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車間空氣中鄰苯二甲酸酐衛生標準
前言
本標準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要求,為貫徹執行GB5817—86而制訂,在內容上與GB5817—86和GB5748—85保持一致。
通過制定本標準,使執行GB5817—86的現場操作具體化、科學化、規范化,并在全國范圍內保持統一,以滿足現場檢測操作和數據對比交流的要求。
本標準在GB5817—86和GB5748—85的基本要求的框架內,提出按接塵動作設置采樣點,并按各測點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加權平均計算崗位濃度超標倍數,相信這樣會更好地反映作業者接塵狀況。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都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防塵防毒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負責解釋。
本標準由湖北省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襄樊市職業安全衛生檢測站、黃石市職業安全衛生檢測站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寶玉、汪召平、鄭立海、鄧文、程良平。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的測定內容及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有生產性粉塵污染的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測定。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817—96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GB5748—85作業生產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
GB934—89高溫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
3術語
接塵動作:在有生產性粉塵的作業中,作業者接觸生產性粉塵的各種接塵作業活動(含接塵休息)或同類作業動作。
4測定內容及方法
4.1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的測定
4.1.1原理:選擇工種(崗位)代表性作業者2名以上(含2名),通過記錄作業者的實際活動內容和接塵時間,在對接塵動作分類的基礎上測定每類動作的肺通氣量,通過計算求出該工種(崗位)一個工作日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L/(d·人)。
4.1.2器材
4.1.2.1呼氣量測定儀:采用經過產品檢驗合格的肺通氣量儀,在需防爆的作業場所測定時,用防爆型肺通氣量儀。
4.1.2.2通風干濕溫度計:機械(電動)通風干濕溫度度或數顯自動綜合溫度測試儀,測量范圍0℃~50℃。
4.1.2.3熱球式電風速儀:測量范圍0.05m/s~30m/s。
4.1.2.4秒表或具有相同精度、功能的計時器。
4.1.2.5空盒氣壓表。
4.1.3接塵時間測定。
4.1.3.1按下列原則選擇測定對象:
a.本工種(崗位)工齡在1年以上;
b.年齡在20歲~45歲之間;
c.身體狀況能勝任本職工作;
d.若無作業者能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據實際情況確定;
e.在對未成年工或女工進行檢測時,未成年工年齡要求按法定要求劃分;女工年齡仍按本條b執行。
4.1.3.2準備記錄表格(見附錄A)及記錄工具。
4.1.3.3檢查、準備計時器。
4.1.3.4在生產正常情況下,每個跟蹤測定對象,連續記錄一個工作日,連紀記錄2天以上(含2天),在每工種(崗位)記錄的工作日數不得少于4人·日,具體記錄要求如下(記錄表見附錄A):
a.記錄測定對象各類動作的持續時間,接塵時間及作業場所;
b.一般情況下,超過一分鐘的動作應單獨列項記錄持續時間、接塵時間及作業場所;
c.若某一動作在持續過程中改變了作業場所(或作業性質),應另列一項作業記錄。
4.1.3.5將接塵動作進行歸類,并按要求統計。
