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范本
一、防治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各級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按照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部署,進一步強化煤礦災害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和重大災害防治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二、防治礦井范圍序號企業名稱礦井名稱瓦斯水害火災沖擊地壓災害提升運輸災害1中煤集團大屯煤電公司姚橋煤礦√√√徐莊煤礦√√√孔莊煤礦√√√√龍東煤礦√√2徐州礦務集團張雙樓煤礦√√√√√三河尖煤礦√√√旗山煤礦√√√3華潤天能徐州煤電有限公司沛城煤礦√√√柳新煤礦√大劉煤礦√柳泉煤礦√√龍固煤礦√√4揚州礦務局王莊煤礦√拾屯煤礦√5李堂煤礦李堂煤礦√√三、組織實施(一)成立工作機構。成立加強煤礦重大災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機構領導小組。組長:徐林(江蘇煤監局副局長)成員:童春平(江蘇省經信委煤炭處處長)鄧江波(江蘇煤監局科技裝備處處長)趙寶華(江蘇煤監局安全監察處處長)徐建春(徐州監察分局局長)顏廷峰(徐州市安監局局長)辦公室設在省局科技裝備處,負責指導、協調、推動此次重大災害防治工作,陳健永負責日常具體工作。(二)嚴格監管監察。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把煤礦重大災害防治工作納入執法計劃,與年度執法計劃相結合,采取雙隨機監管監察方式,強化督促檢查。對存在《煤礦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85號)中15類重大隱患的礦井,要依法停產整頓;對存在重大災害隱患不整改、導致發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從嚴追究責任。四、防治重點內容1.瓦斯防治方面。礦井開拓布局不合理;通風系統不完善不可靠;瓦斯抽采系統能力不足、抽采效果不達標;瓦斯治理工程不到位,兩個“四位一體”防突措施不落實、防突效果不達標;“一通三防”機構不健全;瓦斯超限仍然作業;監控系統功能不健全或運行不正常等。2.水害防治方面。水文地質類型復雜、極復雜煤礦未落實“三專”(專門防治水機構、探放水專業隊伍、探放水專用設備)要求;未按規定編制防治水圖件;未查清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水害類型和導水通道;受承壓水威脅的煤礦未劃分非突水危險區、突水威脅區和突水危險區;未對老空區積水劃定警戒線和禁采線;未對水害治理效果進行驗證;未按規定留設或者擅自開采各種防隔水煤柱等。3.防滅火方面。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未編制防止自然發火設計或者未按設計組織生產建設;高瓦斯礦井采用放頂煤開采,不能有效防治煤層自然發火;有自然發火征兆,沒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注漿、注氮系統和火災監測系統未建立或不完善;井下火區及密閉管理不到位;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和非阻燃電纜、膠帶、風筒、瓦斯抽采管路材料等。4.沖擊地壓防治方面。有沖擊地壓現象的礦井,未進行沖擊傾向性測定和危險性評價;有沖擊地壓危險的礦井,未編制防沖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和專項措施;未配備專業機構和人員;未進行沖擊地壓預測預報;未有效消除沖擊地壓危險等。5.提升運輸方面。礦井運人裝置的大型設備和鋼絲繩未按規定進行檢修、檢測檢驗;保護裝置不齊全、“一坡三擋”防護設施不完善;超載超員運行;使用非安標產品等。6.粉塵防治方面。防塵供水系統不完善、防塵制度不落實,防塵設施不完好,不按規定佩戴使用防塵等勞保用品上崗,作業場所粉塵濃度超標等。7.頂板管理方面。未按規程措施作業,未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臨時支護、支架工作阻力、工程質量等不符合作業規程規定等。8.重大事項報告方面。整治謊報、遲報、漏報、瞞報生產安全事故及非正常死亡事故,未按規定妥善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證據,在事故調查中作偽證或指使他人作偽證等。五、工作要求(一)強化組織領導。請各煤礦企業(煤礦)高度重視重大災害防治工作,成立加強煤礦重大災害防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專門負責人。(二)加大資金投入。省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煤礦安全改造中央預算內資金和省級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協調支持煤礦重大災害防治。煤礦要按照《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實行專款專用。(三)強化科技支撐。各煤礦企業(煤礦)要加大煤礦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力度,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災害防治效果,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因地制宜開展煤礦“四化”的改造升級工作,不斷提高本質安全程度。(四)落實防治措施。各煤礦企業(煤礦)要處理好當前生產與重大災害防治的關系,促進安全生產,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嚴格落實防治措施。(五)及時總結分析。各煤礦企業(煤礦)要及時總結分析各自重大災害防治進展情況,有力促進防治工作取得實效。徐州監察分局每季度末將重大災害防治情況進展統計表報送至省局科技裝備處。
篇2:商品質量安全重特大事故預警防范制度
