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噴樁專項安全施工方案
一、地理位置該施工區域位于甘旗卡火車站(一、二站臺),施工里程DK120+800~DK121+400(=大鄭線里程K177+500~K178+100)。小里程方向為章古臺站,大里程方向為木里圖站二、編制依據⑴新建通遼至京沈高鐵新民北站鐵路站前工程施工總價承包TLSG-3標段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⑵《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9602-2015)。⑶《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規程》(Q/CR9603-2015)。⑷《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⑸《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⑹《蒙遼鐵路客運專線有限責任公司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暫行)》。⑺《高速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1-2010)。⑻《高速鐵路橋涵工程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⑼《鐵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2-2009)。⑽《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⑾《鐵路橋涵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3-2009)。⑿《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鐵運[2012]280號)。⒀《沈陽鐵路局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細化辦法》(沈鐵運[2013]37號)。⒁現場調查報告和相關資料。⒂以往類似工程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三、旋噴樁施工概況1、旋噴樁用于旅客地道和行包通道施工的安全防護,防止以后預制和頂進等施工時發生安全事故2、施工時采用樁機結合旋噴鉆頭往下依次鉆進,待鉆到設計位置時往上提升鉆頭并同時向周圍土體高壓噴射水泥漿,以達到固結四周土質的作用3、鉆桿鉆進和上升時均有泥漿流出,先在鉆機旁邊開挖引溝,使泥漿沿引溝排出站臺外四、安全隱患1、鉆機使用電力制動,存在安全用電隱患2、鉆桿鉆進和提升是容易產生機械傷害隱患3、高大鉆機容易產生傾到隱患4、站臺各種電纜較多,容易產生觸碰電纜事故5、站臺上方有高壓電線,容易產生觸電事故6、距離鐵道較近,容易產生侵限事故7、鉆頭噴漿到一定數量后可能對既有線產生影響五、預防措施1、按規定建立事故救援應急預案2、針對上述各種隱患,有的放矢,杜絕事故發生3、加大現場管理力度4、按規定配備安全防護人員,嚴格執行一機一人一防護5、按規定配備安全防護用品和消防器材6、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學習臨近既有線施工安全操作規程7、對既有線進行監控量測,每天按規定進行沉降觀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應急救援小組組長:饒東輝副組長:姜大歡、胡波、劉昌林、張偉、葉紅飄、盧衛東、尚艷。組員:各部門部員及施工組組長。姓名職務手機備注饒東輝項目經理姜大歡總工程師胡波項目副經理劉昌林工程部部長張偉安質部葉紅飄物設部部長盧衛東辦公室主任尚艷實驗室中鐵建電氣化局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張志紅副組長:劉春雨、楊桂林、張兵濤、焦東偉組員:各部門部員及施工組組長2、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與職責2.1組織機構(1)組織機構圖總工程師項目副經理項目經理
圖7-1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2)應急小組下設組織①通信聯絡組:組長:盧衛東,成員:辦公室部員5人。②后勤保障組:組長:葉紅飄,成員:物設部部員5人。③專家組:組長:姜大歡,成員:安質部,工程技術部8人。④搶險組:組長:饒東輝,成員:參與搶險的協作隊伍80人。⑤宣傳組:組長:盧衛東,成員:工會團委5人。⑥治安保衛組:組長:張偉,成員:安質部部員4人。⑦救護組:組長:胡波,成員:項目部成員5人。⑧調查取證組:組長:饒東輝,成員:工程技術部、安質部、物設部等相關部門12人。2.2工作職能(1)對現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2)根據突發事件情況,確定具體處置措施和正確決策。(3)根據處置的進展情況,明確調整工作對策。(4)及時向上級匯報。2.3職責(1)人員職責饒東輝:負責現場指揮,組織搶救和排除險情。