4.1.3.6接塵時間按(1)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tm——m類接塵動作一個工作日平均時間,min/d;
ti——記錄日內第i次接塵動作持續時間,min;
D——記錄日天數,d。
4.1.4接塵動作肺通氣量測定
4.1.4.1測定對象選擇原則見4.1.3.1。測定對象與接塵時間測定對象為同一人,也可不同。
4.1.4.2準備記錄表格(見附錄B)及記錄工具。
4.1.4.3肺通氣量儀使用前檢查內容:
a.檢查整機,檢查各項功能開關是否正常,數據顯示是否正常,電是否充足;
b.檢查傳感器:傳感器與主機連接后,各種數據顯示正常;
c.檢查呼吸面具閥門是否齊全,是否活絡。
4.1.4.4通風干濕溫度計按GB934要求檢查和準備。
4.1.4.5熱球式電風速儀按GB934要求檢查與調整。
4.1.4.6氣溫和氣濕的測定:
a.測定地點,選擇測定作業者接塵動作通氣量相應的作業場所(操作地點)
b.測定高度為立位作業1.5m高;坐位作業1.1m高;
c.測定方法按GB934中7.1.3~7.1.8進行。并將數據記錄于附錄B表中。
4.1.4.7風速的測定:具體方法按GB934中要求執行。
4.1.4.8大氣壓力的測定:
a.氣壓表必須放置于相應的氣溫、氣濕測定點;
b.其他要求按GB934中規定執行。
4.1.4.9接塵動作肺通氣量的測定:
a.測定動作接塵動作內容(含接塵休息)分類的各類接塵動作;
b.戴好面具,檢查面具四周是否緊貼面部,如有漏氣,應調整部位和橡皮帶,要確保測定過程中不漏氣;
c.測定現場氣象參數后,一般情況在每次測定氣象條件后,即開始測量肺通氣量。若氣象條件無顯著變化不必每次測定前測定氣象,一般情況要求現場風速≤4m/s;
d.原則上采用定時測定工作方式,在正式測定前撥好相應鍵位,然后將啟動開關撥到啟動位;
e.停止測量時應將啟動開關撥到暫停位,這一點要從人體上卸下面具和儀器前完成,以保證測定結果的可靠性。以定時工作時,在定時范圍內啟動開關有效,過了預定時間數據自動凍結,此開關不再起作用。
f.測定應在同類動作中進行,跨類測定無效,應對每類動作的開始、中間、結尾階段分別測定,盡量避免同類或不同類動作的連續測定;
g.每次測定時間不得少于2min,每類動作的測定次數不得少于8次;
h.測定時要注意觀察作業者,操作不正常,如故意深呼吸或儀器不正常時不作記錄,重新測定;
i.測定應在生產(作業)正常情況下進行,每次測定結束時應及時記錄數據于附錄B;
j.接塵動作肺通氣量按(2)或(3)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若m類動作各次測定時間相等時,即t1=t2=…tm;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υm——m類接塵動作標準狀態下平均肺通氣量,L/min;
υj——m類接塵動作j次測定標準狀態下肺通氣量,L/min:
tj——m類接塵動作第j次測定的測定時間;min;
n——m類接塵動作肺通氣量測定次數。
(注:若肺通氣量測定儀無氣體體積標化功能則標化計算方式按GB3869中要求執行)
4.1.5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按(4)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L——一個工作日接塵時間肺總氣量L/(d·人)。
4.2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的測定
4.2.1原理:以工種(崗位)工作中實現測定的生產性粉塵濃度為依據,計算工作地點空氣中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4.2.2生產性粉塵濃度的測定
4.2.2.1采樣點的選擇原則一般應按劃分的接塵動作,在歸類的基礎上設立采樣點(每類動作設點參數GB5748中2執行,具體應符合GB5748附錄B、C、D、E要求)
4.2.2.2粉塵濃度的測定方不按GB5748中3執行,每個接塵動作樣品不得少于5份,每采樣點應采平行樣不少于1份,分2天測定,并將現場數據記錄于附錄C中。
4.2.2.3生產性粉塵濃度按(5)和(6)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Cm——m類接塵動作測點粉塵平均濃度,mg/m3;Ck——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粉塵濃度,mg/m3;
N——m類接塵動作測點測定次數;
Qk——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采樣流量,L/min;
tk——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采樣時間,min;
