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回撤工字鋼棚安全技術措施

回撤工字鋼棚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9024

一、概況

根據礦上工作安排,對礦井廢棄巷道所有工字鋼棚進行回撤。為確保回撤工作安全、快速進行,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特編制本措施,所有施工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二、回撤條件

1、電纜、監測監控線、風水管路、支架、溜子、軌道等設備全部回撤。

2、需要的木點柱、半圓木、葫蘆、回柱器等材料工具準備齊全。

3、風量符合要求。

4、瓦斯濃度在0.8%以下。

5、回撤地點安全檢查、維修工作結束,無安全隱患。

三、回撤主要工作量

所有需要回撤的工字鋼棚和軌道,附回撤材料明細表。

四、回撤技術措施

1、采用人工進行回撤。

2、回撤順序:從里向外。

3、回撤方向和地點:回撤的工字鋼回撤后經過主井運到地面進行清點。

4、回撤前先用水將當班回撤段巷道全斷面用水沖洗降塵、稀釋瓦斯、防止產生火花等。

5、回撤過程中,若頂板不完整或壓力較大地段必須先用木料(直徑大于160毫米的合格硬圓木)打木點柱進行替換支護,保證頂板安全及正常通風。

6、回撤時用掛鉤(葫蘆)鉤住一根梁子或腿子進行回撤,且必須掛牢。

7、采用人工回撤工字鋼時,先在工字鋼梁下打兩根木點柱,然后取掉兩邊的腿子,最后再用長繩子(長度大于5米)拴在卸載把手上遠距離卸載、并采用單體支柱配合40T鏈子遠距離牽引回柱;回柱前采用40T鏈子(長度大于5米)將支柱和工字鋼梁套好。

8、回撤至終點前,必須預留5架工字鋼鐵棚不撤。

9、回撤工作全部結束后,由礦安排施工人員將廢棄巷道進行封閉,打好密閉墻。

五、回撤安全措施

1、回撤前,電工必須檢查好工作范圍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嚴禁電氣設備失爆。

2、回撤前,必須對工作地點進行防滅火處理,并經礦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回撤工作。

3、回撤工作只能由一個工作小組進行回撤,回撤小組由3名經驗豐富的老工人組成,并指定專人看安全,另兩人交替回柱。

4、回撤時,必須設置柵欄,掛上“禁止入內”的牌子,同時在回撤點不回撤的時設臨時柵欄,嚴禁人員靠近已回撤區。

5、回撤前,必須搞好回撤點的敲幫問頂工作,清除回撤點外20米范圍內阻擋安全退路的一切雜物及物件,待找好回撤安全退路后,方可進行回撤工作。

6、在回撤過程中,若頂板有來壓預兆、回撤點瓦斯濃度超過0.8%時,跟班領導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并向礦調度室匯報。待處理好壓力穩定后,經檢查回撤點瓦斯濃度不超過0.8%時,方可人員進入作業地點,但必須先搞好支護后再進行回撤工作。

7、回撤過程中瓦斯按0.8%進行管理

8、回撤過程中,若遇到難回支柱及回最后三棚時,采用長繩子拴在卸載把手上遠距離卸載,并采用單體支柱配合40T鏈子,遠距離牽引回柱至控頂區,嚴禁冒險蠻干。

9、回撤人員必須站在控頂區內,用拉鉤將回撤下來的棚梁棚腿、支柱或鉸接接頂梁拖到控頂區內,嚴禁到非控頂區內撿棚腿棚梁、支柱或鉸接頂梁。

10、回撤過程中,對頂板破碎段,必須架設替換木料,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回撤。

11、人工回撤巷道工字鋼時,每次只能回一根腿子或梁子,嚴禁到處回撤。

12、每次回撤前,必須將回撤點向外5米范圍內巷道加強支護,除將工字鋼鐵棚維護好之外,還必須采用帶帽木點柱進行加強支護,戴帽木點柱打在工字鋼鐵棚兩腿之間。如遇頂板破碎段,還必須架上工字鋼抬棚。

13、掛鉤過程中,人員必須站在工字鋼抬棚下面作業,拾取工字鋼前,必須待頂板穩定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進入,用拉鉤拉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拾取。

14、每次回撤前后必須灑水。

15、嚴格進行敲幫問頂工作,并加強安全意識,做好自保互保聯保工作,做到三不傷害。

16、回撤出來的棚梁棚腿、支柱等材料必須回撤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確保回撤退路和通風暢通。

17、回撤期間,跟班區長及班長應該做到現場交接班,對當班未處理的安全隱患,必須向下一班跟班區長交接清楚。

18、瓦檢員必須隨時對作業地點瓦斯濃度及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嚴禁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超限作業。

