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設計要求
1、錨桿
(1)設計鉆孔直徑為150mm,成孔角度為15°,橫向間距為2400mm,;
(2)錨桿采用φ50地質螺旋鉆桿,錨桿自由段、錨固段長度詳見圖紙;
(3)錨固段在鉆桿設置注漿孔,間距50mm,梅花狀布置;
(4)螺旋錨鉆頭直徑150mm,長度1000mm;
(5)鉆桿連接采用接手連接;
(6)外錨采用Φ39高強通長絲桿與鉆桿開槽焊接。
2、注漿
(1)注漿采用M30水泥漿;
(2)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45~0.5;
(3)注漿壓力0.5~1.0MPa。
3、腰梁的制作與錨桿張拉
(1)腰梁采用2[16a槽鋼加工制作雙腹梁;
(2)錨桿張拉:
a、注漿強度達到18MPa時方可進行張拉;
b、錨桿張拉至0.9~1.0倍Nu后,穩(wěn)定5分鐘,然后按0.65倍設計值鎖定;
c、張拉過程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執(zhí)行。
二、施工技術要求
(1)鉆孔:
①孔位誤差:水平方向不應大于50mm,垂直方向不應大于100mm。
②孔深不應小于設計長度,也不應大于設計長度的1%。
③孔徑允許偏差±10mm。
④鉆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應大于錨桿長度的3%。
(2)錨桿的組裝
①采用D50地質鉆桿,錨頭采用D150螺旋式鉆頭。
②鉆桿應除油污、除銹。
③桿體自由段應用塑料管包裹,管口應密封并有鉛絲綁扎。
④每節(jié)鉆桿采用接手連接。
⑤錨固部分設置注漿孔眼。
⑥錨桿前端采用D39高強通長絲桿與鉆桿連接。
(3)注漿:
注漿材料采用水泥素漿。注漿施工采用二次重復注漿法施工。
第一次注漿時注漿管管端離錨桿末端500mm,第二次注漿用注漿管的管端距離錨桿末端1000mm作用,管底出口處用黑膠布封口,從管端500mm處開始向上每隔2m做出1m長的花管,花管的孔眼為φ8,花管的段數視錨固段長度而定。第一次注漿壓力0.3~0.5MPa,流量控制在100L/min。
待第一次灌注的漿液初凝后,進行第二次注漿。二次注漿時間可根據注漿工藝試驗確定或在第一次注漿錨固體強度達到5MPa后進行。注漿壓力控制在2.5~5.0MPa,并穩(wěn)壓2min,漿液沖破第一次灌漿體,向錨固體與土體的接觸面之間擴散,使錨固體直徑擴大,增加徑向壓應力。由于擠壓作用,使錨固體周圍的土體受到壓縮,空隙比減小,含水量減少,也提高了土的內摩擦角。因此,提高土層錨桿的承載能力。
(4)錨桿的張拉與鎖定:①錨桿張拉前,應對張拉設備進行標定。②錨固體混凝土強度均大于18MPa時,方可進行張拉。③錨桿張拉順序,應考慮臨近錨桿的相互影響。④錨桿張拉荷載分級及觀測時間、錨桿鎖定應嚴格按規(guī)范進行。
三、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①按鉆機機高及導軌和枕木高度平整場地,將導軌安裝牢固;
②鉆機就位時對準孔位后,用量角器測量立軸傾角,要求傾角15°;
③開鉆時輕壓、慢轉;
④采用干鉆或清水鉆進;
⑤材料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復檢單;
⑥嚴格按設計水灰比配制水泥漿,按要求添加外加劑,充分攪拌;
⑦及時進行二次補漿;
⑧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張拉鎖定。
篇2:錨桿靜壓樁工程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錨桿靜壓樁工程的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分項工程名稱:錨桿靜壓樁作業(yè)內容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錨桿靜壓樁施工前應對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
