安員人員監控下裝車及卸貨。在此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不得有任何非準許人員或物料的接近或進入。
4.8裝卸員應小心輕放貨物,如有“此方向上”標致的,應按要求方向擺放。
4.9落貨員統計所有裝箱數.并記錄于《落貨單》。
4.10裝卸完畢,經安全經理或安全代表進一步檢查確認后,對貨物進行拍照,照片中需明顯地看到箱嘜跟紙箱日期印,即對運貨車進行鉛封或貼上封條,對貨柜車之集裝箱上鎖。
4.11集裝箱封條由報關員統一保存和控制,所有封條采取流水號方式編號,在裝貨完成后,由安全經理檢查確認后,通知報關員,報關員發出封條,對貨柜進行貼封。封條號碼需記錄于《落貨單》上,以便在有需要時追溯。
4.12貼好封條好,拍照,存檔,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