W1——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前濾膜質量,mg;
W2——m類測點第k次測定后濾膜質量,mg。
4.2.3各類接塵動作生產性粉塵超標倍數(Bm)及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B)按(7)和8)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B——某工種(崗位)生產性粉塵濃度平均超標倍數;
Bm——m類接塵動作測點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Cs——m類接塵動作測點粉塵國家標準最高容許濃度,mg/m3。
4.3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4.3.1生產性粉塵的采樣方法、樣品數及分析方法,按GB5817中附錄A執行。
4.3.2生產性粉法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SiO2(F)按(9)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SiO2(F)——某工種(崗位)接觸生產性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SiO2(F)i——第i個樣品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N——分析樣品數。
5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5.1按4.1~4.3方法測定,并用測定結果查表1,所得級別為該工種(崗位)級別。
表1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注:跨兩級區方格級別:
1.以“Ⅱ”為界,當L>6000L/(d·人)時,取右側級別,L≤6000L/(d·人)時,取左側級別;
2.以“Ⅰ”為界,當L>4000L/(d·人)時,取右側級別,當L≤4000L/(d·人)時,取左側級別。
5.2本方法將石棉粉塵列入SiO2(F)>70%一類。
6分級和檢測機構
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和測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
附錄A(標準的附錄)
工時記錄表
(補充件)
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車間_____________(崗位)工種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__年齡_______________記錄時間____________屬何種分級_____________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記錄者:
附錄B(標準的附錄)
肺通氣量測定記錄
(補充件)
單位_______________工種(崗位)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身高(cm)________體重(kg)________體表面積(m2)_______氣溫(℃)______氣壓(kPa)_________氣濕(%)____________風速(m/s)
____________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記錄:測定:年月日
附錄C(標準的附錄)
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粉塵測定記錄
(補充件)
單位_______________車間______________工種(崗位)___________________人數_________測定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氣溫(℃)_______氣濕(%)_______氣壓(kPa)________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測定單位:采樣者:檢驗者:
篇2:某車間空氣中鄰苯二甲酸酐衛生標準
前言
本標準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要求,為貫徹執行GB5817—86而制訂,在內容上與GB5817—86和GB5748—85保持一致。
