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分項質量驗收標準
基坑施工分項質量驗收標準
1、導墻控制要點及驗收標準
1)槽段開挖前在沿地下連續墻墻面兩側構筑導墻,其設計凈距為800mm,施工時放大50mm,做成850mm,采用現澆鋼筋砼結構。
2)導墻結構建筑在硬質地上,開挖時挖出原狀硬土為止。導墻結構能承受水土壓力和施工機械設備等附加荷載。
3)導墻接頭連接采用預埋鋼筋的方式,在現澆砼養護期間用護欄圍護,并在砼成品上擺放禁止大型機械在上邊行走及作業標志。
4)導墻高度采用1.5m,符合設計、規范及實際地質要求。頂部高出地面150mm。
5)導墻施工允許偏差標準:
①內墻面與地下連續墻縱軸線平行度為±10mm;
②內外導墻間距為±10mm;
③導墻內墻面垂直度為5‰;
④導墻內墻面平整度為3mm;
⑤導墻頂面平整度為5mm。
2、地下連續墻控制要點及驗收標準
1)泥漿制備:
泥漿拌制材料選用膨潤土、純堿、CMC、清水拌制而成。泥漿性能指標控制指標見表4-3泥漿質量控制標準。
新制泥漿貯存于泥漿箱內24h以上充分水化后使用。挖槽期間,泥漿面控制在高于地下水位且不低于導墻面0.5m。施工中嚴格控制泥漿的循環,達到廢漿指標,及時的用泥漿灌車拉走廢棄。
2)成槽施工
本標段成槽用SG35液壓抓斗成槽機挖槽,按設計單元槽進行施工。每挖完一抓斗進行垂直度、泥漿指標、槽壁變形等檢驗觀測。并制定相應(如坍方)的快速處理措施。挖到設計標高后及時的檢查槽位、槽深、槽寬和重直度并做好記錄。
3)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鋼筋在活動棚內搭設鋼筋加工平臺;鋼筋籠縱向應預留導管位置,且上下貫通;鋼筋籠底端在0.5m范圍內的深度方向上做收口處理;鋼筋籠迎土面設70mm保護層墊塊,開挖面設50mm保護層墊塊順深度方向5m設2塊;鋼支撐斜焊接托架預埋鋼板采用鋼板上打孔錨接鋼筋錨入地墻鋼筋籠中;鋼筋籠制作驗收標準見表4-5鋼筋籠制作控制標準表;鋼筋籠在槽段接頭清刷、清槽、換漿合格后及時吊放入槽。
4)水下混凝土灌注
地下連續墻澆注采用直徑為250mm的多節鋼管,鋼管連接用法蘭盤連接,導管水平布置為2.4m,距槽段端頭為0.8~1.2m。導管至下端控制在0.5m以內;灌注砼時在導管口擱置氣球起隔水作用。鋼筋籠就位后在4h內灌注砼,導管埋深控在1.5~3m范圍內,砼灌注速度不小于2m/h,置換出的泥漿及時抽回泥漿箱進行檢測循環或廢棄,砼灌注高出設計高程0.5m;每一單元槽制作抗壓試件一組,每5幅單元槽制作抗滲試件1組;冬季施工時,在砼強度未達到40%時用篷布將新灌注砼覆蓋。地下連續墻接頭用硬性工字鋼接頭連接,施工時用鎖口管封閉槽端,鎖口管沉入槽底500m,鎖口管在灌注砼2~3小時后進行第一次提升,以后第半小時提升一次直至全部拔出,鎖口管起拔后及時的清洗干凈。后續槽段施工時用刷壁器對與前一槽段接頭處進行清理土渣、泥漿等雜物。
地下連續墻每一槽段施工時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測:
(1)鋼筋制作的長、寬、高和鋼筋間距、焊接、預埋件位置及鋼筋籠吊裝、入槽深度及位置;
(2)泥漿配制及循環泥漿和廢棄泥漿的檢測處理;
(3)槽段成槽后的寬、深垂直度及起拔方法和時間;
(4)砼配合比、坍落度導管布置等檢查試驗。
(5)導墻開挖后對地下連續墻驗收。
3、地基加固控制要點及驗收標準
在深層水泥攪拌攪拌樁施工過程中,從原材料供應開始到樁機定位、鉆進,乃至樁的搭接等各道工序層層把關,以形成優質的圍護結構體。深層水泥攪拌攪拌樁圍護施工技術要點如下:
1)樁機垂直度控制
(1)開機前必須探明和清除一切地下障礙物,須回填土的部位,必須分層回填夯實,以確保樁的質量。
(2)樁機行駛路段必須平整,保證樁機行走安全。
2)合理選擇水泥土配合比
(1)水泥采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摻入比按7%嚴格控制,水灰比一般選用1.0-1.5。
(2)采用標準水箱,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水灰比,水泥漿攪拌時間不少于2~3min,濾漿后倒入集料池中,隨后不斷的攪拌,防止水泥離析,壓漿應連續進行,不可中斷。
(3)每班需做7.07×7.07×7.07cm試塊一組(6塊)采用標準養護,28天后測定無側限抗壓強度。
3)控制注漿量和提升速度
