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養護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措施
綠化養護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本投標人一旦在本次招標中中標,將把本工程列入本投標人本年度重點工程創優目標項目,在施工前,公司與實施本工程的項目經理簽定質量責任狀、工期責任狀,并在項目部建立相應質量管理機構,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質量自檢體系,使該工程在質量管理和質量水平上都能確保質量目標。方針為:"保障安全、保證質量、愛護環境、顧客滿意";質量目標為:"保證工序一次合格率99%以上,確保養護工程交、竣工合格率100%,顧客滿意指數80分以上"。
一、質量保證體系
1、質量保證體系
為實現質量方針,本投標人將在本工程項目中推行公司質量保證體系,制定《質量計劃》及各種質量記錄。對本工程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全員質量意識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建立質量保證體系,開展質量前期控制,健全檢測制度。質量保證體系框圖見附表1。
2、質量檢驗程序
本投標人在本項目部實行三級檢驗制度,建立以項目質檢科及班組質檢員組成的分級管理網絡,公司質量管理部進行不定期抽檢,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檢查落實。
二、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和保證措施
施工準備階段關系到工程施工的經濟合理性和工程質量的穩定性,它直接影響工程的最終整體質量。
1.1、在開工初期,邀請監理工程師(進行監理交底)及各有關管理單位(配合交底)召開質量工作配合會,共同商討質量驗收配合事宜。
1.2、由項目經理帶領項目經理部全體人員進行準備工作。由項目總工程師主持圖紙會審,由項目經理組織現場調查。
由項目總工程師主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在簽定合同協議后7個工作日內向監理工程師提交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要慎密、詳細、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應對重點部位、重要工序的施工方法、工藝技術措施、質量標準、質量要求進行詳細說明。對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要經過有關管理部門的論證、審議通過后才能予以實行使用。
1.3、工程開工前由項目總工程師依據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總技術交底,參加人為項目經理部全體人員。每道工序作業前,由項目經理部專業工程師(或專業技術員)對作業班組進行文字書面交底、并留有簽認手續。
1.4、加強項目經理部的技術計量管理工作。
2、苗木的質量控制
2.1、本標段施工所需的苗木、肥料等物資在采購之前,首先掌握材料信息、優選供貨單位,所有供方必須經過監理工程師的批準。本標段采購的苗木在簽訂苗木采購合同中在注明質量條款、明確質量標準。
3、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和保證措施
3.1、落實施工現場質量責任制
項目經理部對下屬的施工班組所負責的施工現場進行明確的責任區域劃分,建立與經濟利益掛鉤的獎罰制度。每周組織一次質量工作會,由項目總工程師通報工程質量情況。每月進行一次施工現場質量評比活動,對各工段的工程質量進行評比,并落實獎罰制度。
3.2、加強工藝紀律的管理
本標段堅持執行作業指導書制度,本標段所有施工工序必須根據規范和設計院要求制定詳細、可靠、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作業指導書(或技術交底單)。
作業指導書要注明部位、工序名稱、操作順序、操作方法、技術規定和質量要求、工藝參數和工藝要求。使用的設備要注明設備型號、規格,使用的苗木要注明苗木的種類、規格、數量等要求,作到圖文并茂、清晰準確。
施工班組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規程、規范、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指導書給定的要求操作、確定的工藝參數、施工過程中不得隨意改動。要嚴格遵守工藝規程,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是進行施工操作的依據和法規,是確保工序質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須嚴格執行。
3.3、本次施工全過程所有工程信息的交流、工作指令的轉達、工程質量的評價都必須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出現。產品質量控制,必須經過嚴格檢查,一切用數據說話。
3.4、嚴格過程控制,規范操作行為
為保證重點工序的施工質量,本標段把重點部位的每道工序按照操作流水程序分解成若干個工序質量控制點,步步進行質量控制。要求施工班組實行保證本工序,監督前道工序,服務后續工序的自檢、互檢、交接檢和專職檢的質量控制,保證不合格工序不轉入下道工序。
4、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檢查
4.1、一般要求
在施工過程中,應由專職的質量檢測機構負責施工質量的檢查和試驗;施工過程中應對施工質量進行自檢。主動接受監理工程師或質量監督人員進行抽檢旁站檢查。
4.2、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檢查內容及要求
施工中的材料檢查,是在每批材料進場時已進行過檢查及批準的基礎上,在施工過程中再抽查其質量穩定性(變異性)。
4.3、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及控制標準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包括工程質量及外形尺寸兩部分。其檢查內容、頻度、質量標準符合技術規范要求。
5、配齊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類設備
自有設備必須經檢修、試機、檢驗合格后,方能進場施工。外租設備在進場前,要對其進行檢驗和認可證明能滿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進場施工。對施工中各類測量儀器,如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等,以及試驗設備,電子稱等設備,須按規定做好計量檢定工作,并在使用的過程中,隨時發現掌握可能出現的偏差,以保證計量設備的準確。
篇2: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檢查規定
1.了解企業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情況,重點了解開展全面質量管理的情況、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工程項目管理和工序質量控制的情況。
2.核查施工單位貫徹ISO9000系列標準的質量體系建立和通過認證的情況。
3.企業領導班子的質量意識及質量管理機構的落實、質量管理權限實施的情況。
4.檢查施工單位是否制定了明確的質量目標措施計劃,并將具體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個人。
5.要求施工單位按照質量體系工作,計劃→實施→檢查→處理(PDCA)循環,組織質量保證體系的全部活動。
6.施工單位應建立專職的質量檢測和管理機構,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和專職人員。
7.施工單位應組織質量小組,圍繞質量目標開展質量改進活動。
8.督促施工單位做好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包括質量教育、標準化、檢測計量和質量信息等工作。
篇3:房產測繪資質管理質量保證體系
房產測繪資質管理質量保證體系
(一)設立保密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設置測繪核心涉密人員1人。
(二)有較健全的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登記、保管、借閱、使用、歸檔、銷毀、檢查等各個環節有章可循,手續完備。與涉密測繪成果管理人員簽訂保密責任書。
(三)有專(兼)職管理人員,管理人員熟知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
(四)有專門存放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資料室或專用櫥柜。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施,成果資料存放整齊。對光介質、磁介質測繪成果及資料應采用防磁設備保管。
(五)定期對各項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做到檢查有記錄。
第七條測繪核心涉密人員,需經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培訓,取得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第八條按照分級管理原則,測繪單位向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考核申請,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單位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基本情況;
(二)保密工作機構、專(兼)職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人員證明文件;
(三)省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測繪核心涉密人員崗位培訓合格證書;
(四)單位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
(五)測繪成果保密崗位責任制度,與測繪核心涉密人員簽訂的保密責任書;
(六)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保密制度定期自查記錄;
(七)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相應設施配置情況。
測繪單位應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對弄虛作假的,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嚴肅處理。
第九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自收到考核材料之日起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對不予受理的應說明理由。
第十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相應的考核標準進行審查,審查方式采取書面審查與實地查驗相結合。
第十一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自決定受理之日起15日內完成審查。經審查合格的,出具考核合格通知書;不合格的說明理由。
考核合格通知書有效期與《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一致,在《測繪資質證書》有效期內,測繪單位申請資質升級的,應按本細則的規定,重新申請考核。
第十二條測繪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其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考核不合格:
(一)擅自大量復制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
(二)擅自銷毀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情節嚴重的;
(三)擅自轉借、轉讓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
(四)非法向國(境)外提供涉密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的;
(五)有涉密測繪成果失泄密行為的;
(六)對考核中存在問題逾期不整改的。
第十三條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考核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的,依法追究責任。
房產管理處測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