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桿錨索施工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應嚴格執行現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夜間施工時,現場應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設施。
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人員、進入現場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違章赤腳或穿拖鞋作業。
3、作業人員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診斷患有心臟病、貧血、高(低)血壓、癲癇、恐高癥等其他不適宜從事高處作業的疾病,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均不得食用酒精類飲料,不應在禁止煙火的場所吸煙。
4、如出現危及或可能傷及人員的危險時,所有相關的工作應停止直至危險狀態得到消除。
5、任何表現出不安全因素的設備和工具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直至處于安全狀態或從施工區域移出或更換。
6、遇雨天應作好防雨準備,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坍塌事故發生。
7、控制箱電氣開關、閘刀等須設臵防雨棚或防雨罩,設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
8、施工前,應認真進行技術交底,應認真檢查支護作業區及周邊邊坡的穩定情況,排除危石及障礙物,確保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邊坡支護施工。施工中應分工明確、統一指揮。
9、施工機具應設置在安全地帶,各種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張拉設備應可靠,張拉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夾具飛出傷人,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用安全防護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防止漿液射入眼鏡內。如有漿液射入眼鏡內,必須進行充分沖洗,并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10、施工中,應定期檢查電源電路和設備的電器部件;電器設備應接地、接零,并由操作人員安裝操作。電纜電線必須架空,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確保用電安全。
11、高壓液體和壓縮機管道的耐久性應符合要求,管道連接應牢固可靠,防止軟管破裂、接頭斷開,導致漿液飛濺和軟管甩出的傷人事故。
12、錨桿鉆機應設安全可靠的反力裝置。在有地下承壓水地層中鉆進,孔口必須安設可靠的防噴裝置,一旦發生漏水、漏沙時能及時堵住孔口。
13、電動機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動鉆機,鉆機操作必須專人負責。處理機械故障時,必須使設備斷電、停風,向施工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
14、向錨桿孔注漿時,注漿罐內應保持一定數量的砂漿,以防罐體放空,砂漿噴出傷人。
發生事故應及時搶救人員、財產,保護現場并向有關人員報告。現場執行交接班制度。
16、檢驗錨桿錨固力應遵守下列要求:(1)拉力計必須固定可靠。(2)拉拔錨桿時,拉力計前方和下方嚴禁站人。(3)錨桿桿端一旦出現縮頸時,應及時卸荷。
17、錨索施工應遵守下列要求:(1)張拉錨索時,孔口前方嚴禁站人。(2)進行預應力錨索施工時,其下方嚴禁進行其他操作。(3)封孔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不得在錨索端部懸掛重物或碰撞錨具。
篇2:錨桿錨索支護工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地點的錨桿、錨索支護的施工作業。
第二條認真執行“三大規程”,掌握《作業規程》主要內容,熟知錨桿眼的布置參數,及有關技術質量要求,并認真貫徹執行。
第三條熟練掌握錨桿(錨索)機的操作要領,了解錨桿(錨索)機的工作原理。
第四條工作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做好臨時支護。
第五條做好防塵工作,嚴禁干打眼。
第六條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第七條搞好區域文明衛生,做到文明生產。
第八條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搞好工種協調,共同完成當班任務。
篇3:錨桿錨索安全技術交底
一、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無死亡事故、無重大重傷事故、無重大交通事故、無重大中毒事故、無重大火災事故。
二、安全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1、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應嚴格執行現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夜間施工時,現場應設有保證施工安全要求的照明設施。
2、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人員、進入現場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嚴禁違章赤腳或穿拖鞋作業。
3、作業人員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診斷患有心臟病、貧血、高(低)血壓、癲癇、恐高癥等其他不適宜從事高處作業的疾病,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在工作前和工作中均不得食用酒精類飲料,不應在禁止煙火的場所吸煙。
4、如出現危及或可能傷及人員的危險時,所有相關的工作應停止直至危險狀態得到消除。
5、任何表現出不安全因素的設備和工具必須立即停止使用,直至處于安全狀態或從施工區域移出或更換。
6、遇雨天應作好防雨準備,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防止坍塌事故發生。
7、控制箱電氣開關、閘刀等須設置防雨棚或防雨罩,設漏電保護器以防漏電。
8、施工前,應認真進行技術交底,應認真檢查支護作業區及周邊邊坡的穩定情況,排除危石及障礙物,確保在安全的狀態下進行邊坡支護施工。施工中應分工明確、統一指揮。
9、施工機具應設置在安全地帶,各種設備應處于完好狀態。張拉設備應可靠,張拉時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夾具飛出傷人,機械設備的運轉部位應用安全防護裝置。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防止漿液射入眼鏡內。如有漿液射入眼鏡內,必須進行充分沖洗,并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11、高壓液體和壓縮機管道的耐久性應符合要求,管道連接應牢固可靠,防止軟管破裂、接頭斷開,導致漿液飛濺和軟管甩出的傷人事故。
12、錨桿鉆機應設安全可靠的反力裝置。在有地下承壓水地層中鉆進,孔口必須安設可靠的防噴裝置,一旦發生漏水、漏沙時能及時堵住孔口。
13、電動機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動鉆機,鉆機操作必須專人負責。處理機械故障時,必須使設備斷電、停風,向施工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
14、向錨桿孔注漿時,注漿罐內應保持一定數量的砂漿,以防罐體放空,砂漿噴出傷人。
15、發生事故應及時搶救人員、財產,保護現場并向有關人員報告。現場執行交接班制度。
16、檢驗錨桿錨固力應遵守下列要求:
(1)拉力計必須固定可靠。
(2)拉拔錨桿時,拉力計前方和下方嚴禁站人。
(3)錨桿桿端一旦出現縮頸時,應及時卸荷。
17、錨索施工應遵守下列要求:
(1)張拉錨索時,孔口前方嚴禁站人。
(2)進行預應力錨索施工時,其下方嚴禁進行其他操作。
(3)封孔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不得在錨索端部懸掛重物或碰撞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