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中學教學工作五年發展規劃
外國語中學(學校)教學工作五年發展規劃(20**-20**)
根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特制定學校教學管理、教學工作五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以*教育理論為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法規為依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加強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五年發展目標
(一)教學管理目標:
l、形成強有力的教學指揮系統,實現教學計劃管理科學化,過程管理和規范化。
2、深化教學改革,形成教學研究之風,形成教學研究網絡。
(二)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形成一支“敬業精神強、團結協作好、業務素質高”的教師隊伍。
1、教師學歷達標100%以上。
2、校內骨干教師達60%,校內學科帶頭人達20%,爭取有一至二名市級學科學科帶頭人,形成三套師德好、業務精的教學班子。
3、全體教師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并進行多媒體教學。
(三)教學設施建設目標
1、裝備完整的做機室、多媒體室和電子教室,組建校園網,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2、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和體育、美勞等教學設施達省一級標準.
3、組建規范的圖書室、頁書數量和質量達到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
(四)學生發展目標: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1、會考學科一次性合格率為95%以上,畢業率達100%。
2、高考專科以上升學率達70%以上。其中,本科達20%。
3、按新的體育鍛煉標準,達標率為95%以上。校田徑隊成績進入zz市城區中學前三名.
三、工作思路
“在合格上下功夫,在特長上做文章”,實施科學而規范的教學管理,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的培養為基礎,以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為動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主要措施
(一)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學習現代教學管理理論、先進的教學管理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吸收、充實、完善,使他們具有獨擋一面的能力。
(二)強化教研組建設,實行教研組長負責制,落實教研組常規管理,大力開展教學研究,形成教學研究網絡。
(三)采取自學、專題講座、考試等方式,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繼續教育,讓素質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教師專業水平能適應現代學校教育的需要。
(四)堅持不懈地開展系列教學基本功比武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五)加大學校教學設施的投入,裝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六)切實全方位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學班子組合的最優化。
(七)加強教法和學法研究、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八)大興教學科研之風,以科研推動學校的教學工作。
篇2:外國語中學教學工作五年發展規劃
外國語中學(學校)教學工作五年發展規劃(20**-20**)
根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特制定學校教學管理、教學工作五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以*教育理論為指導,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教育法規為依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加強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五年發展目標
(一)教學管理目標:
l、形成強有力的教學指揮系統,實現教學計劃管理科學化,過程管理和規范化。
2、深化教學改革,形成教學研究之風,形成教學研究網絡。
(二)教師隊伍建設目標:。
形成一支“敬業精神強、團結協作好、業務素質高”的教師隊伍。
1、教師學歷達標100%以上。
2、校內骨干教師達60%,校內學科帶頭人達20%,爭取有一至二名市級學科學科帶頭人,形成三套師德好、業務精的教學班子。
3、全體教師能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并進行多媒體教學。
(三)教學設施建設目標
1、裝備完整的做機室、多媒體室和電子教室,組建校園網,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2、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和體育、美勞等教學設施達省一級標準.
3、組建規范的圖書室、頁書數量和質量達到現代教育教學的要求。
(四)學生發展目標: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1、會考學科一次性合格率為95%以上,畢業率達100%。
2、高考專科以上升學率達70%以上。其中,本科達20%。
3、按新的體育鍛煉標準,達標率為95%以上。校田徑隊成績進入zz市城區中學前三名.
三、工作思路
“在合格上下功夫,在特長上做文章”,實施科學而規范的教學管理,以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的培養為基礎,以教學改革和教學科研為動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四、主要措施
(一)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學習現代教學管理理論、先進的教學管理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吸收、充實、完善,使他們具有獨擋一面的能力。
(二)強化教研組建設,實行教研組長負責制,落實教研組常規管理,大力開展教學研究,形成教學研究網絡。
(三)采取自學、專題講座、考試等方式,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繼續教育,讓素質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教師專業水平能適應現代學校教育的需要。
(四)堅持不懈地開展系列教學基本功比武活動,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五)加大學校教學設施的投入,裝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
(六)切實全方位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現教學班子組合的最優化。
(七)加強教法和學法研究、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八)大興教學科研之風,以科研推動學校的教學工作。
篇3:醫院產科重點專科發展規劃
克州人民醫院20**年產科重點專科發展規劃