通過制定本標準,使執行GB5817—86的現場操作具體化、科學化、規范化,并在全國范圍內保持統一,以滿足現場檢測操作和數據對比交流的要求。
本標準在GB5817—86和GB5748—85的基本要求的框架內,提出按接塵動作設置采樣點,并按各測點粉塵濃度超標倍數加權平均計算崗位濃度超標倍數,相信這樣會更好地反映作業者接塵狀況。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都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防塵防毒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負責解釋。
本標準由湖北省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襄樊市職業安全衛生檢測站、黃石市職業安全衛生檢測站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朱寶玉、汪召平、鄭立海、鄧文、程良平。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的測定內容及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有生產性粉塵污染的作業危害程度分級測定。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817—96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GB5748—85作業生產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
GB934—89高溫作業環境氣象條件測定方法
3術語
接塵動作:在有生產性粉塵的作業中,作業者接觸生產性粉塵的各種接塵作業活動(含接塵休息)或同類作業動作。
4測定內容及方法
4.1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的測定
4.1.1原理:選擇工種(崗位)代表性作業者2名以上(含2名),通過記錄作業者的實際活動內容和接塵時間,在對接塵動作分類的基礎上測定每類動作的肺通氣量,通過計算求出該工種(崗位)一個工作日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L/(d·人)。
4.1.2器材
4.1.2.1呼氣量測定儀:采用經過產品檢驗合格的肺通氣量儀,在需防爆的作業場所測定時,用防爆型肺通氣量儀。
4.1.2.2通風干濕溫度計:機械(電動)通風干濕溫度度或數顯自動綜合溫度測試儀,測量范圍0℃~50℃。
4.1.2.3熱球式電風速儀:測量范圍0.05m/s~30m/s。
4.1.2.4秒表或具有相同精度、功能的計時器。
4.1.2.5空盒氣壓表。
4.1.3接塵時間測定。
4.1.3.1按下列原則選擇測定對象:
a.本工種(崗位)工齡在1年以上;
b.年齡在20歲~45歲之間;
c.身體狀況能勝任本職工作;
d.若無作業者能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據實際情況確定;
e.在對未成年工或女工進行檢測時,未成年工年齡要求按法定要求劃分;女工年齡仍按本條b執行。
4.1.3.2準備記錄表格(見附錄A)及記錄工具。
4.1.3.3檢查、準備計時器。
4.1.3.4在生產正常情況下,每個跟蹤測定對象,連續記錄一個工作日,連紀記錄2天以上(含2天),在每工種(崗位)記錄的工作日數不得少于4人·日,具體記錄要求如下(記錄表見附錄A):
a.記錄測定對象各類動作的持續時間,接塵時間及作業場所;
b.一般情況下,超過一分鐘的動作應單獨列項記錄持續時間、接塵時間及作業場所;
c.若某一動作在持續過程中改變了作業場所(或作業性質),應另列一項作業記錄。
4.1.3.5將接塵動作進行歸類,并按要求統計。
4.1.3.6接塵時間按(1)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tm——m類接塵動作一個工作日平均時間,min/d;
ti——記錄日內第i次接塵動作持續時間,min;
D——記錄日天數,d。
4.1.4接塵動作肺通氣量測定
4.1.4.1測定對象選擇原則見4.1.3.1。測定對象與接塵時間測定對象為同一人,也可不同。
4.1.4.2準備記錄表格(見附錄B)及記錄工具。
4.1.4.3肺通氣量儀使用前檢查內容:
a.檢查整機,檢查各項功能開關是否正常,數據顯示是否正常,電是否充足;
b.檢查傳感器:傳感器與主機連接后,各種數據顯示正常;
c.檢查呼吸面具閥門是否齊全,是否活絡。
