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除塵器基礎施工方案

除塵器基礎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4099

一、編制依據

(1)、新設備基礎的設計圖紙(見附件);

(2)、施工現場實際工程量;

(3)、國家有關建筑工程法規、規范與文件;

(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

(5)、遵循的有關規范、標準:

?5.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JGJ59—2011;

?5.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

?5.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

?5.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

?5.5《混凝土工程》?DGJ32/J30-2006

?5.6《土石方與爆破工程》?DGJ32/J27-2006

三、工程概況

基本概況:本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拆除原除塵器鋼筋混凝土設備基礎,按設計圖新做鋼筋混凝土設備基礎。

四、施工總體組織及規劃

4.1?組織機構

由施工單位根據現場情況和工期、安全、質量要求組織現場施工,配備專業管理人員及施工作業人員。

4.2?施工前的準備

?1.施工準備

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是搞好工程施工的基礎和前提,必須高度重視,視本工程現場情況做好各方面施工準備工作,提前做好材料進場計劃。施工前了解現場作業環境,做好現場交底工作。

2.技術準備

進一步勘察現場,調查擬施工建筑物的情況,特別是管道、電纜、現場交通等障礙的事先處理工作,做到不影響廠區的正常生產,如有特殊要求需提前申請,處理好廠區生產與改造工作的相互影響。施工單位施工前制并審定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術處理措施,并提前對各班組進行各道工序的技術交底工作。根據實際情況編制施工作業計劃。

3.總體施工組織方案

先落實好安全圍護措施,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順序,然后有序施工。

五、施工進度計劃安排

滿足新設備基礎的要求工期,有序組織施工。

六、勞動力組織計劃安排

施工單位按照施工需要,安排合理的施工人數。

七、主要材料(設備)供應計劃

施工單位按照作業內容及要求,安排合理的施工機械型號及數量,并配備專業操作人員。

八、主要施工方法及材料說明

1、拆除原混凝土基礎采用機械拆除,人工配合。

2、新做獨立基礎墊層采用現澆方式,強度等級為C15;

3、新做獨立基礎采用現澆方式,強度等級為C35。

九、確保工程質量的具體措施?

在施工中執行嚴格的過程控制措施,按施工規范施工。做到事前交底,事中監督檢查,事后驗收總結的循環措施。事前交底要對原材料質量、施工順序、施工操作規程等做出明確規定。所有工程材料進場都必須具有質量證明文件,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工程技術資料的匯集與整理工作,按照國家質量驗收評定標準以及現行備案制度對工程資料的具體規定執行。真正做到工程資料能及時、真實、齊全地反映工程實體。在拆除與新做過程中必須保證現有結構物的正常使用,做好必要的支撐與防護及成品保護工作。對于設備基礎應確定澆筑的順序及分層澆搗措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保證標準的養護濕度和溫度。鋼筋的加工和綁扎按規范要求施工,模板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十、確保安全文明生產技術措施

1、安全生產責任制

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網絡,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保證體系,項目經理部設專職安全員,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安全生產教育

(1)工程開工前,對所有參加本工程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組織學習有關規范和法規,并結合本工程,制定詳細的安全生產措施。

(2)對特殊工種,如電焊、架子工、電工等,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3)安全生產教育須持之以恒,工地現場要有安全生產宣傳牌、安全標志、警示牌,做到警鐘長鳴。

3、主要安全技術措施和保證制度

(1)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并落實到人,各項經濟承包要有明確的安全指標和包括獎勵辦法在內的保證措施,簽訂安全生產協議書。

(2)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方案和下達施工計劃時,必須同時制定和下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無安全措施技術交底,不得施工。

(3)生產工人要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登高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工具應放置工具包內,每天有佩帶袖章的安全員值班。在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主要通道口都必須掛有安全宣傳標語或安全警示牌。

(5)鋼管、扣件、螺栓、臨時電力線、纜等材料的質量必須符合規范規定要求。

4、消防、治安措施

(1)施工現場設安全標志,危險作業區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警示。

(2)工地布置要符合防火、防雷擊等有關安全規則及環衛要求。

(3)施工運輸車輛必須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文明行車,注意安全,遵守廠區有關規定。在施工現場與鋁廠道路交叉處派專人值班,進行車輛導行,以防發生事故。