按照《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估標準》和《自治區重點專科項目建設醫院》的要求,工作組織管理,明確目標任務,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提高產科醫療能力。醫療技術,并加強科室人才培養和學科隊伍建設,提高醫療治療量,產科制定重點專科建設發展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大精神為指導,落實*****,遵循醫學科學發展規律和特點,開展以發揮特色醫療技術、提高診療水平、擴大服務能力為主要內容的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作,充分發揮臨床重點專科的帶動和示范作用,不斷提高臨床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管理水平,促進醫療機構合理調整技術結構,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以此推動全院乃至全市醫學科學的發展,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服務。
二、主要目標
在全州形成布局合理、技術水平較高、各具優勢(特色)的專科點群,擴大覆蓋面,縮短服務半徑,使人民群眾能就近得到較先進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經過2~3個周期建設,州級臨床重點專科為主體、院級臨床重點專科為基礎的自治區級臨床重點專科新體系。
三,主要內容
1、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主要內容是明確疾病發病機制和提高診療水平,最終解決臨床問題,應根據學科原有基礎、現有優勢、當前發展趨勢及最有可能突破點等來選擇主攻方向,要集中一個學科,不能有諸多突破口,必須從自身優勢出發,選準研究方向,確保成效。
2、專業人員培訓:包括醫師:產科急救和產科治療常規。護士,助產士的技術和人生化服務。時間按培訓人員的實際能力而決定。
3、學術隊伍建設:學科帶頭人應具備副高級職稱以上在全州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周期內擔任省級醫學專科學會的委員或州級醫學專科以上學會的常委;并有1-2名以上從事本專業不少于5年的主治醫師,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住院醫師,高、中、初三級醫護人員數量比例合理,形成一支年齡、學歷和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學科隊伍。
4、強化質量管理:實行單病種質量管理,建立質量控制體系,有較完善的質量管理與費用控制措施。近2年來,該學科沒有發生醫療事故,醫療爭議(醫療糾紛)每年應控制在一次以內。
5、積極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專科建設周期內安排專業技術骨干外出進修、交流學習,有引進高級技術人才計劃的保障措施。
6、科學管理規范:注重內涵建設和科學管理,各項制度規范、健全,管理效益顯著。有完整的危重疑難病例討論記錄和死亡病例討論記錄。床位周轉率、疾病治愈率及各項醫療質量評估指標在本院及州內同級醫院中名列前茅。
7、支撐和保障措施:醫院將按照學科結構調整的原則,保證重點專科有足夠的規模發展空間,以及足夠的相關條件支持。提供開展該學科研究的專項經費,并制定有該學科五年發展規劃和階段性目標,規劃和目標,并有經院務會通過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四、專科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包括專科醫療服務能力、醫療質量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臨床技術發展、輻射作用的發揮等):
1、保障母親和嬰兒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是產科服務的宗旨,提高產科質量直接關系到兩代人的健康、家庭完整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依法規范產科服務,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三級醫院產科功能任務和州級孕產婦急救中心作用。努力產科質量指標任務。
2、產科質量監測指針:產后出血發生率:三級醫院<50%;早產發生率:三級醫院<15%;產褥感率:<2%;滯產發生率:0;會陰三度裂傷發生率:0;院內可避免孕產婦死亡:0;死產發生率:<0.5%
3、科室每年安排一名醫師疆內和疆外進修學習。進修內容主要是:產科重要病種和產科亞專科疾病和產科疑難,危重病人的急救處理。
4、各亞專科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包括技術應用和疑難病種診治等):產科亞專科疾病或技術名稱包括3個方面:1、母體醫學:妊娠合并內外科疾病,糖尿病,子癇前期(輕,重),流產,早產妊娠期膽計淤積征,妊娠期并發癥。2、胎兒醫學:中孕期血清學檢查,羊水穿刺+細胞遺傳學檢查,中孕期超聲,早孕篩查胎兒生長受限,復雜性雙胎,宮內溶血,取樣精技術。3、普通產科:產時胎兒監測,孕期營養,新生兒窒息復蘇,產后出血,羊水栓塞,難產處理等。
5、特色技術應用情況:
剖宮產術出血采用子宮加壓縫合B-Lynch止血技術可避免出血過多引起的死亡和子宮切除。子宮動脈上升支結扎術:此技術剖宮產術中止血作用顯著。
6、產科門診要做大做強,需要設立產科門診,高危妊娠篩查,圍產期保健,孕婦學校等為孕婦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五、醫療質量管理及持續改進方面:
1、堅持以醫療服務質量為根本,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大膽創新,充分發揮克州孕產婦急救中心醫院的作用。
2、著重抓基礎,增強醫護人員素質,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及技術水平。能達到綜合治理年年達標,保持自治區級示范窗口和自治區重點專科稱號。
3、強化業務建設,促進學科發展,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于基層醫院建立診療協作關系,開展多種診療服務,負責三縣一市婦幼保健人員的進修、培訓和管理工作。
4、不斷開展新項目、新技術:產前診斷技術和促進陰道分娩新技術,遺傳室,增加DIC相關檢測及與妊娠有關的免疫學檢查,染色體檢查,提高助產技術。
5、加快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整體素質。
6、本科已成立產科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管理小組,組長和成員。并制定醫療質量檢查方法.1)各組長根據醫院制定的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對所管理的組進行帶教,指導工作,對醫療文書進行質控。2)組長對醫療隱患,醫療缺陷,危重病人及時上報科主任,制定改進措施及治療方案。3)由科主任,兩組長輪流進行培訓,每月一次,每季度進行一次操作考核。4)嚴格遵守三級醫師查房制度。危重疑難病人需行病歷討論,落實術前討論制度由科主任或組長主持。
六、存在問題:
1、科室醫療隊伍建設方面:產科醫師變動多,調科室,退休等原因專科醫療(護理)人員梯隊包括年齡,職稱,學歷等方面的結構不合理。缺連續和能獨立診治本專科主要病種等方面一流專科人員梯隊(斷層醫療人員梯隊狀況)。目前產科無正高,副高2名(已取得自治區人事廳主任醫師資格,目前未聘用),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1名,無執業醫師證的住院醫師7名。無產科門診醫生,產科門診、高危妊娠篩查門診、孕婦學校等需大力開展。
2、產科病人周轉次數快,病人較多,增加護理員1名。
3、需要配備一些設備:中央母親胎兒監護管理系統(已配備),妊高癥監測儀(已配備),嬰兒防盜系統,產后康復治療儀。
4、需要多科室的共同協作配合包括:檢驗科,特檢科,心功能科,內,外科,耳鼻喉,眼科,麻醉科,ICU,輸血科,藥劑科,新生兒科等。
5、設立幾個溫馨(VIP)病房。
6、目前產科病區就醫環境仍處于極差狀態,不符合基本產科病房及院感要求,存在爆發院感的極大隱患,急需醫院首要增加產科病房,病床面積,改善科內就醫環境。
克州人民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