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深基坑某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措施

深基坑某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措施

2024-07-12 閱讀 2304

深基坑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第一節質量目標實施計劃

質量標準:符合國家及南昌市有關施工技術標準、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施工質量目標:確保本工程達到國家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合格標準,工程質量合格率100%。

第二節質量管理制度

1技術交底制度

1.1施工技術交底

施工技術交底是指工程施工前由主持編制該工程技術文件的人員向實施工程的人員說明工程在技術上、作業上要注意和明確的問題,是施工企業一項重要的技術管理工作。交底的目的是為了使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了解工程的概況、特點、設計意圖、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等。施工技術交底一般都是以有形物(如文字、影像、示范、樣板等)向工程實施人員交流如何實施工程的信息,以達到工程實施結果符合文字要求或影像、示范、樣板的效果。

1.2施工組織設計交底

在工程開工前約定的時間內,本司必須完成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及內部自審批準工作。在由監理、建設單位逐級審核批準后,由本司組織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是本司在實施現場工程管理的一級技術交底,是對施工所做的全面性安排,是指導施工的重要技術經濟文件。

其目的主要是使參建者了解到施工的工期、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等方面的目標及要求。對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合理組織人力、物力起到積極作用。

1.3施工方案交底

施工方案應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規范、標準和設計要求。分部、分項重點工程、關鍵施工工藝或季節性施工等均應有方案或技術措施。施工方案對項目任務、施工部署、施工組織、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和材料、質量等具體內容,均應有較強的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是本司實施現場工程管理的二級技術交底。

其目的是使具體指揮施工的專業工程師了解各施工階段的具體部署,對將要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藝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其編寫第三級技術交底提供依據。

1.4分項技術交底

分項技術交底是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具體化。是更細致、更明確、更加具體的技術實施文件,是工序施工或分項工程施工的具體指導文件。分項技術交底的內容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本司在實施現場工程管理的三級技術交底,其目的是使所有的施工人員了解工程對象的設計情況、建筑和結構特點、技術要求、施工工藝、質量標準等。

2測量放線復核制度

工程施工測量放線是建設工程由設計轉化為實物的第一步。施工測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綜合質量,并且制約著施工過程中有關工序的質量。

3材料、構配件、設備檢驗制度

包括在供應商處材料進場檢驗、復試;進場物資經過驗證和檢驗、復試合格后,由采購員與庫管員辦理驗收手續,雙方在驗收憑證上署名。并進行材質證明、合格證等資料的收集。

4樣板施工掛牌制度

分項(工序)施工前,由專業工程師依照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以及現行的國家規范、標準,組織進行分項(工序)包括旋噴樁、土釘墻樣板施工,請業主、監理共同驗收,樣板驗收合格前不得進行下一步施工,同時專業公司在樣板施工中要接受技術標準、質量標準的培訓,做到統一操作程序,統一施工做法,統一質量驗收標準。

5過程三檢制度

在工程施工中生產班組應熟悉并遵守施工圖紙、操作規程、質量標準、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和工序控制點等有關技術文件規定的要求,隨時檢查其貫徹執行情況,分析研究工序能力,預防和消除異常因素,促使工序處于良好受控狀態,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

6關鍵特殊工序質量控制制度

施工過程的輸出不能由后續的監視或測量加以驗證的,或僅在工程已交付使用之后問題才能顯現的過程為特殊過程。主要有:旋噴樁、土釘墻施工等。

7質量檢驗制度

在堅持"驗評分離、強化驗收、完善手段、過程控制"的指導思想和貫徹國家工程施工質量系列規范標準實施的基礎上,特制定本制度。

專職質量工程師檢驗核定工作程序一般包括:施工前檢查、施工過程檢查、核驗檢查和發送檢驗表等幾個步驟。

8成品保護制度

根據需要保護的建筑產品的特點不同,可以分別對成品采取"防護"、"覆蓋"、"封閉"等保護措施,以及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來達到保護成品的目的。

9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包括技術信息資料管理、施工技術資料的管理。

10質量例會制度

項目經理部每周將召開質量例會,由各專業公司的負責人參加,對質量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分析上周質量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周質量預控措施,并與與會者共同商討解決和預控質量問題的措施,會后予以執行。每次例會都將形成相應的會議紀要,并進行分發,作為下周檢查的依據。

11質量獎罰制度

為規范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強化質量管理意識,進一步提高施工現場的整體質量水平,規范現場的施工程序,確保本司質量管理目標的實現。針對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制定現場獎罰措施。

第三節分部分項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灌注樁

1.1技術管理保證措施

1.1.1協助測量人員定位放線,保證樁位準確無誤;

1.1.2護筒埋好后,對樁位及護筒進行檢查;

1.1.3鉆機就位,開孔驗收,把好關卡;

1.1.4成孔鉆進過程中,檢查鉆機傾斜情況,檢查泥漿性能;

1.1.5清孔、終孔驗收不合格的不準移機、下籠;

1.1.6保護層墊塊布局不合格的進行返工;