2.機械設備必須實行專機專人持證操作,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和機具保養(yǎng)制度。
3.熬制硫磺膠泥的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不準赤膊和光腳,防止膠泥濺傷;半成品膠泥的運輸和貯存,應做到單獨存放,防濕、避高溫;熬膠工棚應做到防火、防漏和通風良好。
4.錨桿靜壓樁施工用電,應認真執(zhí)行施工現場用電安全規(guī)定。電動葫蘆的電線應安置在樁架以外,嚴禁與電動葫蘆的鐵鏈相互摩擦,以致?lián)p壞傷人;電動葫蘆、油壓泵的用電應配備專用電箱,并應配觸電保護器;專用電箱應防漏、防潮、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
5.應經常檢查和維修樁機具,并建立安全員負責制。對設備、電路等進行全面檢查,對壓力表應定期檢查、標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安裝錨桿靜壓樁樁架時,應首先固定樁架與錨桿的連接螺栓。樁架頂端連接板安裝應二人同時操作(一人扶正連接板,一人安裝連接板與樁架的螺栓)。安裝連接板及電動葫蘆,應搭設簡易腳手架,鋪好腳手板,電動葫蘆的吊鉤與樁架連接板上的掛鉤要有保險裝置。
7.樁段搬運起吊時,起樁架安裝應穩(wěn)妥,吊索與樁段應保持垂直,操作人員應扶住樁段兩頭,使樁段保持平穩(wěn)。拉動葫蘆的操作人員站立位置應與樁段離開一段距離,以防樁段墜落傷人。
8.壓樁時千斤位置應置于鋼梁中心,鋼梁應置于鋼銷子中心,鋼銷子后跟應頂緊樁架孔,防止鋼銷子脫孔造成事故。
9.每天下班后,應有專人負責關閉、切斷電源。
補充作業(yè)指導內容:
收銀制度
篇3:錨桿靜壓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5)
錨桿靜壓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5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建設單位
分項工程名稱
作業(yè)部位
交底部門
交底人
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錨桿靜壓樁施工前應對有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
2.機械設備必須實行專機專人持證操作,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和機具保養(yǎng)制度。
3.熬制硫磺膠泥的操作人員必須穿戴好必要的防護用品,不準赤膊和光腳,防止膠泥濺傷;半成品膠泥的運輸和貯存,應做到單獨存放,防濕、避高溫;熬膠工棚應做到防火、防漏和通風良好。
4.錨桿靜壓樁施工用電,應認真執(zhí)行施工現場用電安全規(guī)定。電動葫蘆的電線應安置在樁架以外,嚴禁與電動葫蘆的鐵鏈相互摩擦,以致?lián)p壞傷人;電動葫蘆、油壓泵的用電應配備專用電箱,并應配觸電保護器;專用電箱應防漏、防潮、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
5.應經常檢查和維修壓樁機具,并建立安全員負責制。對設備、電路等進行全面檢查,對壓力表應定期檢查、標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安裝錨桿靜壓樁樁架時,應首先固定樁架與錨桿的連接螺栓。樁架頂端連接板安裝應二人同時操作(一人扶正連接板,一人安裝連接板與樁架的螺栓)。安裝連接板及電動葫蘆,應搭設簡易腳手架,鋪好腳手板,電動葫蘆的吊鉤與樁架連接板上的掛鉤要有保險裝置。
7.樁段搬運起吊時,起樁架安裝應穩(wěn)妥,吊索與樁段應保持垂直,操作人員應扶住樁段兩頭,使樁段保持平穩(wěn)。拉動葫蘆的操作人員站立位置應與樁段離開一段距離,以防樁段墜落傷人。
8.壓樁時千斤頂位置應置于鋼梁中心,鋼梁應置于鋼銷子中心,鋼銷子后跟應頂緊樁架孔,防止鋼銷子脫孔造成事故。
9.每天下班后,應有專人負責關閉、切斷電源。
補充作業(yè)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