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商局領導干部談話制度

工商局領導干部談話制度

2024-07-12 閱讀 4581

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導干部談話制度

一、建立領導干部談話制度的意義

建立領導干部談話制度是發揚我黨干部管理工作的優良傳統,加強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和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保持黨和黨員領導干部先進性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談話,可以廣泛聯系群眾,密切黨群、干群和上下級之間以及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可以了解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交換意見,增強團結,促使干部健康成長;可以幫助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理清工作思路,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保證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二、談話的時機

領導干部談話要把經常性和針對性結合起來,根據需要,及時進行談話,以免矛盾積累和擴大,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遇到下列情況,應及時進行談話。

(一)半年工作檢查、年終工作總結時;

(二)領導干部調動、職務升降、退(離)休時;

(三)召開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時;

(四)領導干部受到批評、處分時;

(五)發現領導干部在遵守黨紀、政紀、廉政建設和思想作風等方面有問題或群眾有所反映時;

(六)對干部考核、考察或民主評議領導班子后,向干部通報情況、轉達意見時;

(七)領導班子出現問題或工作失誤時;

(八)調查了解情況時。

三、談話的內容

(一)幫助干部提高理論政策水平,增強干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上級黨組織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出臺后,針對一些干部理解不透、領會不深、思想趕不上形勢發展的問題,及時找干部談話,幫助干部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搞好工作。特別是在重大決策面前猶豫徘徊甚至出現失誤時,要迅速通過談話解決干部思想上存在的搖擺不定或無所適從的茫然情緒,幫助干部分清形勢,使其更好地把握方向,堅定信念。

(二)教育干部正確對待名利,自覺服從組織需要。干部在工作中取得成績,受到表揚、獎勵或提拔時,要及時找干部談話,未雨綢繆,幫助干部及時克服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思想苗頭;在調整充實領導班子、干部崗位交流時,通過談話,教育干部自覺服從組織需要,遵守組織紀律,不相互攀比職級待遇,不講條件,不向組織伸手要職要權;在干部的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發生矛盾時,要教育干部正確處理個人利益的關系,引導干部自覺服從黨的利益。

(三)協調下級領導班子及成員的關系,增強班子團結。發現領導班子成員出現磨擦時,通過談話弄清緣由,分清是非,指出危害,提出要求,幫助協調好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維護班子的團結,使每一個干部在工作中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形成互諒互讓、取長補短、合作共事的良好風氣。

(四)交流思想,調查研究。通過談話了解干部的思想動態、工作意向以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為有針對性教育、使用干部提供依據;還可以使談話對象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掌握正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通過這種平等的思想交流,能夠使上下級之間增進了解,增強友誼,消除隔閡,使下級干部在工作中產生自信心。

四、談話的形式

(一)主導式談話。適用于宣布決定、部署工作、批評教育、安慰問候等內容。

(二)商討式談話。適用于啟發引導、提醒指點、解答疑難等內容。

(三)征詢式談話。適用于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征求意見、交流思想等內容。

五、談話的原則和紀律

(一)要按照“全面、準確、適度”的原則,實事求是,增強針對性和說服力,力戒空談和無原則的夸大或縮小,并允許談話對象申述理由和看法。

(二)要尊重人格,以誠相見,以理服人;

(三)要從團結、鼓勵、幫助、教育的愿望出發,充分肯定成績,嚴肅提出問題,誠懇地批評錯誤;

(四)談話對象要端正態度,積極配合,袒露思想,明辨是非,對問題和缺點不掩飾、不回避、不推脫責任;

(五)談話要堅持黨性原則,禁止利用談話聯絡私人感情,建立依附關系。

六、實施談話的規則

(一)管人與管事相統一;

(二)集體談話和個別談話相結合;

(三)歸口談話和委托談話相結合。

篇2:領導干部帶班制度

1目的為了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提高領導履行安全生產職責的有效程度,提高風險控制能力,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2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加油站。3定義領導帶班人員:帶班長;領導帶班:是指加油站值班領導對本班內所有作業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4職責帶班領導的主要職責:4.1監督檢查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情況;4.2檢查、糾正作業現場出現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缺陷及作業環境不良的狀況;4.3督促檢查現場出現的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4.4針對本班次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布置;4.5組織處置本班次中出現的緊急情況和生產安全事故。5具體規定領導帶班必須按規定時間上班、下班,不得遲到、早退或中途離崗。值班領導必須與下個工作日值班領導進行工作交接。嚴禁領導帶班空崗。確有特殊原因無法當班的,必須向站長請假,并由站長統一安排其他領導值班。當班領導必須嚴格履行工作職責,認真做好當班中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6考核安全領導小組負責每個月對領導帶班進行考核,填寫《領導干部帶班考核記錄》(AQBZH-JL/2-7)。現場帶班人員出現以下事項的,給予責任人50元的處罰。(一)遲到、早退或中途離崗的;(二)無故不帶班或因故無法帶班但未請假導致空班的;(三)未進行領導帶班工作交接的;(四)不認真履行帶班工作職責的。因未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導致事故發生的;或因指揮實施現場應急處置措施不當導致事故擴大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懲罰。發生事故而沒有領導現場帶班的,按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對責任人給予經濟處罰。7相關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8.相關記錄《領導干部帶班考核記錄》AQBZH-JL/2-7

