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風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為了進一步完善通風系統,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根據生產部協調安排,對井下1503運輸巷風橋進行改造,改造后1503綜采工作面為獨立通風,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各業務負責人
項目負責人:趙景樸
安全負責人:趙林和
技術負責人:景潞凱
三、原風橋巷道情況:
1503運輸巷現有一座風橋,風橋寬度為3.8m,高度2.2m,風橋頂部為工字鋼混凝土結構。1503綜采工作面為串聯通風,現對風橋進行改造使1503綜采工作面為獨立通風。
四、施工方案
1、拆除風橋下1503運輸巷內密閉墻體,1503運輸巷內風橋頂板上方通風孔密閉;
2、回風大巷正前風橋下方進行密閉,打開回風大巷內風橋頂板上方密閉墻體。
五、施工材料
施工永久密閉采用紅磚、水泥、黃沙砌筑,約需用磚1000塊、水泥1噸,黃沙3噸。
六、施工工序:
備料---護巷---移通風機---移皮帶機頭--拆1503運輸巷密閉--掏槽--砌回風大巷風橋墻--勾縫--抹面--拆除回風大巷內風橋頂板上方磚墻體-----1503運輸巷內風橋頂板上方通風孔砌筑磚墻--勾縫--抹面--清理;
四、施工方法
1.備料:
施工所需用的紅磚、水泥、黃沙等施工材料準備到位,以便于施工人員施工。
2.護巷:
施工前,把施工地點的巷道支護認真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作業制度。注意煤幫,找掉煤幫、頂板的活矸塊、活炭塊。
3.移動風機
(1)、回風巷局部通風機使用倒鏈進行慢慢拆卸下放,運至皮帶大巷后,在頂部打設兩根錨桿用以吊掛風機。
(2)、使用倒鏈將風機吊掛,采用鐵鏈固定風機。
(3)、拆除倒鏈。
4.拆除皮帶機頭
施工所需材料備齊后,對風橋下方回風大巷內的皮帶機頭進行拆除,方便施工。
5.1503運輸巷密閉拆除
在皮帶機頭拆除遷移完成后,拆除1503運輸巷密閉墻。
6.掏槽:
在施工位置、用風鎬、大鍬、尖錐進行掏槽,在掏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互配合默契,協調一致,杜絕碰手碰腳。
6.砌墻:
用飽滿均勻的灰漿在掏好的槽內鋪設一層5-10mm厚的灰漿,再平放上紅磚,每砌好一層紅磚,必須鋪上一層飽滿均勻的灰漿,依次循環作業,直至施工完畢。
7.勾縫:
在砌墻過程中,是每砌一層墻體,必須用瓦刀將飽滿均勻的沙漿注在紅磚與紅磚之間2-5mm的縫隙,砌墻結束后用瓦刀將飽滿均勻的沙漿抹在墻體表面所有縫隙處,抹實、抹平。
8.抹面:
砌墻、勾縫結束后,用灰沙比1:2.5的沙漿抹粗面,粗面凝固后,用純灰漿抹細面,抹裙邊。
9.風橋墻體砌筑完后,拆除回風大巷內風橋頂板上方磚墻體,墻體寬3.8米,高1.8米;對1503運輸巷內風橋頂板上方通風孔砌筑磚墻,砌筑寬度3.8米,高1.6米,墻厚0.37米。
10.清理:
施工完畢后,要將施工現場清理干凈,剩余物料回收。
五、施工要求:
1.永久風橋墻體寬度為370mm。
2.砌墻前,一定先掏槽,大槽寬度為500mm,深度以見硬幫實底實頂為準。大槽掏好后,再在大槽中間挖寬370mm、深100mm的小槽(深度以見實底為準,因幫、頂是錨噴支護,所以不掏幫槽、頂槽,只掏底槽)。
3.砌墻時,采用水泥、黃沙比為1:3的沙漿,抹粗面、勾縫采用水
泥、黃沙比為1:2.5,抹細面、抹裙邊采用純灰漿,三種沙漿均要飽滿均勻。
4.砌墻時,墻體要垂直于底板,墻面要平整,橫縫要水平、豎縫要豎直,不準出現對縫、重縫與空縫。
5.施工密閉時,墻體要與巷幫,巷頂接觸嚴密,不漏風。
6.施工完畢后,要將現場剩余物料回收,并把現場清理干凈。
六、安全措施:
1.施工前,要排查現場隱患,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作業制度,只有在排除隱患后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方可正常作業。
2.施工人員站在腳手架上施工時,必須有兩個人操作,一人操作風鎬,
