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衛生局目標管理考核辦法

衛生局目標管理考核辦法

2024-07-12 閱讀 7545

為強化綜合目標管理,激發全系統干部隊伍活力,推動全縣衛生事業發展,根據有關法規和上級文件精神,結合衛生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組織領導

全縣衛生系統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工作在縣衛生局綜合目標管理考核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局綜考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局綜考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局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機關各股室長為成員,綜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人事股。

二、考核范圍及分類

1、中心衛生院(8個):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中心衛生院、中心衛生院、鎮衛生院、中心衛生院、中心衛生院、中心衛生院。

2、一般衛生院(7個):鄉衛生院、鄉衛生院、鎮衛生院、鎮衛生院、鎮衛生院、鄉衛生院、鎮衛生院。

3、縣直醫院(5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花江中心醫院、縣腫瘤醫院、縣精神病醫院。

4、公衛及其他單位(4個):縣疾控中心、縣衛監所、縣婦保院、縣合管辦。

三、考核內容

1.基礎工作: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人口計劃生育、安全生產。

2.本職工作:鄉鎮(中心)衛生院、縣直醫院的本職工作包括醫政管理與科教、公衛服務(疾控、婦幼、法監、精神衛生、農村衛生)、新農合、衛生經濟與財務工作;公衛及其他單位的本職工作是指本單位業務工作。

3.重點工作:2013年縣考核縣衛生局7項重點工作任務、2013年全縣醫改與衛生“四個十”重點工作任務、2013年各醫療衛生單位重點工作任務。

4.其他工作: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農村清潔工程、辦公室、組織人事、機構編制、依法治理、社會保障、“吃空餉”人員清理、工會、無償獻血、項目建設、對口幫扶以及縣衛生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5.滿意度測評:包括單位干職工測評、局機關干職工測評、局領導班子成員測評。

四、考核評分

(一)考核方式

1.考核工作由局綜考領導小組牽頭,局綜考辦組織進行。局機關各股室和縣合管辦、縣疾控中心、縣衛監所、縣婦保院、縣精神病醫院為考核立項部門。

2.重點工作由辦公室負責考核,基礎工作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縣直醫院的本職工作及其他工作由相關立項部門負責考核,公衛及其他單位的業務工作由局綜考辦組織考核。

3.考核采取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以平時考核為主。平時考核由各立項部門負責;年終考核由局綜考辦組織進行,局綜考領導小組根據工作實際確定年終上門考核的項目和單位。

(二)評分標準

考核總分100分,由工作目標考核得分(85分)和滿意度測評分(15分)兩部分組成。另實行獎勵加分和罰分,分值計入考核總分。

1.滿意度測評分。由單位干職工測評分(5分)、局機關干職工測評分(5分)、局領導班子成員測評分(5分)三部分組成。

2.工作目標得分。由基礎工作得分(20分)、本職工作得分(65分)、重點工作得分、其他工作得分四部分組成,其中重點工作、其他工作不派分,實行倒扣分(具體各項工作所占分值見附件)。

3.獎勵加分:獎勵加分上限為5分(詳見附件)。

4.罰分:罰分不設上限(詳見附件)。

(三)考核程序

1.各單位對照工作目標逐項自查。

2.局綜考辦與各立項部門根據單位自查、現場實地考核、平時掌握的情況對各項工作綜合計分并予以公示。

3.局綜考辦與各立項部門在規定時間內接受被考核單位申訴,根據申訴進行復核,初定考核成績。

4.局綜考辦組織局機關干職工與局班子成員進行考核測評,確定測評成績。

5.局綜考辦收集獎勵加分、罰分情況。

6.局綜考辦匯總考核成績。

7.局綜考領導小組審定確定考核結果。

五、考核等次的確定

1.鄉鎮衛生院。根據年終考核成績先后順序,中心衛生院、一般鄉鎮衛生院分別確定“優秀單位”各1個,“先進單位”各2個。

2.縣直單位。根據年終考核成績先后順序,縣直醫院、公衛及其他單位分別確定“優秀單位”、“先進單位”各1個。

3.局綜考領導小組根據考核結果,可以適當增加或減少“優秀單位”與“先進單位”的名額。

4.有下列情形的不納入評先范圍:單位被行政問責給予黃牌警告以上處理的;新農合中造假套取基金或被黃牌警告的;單位班子成員本年度因違紀違法行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及以上處分或或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的(以立案時間為準);單位出現經營性虧損的。