19、安檢員每班必須對現場安全進行監督,不安全嚴禁作業。

20、回撤期間,通風工區必須加強通風,必要時須制定專門的通風措施,保證作業地點能正常通風。

21、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2011版)進行作業。

篇2:木棚更換工字鋼棚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面概況

我單位施工的副斜井措施巷刷擴工程,從副斜井底煤倉向軌道大巷運煤方向施工95米,目前頂板比較破碎,巷道頂板巖層為泥巖夾多層黃泥,原巷道采用架設木棚臨時支護,經礦方研究決定改變本段巷道支護方式,采用工字鋼替換木棚進行支護,具體改變支護的起止部位根據地質情況而定,地質情況在滿足錨桿施工條件時按編號1115施工通知單:錨網支護施工。巷道架工字鋼原設計寬度:下部為3220mm,上部為2800mm,高度為2500mm;工字鋼支護掘進寬度:下部…………

二、支護方式及參數

1、巷道規格:上寬……,下寬……,高度……。

2、支護材料:11#工字鋼、木背板、金屬網等。

3、支護方式:采用梯形棚支護,間距0.6mm。棚腿及橫梁使用11#工字鋼,采用12#普通槽鋼作為卡扣,每兩排棚腿之間以拉桿連接,拉桿采用20#圓鋼;棚梁之間高二道拉桿,兩根拉桿分別距兩邊500mm,每個棚腿設兩根拉桿,一根拉桿距棚底1000mm,另一根拉桿距棚頂500mm。

三、支護工藝

1、巷道刷擴完成后,進行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安放棚腿,每根棚腿分別由兩人扶好,然后將鋼梁放于腳手架上,由4人站在腳手架上安裝工字鋼棚,并將拉桿安好。

2、棚腿與橫梁之間接口要接合嚴密,當接口不吻合時,調梁腿傾斜度和方向,嚴禁在縫口處打入木楔,槽鋼與棚腿之間要焊接牢固。

3、兩幫棚腿要架在堅實的底板上,嚴禁棚腿架設在浮矸、活石上。

4、架棚嚴禁前傾后仰、歪斜射箭、邁步現象發生,保證棚腿直立。

5、鋼梁與棚腿要緊貼圍巖,不得松動或空幫空頂,鋼梁不能接幫接頂的部位要使用勾木或木楔剎緊背牢,確保支護質量。

6、每二架棚之間要用20#圓鋼作為拉桿拉緊,頂部與底部各一道拉桿,不得晃動。

7、巷道底部掏200mm×200mm×100mm柱窩,棚腿底部焊接150mm×150mm×10mm鋼托板,保證棚腿底部穩定。

四、安全技術措施

1、在鋼梁加工和運輸以及架設過程中,作業人員要相互配合好,協同作業,防止鋼梁倒下傷人。

2、絞車鋼梁時,將鋼梁豎向傾斜放于絞車內部,工字鋼與絞車連接在一起,防止絞車往下運送時工字鋼工字鋼脫落、或刮歪皮帶。

3、鋼梁運到井下后,要擺放整齊,一次運輸量不能超過絞車的載重量。

4、井下使用絞車運輸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要按照運輸量酌情掌握車速,嚴禁放飛車。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并設好“一坡三擋”。

5、工作面安裝臨時阻車裝置,防止下放物料車傷人與設備損壞。

6、施工過程中,工作面的材料必須碼放整齊,嚴禁亂扔亂放影響行人或損壞。嚴禁使用損壞、變形、腐朽的支護材料。

7、作業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帽,攜帶礦燈和自救器,嚴禁酒后上崗。當班安全哚對工作面安全狀況進行監督,保證安全作業,如有意外發生要及時向項目部和調度室匯報。

8、在工字鋼棚架設過程中,人員不得從鋼梁下部通過。

9、上梁時必須使用專用人字梯,巷道兩幫各一個,必須安排專人扶梯子。上棚梁時,作業人員必須口號一致,必須手托棚梁,穩抬穩放,不得扶在梁的上面,頭部要在安全一側。頂梁架上后要及時打設臨時點柱進行支撐,保證安全。

10、作業時,一架棚子未架設好之前,不得中止工作,要按照正確的方法逐架施工。

11、棚架質量不合格、歪斜、空頂或沒有規定架設的,必須及時進行處理達到質量合格、安全可靠后方可繼續施工。

12、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施工時先處理掉頂幫活矸。

13、在有管路的巷道施工時,要先拆除風水管路,施工完成后重新接好。

14、地面加工工字鋼梁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執行以下安全措施:

(1)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且持證上崗。

(2)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

(3)電焊、氣割等工作地點10米范圍內,不能有液壓油、機油、棉紗等易燃易爆物品。

(4)電焊、氣割工作人員必須佩帶專用手套、焊帽或專用防護眼鏡,衣領袖口全部扎緊。

(5)氣割使用的氧氣、乙炔瓶間距必須保持在7米以上,氣瓶距動火點10米以上。

(6)工作完畢后,相關設備、工具等不得存放在施工現場,必須及時回收。

15、本措施未涉及之處,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副斜井刷擴作業規程》等中的相關規定。