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應急處置措施和資金的落實,并及時向上級匯報。胡波:協助組長,布置并指揮實施應急預案的具體工作,實施救援中的人力調配。姜大歡:負責應急救援技術措施的確定。張偉:負責維護現場的秩序,保護好事故現場,協助搶救搶險措施的實施。葉紅飄:負責應急救援預案材料設備的落實。盧衛東:負責后勤保障工作和交通工具的調配。各施工組組長:負責落實現場救援方案的實施。(2)組織職責應急小組: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組織建立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制定應急預案和應急工作制度;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辦法控制事態發展,把事故傷亡人數、行車影響、經濟損失以及負面社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及時向上級報告災害情況;組織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置;組織事故善后處理工作;組織開展事故應急技術研究、應急知識宣傳教育等工作。通信聯絡組:負責事故應急救援期間的通信聯絡工作。后勤保障組:負責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各級搶險人員的食宿和交通安排。專家組:負責對事故現場作出安全性鑒定,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研究制定出搶險、加固等處置方案,指導搶險救援工作。搶險組:負責事故搶險救援的具體實施工作。宣傳組:負責事故的信息和新聞發布,接待各級新聞媒體采訪,努力減少企業負面影響。治安保衛組:負責閑雜人員的疏散,維持現場治安秩序,做好現場保衛工作。救護組:負責組織對傷員進行急救,并協助專業醫務人員進行傷員救護,做好傷亡者家屬的慰問、安撫工作。調查取證組:負責勘察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搜集有關物證等材料,在應急結束后如實、完整、及時送交事故調查領導小組。3、可能發生的事故和可能造成的后果(1)可能發生的事故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材料及設備侵限,施工原因等造成的損壞鐵路設備以及影響、中斷行車安全事故。(2)事故可能造成以下后果:①影響甚至中斷行車;②通信、信號、供電中斷;③人身傷害。4、應急準備(1)建立和完善應急組織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宣傳教育、培訓、監督檢查工作,防患于未然。(2)根據施工特點配備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設備,建立設備器材清單,配備急救藥箱、外傷救護用品等。(3)必須定期檢查本單位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應急準備情況,應急救援組織應定期演練,使所有員工熟悉事故緊急處理的程序和方法,器材、設備等應設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4)向全體施工人員公布本項目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工地管理人員的聯系電話,確保信息渠道暢通?,F場防護員配備對講機,并與行車頻道相聯,隨時掌握線路行車信息,并保持與車站駐站員和其他防護員的溝通聯絡。5、事故報告(1)應急通訊應急電話:通遼市人民醫院電話0475-2356974;急救電話120。科爾沁左翼后旗人民醫院(甘旗卡鎮)0475-5212298。應急小組聯系電話:饒東輝、姜大歡、胡波、葉紅飄、盧衛東、尚艷。應急通訊聯絡流程:事故發生后,施工現場人員向項目部應急小組報告,同時向監理報告,有人員傷亡時,撥打急救電話或將傷員送到附近醫院急救。項目部啟動應急預案,并按規定時間向公司和有關管理單位報告。(2)施工管轄范圍內既有線施工各類安全生產事故,不論事故大小、何種原因,都必須執行事故報告制度。(3)事故發生后,必須按照傷亡事故調查處理辦法相關要求,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經過、傷亡人數、傷亡人員、自然狀況、采取的應急措施、調查和善后組織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采用電話、傳真、電報或其它快速方法,迅速的先向項目部報告,同時向監理站報告。然后再由項目部在規定的時間內向集團公司報告。(4)事故情況按施工現場→項目部應急機構的順序,按照先簡要后詳細的原則快速上報,確保應急預案的快速啟動。