攪拌頭提升速度不大于200cm/min以內,注漿泵出口壓力控制在0.4-0.6Mpa,防止出現夾心層或斷漿情況。
4)樁間咬合施工
(1)樁與樁咬合時間不大于24h。
(2)如果咬合時間超過24h,致使第二根樁施工時無法咬合,則采取局部補樁或注漿措施。
5)成樁偏差控制標準:水泥用量的誤差不大于1%;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樁位偏差不大于5cm;深度偏差不大于5cm;攪拌機下沉或提升的時間誤差不大于5秒。
水泥攪拌樁質量檢驗:成樁7天后,采用淺部開挖樁頭目測檢查攪拌的均勻性,量測成樁直徑。檢查量為總樁數的5%。應檢驗樁位、樁數與樁頂質量,如不符合設計要求,應采取有效補強措施。
4、基坑支護控制要點及驗收標準
1)鋼支撐安裝前先在地面上拼裝然后從基坑一側進行架設,兩端支點中心偏心不應大于20mm,安裝后總偏心量不大于50mm。
2)橫撐應在土方開挖至其設計位置后及時的安裝,并按設計要求對坑壁施加預應力頂緊后固定牢固。施加預應力值見湖濱路站支撐軸力表。
3)橫撐安裝允許偏差為:高程±50mm,水平間距±100mm。橫撐上不得堆放材料及其它重物;若發現支撐變形、鋼鍥松動或支撐系統出現其它故障,及時的處理。
4)橫撐隨基坑主體結構完成情況按設計要求進行自下而上逐層拆除,換撐最后拆除。
5、基坑開挖控制要點及驗收標準
1)基坑開挖前做好了下列工作:
(1)制定控制地層變形和基坑支護結構支撐的施工順序及管理指標;
(2)規劃分層及分步開挖的流水段,擬定土方調配計劃;
(3)落實、棄土場地并勘察好運輸線路;
(4)測放基坑開挖邊線,清除基坑范圍內障礙物、修整好運輸便道等。
2)地下連續墻達到強度后,基坑自上而下分層、分段依次開挖,嚴禁掏
底施工,放坡開挖隨基坑開挖及時刷坡,邊坡平順按規范要求進行。
3)基坑開挖至基底200mm時,人工配合清底。
4)基底平整壓實,其允許偏差為:高程:+10,-20mm;平整度在20mm,并在1m范圍內不超過1處?;捉洷O理及質量檢測單位驗收后及時的澆注砼墊層。
5)基坑開挖及結構施工期間經常性的對支撐系統及地下連續墻、放坡邊坡等進行監測。
6)雨季施工時沿基坑做好擋水捻和排水溝,冬季施工時用保暖材料覆蓋,防止基底受凍。
篇2:工程質量驗收制度范例
一、井下巷道掘進、鋪軌、巷道維修、采煤工作面工程質量由生產副礦長、管廂負責。
二、生產副礦長、管廂每月必須對全礦采煤工作面、巷道掘進、巷道維修、鋪軌等工程質量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合格后才能發給有關人員當月工資。如不合格,影響安全或造成經濟損失,必須有關人員當月工資中扣除。
三、采煤工作面質量檢查項目包括打眼、放炮、支護、頂板管理、通風瓦斯、煤炭回收、片幫冒頂、自燃發火狀況等。
四、掘進工程質量檢查項目包括炮眼布置、打眼、裝藥放炮、巷道高、寬、支架、背幫結頂、鋪軌、水鉤、局扇、風筒等。
五、巷道維修工程質量項目包括巷道高、寬、片幫、冒頂、支架、背幫結頂、淤泥、水溝等。
六、每月質量檢查應作好記錄保存。
篇3:采掘質量驗收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書記、區長的領導下,負責全區的工程質量驗收工作,對本工區工程質量負主要責任。
二、認真學習作業規程,鉆研業務,堅守崗位,深入實際,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服從領導安排,圓滿完成本職工作。
三、熟悉并掌握《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與考核評級辦法》,嚴格驗收標準,不徇私情,凡不合格的工程,一律不給驗收。
四、必須班班進行現場檢查驗收評分,對每小班產量進度及其他工作進行計量和計分,項項評定結果,并認真做好原始記錄和質量班評估工作,記錄本要有交接班長和本人的簽名。
五、堅持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對于當班沒有完成生產任務,工程質量不合格,事故隱患沒有處理,按規定扣分,并視情況進行整改,必要時推倒重來,不得拖至下一班次。
六、驗收上井后,要及時整理現場記錄,并妥善保存好原始記錄,以備領導查驗。
七、密切配合技術員搞好技術管理工作,當好工區領導的參謀,協助工區做好其它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