一人手扶住風鎬管路,以便于操作風鎬作業。用大錘、尖錐施工時,必須有兩人操作,一人拿大錘、一人拿尖錐,兩人作業時,一定相互配合好,協調一致,杜絕碰手碰腳。
3.挖槽位置要選擇在頂板完整、支護良好的地點。
4.施工時,嚴禁其他人員通過作業地點,若必須通過,必須征得施工人員的同意后,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通過。
5.施工高度超過1.5米左右時,一定要搭牢固平穩的腳手架,其踏板規格不得小于2m×0.3m×0.05m,搭好后的腳手架必須經安全負責人驗收后,方可使用,以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6.所有施工人員一定要相互配合好,協調一致,物料嚴禁拋擲,要平穩接送,腳手架下周圍嚴禁站人。
7.架上人員施工時,要精力集中,相互配合好,一定拿好手中工具,以防工具傷人,碰手腳腳、擠撞事故的發生。
8.在掏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兩人一定相互配合好,協調一致,杜絕碰手碰腳。
9.所有施工作業人員,嚴格按零散作業人員進行管理。
10.施工安全負責人一定要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隨時檢查作業現場周圍的瓦斯濃度,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1%以下時方可作業,否則停止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及時采取引風等措施處理。
11、運輸材料時,料車必須插銷,上好保險繩,絞車司機必須聽清楚信號,即一停、二提、三下、信號不清楚不準開車。
12、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原則,運輸人員嚴禁跟車并在運輸路端設好警戒,防止其它人員進入。
13、人工搬運材料過程中,不要擁擠,輕拿輕放,防止材料掉落砸傷自已和它人。
14、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搬運材料時,口令要一致,步伐要統一,注意觀察周圍環境,防止摔倒造成磕傷碰傷。
15、在施工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
16、安監部派安檢員現場監督,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
17、搬運材料、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周圍的電纜、管路等設施,避免出現意處事故發生,確保安全。
18、施工期間,瓦檢工要及時掌握施工地點的瓦斯變化情況,發現瓦斯異常情況及時向現場跟班干部匯報,及時采取措施處理。無法處理時,再向礦調度匯報,請求幫助。
19、施工期間,不允許出現蠻干行為,一切行動聽指揮,搬運或施工期間,不允許出現亂扔、亂放等行為,避免材料碰撞出現火花。
20、施工期間若出現其它影響人身安全的特殊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及時撤出相關施工人員,放置明顯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報礦調度室。
21、施工期間項目部通風科要有干部現場跟班,統一指揮。
22.按標準施工完畢后,通知相關部室對該設施進行驗收合格,若不達標,必須拆除重新施工,達到合格為準。
23、運輸物料、卸物料,搭腳手架等工作,要有專人指揮,防止碰手砸腳。
24、其它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崗標》中有關規定
篇2:井下風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為了進一步完善通風系統,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根據生產部協調安排,對井下1503運輸巷風橋進行改造,改造后1503綜采工作面為獨立通風,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各業務負責人
項目負責人:趙景樸
安全負責人:趙林和
技術負責人:景潞凱