4.1.4.4通風干濕溫度計按GB934要求檢查和準備。
4.1.4.5熱球式電風速儀按GB934要求檢查與調整。
4.1.4.6氣溫和氣濕的測定:
a.測定地點,選擇測定作業者接塵動作通氣量相應的作業場所(操作地點)
b.測定高度為立位作業1.5m高;坐位作業1.1m高;
c.測定方法按GB934中7.1.3~7.1.8進行。并將數據記錄于附錄B表中。
4.1.4.7風速的測定:具體方法按GB934中要求執行。
4.1.4.8大氣壓力的測定:
a.氣壓表必須放置于相應的氣溫、氣濕測定點;
b.其他要求按GB934中規定執行。
4.1.4.9接塵動作肺通氣量的測定:
a.測定動作接塵動作內容(含接塵休息)分類的各類接塵動作;
b.戴好面具,檢查面具四周是否緊貼面部,如有漏氣,應調整部位和橡皮帶,要確保測定過程中不漏氣;
c.測定現場氣象參數后,一般情況在每次測定氣象條件后,即開始測量肺通氣量。若氣象條件無顯著變化不必每次測定前測定氣象,一般情況要求現場風速≤4m/s;
d.原則上采用定時測定工作方式,在正式測定前撥好相應鍵位,然后將啟動開關撥到啟動位;
e.停止測量時應將啟動開關撥到暫停位,這一點要從人體上卸下面具和儀器前完成,以保證測定結果的可靠性。以定時工作時,在定時范圍內啟動開關有效,過了預定時間數據自動凍結,此開關不再起作用。
f.測定應在同類動作中進行,跨類測定無效,應對每類動作的開始、中間、結尾階段分別測定,盡量避免同類或不同類動作的連續測定;
g.每次測定時間不得少于2min,每類動作的測定次數不得少于8次;
h.測定時要注意觀察作業者,操作不正常,如故意深呼吸或儀器不正常時不作記錄,重新測定;
i.測定應在生產(作業)正常情況下進行,每次測定結束時應及時記錄數據于附錄B;
j.接塵動作肺通氣量按(2)或(3)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若m類動作各次測定時間相等時,即t1=t2=…tm;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υm——m類接塵動作標準狀態下平均肺通氣量,L/min;
υj——m類接塵動作j次測定標準狀態下肺通氣量,L/min:
tj——m類接塵動作第j次測定的測定時間;min;
n——m類接塵動作肺通氣量測定次數。
(注:若肺通氣量測定儀無氣體體積標化功能則標化計算方式按GB3869中要求執行)
4.1.5接塵時間肺總通氣量按(4)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L——一個工作日接塵時間肺總氣量L/(d·人)。
4.2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的測定
4.2.1原理:以工種(崗位)工作中實現測定的生產性粉塵濃度為依據,計算工作地點空氣中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4.2.2生產性粉塵濃度的測定
4.2.2.1采樣點的選擇原則一般應按劃分的接塵動作,在歸類的基礎上設立采樣點(每類動作設點參數GB5748中2執行,具體應符合GB5748附錄B、C、D、E要求)
4.2.2.2粉塵濃度的測定方不按GB5748中3執行,每個接塵動作樣品不得少于5份,每采樣點應采平行樣不少于1份,分2天測定,并將現場數據記錄于附錄C中。
4.2.2.3生產性粉塵濃度按(5)和(6)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Cm——m類接塵動作測點粉塵平均濃度,mg/m3;Ck——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粉塵濃度,mg/m3;
N——m類接塵動作測點測定次數;
Qk——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采樣流量,L/min;
tk——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采樣時間,min;
W1——m類接塵動作測點第k次測定前濾膜質量,mg;
W2——m類測點第k次測定后濾膜質量,mg。
4.2.3各類接塵動作生產性粉塵超標倍數(Bm)及生產性粉塵濃度超標倍數(B)按(7)和8)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B——某工種(崗位)生產性粉塵濃度平均超標倍數;
Bm——m類接塵動作測點粉塵濃度超標倍數;
Cs——m類接塵動作測點粉塵國家標準最高容許濃度,mg/m3。
4.3生產性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
4.3.1生產性粉塵的采樣方法、樣品數及分析方法,按GB5817中附錄A執行。
