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酒店員工一提醒二處罰三培訓規定

酒店員工一提醒二處罰三培訓規定

2024-07-10 閱讀 8887

酒店員工一提醒、二處罰、三培訓

“一提醒”即上級對下級、管理人員對員工工作中的失誤或不正確的行為,第一次采取提醒的辦法加以糾正和解決。要做好這一點,必須以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和規章制度為前提。

對酒店來說,一部模式就是經營管理的法典。同時也是服務質量的藍圖,它對服務質量所應達到的標準,服務程序的操作要求均做了詳細的闡述,確定并規范了服務人員的工作要求、標準、程序等,也為質檢人員提供了檢查依據。但它能否付諸實施,要依據管理人員的現場監督,而現場監督需要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質量檢查人員才能依據其有理有序地開展工作,并做到違章必糾。一位酒店同行把酒店制度稱作是經營、管理者的標尺,是員工的準則,可見其設立的重要性。

錯誤重復第二次就是愚蠢。“二處罰”即就對酒店人員重復同一件錯誤,經提醒后整改、落實不積極、不到位的行為進行處罰。要做好這一點,一是要塑造一支有強烈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敢于負責的質量檢查隊伍。

質量檢查工作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如何行之有效地開展此項工作?首先質檢員要具備思想意識和學習意識。質量檢查人員應該出于公心,做到公正、公平、客觀,對事不對人,并要以身作則,從我做起,杜絕在質量檢查中濫用權力。由于酒店檢查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此,質檢人員要努力學習各部業務知識,對前臺業務要精,對后臺業務要熟,對酒店老規定要掌握,對新規定要了解。

其次,還要具備責任意識和問題意識。“酒店無小事,做好了小事就等于辦成了大事。”質檢員要敢查、會查,同時要發揮放射性思維、聯想思維。正如一位酒店專家所講,“質量檢查人員要拿著放大鏡去看問題。”質檢人員作為酒店的“內部警察”,要維持酒店正常的經營秩序,就要將思想意識、學習意識、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有機統一地結合,才能無所顧忌地實施檢查,當好總經理的參謀。

二是要建立日檢、周檢、月檢的質量檢查體系。

建立完善的日檢、周檢、月檢的質量檢查體系,可以保證服務質量管理工作更好地貫徹、落實。

酒店每日的例行檢查由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實施檢查。由于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專一負責質量檢查工作,因此,在檢查中要強調并樹立為部門服務的思想,而非專一挑毛病、找問題。本著既要檢查問題還要幫助部門解決問題的宗旨,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在日常檢查中將當天發現的問題,分部門、分種類,以質檢日報的方式于第二天早上發至有關部門。對日常衛生、儀容儀表、禮節禮貌、服務操作等細節部分給予提醒,并限時整改。對重復出現、整改落實不積極或嚴重違規違紀事件要處罰,做到質檢日報天天見,整改落實隔天查,再查不改要處罰。這樣,質檢工作就以提醒、整改為目的,消除了質檢人員與各部門的對立,融洽了關系。質檢人員發現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幫助部門解決問題,不僅僅是為了處罰。

周檢工作由分管人力資源部的副總牽頭,帶領各部門專職質檢培訓主管進行檢查,檢查中采取互挑毛病、不遮不掩,對各部門、各崗位進行全面檢查,包括服務質量、衛生保潔、儀容儀表、禮節禮貌、設備養護、安全防火等,并結合酒店整體培訓計劃,檢查員工的落實情況。

月檢工作在每月下旬,由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牽頭、帶領酒店各部門經理實施檢查,此種可采取定時或不定時檢查,由于它是酒店服務質量檢查的最高形式,因此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容易引起各部門的重視。在這種形式的檢查中,要注意對不同部門的重點檢查,要注意檢查的均?性,同時要注??檢查的權威性,對檢查出的各種問題,要求有關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限期整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拒絕。為確保檢查的嚴肅性,對于問題的當事人和責任人必須按有關條例嚴肅處理,不搞下不為例。如:在酒店舉行的一次檢查中,檢查人員來到了醫務室,發現室內無人,檢查人員決定對脫崗人員進行罰款,被罰人員不服,申訴說離崗事出有因,是奉客人要求出診了。服務質量管理機構沒有退讓,在酒店總經理的支持下,不但堅持了處罰決定,而且還要求當事人拿出再遇到此類事情時所應采取的措施。至此,醫務室一旦沒人在,會在門上看到一個精致的小牌子,上面說明主人現在何處,何時回來,而且其他辦公室一旦有急事外出,也采取此種辦法。這樣,嚴肅了質量檢查工作,解決了推諉、扯皮現象。