三、原風橋巷道情況:
1503運輸巷現有一座風橋,風橋寬度為3.8m,高度2.2m,風橋頂部為工字鋼混凝土結構。1503綜采工作面為串聯通風,現對風橋進行改造使1503綜采工作面為獨立通風。
四、施工方案
1、拆除風橋下1503運輸巷內密閉墻體,1503運輸巷內風橋頂板上方通風孔密閉;
2、回風大巷正前風橋下方進行密閉,打開回風大巷內風橋頂板上方密閉墻體。
五、施工材料
施工永久密閉采用紅磚、水泥、黃沙砌筑,約需用磚1000塊、水泥1噸,黃沙3噸。
六、施工工序:
備料---護巷---移通風機---移皮帶機頭--拆1503運輸巷密閉--掏槽--砌回風大巷風橋墻--勾縫--抹面--拆除回風大巷內風橋頂板上方磚墻體-----1503運輸巷內風橋頂板上方通風孔砌筑磚墻--勾縫--抹面--清理;
四、施工方法
1.備料:
施工所需用的紅磚、水泥、黃沙等施工材料準備到位,以便于施工人員施工。
2.護巷:
施工前,把施工地點的巷道支護認真檢查,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作業制度。注意煤幫,找掉煤幫、頂板的活矸塊、活炭塊。
3.移動風機
(1)、回風巷局部通風機使用倒鏈進行慢慢拆卸下放,運至皮帶大巷后,在頂部打設兩根錨桿用以吊掛風機。
(2)、使用倒鏈將風機吊掛,采用鐵鏈固定風機。
(3)、拆除倒鏈。
4.拆除皮帶機頭
施工所需材料備齊后,對風橋下方回風大巷內的皮帶機頭進行拆除,方便施工。
5.1503運輸巷密閉拆除
在皮帶機頭拆除遷移完成后,拆除1503運輸巷密閉墻。
6.掏槽:
在施工位置、用風鎬、大鍬、尖錐進行掏槽,在掏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互配合默契,協調一致,杜絕碰手碰腳。
6.砌墻:
用飽滿均勻的灰漿在掏好的槽內鋪設一層5-10mm厚的灰漿,再平放上紅磚,每砌好一層紅磚,必須鋪上一層飽滿均勻的灰漿,依次循環作業,直至施工完畢。
7.勾縫:
在砌墻過程中,是每砌一層墻體,必須用瓦刀將飽滿均勻的沙漿注在紅磚與紅磚之間2-5mm的縫隙,砌墻結束后用瓦刀將飽滿均勻的沙漿抹在墻體表面所有縫隙處,抹實、抹平。
8.抹面:
砌墻、勾縫結束后,用灰沙比1:2.5的沙漿抹粗面,粗面凝固后,用純灰漿抹細面,抹裙邊。
9.風橋墻體砌筑完后,拆除回風大巷內風橋頂板上方磚墻體,墻體寬3.8米,高1.8米;對1503運輸巷內風橋頂板上方通風孔砌筑磚墻,砌筑寬度3.8米,高1.6米,墻厚0.37米。
10.清理:
施工完畢后,要將施工現場清理干凈,剩余物料回收。
五、施工要求:
1.永久風橋墻體寬度為370mm。
2.砌墻前,一定先掏槽,大槽寬度為500mm,深度以見硬幫實底實頂為準。大槽掏好后,再在大槽中間挖寬370mm、深100mm的小槽(深度以見實底為準,因幫、頂是錨噴支護,所以不掏幫槽、頂槽,只掏底槽)。
3.砌墻時,采用水泥、黃沙比為1:3的沙漿,抹粗面、勾縫采用水
泥、黃沙比為1:2.5,抹細面、抹裙邊采用純灰漿,三種沙漿均要飽滿均勻。
4.砌墻時,墻體要垂直于底板,墻面要平整,橫縫要水平、豎縫要豎直,不準出現對縫、重縫與空縫。
5.施工密閉時,墻體要與巷幫,巷頂接觸嚴密,不漏風。
6.施工完畢后,要將現場剩余物料回收,并把現場清理干凈。
六、安全措施:
1.施工前,要排查現場隱患,嚴格執行敲幫問頂作業制度,只有在排除隱患后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方可正常作業。
2.施工人員站在腳手架上施工時,必須有兩個人操作,一人操作風鎬,
一人手扶住風鎬管路,以便于操作風鎬作業。用大錘、尖錐施工時,必須有兩人操作,一人拿大錘、一人拿尖錐,兩人作業時,一定相互配合好,協調一致,杜絕碰手碰腳。
3.挖槽位置要選擇在頂板完整、支護良好的地點。
4.施工時,嚴禁其他人員通過作業地點,若必須通過,必須征得施工人員的同意后,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通過。
5.施工高度超過1.5米左右時,一定要搭牢固平穩的腳手架,其踏板規格不得小于2m×0.3m×0.05m,搭好后的腳手架必須經安全負責人驗收后,方可使用,以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
6.所有施工人員一定要相互配合好,協調一致,物料嚴禁拋擲,要平穩接送,腳手架下周圍嚴禁站人。