(4)治安消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以消為輔”的指導思想,加強施工現場的物資、器材和機械設備的管理,防止物資被哄搶、盜竊或破壞。

(5)開展法制宣傳和“四防”教育,項目經理部定期開展以防火防盜為主的安全大檢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健全現場保衛機構,統一領導治安保衛工作。

5、施工場地嚴格按要求布置,場內設施布置做到合理、有序。所有進場的機械設備定點擺放、保持整齊干凈;材料按施工設計位置離地掛牌堆碼整齊,需防雨的材料進庫存放,無法進庫的材料加蓋防雨蓬布或采取其它防雨措施。

6、建筑垃圾集中堆放,不亂丟棄,創造一個清潔文明的生活、生產壞境。

7、現場臨時用電按平面布置要求統一規劃,嚴禁亂拉、亂接。

8、各施工班組在當班工作結束后,清理作業場地,確保施工環境的整潔及廠區道路的通暢。

附件:

篇2:住宅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住宅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

一、基礎土方子分部工程

1、施工方案

反鏟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土,基坑上開行。

2、施工方法

2.1土方開挖前對施工現場、地下進行調查,是否有障礙物,并根據勘測報告及設計進行土方開挖。

2.2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土方開挖--修邊--整平--留足預留土層。

2.3基坑邊不留土,土方全部外運,挖土過程中注意不擾動原始土。

2.4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如出現滑坡現象,暫停施工,必要時所有人員和機械撤至安全地點,根據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二、樁基礎子分部工程基礎工程

1、結構概況

本工程基礎是根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的立匯?美羅灣B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07-4)進行設計的,本工程+0.000絕對高程為170.5米。本工程采用干作業成孔灌注樁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總樁數為438根,樁徑為400mm,樁長為8920

篇3:棚改小區土方回填基礎施工方案技術措施

棚改高層小區基礎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土方回填

第四節土方回填

1.回填前,應對基礎進行檢查驗收,并要辦好隱檢手續。其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規定的要求,方可進行回填土。

2.填土之前,應將槽底內的有機物、淤泥、浮土、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凈。

3.回填前,應適當控制含水量,工地檢驗方法是:用手將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份過多或不足時,應曬干或灑水潤濕。

4.施工前,應抄平做好水平標志(皮數桿)。如在基坑邊坡上,根據每層填土厚度畫出水平控制線。

5.施工工藝

(1)工藝流程

基槽底部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耙平→夯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

(2)施工工藝及質量保證

1)填土前應將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

2)分層鋪土:為了控制鋪土厚度,在邊坡或外墻上劃出每層虛土鋪放的厚度線,每層土虛鋪厚度為20cm,對于個別打夯機不能通過的地方,采取人工用石夯夯實,虛鋪厚度為15cm。各層虛鋪厚度都要拉線找平,與外墻上的虛鋪厚度線相等。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

3)夯打密實:夯壓的遍數應根據土的性質、壓實系數及所選機具來確定,一般不少于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每層夯壓后都應用環刀取土送檢,按規定分層取樣試驗,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上層施工。對于陰陽角或槽過于窄小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實,不得漏夯。人工夯鋪土厚度為20cm,打夯時要求"夯高過膝,一夯壓半夯,夯排三次",對于夾砂石采用潛水泵抽水(水夯)及機械夯實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6.土方回填質量要求

(1)粘土必須按規定夯壓密實。回填土的質量檢查,要用環刀取樣,確定其干容重。檢查點數量:基槽每100-500m2取一點,但不少于1點。質量標準可按壓實系數鑒定,為0.94。

分層虛鋪厚度符合規定,夯壓密實,表面無松散。

留槎和接槎,分層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確,接槎密實平整。

(4)管道下部必須人工夯實,防止管道下方空虛,造成管道折斷滲漏。

(5)回填土應當日鋪填夯壓,入槽的土不得隔日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