(5)當發生本預案第所列情況時,事故單位必須在事故發生5分鐘內將初步情況(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傷亡程度、影響行車程度)以電話方式快速報告給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6、應急響應6.1報警(1)當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現場施工人員應立即將事故信息以電話、口頭傳達等方式報告給管理人員或應急指揮機構的任何成員,使消息迅速報告到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同時向監理站報告。影響行車的,還應向運營部門立即報告。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得訊后,立即趕赴現場,給與正確指揮。(2)當有人員傷害時,報警員負責打急救電話120,報告發生傷亡傷害的地點、傷害類型,同時告知工程附近醒目標志,以便于急救中心迅速判斷方位。(3)項目部迅速將事故情況向中鐵二十四局集團公司應急領導小組逐級快速上報。6.2啟動應急預案(1)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性質、嚴重程度和職責權限,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及搶險隊伍一旦接到通知,立即奔赴事故現場,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迅速開展各項救援工作。(2)項目部應急預案啟動后,立即成立現場指揮部,項目部經理任指揮長,相關部門負責人任副指揮長,組織、指揮各職能小組開展搶險救援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報告。6.3組織搶險(1)事故發生后,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要立即組織義務搶險隊員和施工現場員工進行初步搶險,對事態進行控制,防止傷害事故進一步擴大。(2)項目部應急指揮機構到達現場后,迅速調動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辦法控制事故的狀態,并將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負面社會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6.4應急措施(1)人員疏散是減少人員傷亡擴大的關鍵,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首先組織現場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2)現場對傷員應迅速采取供氧、人工呼吸、止血等自救措施,以使傷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急救醫生到來后(或將傷員直接送達就近醫院后),應將傷員受傷原因和已經采取的救護措施詳細告訴醫生。(3)搶險隊應首先按照初步方案進行搶險,待專家組研究制定出詳細方案后,再按詳細方案組織實施。專家組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研究、制定出具體搶險方案。(4)一般情況下,可采取的搶救措施1)一旦發生事故危及既有線行車時,應立即通知車站,封鎖事故影響的區間、股道,全面做好防護工作,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發生和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擴大。積極配合有關單位研究事故的處理方案,迅速組織人員搶修線路,盡快恢復通車。2)由于線路變形導致中斷行車時,應迅速組織人員、機械,對線路進行維修養護,經檢查符合通車條件后放行列車。3)當臨近工程施工導致發生電力牽引供電線索斷開、線索(承力索、接觸線、回流線等)線索侵限等情況而影響行車時,應首先將情況通知臨近車站,臨時封鎖線路后,通知設備管理單位盡快赴現場進行修復或更換。4)一旦發生施工材料機具、材料侵入鐵路限界,危及行車安全①立即通知運行列車和車站(將現場情況馬上告訴現場施工負責人和項目部領導,并要求來人處理),并在故障地點設置停車信號,如瞭望困難,遇降霧、暴風雨雪或夜間,還應點燃火炬。②當確知一端先來車時,應先向該端,再向另一端設置停車信號,然后返回故障地點。③如不知來車方向,應在故障地點注意傾聽和瞭望,發現來車,應急速奔向列車,用手信號旗(燈)或徒手顯示停車信號,使列車在故障地點前停車。如瞭望困難,遇降霧、暴風雨雪或夜間,發現來車后,奔向列車前,應在故障地點點燃第二支火炬。④立即排除故障。如不能排除,現場附近有村民或其他人員時,應組織所能組織的人員共同排除故障(并記錄下其單位、姓名,以便項目部給予獎勵),在最短時間恢復正常行車。⑤組織足夠人員,帶齊必須的檢查、搶修、防護工具(備品),迅速趕赴現場處理。⑥將故障地點準確位置、趕到現場時間、檢查情況、處理結果及處理完成時間及時報告駐站聯絡員和項目部調度。??5)高空施工作業人員墜落施工過程中發現有人從高空墜落時,第一發現人要及時的通知組長,由組長負責聯絡其他救授人員及車輛,在組長未趕到前,第一發現人要看現場情況采取措施。組長趕到后,要視傷者情況采取措施,組織人員對傷者的傷口進行止血處理,并通知車輛趕赴現場或通知120急救。