7.架上人員施工時,要精力集中,相互配合好,一定拿好手中工具,以防工具傷人,碰手腳腳、擠撞事故的發生。
8.在掏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兩人一定相互配合好,協調一致,杜絕碰手碰腳。
9.所有施工作業人員,嚴格按零散作業人員進行管理。
10.施工安全負責人一定要隨身攜帶便攜式瓦檢儀,隨時檢查作業現場周圍的瓦斯濃度,只有在瓦斯濃度低于1%以下時方可作業,否則停止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及時采取引風等措施處理。
11、運輸材料時,料車必須插銷,上好保險繩,絞車司機必須聽清楚信號,即一停、二提、三下、信號不清楚不準開車。
12、堅持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的原則,運輸人員嚴禁跟車并在運輸路端設好警戒,防止其它人員進入。
13、人工搬運材料過程中,不要擁擠,輕拿輕放,防止材料掉落砸傷自已和它人。
14、兩個或兩個以上人員搬運材料時,口令要一致,步伐要統一,注意觀察周圍環境,防止摔倒造成磕傷碰傷。
15、在施工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
16、安監部派安檢員現場監督,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
17、搬運材料、施工過程中,要注意周圍的電纜、管路等設施,避免出現意處事故發生,確保安全。
18、施工期間,瓦檢工要及時掌握施工地點的瓦斯變化情況,發現瓦斯異常情況及時向現場跟班干部匯報,及時采取措施處理。無法處理時,再向礦調度匯報,請求幫助。
19、施工期間,不允許出現蠻干行為,一切行動聽指揮,搬運或施工期間,不允許出現亂扔、亂放等行為,避免材料碰撞出現火花。
20、施工期間若出現其它影響人身安全的特殊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及時撤出相關施工人員,放置明顯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報礦調度室。
21、施工期間項目部通風科要有干部現場跟班,統一指揮。
22.按標準施工完畢后,通知相關部室對該設施進行驗收合格,若不達標,必須拆除重新施工,達到合格為準。
23、運輸物料、卸物料,搭腳手架等工作,要有專人指揮,防止碰手砸腳。
24、其它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崗標》中有關規定
篇3:風橋施工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況米處的上
為了12617采面機風兩巷掘進施工的回風,12615機巷外口20方,須挑頂建造風橋一座。建風橋涉及通風、運輸、供電、運料、質量、規格、安全、時間等方面,必須高度重視,為了確保在施工風橋過程中的順利、安全竣工,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望相關單位和責任人認真學習貫徹執行。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建風橋挑頂放炮所涉及警戒或串聯通風,必須另外編制串聯通風措施。
2、風橋的橋面必須使用混凝土澆注,其厚度不低于0。4米,橋腿為磚混結構24墻水泥粉面,長度應大于上巷的最大下寬且能保證不漏風,橋下面與機巷巷高持平,橋下高度不低于1,9米去,橋上面與上巷棚梁下面不低于1。9米。
3、為了確保通風順暢,風橋兩邊引橋巷坡度不大于18度。
4、風橋上邊巷道前后10米幫頂必須被實剎牢,謹防片幫漏頂影響通風。
5、施工放炮必須設好警戒,警戒位置為所有通往放炮地點的所有巷道口,并實行遠距離放炮。
6、挑頂放炮時,要用坑木打上牢固可靠的棚架保護皮帶,避免因放炮崩掉巖石砸壞皮帶。崩掉的巖石要運走填在預先做好的矸石窖內。
7、放炮后要及時撬掉幫頂的危矸活巖,然后進行支護,支架間距0。7米/架。
8、施工的全過程必須有專職瓦檢員在現場檢查瓦斯。
9、施工過程中必須有帶班礦長在現場坐陣指揮。
10、工程結束后必須進行驗收,發現漏風,應及時用沙漿充填處理,否則不得驗收。
11、其他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