綜上所述,酒店的質量工作就置于嚴格的控制之下,大大促進和提高酒店的整體服務質量管理水平,“三培訓”即本著質檢服務于部門的思想,在日常檢查中,注意收集各部門存在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用培訓的方式加以解決。如:某一時期新員工較多,普遍存在對各服務不大膽、不熱情,缺乏必要的禮節常識。針對這一共性問題,組織質檢人員研討,拿出培訓方案,分部門走下去上大課。隨即將其確定為質檢重點,在質檢中加重對培訓內容落實情況的檢查。同時,針對質檢人員的業務特點,實行劃片質檢,由各片業務熟練者負責各片質檢、培訓。分片質檢員在全員實施檢查時,著重負責其所屬區域的檢查、分析及解決。將查出的問題分月度歸類、分析,劃出該部門存在的突出問題,協助部門制定培訓計劃,必要時參與授課。這樣,就將質檢、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即通報―提醒―處罰―培訓―再檢查。

服務質量是酒店生存發展的前提,早靠某一個部??,某一個人來抓好服務質量的做法是不現實的。“一提醒、二處罰、三培訓”的質量管理體系也應該成為整個酒店全員參與的總體行為,以酒店總經理到部門負責人到基層管理員都應是酒店制度的忠誠

篇2:員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一、員工應做到

1、自覺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知識,并有接受單位組織安全培訓教育的義務。

2、駕駛機動車上下班的,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無證駕駛機動車不得駛入廠區。

3、駕駛摩托車上下班(進、出廠)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行駛,騎電動車上下班提倡戴安全帽。

4、駕車人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要駕駛安全設施不全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

5、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不超速行駛,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

6、按規定停放車輛,駕駛員離開車輛時應對車輛采取制動措施,并確認停車安全,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7、因公出差人員或外派(駐外)人員,身處異地,更要加強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避免意外交通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8、上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期間受到機動車傷害后,除了應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外,要保護好事發現場,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報警。報警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況和造成的后果。

9、因事故受傷就醫時應向醫務人員講清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并保管好所有的就醫證明材料。

二、單位應做到

1、利用各種宣傳工具、信息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知識。

2、單位的大門口顯要位置應設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語或安全警示標志。

3、安全保衛人員應經常性地對員工駕車進、出廠戴安全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要掌握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職工情況。

4、廠區內各類車輛應限低速行駛,并定點停放,停車棚(庫)設置安全提示牌。

5、鼓勵職工乘座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有條件的單位應配備客車接送職工上下班。離廠區較遠的三班制作業人員,單位應為其提供夜間休息場所。

6、廠(礦)區內租賃、外包、外協的鏟車、挖機等特種車輛必須證照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不符合要求的,有權責令其整改或責令其停止作業。

7、加強勞動紀律管理,員工在市區因公外出時,必須到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條件許可時企業應為其派車。上班時間嚴禁擅自離廠,以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篇3:員工上下班交通安全規定

1.目的

為了保證員工上下班交通安全,進一步加強項目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避免職工在上下班期間發生意外,提高項目部員工上下班的交通安全意識,規范項目部上下班管理制度,保障全體職工人身及財產安全,增強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制定員工上下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2.適用范圍:本規定僅限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牟項目部。

3.引用文件

3.1《交通安全法》;

3.2《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3.3《項目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等。

4.一般規定

4.1項目員工必須嚴格遵守上下班管理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遇有特殊情況應向現場負責人請假,得到批準后方可離開施工現場;

4.2禁止上班前飲酒,一旦飲酒應及時告知本班組負責人,由班組負責人根據本班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的調整;

4.3由于本項目點多線長為了確保上下班期間員工的人身安全,上下班期間應結伴而行,禁止單獨穿越危險區域(如:車流較大的路段,主要交通路口,高邊坡和深基坑等);