加強應急管理,積極防范和處置商品質量與安全突發事件,尤其是食品質量與安全的重特大事故,要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原則,有效預防和杜絕流通環節商品質量與安全重特大事故的發生。一旦遇到突發性商品質量安全事故,立即成立“商品質量與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的職責:一是研究決定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指揮分局相關人員進行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施,向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報告突發事件和處置情況。二是具體負責指揮收集、匯總、上報、發布商品安全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信息,提出啟動、停止(解除)相應等級的商品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措施建議;組織、協調、監督預案的落實,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善后、總結工作。三是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分局執法人員聯合相關部門對違法行為發生場所和行為人實施檢查,調查商品安全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現狀,責令停止可能進一步擴大危害后果的有關經營行為;組織執法人員對可疑商品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并妥善保管,提取樣品送檢;對染疫、有毒有害嚴重危及公共安全的物品做好登記收繳或銷毀處理;收集相關證據,做好案件查處或案件的移交。要及時啟動預案,果斷有效的處置,嚴格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和要求及時報告,在第一時間向上級工商機關和當地政府如實報告有關情況。對隱瞞不報、遲報、緩報、漏報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同時,要充分發揮12315優勢,準確快速受理消費者對商品質量安全的申訴舉報,及時化解消費糾紛,依法調查處理,消除發生重特大安全事件的隱患,維護社會穩定。
單位:厲莊工商分局
時間:2009.6.10
篇3:市某某區交通局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預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有效地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能迅速有效地組織援救,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結合交通系統實施情況,特制定本防范和應急處置預案。一、組織機構和職責成都市溫江區交通局成立了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后勤保障和專業救援組。其組織機構、人員組成、工作職責如下:(一)領導小組1、人員組成:由交通局局長馬曉薔任組長,副局長左良驥、談邦才、紀驗組長馬躍明任副組長,成員由局各科室負責人和系統各單位一把手組成。2、主要職責:負責本預案的組織實施,是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應急救援的總指揮。(二)辦公室1、人員組成:由局運安科吳光昭擔任辦公室主任,成員為運安科全體工作人員,交管所所長谷志成、公路科科長周曉峰。2、主要職責:負責本預案的具體組織實施,下達領導小組指令,負責信息的傳遞、上報。(三)后勤保障組1、人員組成:由局財務科黃玉新任組長,成員為財務科、辦公室和公路科的全體工作人員、安監科部分工作人員。2、主要職責:保證應急處置預案貫徹實施的經費和物資,做好車輛的調配。(四)專業救援組1、人員組成:組長由路政隊隊長羅學斌擔任,成員為路政隊全體工作人員、運安科部分工作人員(根據需要臨時抽調交管所、海事處執法人員配合)。2、主要職責:負責道路交通運輸和企事業單位突發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保障搶救所需車輛和救援器材以及救護隊伍能迅速地實施交通主管部門擬制的救護方案,保護好現場,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減少事故對社會的影響。(五)重特大事故檔案資料審查組1、人員組成:副局長左良驥擔任組長;工作人員為谷志成、周曉峰、唐蔚、吳光昭。2、主要職責:事故發生后,事故檔案資料審查組要在第一時間內封存發生事故的企業(事業)單位所有安全檔案資料,同時封存發生事故單車車輛技術檔案和駕駛員個人檔案資料。為事故責任的認定和處理提供依據。二、防范及應急處置程序(一)系統各單位和局各科室應認真開展各項安全隱患排查工作,認真履行安全工作職責,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按照“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原則,將重大隱患整治排查工作列為一項主要工作,納入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切實加強本單位、部門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二)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報告及報警各單位、部門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以最快形式向局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報告,辦公室應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事故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2、下達救援指令在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報告后,領導小組下達救援指令和要求,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傳達指令,并調度專業救援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同時通知有關部門保障交通順暢以及保護事故現場的治安秩序。3、實施救援搶險專業救援組在接到領導小組指令后,立即組織車輛、救援器材和救援人員趕赴現場,由救援組組長負責現場指揮,按照領導小組指令和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搶險工作,并保持與局領導小組的聯系,隨時將施救情況報告領導小組。4、后勤援助后勤保障在接到領導小組指令后,立即趕赴現場,做好搶救所需的電源,保障通訊暢通,及時搶救傷員,盡快轉移到醫院搶救。迅速核實死、傷人員等情況,協調相關部門,準備做好下一步的善后工作,保持與領導小組的聯系,隨時將傷員搶救以及善后處理情況報告領導小組。5、現場清理各組救援工作結束后,立即報告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后,下達救援工作結束指令,專業救援組及進行現場清理后,通知有關單位撤除警戒。三、救援工作的準備各救援工作組應根據各自的職責,開展救援工作的準備,對救援工作進行演練,要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要組建出一支人員精干、訓練有素的救援隊伍,以確保救援工作的順利實施。四、監督檢查領導小組平時要負責對各救援小組對本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系統各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執行情況,各救援組人員組機構組織、培訓,救援設施落實情況,救援組的準備情況。并及時對檢查出的不足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