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五常管理的組織職責

五常管理的組織職責

2024-07-13 閱讀 3603

五常管理的組織與職責

1管理組織

設立五常專門管理小組,由單位負責人兼任該管理小組組長全面負責五常的實施及管理,管理小組人數應為單數。小組內設五常執行主管、五常督察人員、部門主管。具體的關系安排如下:行主管、五常督察人員、部門主管。具體的關系安排如下:

五常管理組織結構圖

2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

2.1管理小組組長(企業老總或負責人)的工作職責

2.1.1負責本企業五常管理實施的全面工作。

2.1.2主持五常管理小組成員辦公會,研究和決定五常實施的各項工作。

2.1.3審定五常實施的計劃和步驟,并抓好落實。

2.1.4做好五常實施的階段評估,適時調整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及實施步驟。

2.1.5審定本企業五常實施的各項規范、制度、要求、相關考核辦法、獎懲標準等。

2.2執行主管的工作職責

2.2.1在管理小組組長領導下,負責本企業五常管理相關知識的宣傳、培訓和監督五常的執行。

2.2.2協助制定五常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總結匯報。

2.2.3布置、督促、檢查各分管部門負責人的工作。

2.2.4認真貫徹落實五常實施的規范工作要求,督促、檢查各項五常制度及五常規范的執行與具體落實情況。

2.2.5深入各部門,了解和檢查五常實施情況,認真記錄五常實施的每一過程,及時總結匯報。

2.2.6定期組織各部門間的相互學習,善于發現先進,善于運用先進促進后進,不斷提高和改進工作方法。

2.2.7全面掌握五常管理實施動態,及時分析及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

2.3督察人員的工作職責

2.3.1在管理小組組長領導下,嚴格按照督促、指導、把關工作原則,全面負責五常管理的實施監督和指導工作。對管理小組組長負責。

2.3.2協助制定五常工作計劃,督察各部門五常貫徹實施的執行情況,及時總結匯報。

2.3.3廣泛聽取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進行分析匯總,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工作。

2.3.4全面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況,做好正確引導與指導,確保五常管理順利實施。

2.4部門主管的工作職責

2.4.1負責本部門五常實施日常管理工作;

2.4.2協助制定和完善有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相關規章制度。

2.4.3負責貫徹落實五常實施的規范工作要求,督促、檢查本部門成員各項制度及規范的執行情況。

2.4.4合理安排員工班次,并視實際情況隨時做好調配。

2.4.5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的需求,通過言傳身教,激發員工工作和學習熱情,對本部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努力提高本部門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服務技能,特別是五常理念及實踐應用。

2.4.6每天主持召開部門班前例會,作好班前準備,班中督導,班后總結工作,并做好工作筆記。

2.4.7正確處理員工之間的工作矛盾,關心愛護下屬。

2.4.8隨時檢查本部門的設施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及時向領導匯報情況,確保五常管理正常實施。

2.4.9及時安排本部門的物品發放。

2.4.10督導員工操作習慣,檢查員工儀容儀表,及時幫助糾正。

2.4.11帶頭搞好本部門的環境衛生,做好自查自糾。

2.5員工的工作職責

2.5.1熟悉并熟練掌握自己工作崗位的五常要點。

2.5.2自己的工作場所須不斷整理、整頓、清潔。

2.5.3不用的東西要立即處理。

2.5.4通路必須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

2.5.5食品原料、物品、設備的放置要做到仔細、正確、安全。

2.5.6各類食品加工產生廢棄物要集中放于規定場所。

2.5.7注意上級的指示,并加以配合。

篇2:深識五常法

認識五常法

(一)什么是五常法(5S)

在各機構里,五常法是用來維持品質環境的一種技術、是一種管理理念、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是一種長期運用后出管理奇效的利刃。

五常法是優質管理的一種模式,在確保安全、效率、品質與減少故障方面發揮了簡易可行的顯而宜見的作用。

(二)五常法的由來:

1.生于日本江戶時代(17世紀初-19世紀中);

2.成形于香港:“五常法”是香港人何廣明教授在1994年始創的概念。在各機構里,“五常法”是用來維持品質環境的一種有效技術。“五常法”源于五個日本字(其中Seiri意為整理,Seiton意為整頓,Seiso意為清掃,Seiketsu意為清潔,Shitsuke意為修養),全部是“S”帶頭的字,所以它也稱為5-S。5-S在日本民間已流傳了200多年,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已開始習慣拋掉不想要的東西,以“空”為佳。何廣明教授在日本研究優秀企業的時候,發現了5-S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1994年,他整理出了基于5-S的優質管理方法,那就是“五常法”,即“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同時此法獲得香港政府的支持,在本地推廣。十年間,他的“五常法”被廣泛運用于各機構中,取得管理方面的奇跡。

3.發展、使用于各種行業,餐飲業于2000年開始引進。

篇3:酒店工程部五常法管理規范

酒店工程部之五常法管理

五常法管理起源于日本,因其在日本企業的推廣并獲成功,近年以迅雷之勢被引入各行各業。五常法襲卷醫院、學校、酒店餐飲等行業,通過經常維持工作現場的組織、整頓、清潔和規范,杜絕和減少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并進一步改變員工的思想和行為本質,從而提升服務水平。

酒店工程部是設備運行與維護的管理部門,擔負著酒店設備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運行管理、能源控制及資產管理等重要任務,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意識直接影響酒店的經營和對客形象,工程管理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成本支出。而實施五常法恰是精細化管理的捷徑,筆者在臺州東方大酒店五年多工程管理實踐中總結了部分經驗,供各位參考。