4.4如突遇雷電、冰雹、強風等惡劣天氣施工人員應躲避在距施工點較近的工棚內或民房內,待惡劣天氣停止或減弱時結伴返回住所;

4.5集體上下班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打電話或做其他事情;

4.6在上下班途中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靠右行駛,在穿越公路時要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5.駕駛員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5.1出車前應仔細檢查車輛燈光、信號、專項、制動等安全裝置,確認安全可靠方可行使;

5.2經常性對所用車輛進行維護,杜絕帶病行駛;

5.3在通過十字路口或需要轉彎、調頭時,必須更加小心,必要時要有專人指揮,并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

5.4不得不逆向行駛時,要做到鳴號、慢速、靠邊行駛,電動自行車等應打方向燈;

5.5自覺學習《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知識,并有接受項目部組織的安全培訓教育的義務

5.6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不超速行駛,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

5.7項目部及施工隊小車駕駛應嚴格遵守項目部綜合辦公室制定的小車車輛管理辦法,按項目部規定停放車輛,駕駛員離開車輛時應對車輛采取制動措施,并確認停車安全,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5.8駕駛摩托車(含電瓶車、自行車,以下簡稱“三車”)上下班(進、出廠)不使用未檢驗、脫保、報廢車;保證車況良好(剎車、燈光等),正確戴好安全帽行駛,騎“三車”提倡戴安全帽,做到謹慎駕駛。

5.9項目部門衛應經常性地對員工駕車進、出廠戴安全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要掌握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員工情況,員工有義務積極配合檢查。

5.10交通工具駕駛員和乘坐人員,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覺貫徹本規定,嚴格履行職責,及時發現、排除不安全隱患,重大問題立即報告,確保安全萬無一失。

5.11雨雪天氣駕駛摩托車、電動車必須穿戴緊身雨衣,防止因扯掛或雨衣絞入輪子、鏈條內導致意外事故發生。

6.交通工具的檢查

6.1日常例行檢查;

6.2定期檢查、不定期檢查、專項檢查和巡回檢查、每逢大型節假日及換節時令定期檢查;

6.3根據季節變化對管線進行防凍、凍脹及防洪處理。

6.4橫穿馬路時注意事項

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6.5乘車時注意事項

1)上下班乘坐車輛時,要排隊候車,按先后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后,先下后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乘車時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7.意外發生應急處置

7.1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期間受到機動車傷害后,除了應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外,要保護好事發現場,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報警,報警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況和造成的后果。

7.2因事故受傷就醫時應向醫務人員講清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并保管好所有的就醫證明材料。

7.3因公出差人員或外派(駐外)人員,身處異地,更要加強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避免意外交通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8.項目部管理人員要求

8.1利用各種宣傳工具、信息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知識;

8.2項目部的大門口、施工現場顯要位置應設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語或安全警示標志;

8.3安全員應經常性地對員工駕車進、出項目部或施工現場戴安全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款;要掌握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職工情況;

8.4鼓勵職工乘座項目部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8.5各外協隊伍鏟車、挖機等特種車輛必須證照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不符合要求的,有權責令其整改或責令其停止作業;

8.6加強勞動紀律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8.7凡發現有員工違反項目部車輛安全檢查的情況,首次告誡,再次抄報公布,第三次按項目部違紀處理,對不聽勸阻或嚴重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的,立即向交警部門報告,由交警部門依法作出處理。

9.加強職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9.1通過每旬、月安全生產例會,加強對職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的教育,提高職工對上下班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9.2落實職工上下班線路優化,盡量避開事故多發易發地段,提高防范事故的技能。

9.3將職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納入“我要安全”和績效考核范疇,促使廣大職工自覺遵守交規。

9.4組織職工對上下班線路進行危害識別,增強職工自我保護的意識,降低事故風險;

9.5放寬職工上下班時間的提前量,切莫匆忙趕路,確保每個職工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10.附責

10.1職工在上下班及工作期間因違反上述規定,引發安全事故,當事人負主要責任的,其經濟損失自行承擔。

10.2此規定為本項目安全管理試行,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牟項目經理部

二〇一三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