篇3:師范大學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規定

師范大學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暫行規定

為了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準則》、《高等學校有關行政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實施辦法》和《*zz師范大學委員會干部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黨政領導干部,是指經濟活動較多的學校機關黨政職能部門、群眾團體、教學科研單位、后勤產業部門、直屬和附屬單位的主要行政負責人和分管經濟、財務工作的負責人(以下簡稱領導干部)。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是指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其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包括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三條領導干部任期屆滿,或者任期內辦理調動、退休、辭職、免職、撤職等事項前,應當接受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第四條根據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需要和學校黨委、行政的決定,由學校組織人事部門委托審計處對領導干部進行任期經濟責任審計。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以近兩年的情況為主,必要時可延伸審計至其它年度。

第五條審計處在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依法獨立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被審計的領導干部及其所在部門必須積極配合。

審計處在審計中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公道、保守秘密,并遵守審計回避制度。

第六條審計處應在實施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送達審計通知書,同時抄送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本人。

第七條接到審計通知書后,被審計的領導干部所在部門、單位應當按照審計處的要求,及時如實提供有關資料;領導干部本人應當按照要求,寫出自己負有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的財務收支事項的書面材料,并于審計通知書送達后三日內送交審計處。

第八條審計處實施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當通過對其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審計,分清領導干部本人應當負有的領導責任和直接責任。

第九條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是:

(一)對一般部門、單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

1.是否依法履行財務管理的職責;

2.財務收支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決算;

3.預算外資金的收入和管理情況,有無私設“小金庫”、濫發錢物等問題;

4.專項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

5.各項支出是否納入預算管理,是否真實、合法,效益如何,有無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現象;

6.經濟決策是否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有無重大失誤;

7.國有資產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況;

8.各項合同、協議的執行情況如何,債權、債務是否清楚,有無糾紛和遺留問題,有無提供擔保、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

9.各項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10.本人是否遵守財經法規和財務制度,有無違紀違規問題;

11.提請審計的部門和審計處認為需要審計的其它事項。

(二)對財務管理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學校預算的編制、調整和執行是否符合規定;

2.資金管理是否符合規定,有無亂設銀行帳戶和出租、出借、轉讓銀行帳戶及公款私存等問題,現金和支票的管理是否合規,有價證券的購買及其資金來源是否合法,管理和使用是否安全、妥善;

3.年度決算和財務報告及有關的會計報表、會計帳簿、會計憑證等會計資料是否完整、真實、合法,并按規定報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三)對產業經營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是否按照國家有關法規和學校規定對產業進行管理;

2.產業的效益和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及盈虧狀況,能否按照規定、協議或合同及時足額向學校上交有關費用和利潤;

3.有無無償占用學校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現象。

(四)對基建、后勤、資產管理部門領導干部還應審計以下內容:

1.基建、修繕項目是否納入計劃管理,基建、后勤、資產投資計劃是否履行了報批手續,有無自行改變項目或擴大建筑面積、提高建設標準等問題;

2.基建、修繕、物資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規定,有無截留、挪用等問題,使用效益如何,工程質量、工期如何,工程概預算、竣工結算是否真實、合法并按規定經審計后付款;

3.工程招(議)標、承包、物資采購是否符合規定,有無損害學校權益的問題,手續是否完備、合法,合同、協議的執行情況如何;

4.對基建財務、后勤財務、材料和設備管理的情況如何。

第十條在審計的基礎上,查清領導干部任職期間是否依法履行經濟管理的職責,財務收支工作目標完成情況以及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和學校財務制度情況等,分清領導干部對本部門、本單位財務收支中不真實、資金使用效益差以及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和學校財務制度問題應當負有的責任;查清領導干部在財務收支中有無侵占國家、集體資產,違反領導干部廉政規定和其他違法違紀的問題。

第十一條審計處在對領導干部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時,應當聽取教職工的意見,并充分利用國家審計機關、上級內審機構和自己的有關審計成果,以及經核實后的社會審計組織的有關審計成果。

第十二條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初稿應征求委托部門意見,經審計處修定后,報主管審計的校領導批準形成正式報告,交委托單位并抄送有關部門和被審計人。

第十三條被審計人對審計報告如有異議,可在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十日內向委托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部門提出書面意見;被審計人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提出書面意見的,視為無異議。

第十四條本規定學校授權審計處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