篇3:彩鋼棚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交底記錄表單位:鄂交安表04施工班組或部門交底時間接受交底人數分項工程名稱施工部位交底部門交底人姓名及職務監理簽字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交底內容:一、高空作業一般要求

工程施工負責人應對工程的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高空作業中的設施、設備,必須在施工前進行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攀登和懸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專業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施工中對高空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進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雨天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遇有6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露天攀登與懸空高空作業。鋼構吊裝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空作業。二、注意事項(一)、高處作業安全:

1、施工負責人應對工程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負責,并建立相應的責任制。施工前,應逐級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落實所有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時不得進行施工。

2、高處作業中的設施、設備,必須在施工前進行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3、攀登和懸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及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并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

4、施工中對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設施,發現有缺陷和隱患時,必須及時解決;危及人身安全時,必須停止作業。

5、施工作業場所有墜落可能的物件,應一律先進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①、高處作業中所有的物料,均應推放平穩,不防礙通行和裝卸。

②、隨手用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

③、作業中的走道內余料應及時清理干凈,不得任意亂擲或向下丟棄。

④、傳遞物件禁止拋擲。接受交底人員簽字姓名職務或工種姓名職務或工種姓名職務或工種安全交底記錄表單位:鄂交安表04施工班組或部門交底時間接受交底人數分項工程名稱施工部位交底部門交底人姓名及職務監理簽字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交底內容:6、雨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凡水均應及時清理。

7、鋼結構吊裝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

(二)、攀高作業安全:

1、柱、梁和行車梁等構件吊裝所需的直爬梯在結構構造上,必須牢固可靠。

2、梯腳底部應墊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

3、鋼柱安裝登高時,應使用鋼掛梯或設置在鋼柱上的爬梯。

4、登高安裝鋼梁時,應視鋼梁高度,在兩端設置掛梯或搭設鋼管腳手架。梁面上需行走時,其一側的臨時護欄橫桿可采用鋼索,當改用扶手繩時,繩的自由下垂度不應大于L/20,并應控制在100mm以內。

(三)、懸空作業安全:

1、懸空作業處應有牢固的立足點,并應有安全設施。

2、鋼結構的吊裝,構件應盡可能在地面組裝,并搭設進行臨時固定、電焊、高強度螺栓連接等工序的高空安全設施,隨構件同時上吊就位。

3、懸空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帶。(四)、防止高空墜落和物體落下傷人:

1、為防止高處墜落,操作人員在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一般高掛底用,即將安全帶繩端掛在高的地方,而人在較低處操作。

2、在高處安裝構件時,要經常使用撬桿校正構件的位置,這樣必須防止因撬桿滑脫而引起的高空墜落。

3、在雨天,構件上因潮濕容易使操作人員滑倒,應采取清掃后再安裝,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穿防滑鞋方可操作。

4、高空操作人員使用的工具及安裝用的零部件,應放入隨身佩帶的工具袋內,不可隨便向下丟擲。

5、在高空用氣割或電焊切割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割下的金屬或火花落下傷人。。

接受交底人員簽字姓名職務或工種姓名職務或工種姓名職務或工種安全交底記錄表單位:鄂交安表04施工班組或部門交底時間接受交底人數分項工程名稱施工部位交底部門交底人姓名及職務監理簽字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交底內容:6、地面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盡量避免在高空作業的正下方停留或通過,也不得在起重機的吊桿和正在吊裝的構件下停留或通過。

7、構件安裝后,必須檢查連接質量,無誤后,才能摘鉤或拆除臨時固定工具,以防止掉下傷人。

8、設置吊裝禁區,禁止與吊裝作業的無關人員入內(五)、防止觸電:

1、電焊機的手把線質量應該是很好的,如果有破皮情況,必須及時用膠布嚴密包扎。電焊機的外殼應該接地。

2、起重機嚴禁在架空輸電線路下面工作。在通過架空輸電線路時,應將起重臂落下,并確保與架空輸電線的安全距離。

3、電氣設備不得超銘牌運行。

4、使用手操式電動工具應戴絕緣手套或絕緣臺上。

5、嚴禁帶電作業。

(六)、防止氧乙炔瓶爆炸:

1、氧乙炔瓶放置安全距離應大于10m。

2、氧氣瓶不應該放在太陽光下爆曬,更不可接近火源,要求與火源距離不小于10m。

3、氧氣遇油也會引起爆炸,因此不能用油手接觸氧氣瓶,還要防止起重機或機械油落倒氧氣瓶上。接受交底人員簽字姓名職務或工種姓名職務或工種姓名職務或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