在120急求中心人員到達前,現場急救人員不能停止對傷者的救治,即使傷者的呼吸已停止,也不能停止對傷者進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救治工作,要謁盡全力搶救傷者。6)接觸網斷線、塌網接觸網斷線、塌網搶險時,首先以“先通車,再修復”的原則進行搶修。發現人立即采取快捷的通訊方式報告現場負責人?,F場負責人將事故地點、事故簡單情況、影響范圍等迅速報告車站值班員、搶險小組負責人,并不得擅自處理,以防事故范圍擴大。同時,安排人員在事故地點采取措施(信號旗防護),并盡可能地保護好事故現場。搶險小組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啟動事故應急搶險預案,迅速組織事故搶險車隊和搶險人員,攜帶搶險工具和材料,趕赴事故地點進行搶修作業。搶險中,首先清除影響列車運行的障礙物,將接觸網恢復到規定的技術標準范圍內。并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取證。如果事故范圍大,搶險困難,立即電話通知其他搶修組,增派搶修人員并向領導報告。搶修任務完成,由搶修負責人對線路開通狀態及施工技術標準進行驗收,確認符合開通要求后向行車組織部門和搶險小組報告情況,要求立即恢復列車運行。當列車恢復運行后,如果還需要進一步對事故點進行維修,作業隊再組織搶修人員重新申請封閉點,對搶修的接觸網再次進行永久性恢復。7、善后處置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盡快對事故現場進行清理,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避免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并積極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恢復生產,減少因事故造成的損失。8、應急物資備料單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裝載機輛12齒輪起道機臺83鋼軌鉆眼機臺14鋸軌機臺15鐵鍬、道鎬把606安全帽頂1007扳手把208一級道碴m33009草袋條50010撬棍根5011木枕根4012砼枕根4013P60-25m根414醫藥箱、藥品套115對講機臺216黃色信號旗把517紅色信號旗把518喇叭個519短路銅線根520信號電纜根121接續盒套122承導線米5023接頭線夾套424葫蘆及緊線器套425各種網零件套49、應急保障(1)宣傳教育項目部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事故預防知識和應急措施的宣傳,增強事故的防范意識,提高防范和應急反應能力。(2)通信與信息保障各級應急組織依托現有的有線、無線通信系統和互聯網系統,形成應急通訊保障系統,確保應急期間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可靠地傳輸和有效實施指揮。(3)應急搶險隊伍保障以項目部全體參建人員為主,管理人員為輔,必要時,現場指揮部調動其他單位搶險隊伍協助搶險救援。擔負事故現場的工程設施搶險和安全保障工作。(4)專家咨詢力量主要由從事科研、施工、安檢、質檢等工作的技術專家組成,對事故現場作出安全性鑒定,提出處置和應急方案,對事故工程的安全性鑒定工作提出意見。(5)應急管理力量由各級應急指揮部有關工作人員組成。擔負接收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應急指令,組織各有關單位進行應急處置,并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及信息溝通。(6)物資設備保障配備必要的救援器材和設備,建立設備器材清單。如大型機械設備、物料配備困難,不能滿足可能的應急救援需要的,應當就近聯系地方或其他單位,建立起資源信息庫,確保應急時可以快速調用。10、應急結束(1)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和結束情況,及時向上級報告。(2)應急狀態結束后,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各有關部門、單位,及時作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的基本內容是:事故發生及搶險救援經過;事故原因;事故造成的后果,包括傷亡人員情況及經濟損失等;應急預案效果及評估情況;應吸取的經驗教訓等。11、事故調查處理(1)按照傷亡事故調查處理辦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響應及救援預案有關規定進行調查處理。(2)調查取證組進行初步調查取證,并參加政府或上級組織的事故聯合調查組,在調查取證工作結束后,要盡快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如實、完整、及時送交事故調查領導小組。(3)事故調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調查報告,本著“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清事故原因,落實事故責任,監督制定和落實糾正預防措施,對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處分、處罰,編寫事故調查分析報告,并按規定上報上級單位和地方政府。?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通遼至新民北客專TLSG-3標項目部站改分部2017年3月12日