4.3.2生產性粉法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SiO2(F)按(9)式計算: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式中:SiO2(F)——某工種(崗位)接觸生產性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SiO2(F)i——第i個樣品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
N——分析樣品數。
5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
5.1按4.1~4.3方法測定,并用測定結果查表1,所得級別為該工種(崗位)級別。
表1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注:跨兩級區方格級別:
1.以“Ⅱ”為界,當L>6000L/(d·人)時,取右側級別,L≤6000L/(d·人)時,取左側級別;
2.以“Ⅰ”為界,當L>4000L/(d·人)時,取右側級別,當L≤4000L/(d·人)時,取左側級別。
5.2本方法將石棉粉塵列入SiO2(F)>70%一類。
6分級和檢測機構
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和測定由勞動行政部門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
附錄A(標準的附錄)
工時記錄表
(補充件)
單位____________________車間_____________(崗位)工種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__年齡_______________記錄時間____________屬何種分級_____________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記錄者:
附錄B(標準的附錄)
肺通氣量測定記錄
(補充件)
單位_______________工種(崗位)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身高(cm)________體重(kg)________體表面積(m2)_______氣溫(℃)______氣壓(kPa)_________氣濕(%)____________風速(m/s)
____________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記錄:測定:年月日
附錄C(標準的附錄)
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粉塵測定記錄
(補充件)
單位_______________車間______________工種(崗位)___________________人數_________測定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氣溫(℃)_______氣濕(%)_______氣壓(kPa)________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測定單位:采樣者:檢驗者:
篇3:公司文明衛生標準檢查表
****有限公司衛生管理制度
為創造良好、舒適的辦公、生產、生活條件,樹立嚴謹、協調的工作風貌,為保證大家擁有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辦公環境和生活空間,促進公司內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特制訂以下文明衛生標準,全公司人員必須積極配合,大家共同監督、遵守。
區域:辦公室
(一)辦公室衛生管理制度
1、辦公桌、計算機桌面整潔,物品擺放有序,不可擺放過多物品,做到整潔美觀。
2、資料柜內書籍、資料、物品擺放整齊有序。掃帚、抹布、毛巾、清潔用品、紙箱、廢紙等物品要在合理位置擺放,不可放在明顯位置或隨意、隨處亂放。
3、室內辦公桌隔板或臨近的墻面上不能張貼、懸掛各種宣傳畫、資料等。
4、每月擦洗一次自己使用的電腦主機及鍵盤,愛護電腦。
5、屬于各自的物品擺放在各自的位置上,不得隨處、隨意亂放。
6、員工不得在辦公室內抽煙,保持空氣清新。
7、衣物不得隨便亂放或搭在椅背上,放在辦公桌的柜子里或放在暗處。
8、洗手間內要每天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事后自覺沖洗。
