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巷補打錨桿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說明;-220、-420至-520斜巷受壓力影響,局部出現噴體開裂。為確保行人及運輸的安全,根據礦安排決定對巷道進行補打錨桿維護,由我區進行巷道修護,為確保施工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工藝:
1、施工地點為斜巷,-220斜巷11#鋼梁處,-420到-520為16#鋼梁至-520
下滑板。
2、對局部、頂部、幫部出現噴體開裂,進行補打錨桿和掛網。
3、施工時由上往下逐排補打錨桿,打一排錨一排,并及時掛網。
4、打頂部錨桿時,采用礦車裝半車矸石作為錨桿機的
支撐點進行施工,并用保險繩作為臨時固定礦車。
5、打肩窩及幫部使用腳手架,鋪上木板,進行施工。
6、錨頂錨幫前先對巷道敲幫問頂,找完頂后方可補打錨桿。冒落的矸石及噴體及時清理保證正常運輸。
三、支護材料及要求:
1、錨網梁支護,采用塑料網搭茬100-200mm,每隔200mm用14#鐵絲雙股呈“△”狀連接扎實。
2、錨桿采用φ18mm左旋無縱筋等強螺紋鋼,長度2000mm,尾部滾絲長100mm,配套快速安裝螺母,并增加塑料減磨擦墊圈。
3、托板:A3制成,長×寬×厚=150×150×10mm,中部開φ20mm孔。
錨固劑:MSK2335快速藥卷,錨桿眼頂部每眼2根,幫部每眼1根。
4、質量要求:
⑴錨桿方向垂直于巷道輪廓線,誤差不大于±10°。
⑵錨桿托板、網梁密貼巖壁,不得松動
⑶錨桿外露為30--50mm
⑷錨固力不小于80KN(22.5MPa)
⑸錨桿初次扭矩不小于100--150NM,二次緊固后達到150-200NM,。
⑹錨桿間排距800*800mm,允許誤差±50mm。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將措施進行傳達到每個施工人員。
2、施工前將風水管路接到施工地點,準備好施工工具和支護材料,施工時準備好找頂鋼釬。
3、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先檢查后作業,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并及時用長把工具進行敲幫問頂。
4、嚴格堅持由外向里,由頂到幫逐排逐網進行,找頂時須由有經驗的人員進行觀察頂板,如有危險,及時撤人,所有人員嚴禁站在作業點下方。
5、打頂板錨桿眼時,必須采用濕式打眼,打眼工作不少于兩人,一人操作打眼機具,一人負責監護頂板并負責指揮打眼。
6、錨頂前對頂、幫全面檢查,并用長把工具(2米以上)由外向里、由頂向幫逐步找掉浮矸,打錨桿必須在有支護的條件下進行,并設專人觀察頂板。
7、打注錨桿時必須由上向下、先中間后兩幫,逐排、逐根進行打注,錨桿(錨索)必須打一根、注一根、預緊一根,及時掛金屬網護頂。
8、打錨桿期間,猴車不得運轉,并將猴車運行的閉鎖關閉以防誤操作運行,施工前與上下滑板猴車把勾工聯系好方可施工。
9、礦車放至施工地點懸鉤時,指定專人用5分叉好的保險繩頭一頭掛在車皮鉤頭上,另一頭插進巷道的軌道下,用鋼釬或鐵棍穿進繩頭內,以防礦車下滑。
10、錨幫時要用馬腿搭設平臺長度不得小于2.5m,平臺上木板必須固定形成一個整體,錨桿機作業時必須確保穩固,木板的厚度不小于0.5cm。
11、其它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要求施工。
篇2:基坑錨桿支護施工方法措施
基坑錨桿支護施工方法
1噴錨施工程序及流程圖
每個斷面的噴錨施工由上向下分層依次進行。其噴錨施工流程如下圖:
2噴錨網施工技術要求
2.1掛網、噴射混凝土施工
2.1.1噴射混凝土材料采用32.5普硅水泥、中粗砂、5~15mm粒徑瓜米石,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重量比為水泥:砂:石=1:2:2~2.5;
2.1.2噴射混凝土厚度為50mm,一次連續完成,必要時可分二次完成;滿足60%的厚度保證率,并保證平均厚度不小于設計厚度;
2.1.3網筋為φ6.5Ⅰ級圓鋼,間距@250×250雙向。網筋上沿每層錨桿設2根橫向Φ16螺紋鋼(加強筋)。錨桿頭部通過Φ20螺紋鋼壓焊連接。
2.1.4噴射機供料應保持連續均勻;
2.1.5鋼筋網片可焊接或綁扎而成,網格允許誤差為±10mm。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應不小于210mm,如為搭焊則焊接長度不小于70mm;
2.1.6混合料宜隨拌隨用,采用人工攪拌時,攪拌次數不少于三次。
2.1.7當噴射混凝土終凝兩小時后,采用灑水進行養護;