篇2:旋噴樁工程施工方法技術措施
旋噴樁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1、負二層基坑內側攪拌樁施工時,若穿過砂層進入不透水或弱透水層深度小于0.5m,則在此攪拌樁位另增加施工Ф600直徑單管旋噴樁一根。
2、單管旋噴樁在原攪拌狀中心位置掃孔,掃孔深度至不透水層或弱透水層1.5m止。攪拌樁完成施工后3天可成孔。
3、單管旋噴樁注漿段為孔底至攪拌樁施工記錄樁底以上1.0m。
4、單管旋噴樁注漿使用32.5R普通水泥配置的水泥凈漿,漿液水灰比為0.8~1.0,漿液用量要求200~220kg/m。
篇3: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施工方法措施
高壓旋噴樁止水帷幕施工方法
1高壓旋噴樁施工程序
采用三管法高壓旋噴灌漿方法施工,高噴灌漿樁施工流程見圖6-3-1。
圖6-3-1高噴灌漿樁施工流程
2主要施工要點
2.1測放樁位
根據圖紙基坑位置標記線確定旋噴樁位置。
2.2鉆機安裝
鉆機安裝后必須穩固周正,安置在標定的樁位上,使鉆頭中心對準樁中心,樁位偏差不得超過20mm,用水平尺調整及鉆桿垂直,確保孔斜率不大于1%。在鉆進過程中,經檢查發現孔斜過大,應有及時調整樁機水平度及鉆桿垂直度,終孔后校量鉆具,孔深精度控制在正負10cm以內。
2.3鉆孔施工
采用地質鉆機引孔,硬質合金或金剛石鉆頭回轉鉆進,Φ108mm粗徑鉆具長度不少于3.5m,鉆頭外徑Φ110mm。鉆孔直徑Ф110~130mm,鉆進至設計深度要求。
2.4樁機就位
成孔完成后將鉆機移走,換用旋噴樁機。安置樁機在已成樁位上,使鉆頭中心對準孔位中心,就位偏差不得超過30mm,確保最終樁位偏差不大于50mm,用水平尺調整樁機水平及注漿管垂直度,確保成樁垂直度不大于1%。
2.5地面試噴
下噴射管前,應在地面進行試噴,以檢查各項技術參數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2.6旋噴注漿
將注漿管下置至設計深度后,啟動高壓水射流泵、注漿泵和空壓機進行旋噴作業,在樁底停漿約半分種后按60~150mm/min的速度徐徐提升鉆桿,利用噴射旋轉提升的協調作用,將水泥漿和原土中的粗顆粒及新的沖切體旋轉成一體,硬化后成樁。在注漿過程中,認真檢查水泥漿的水灰比和流量、高壓泵壓力和鉆桿的提升速度及回轉速度等施工參數,并及時作好現場施工記錄。
本工程地質條件主要為粉質粘土和粉土層,自上而下密實性提高,高噴參數見表7-3-1。
表6-3-1高噴灌漿施工參數建議數值表
高噴方法施工參數
漿壓力(MPa)32~34
流量(L/min)80~90
密度(g/cm3)1.35~1.45
提升速度(cm/min)15~25
旋轉速度(r/min)15~20
2.7水泥漿液制備輸送
回填灌漿:噴射結束后,水泥漿不斷析水固結,漿面隨之下降,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水泥漿液直至液面不再下降為止。
高噴灌漿采用P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用量600kg/m3,水泥:水=1:0.3。水泥漿液的水灰比0.8。采用高速攪拌機攪拌,純拌合時間不少于30s,保證連續制漿。
儲漿桶內已制成待用的漿液采用低速攪拌機攪拌,以防止沉淀;環境溫度低于10℃時,漿液存放時間不能超過5h,環境溫度高于10℃時,漿液存放時間不能超過3h,超時而尚未使用的漿液予以廢棄。
2.8壓力控制:氣壓不小于0.7MPa,水泥漿液壓力宜大于25MPa。
2.9噴射施工完后,將注漿管等機具設備用清水沖洗干凈,管內不得殘存水泥漿。
3旋噴施工主要工序與質量保證措施
3.1地面試噴:高噴臺車就位并對準孔口后,為了直觀檢查高壓噴射系統的完好性以及是否能夠滿足使用要求,首先應進行地面試噴。
3.2開噴:噴管鉆下至指定深度后,拌制水泥漿液,即可供漿開噴。待壓力參數和流量參數均達到要求,才可按既定的提升速度進行噴射灌漿。
3.3高噴灌漿保持全孔連續一次作業。作業中因拆卸噴射管而停頓后,重復高噴灌漿長度不小于0.3m。裝、卸噴射管時,采取措施密封、加快裝卸動作以防止噴嘴堵塞等問題。
3.4在高噴灌漿過程中,出現壓力突降或驟增、孔口回漿濃度和回漿量異常,甚至不返漿等情況時,查明原因后及時處理。高噴灌漿結束后,充分利用孔口回漿對已完成孔進行及時回灌,直至漿液面不下降為止。
3.5定期測試水泥漿液密度,當施工中漿液密度超出設定指標時,立即停止提升,并調整至正常范圍后,再繼續噴注。
3.6如高噴灌漿發生串漿,則首先填堵被串孔,繼續串漿孔的高噴灌漿;待其結束后,盡快進行被串孔的掃孔、噴射或繼續鉆進。停噴超過1h重新開噴時,要將高噴管下放0.3m再開始正常提升高噴,停噴時間大于4h后要用清水沖孔或掃孔后,再進行剩余孔段的高噴。噴管或噴頭有故障時要停止提升,立即處理,或提出孔口處理,提出孔口后重新下入時,開噴深度要下放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