9、浴室使用后,要及時開窗通風,并將地面清理干凈。
10、室內地面、窗臺面等潔凈無灰塵,無積水,不堆放雜物、垃圾。窗戶玻璃干凈明亮。
11、辦公桌面、會議桌面、椅子、計算機、電話機、傳真機、飲水機、洗手臺及其他柜面潔凈、無污垢。
12、煙缸,紙簍、洗手池、茶杯等要勤倒、清洗,毛巾要經常洗滌,做到洗手池、紙簍、毛巾干凈,煙缸無堆積煙蒂煙灰。
13、門、窗潔凈無灰塵,室內物品無積塵,辦公室內無衛生死角。
14、堅持開窗通風,經常保持空氣新鮮。
附:辦公室衛生檢查表
區域辦公室
評分人
評分(總分100分)
日期
序號
檢查內容
評分
0246810
1辦公桌上書籍、文件、資料、辦公用品等整理整齊
2文件框內書籍、資料分類放置整齊
3抹布、掃帚、拖布桶等清潔工具放置在指定位置,垃圾桶無滿溢現象
4辦公桌隔板、辦公室墻壁不亂張貼宣傳畫
5電腦主機、顯示器、鍵盤清潔
6衛生間、浴室地面清潔、無水漬,洗手池、拖布池干凈明亮、理容鏡面干凈明亮
7辦公室窗戶玻璃清潔明亮、窗臺無灰塵,辦公桌、茶幾、椅子、文件框、飲水機表面不灰塵
8走廊、通道無雜物、地面干凈
9花盆、盆栽中無雜物,土壤不干涸
10展廳、會議室地面清潔干凈,門窗玻璃干凈明亮,桌面、椅面干凈無灰塵
區域:生產車間
1、工作區域內無不用的物品。
2、工作區域內不用物品的清除,并按規定地點放置、標識和定期處理。
3、生產車間區域內的的物品(包括型材、配件、半成品、成品、合格品、不良品、待檢品、返修品、邊角料、廢料等)均有明確的放置位置,并按規定位置整齊放置、標示清楚。
4、區域內加工案板、工具箱、物料架、工具及共用的料車、地牛等,均有明確的放置位置,并按規定位置整齊放置。
5、各組區域所用的清掃工具(包括掃帚、拖把、垃圾桶等)須按規定整齊放置。
6、各區域通道無物品堆集、保持通暢。
7、使用的設備、器具等表面無污垢、積油、積塵、并亮麗。
8、各組區域內地面無鋁屑、塑屑、其它垃圾等雜物
9、區域現場的區域線、定置線保持完好、明亮。
10、各種作業記錄(包括設備檢查表、生產圖紙、領料單等)均按時記錄,且記錄須規范、準確、完整。
11、各區域每周三、六進行兩次大掃除。
12、工作時間內,必須著裝整齊,工作態度良好,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不得打鬧等。
13、公司明確需佩戴勞保護具的崗位,應正確佩戴勞保護具。
14、各車間負責人應按規定對本轄區內進行自查、并督導所屬員工按要求進行現場管理活動的開展,逐步提高員工素質。
15、各車間負責人應隨時檢查本轄區的現場管理效果,組織全員逐步實施現場管理制度,提高現場管理水平。
16、重視員工安全教育,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觀念,防范于未然。建立起安全生產的環境,所有的工作應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附:車間衛生檢查表
班組名
評分人
評分(總分100分)
日期
序號
檢查內容
評分
0246810
1通道通暢無物品擺放超出通道,地面上有無垃圾、銷屑、雜物,通道保持順暢
2作業場所剩余料或近期不用的物品
3工作平臺保持整潔,不允許有雜物存在并隨時清理干凈
4作業場所規劃清楚
5禁止不同物料/產品混放,同一零件盒/箱內禁止放兩種及其兩種以上物料/產品。
6設備定期保養,有明確負責人
7垃圾、廢棄包裝物等及時清理,不良品日清及時,垃圾容器內及時清理干凈
8無裸露電源開關、電線等危險源
9工具柜定置規范,責任人明確,物品按要求擺放整齊
10著裝整潔,工作態度良好
區域:員工宿舍
1、員工必須遵守執行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安排輪流值日,認真搞好個人衛生及宿舍的環境衛生,爭取做到每天一次小清掃,周末一次大清掃。
2、員工嚴禁在宿舍內進行賭博等其他非法活動。嚴禁在宿舍儲放槍械利器,違禁藥物等一切違法物。
3、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嚴禁晝夜長明燈、長風扇現象,做到人離寢室燈就關掉。
4、嚴禁隨地吐痰,制造臟亂。禁止在宿舍內外亂垃圾。
5、每天被褥疊放整齊,床單拉平整齊,枕頭擺放整齊。
6、不可私拉電線,私接電源。應保持室內所有物品清潔干凈。
7、吸煙者必須將煙蒂、煙灰投入煙灰缸,不可亂丟。
8、宿舍衛生做到地面干凈、墻壁清潔,嚴禁亂釘釘子,亂掛雜物,亂貼字畫,亂扯繩子,室內垃圾必須用袋裝好,及時傾倒,不累積、堆放垃圾、雜物。
9、宿舍窗戶玻璃干凈明亮,窗臺無灰塵。
10、保持好個人的衛生,勤洗澡,勤換衣服。工作服應保持干凈整潔,衣時更換被污染的工作服。
11、注意室內通風,每天根據天氣情況啟閉窗扇。正常天氣時開窗通風。
12、自覺保持宿舍安靜,不得大聲喧嘩,不得影響他人休息,同事之間應和睦相處,不得以任何借口爭吵、打架、酗酒。