5.有下列情形的進入“不合格單位”票決范圍:因黨風廉政建設、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孕產婦死亡、安全生產、創衛工作、農村清潔工程工作被一票否決的;對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不及時、處置不及時,造成疫情擴散或嚴重社會影響的;發生嚴重惡劣事件被市及市以上媒體曝光或受到省、市衛生行政部門通報批評;在綜合目標管理考核中得分在70分以下或弄虛作假的。

6.在“不合格單位”中由局班子成員確定1個“后進單位”。

六、考核結果的運用

1.設立綜合目標管理考核獎。獲得綜合目標管理“優秀單位”的,每個單位獎勵6000元;獲得“先進單位”的,每個單位獎勵4000元。

2.對評為“后進單位”的,給予通報批評,并對單位“一把手”由組織甄別后予以誡勉談話或免職。

篇2:車輛安全目標管理考核制度

1、公司每年度根據上級部門下達的車輛安全考核指標,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層層簽訂車輛安全目標責任書,責任書簽訂率要求達100%。

2、公司每半年組織對責任制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實行車輛安全生產獎懲制和車輛安全生產“一標否決”制。

3、公司對車輛安全做出顯著成績的部門、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4、車輛安全目標、考核內容、方法詳見各類《車輛安全目標責任書》(見附件)。

當公司當年度各類事故超過簽訂《車輛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的目標考核值時,對該公司車輛安全生產第一負責人按如下標準從超過月度考核:

1、工傷事故(人身傷害、職業病):

考核值

1.0‰以上

1.2‰

1.5‰

2.0‰以上

處理核

200元

500元

700元

1000元

2、車輛交通事故;

超過考核值

1起

2起

3起

4起以上每起

處理核

100元

200元

300元

500元

篇3:城市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獎懲辦法

為切實加強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城市客運行業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省政府“一崗雙責”規定,實施“誰主管、誰負責”和“誰審批,誰負責”以及“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則,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獎懲分明”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防范和減少客運行業安全生產事故,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考核范圍

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運營部、安全部、車輛裝備部、內部安全保衛部、綜合行政事務部、運營線路

三、考核對象

各運管站、客管站、公交公司、出租汽車服務公司

四、考核內容(見附件)

五、考核目標

(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目標

1、按照《安全生產法》、《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和市政府“一崗雙責”規定職責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2、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督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律、規章、政策和文件精神,積極主動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及時準確收集和報送工作信息或有關材料;

3、建立事故防范體系,切實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積極采取對策措施,建立各類安全管理防范體系、加強危險源管理,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整改,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按規定組織和參加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

4、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專項整治活動,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有關安全生產工作事宜;

5、落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加強安全管理、裝備等經費的投入;

6、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和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制定完善重特大事故的應急預案,提高對重特大事故的防御能力。及時參與或組織救援,妥善處理善后工作,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7、建立事故報告和查處制度。發生事故后嚴格執行事故報告制度,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執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事故責任人。

(二)事故控制指標

1、事故死亡人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

2、較大以上事故起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

3、不發生市政府規定的“一票否決”的重特大事故;

六、考核期限

以年度為考核期限,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七、考核方法

(一)市客運處負責對行業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落實情況分半年和年度考核。采用100分制。

(二)被評為國家級、省廳級、市級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先進單位或在安全活動中得獎等,酌情予以加分,加分值分別為5分、3分、1分;

(三)目標考核中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按不合格論處,并按《黨政領導干部實行問責規定》等有關規定處理。

八、獎懲措施

(一)考核等級

不合格:考核總分在80分以下,或發生市政府規定的“一票否決”的較大、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合格:考核總分在80分至85分之間;

良好:考核總分在85分至90分之間;

優秀: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的。

(二)獎勵條件

1、考核達到優秀的單位分別予以通報表揚并頒發證書;

2、城市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單位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職能部門相關人員或為安全生產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實施物質和精神獎勵。

(三)對考核不合格單位,給予通報批評;按照《黨政領導干部實行問責規定》等有關規定報請有關部門對單位領導給予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