1.1.7工序質量管理由質檢人員負責。

1.2施工工藝保證措施

1.2.1成孔垂直度保證措施:鉆進過程中經常檢查鉆桿垂直度。

1.2.2孔壁穩定性:嚴格控制泥漿池中泥漿比重,以保證孔壁穩定性。

1.2.3鋼筋籠固定:通過特制固定插桿,一次性將籠子準確定位。

1.2.4混凝土灌注:清孔后,混凝土灌注前由當班技術員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滿足技術要求方可灌注;灌注過程中,當班技術員及時探測導管內外混凝土面高差,控制埋管深度,留足浮漿高度。

2高壓旋噴樁

樁的檢驗應按現行有關規定、質量驗收規定、設計文件的質量要求進行。

2.1施工前應對水泥進行檢查,對施工組織設計中制定的施工順序、檢測手段(包括儀器、方式)也應檢查,。

2.2施工中對成孔、清渣、高壓噴射水泥漿等

進行全過程檢查,應復驗孔底持力層土性。

2.3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混凝土強度,并應做工程地基樁質量及承載力的檢驗。高壓噴射注漿樁質量必須符合表10-3-1規定。

表10-3-1質量檢驗標準(mm)

3基坑變形監控

本工程作為南昌市的重要工程,其基坑定位為一級基坑進行變形監控。土方開挖必須確保支護結構安全和周圍環境安全為前提。當設計有指標時,以設計要求為依據,如無設計指標時應按表10-3-2的規定執行。

表10-3-2基坑變形的監控值(cm)

基坑類別圍護結構墻頂位移監控值圍護結構墻體最大位移監控值地面最大沉降監控值

一級基坑353

4降水監控

降水與排水是土方開挖順利進行的保障措施,施工前應有降水與排水設計。當在基坑外降水時,應有降水范圍的估算,對重要建筑物和公共設施在降水過程中應監測。

4.1降水系統運轉過程中應隨時檢查觀測孔中的水位。

4.2基坑內明排水應設置排水溝及集水井,排水溝縱坡控制在0.1%~0.2%。降水與排水施工的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10-3-3規定。

表10-3-3降水與排水施工質量檢驗標準

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驗方法

1排水溝坡度0.1~0.2%目測,坑內不積水,溝內排水暢通

2井管(點)垂直度1%插管時目測

3井管(點)間距(與設計相比)≤150%用鋼尺量

4井管(點)插入深度(與設計相比)≤200mm水準儀

5過濾沙礫料填灌(與設計相比)≤5mm檢查回填料用量

6井點真空度>93Kpa真空度表

篇2: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檢查規定

1.了解企業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情況,重點了解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情況、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工程項目管理和工序質量控制的情況。

2.核查施工單位貫徹ISO9000系列標準的質量體系建立和通過認證的情況。

3.企業領導班子的質量意識及質量管理機構的落實、質量管理權限實施的情況。

4.檢查施工單位是否制定了明確的質量目標措施計劃,并將具體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個人。

5.要求施工單位按照質量體系工作,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DCA)循環,組織質量保證體系的全部活動。

6.施工單位應建立專職的質量檢測和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和專職人員。

7.施工單位應組織質量小組,圍繞質量目標開展質量改進活動。

8.督促施工單位做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包括質量教育、標準化、檢測計量和質量信息等工作。

篇3:房產測繪資質管理質量保證體系

房產測繪資質管理質量保證體系

(一)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設置測繪核心涉密人員1人。

(二)有較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登記、保管、借閱、使用、歸檔、銷毀、檢查等各個環節有章可循,手續完備。與涉密測繪成果管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

(三)有專(兼)職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熟知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

(四)有專門存放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資料室或專用櫥柜。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施,成果資料存放整齊。對光介質、磁介質測繪成果及資料應采用防磁設備保管。

(五)定期對各項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做到檢查有記錄。

第七條測繪核心涉密人員,需經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培訓,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第八條按照分級管理原則,測繪單位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考核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單位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基本情況;

(二)保密工作機構、專(兼)職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人員證明文件;

(三)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測繪核心涉密人員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四)單位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

(五)測繪成果保密崗位責任制度,與測繪核心涉密人員簽訂的保密責任書;

(六)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保密制度定期自查記錄;

(七)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相應設施配置情況。

測繪單位應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對弄虛作假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嚴肅處理。

第九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自收到考核材料之日起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對不予受理的應說明理由。

第十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相應的考核標準進行審查,審查方式采取書面審查與實地查驗相結合。

第十一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自決定受理之日起15日內完成審查。經審查合格的,出具考核合格通知書;不合格的說明理由。

考核合格通知書有效期與《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一致,在《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內,測繪單位申請資質升級的,應按本細則的規定,重新申請考核。

第十二條測繪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其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考核不合格:

(一)擅自大量復制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

(二)擅自銷毀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情節嚴重的;

(三)擅自轉借、轉讓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

(四)非法向國(境)外提供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

(五)有涉密測繪成果失泄密行為的;

(六)對考核中存在問題逾期不整改的。

第十三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考核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依法追究責任。

房產管理處測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