附:宿舍衛生檢查表
區域
評分人
評分(總分100分)
日期
序號
檢查內容
評分
0246810
1地面干凈,無雜物、無水漬,垃圾桶無滿溢現象
2墻壁干凈清潔,無亂貼亂畫亂釘現象,墻角無蜘蛛網等污物
3窗臺無灰塵,無亂放現象
4宿舍門與窗戶玻璃干凈明亮,窗臺清潔無污物
5室內無煙味、酒味等刺鼻氣味
6房間內無亂扯亂掛、私拉電線、違章用電等現象
7房間內無人時電器、燈光等均關閉
8床上被套、枕巾、床單勤洗滌,保持干凈,被子疊整齊、床單拉平整
9臉盆、牙具、毛巾等盥洗用品擺放整齊
10工作服勤換洗,保持個人衛生
區域:廚房、餐廳
1、廚房工作人員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并保持清潔整齊,做到文明操作,不赤背、不光腳,禁止隨地吐痰。
2、廚房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個人衛生,要堅持做到四勤(勤理發、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
3、不得采購制售腐敗變質、霉變、生蟲、有異味或《食品衛生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4、盛放醬油、鹽等副食調料要做到容器物見本色,加蓋存放,清潔衛生。
5、剩菜剩飯必須倒進加蓋的殘渣桶內,并及時清運。
6、廚房應做好、消毒、沖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蠅、防塵設備,以及暢通的上下水管道。
7、剩飯、菜要回鍋徹底加熱再食用,發現變質食物,堅決不得食用。
8、就餐時間,餐廳應設有保潔員及時清理餐桌、打掃餐余垃圾,以保證就餐環境的衛生。
9、愛護廚房的一切器具,注重所有設備的定期維修、保養,節約用水、用電或易耗品,不亂拿公物,不準將有用的公物隨手丟棄。
10、注意防火防盜,防食物中毒。如發現事故苗頭或聞到異味,必須立即查找并及時報告,切實清除隱患。
附:廚房衛生檢查表
班組名
廚房、餐廳
評分人
評分(總分100分)
日期
序號
檢查內容
評分
0246810
1地面無積水、無油污、無垃圾、無雜物,物品擺放整齊,清潔衛生
2墻面:瓷磚無油跡發黑現象,天棚無蜘蛛網和吊灰;
3鍋灶:清潔無雜物,炊灶具干凈并擺放整齊;
4刀墩板臺案等生熟分開,及時刮洗干凈,定期消毒,禁放雜物;
5下水溝、洗菜池等;水溝暢通無異味,洗菜、碗等水池無雜物無油滑,內外清潔;
6菜筐、食品盤桶等:放置整齊,經常清洗,無油脂;
7倉庫:物品分類碼放整齊,符合規定;賬物相符;有“四防”措施;
8冰箱清潔衛生無異味,定期除霜,符合有關規定
9餐桌桌面干凈無餐余、無灰塵
10餐廳地面無餐余、無雜物,坐椅擺放整齊
區域:庫房
1、各種原材料、成品要有固定的位置分開堆放,不得混在一起,且每種貨品都要有明顯的標簽、標志以示區分。
2、貨物堆放,每行之間要有一定的間距。合格品與不合格品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的標識。
3、各種貨物要根據其不同的儲存要求,分別存入于相應的倉庫,不得放錯。
4、各類材料、配件堆放有序、整齊,方便查找,發現傾斜要立即糾正。
5、庫房地面干凈,無包裝紙、垃圾等雜物。
6、庫房內墻壁的制度牌、標識牌等無歪斜或脫落。
7、通道內無推車、拖車、量具等長時間擺放,及時歸位。
8、通道上無擺放物資,無堵塞通道。
9、每天要將庫房開門通風一次,以免物資受潮,注意庫房防火、防盜、防雨,發現有漏雨、滲水現象,要及時通報。
10、合理安排庫內堆位,預留足夠的出入通道及安全距離,安全高度。
附:庫房衛生檢查表
班組名
庫房
評分人
評分(總分100分)
日期
序號
檢查內容
評分
0246810
1庫房地面干凈無包裝紙、無垃圾、無其它雜物。
2墻面:墻上制度牌、標識牌無歪斜或脫落現象;墻壁、頂篷無蛛網。
3各類材料、配件區分生產廠家、規格型號分類放置,并標識清晰,不得越區存放
4各類材料、配件堆放有序、整齊,方便查找,發現傾斜要立即糾正。
5各類材料、配件要分清常用和不常用,將常用的物資放置在好取的位置,不常用的物資靠后放置。
6不用的材料、配件和不合格的材料、配件,要標識清晰并搬離庫房。
7每天要將庫房開門通風一次,以免物資受潮,注意庫房防火、防盜、防雨,發現有漏雨、滲水現象,要及時通報。
8通道上無擺放物資,無堵塞通道。
9合理安排庫內堆位,預留足夠的出入通道及安全距離,安全高度。
10倉庫內應無衛生死角現象。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解釋權歸世紀恒遠辦公室。
二O**年八月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