2.1.8噴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試塊應在施工中抽樣制做。試塊數量,每噴50~100m3混合料或小于50m3混合料的獨立工程不少于一組,每組不小于三個。
2.2錨桿制作
2.2.1材料進場均進行檢查與驗收,主要材料應有出廠證明及產品合格證,并按規定抽樣復驗;
2.2.2沿錨桿軸向長度每隔2~3m設置一個對中支架;
2.2.3在噴錨部分錨桿拉筋采用Φ20螺紋鋼,在旋噴樁部位中無法成孔時采用φ48鉆空鋼管,對接長錨桿應按《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鋼筋焊接技術要求進行焊接。
2.3鉆孔、注漿施工
2.3.1錨桿采用全長注漿;注漿材料為32.5普硅水泥純水泥漿,水灰比為0.45~0.55;
2.3.2在修整后的開挖坡面上定好孔位,成孔直徑100mm,錨桿孔距誤差不超過150mm;錨桿傾角誤差不大于3度。
3施工技術措施
3.1材料進場后先要送檢,待合格后,經監理方認可方可使用。
3.2技術人員現場檢查各道工藝流程及各項技術要求,待驗收合格后方進行下一道工序;
3.3嚴格執行交接班和現場記錄制度,對設備運行、安全、進度狀況及材料用量進行全面交接;
3.4檢查確認待噴坡面的形狀、尺寸,利用竹簽或鋼筋等設置好控制噴射混凝土厚度的標志;
3.5土質較差處開挖后應立即施噴,縮短坡面的暴露時間,以保證坡面局部穩定性;
3.6噴頭與受噴面應垂直,噴頭與受噴面的距離宜保持在0.8~1.5m左右;嚴格控制水灰比,噴頭處水壓應不小0.2MPa;保持噴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班或流淌現象;
3.7噴射混凝土時應從開挖層底部逐漸向上、螺旋式進行;
3.8成孔根據土質情況可采用沖擊錘或洛陽鏟,成孔完畢檢查確認后立即送入錨桿;
3.9錨桿采用先安裝后注漿的施工方法;錨桿安裝應確保桿體處于孔中心位置,錨桿端頭露出受噴面宜為8~10cm。當確保回漿稠度與注體稠度一致時方可停止注漿,孔口部有空隙時應及時補漿;
3.10注漿時采用底部注漿方式,注漿導管頂端應插至孔底,在注漿同時將導管勻速緩慢拔出,以保證孔中氣體能全部逸出;
3.11拌漿時嚴格計量,控制好水灰比,不得隨意更改;注漿完畢后及時用清水清洗注漿泵和輸送管中的殘漿;
3.12施工員和技術員每天巡查支護坡面的完整性及基坑周邊沉降和位移情況,并對已經出現的異常情況和險情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3.13現場備用草袋或土工織物,及雨天施工各種器具,當出現大暴雨時,可迅速組織搶險。
篇3:地鐵車站錨桿網噴砼施工措施
地鐵車站錨桿、網噴砼施工
某支線方向車站長度較小、跨度較大,所以采用一樁一錨方法加強圍護,為防止樁間土的坍塌流失,隨基坑開挖進行網噴保護。鋼筋網片為φ6@200(雙向),砼C20,厚度為60mm。詳見"某東路車站圍護結構布置示意圖"。
采用螺旋鉆孔干作業法施工鋼筋水泥凈漿預應力錨桿,注漿泵進行充填式注漿,鋼筋網加工廠加工成片狀,現場鋪設,濕噴射混凝土。在錨桿正式施工前,基坑每側有代表性的選擇1~2根錨桿作抗拔試驗錨桿,得出試驗結果,待確定是否需修改設計后,方可進行正式工程錨桿施工。擬安排兩臺錨桿鉆機施工錨桿,正式錨桿施工與土方開挖相配合。工程錨桿,灌漿后7~10天可安裝腰梁、張拉錨桿并鎖定。
1)錨桿施工工藝流程
土釘墻施工工藝流程圖
2)錨桿施工技術要求
(1)下鉆前按照測定孔位先挖成窩,鉆頭對準孔中心,根據不同的設計傾角進行調整定準孔位后方可開鉆。
(2)插入鋼筋時,孔口予留長度≥50cm。非錨固段用硬塑料布包裹。
(3)漿液用攪拌機攪拌均勻且攪拌時間不小于2分鐘,漿液隨用隨攪,不得有灰水離淅現象,漿液水灰比0.55~0.6。
(4)在需要時,水泥漿液內可適量摻入速凝劑,早強劑及U型膨脹劑替代水泥。
(5)安裝鋼圍檁平順沒有死彎,和樁體以平面接觸。
(6)指定專人作好錨桿施工的詳細記錄。
3)土釘墻施工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完成后距坡腳0.3m~0.5m上立即設置排水溝,集水井,用抽水機將基坑內積水及時抽走。
(2)土釘墻施工應隨工作面分層施工。
(3)成孔后,及時安放土釘,注漿錨固,以防塌孔。
(4)為防止水泥砂漿在硬化或凝固過程中,產生干縮或收縮縫,保證漿體與周土體的緊密結合實際,漿液中應加入一定量的膨脹劑。
(5)土釘設定位器,以保證土釘鋼筋保護層厚度。
(6)按設計要求作搞拉拔試驗,試驗數量應為土釘總數的1%,且不少于3根檢驗施工質量并及時調整設計參數,指導施工。
(7)應采取土釘墻支護施工監測措施。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