工程部員工五常法管理。五常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一目了然,為了迅速得知當班人員動態,我們分別在維修中心和運行中心的門口設置了人員去向牌,每一位當班員工的照片、名字、聯系電話和去向隨時更新,便于掌握。制作了茶水架,在架子上和杯子上對應寫上員工姓名,讓員工養成物品從哪里來回哪里去的好習慣。每日班前會,當班員工必須經過儀容儀表鏡進行自我檢查,儀容儀表鏡的一側是一幅標準圖供參照。專門設立了員工工具書架和報紙欄,對書籍進行了分類管理,通過制作標簽,實行定制定位管理。通過引導員工隊伍產成“美”的意識,并形成風氣,實際上已經為創造一個整齊、清潔、方便、安全的工作環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工程部材料五常法管理。物盡其用是節約成本的重要內容,酒店的維修材料品種繁多,規格不一,加上舊設備舊零件舊材料,要進行有序管理,實非一日之功。五常法的要點是對材料進行有用的和無用的、常用的和非常用的進行分類并整理。首先我們劃分了零配件倉庫、二次回收利用材料倉為兼工作間、呆滯物品儲藏間,對日常使用頻率高的材料又設立了班組材料貨架,實行分級管理,使各類材料都有了自己的歸所,管理有條不紊。其次是通過對材料的分類管理,在每一級倉庫都劃分出水配件、電氣配件、裝飾裝修五金、機修制冷配件等類別,對迅速查找所需材料十分有利。第三是對材料實行定量管理,根據各類材料的月耗量制定最低存量,及時申購以保證材料存量,并對使用頻率高的材料進行大宗采購節約成本,存放時放置于最易領用位置,以提高效率。此外,通過五常法可以對材料的回收及利用大做文章,將舊材料舊設備中預計有利用價值的零部件拆卸存留,即使是廢件也設立回收箱,如鐵廢件銅廢件每月定期回收。

工程部工具五常法管理。工程部的工具按使用性質分為班組工具和個人工具,對班組公用工具,制作工具懸掛板,所有工具印上其對應唯一的位置,整齊劃一,一目了然,每日交接班只須掃視一眼即可知道工具有無缺失。對員工工具箱采用統一管理,制作工具箱柜,標示姓名,對號入座,避免工具箱擺放隨意現象。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工具管理,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還可以在應急事件處理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工具管理中,常檢查工具的可靠性、實用性、完整性、有效非常重要,對相關設備如特殊造型的螺絲等制作專用工具,電焊、氬弧焊等常用卻笨重的工具制作推車,對各類各具實行分類管理,都有助于提高維保工作的高效運行。

工程部能源五常法管理。作為酒店非常重要的成本控制部門,工程部必須非常重視能源管理。能源消耗的發生具有即時性,只有通過分析酒店能耗的規律性、可控制性才能真正強化管理。能源管理有很多基礎工作,如日能耗統計工作、每班能耗分析對比、值班巡視抄表、外包能耗抄表、能源管理巡檢、酒店各區域測溫記錄、能耗預算管理等,只有持之以恒地做好這些工作,才有數據分析、尋找問題、挖掘潛力的可能。引入五常法的能源管理,最重要的優勢是常態化。經常性的能源管理巡檢有利于發現能源浪費現象,及時發現跑冒滴漏;每班能耗分析對比可以發現各班次運行及不同操作人員控制能源偏差;各區域測溫可以在保證穩定服務質量的同時為合理控制中央空調及各區域空調新風機等的運行提供依據;日能耗統計可以及時發現日能源消耗的異常現象等。當然,隨著新能源、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能源管理還有很多突破口。經驗和數據告訴我們,通過加強管理,合理使用,采用無/低費方案,如六時段電費計費時合理安排大功率耗電設備的工作時間段等,節約5%-10%的能耗完全可以實現。

工程部檔案五常法管理。酒店工程部所管轄的設備種類繁多,很多特殊設備必須按照廠方提供的保養維修說明操作,大量特殊配件已需要專業供應商提供,此外各類圖紙、各料記錄、檢測報告、招投標文件、產品樣冊、合同、員工信息、供應商信息等,需要完善的檔案管理。五常法運用到工程部的檔案管理,經過收集、分類、歸檔、整理、制作目錄甚至掃描拷貝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分色、分層、分袋、標志,定位每一類檔案在檔案柜內的對應唯一位置,檢索檔案目錄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所需檔案;通過收借檔案登記,避免檔案的缺失;適當采用數據庫,如電腦報修系統,可以方便查詢利于分析。檔案管理,有如航海家的地圖,花一倍的時間可能帶來的是十倍的方便。

工程部設備五常法管理。設備管理理論中全壽命周期內的采購、安裝、運行、維修、保養、折舊、報損等一系列工作同樣可以通過五常法來進行管理。運用五常法管理中的常整頓、常清潔,加強巡檢,選擇合適的保養節點,合理的設備零部件備品,不僅可以將很多設備故障消除在萌芽狀態,而且可以提高效率、節約成本。設備管理與檔案管理的有機結合,加強員工培訓,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設備管理水平。設備的常巡視,更可以避免事故或危及酒店正常運營情況的發生。設備管理日常的點滴工作,簡單、重復、平淡,卻非常重要,可以說是細節決定成敗。

工程管理包羅萬象,上述各類管理拆開來看,每一類管理都無法窮盡。五常法之于工程管理只是一種方法或工具,在于堅持,在于精細,認真做事只能把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