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運輸防碰撞安全施工方案
第一章塔吊運輸防碰撞安全技術措施-----------項目工程,共計兩臺塔吊采用QTZ63和一臺QTZ40型塔式起重機,塔吊之間的間距1#樓與3#樓間塔吊和2#樓與4#樓間塔吊間距60米大臂易產生碰撞,4#樓塔吊和2#樓與4#樓間塔吊間距25米,塔吊易產生碰撞,故做塔吊運輸防碰撞措施。一、塔吊基礎落在原土層上,地耐力荷載在200KN/m2.在安裝塔吊。二、1#樓與3#樓間設1臺塔吊高度72.5m,2#樓東側設1臺塔吊高度80m,4#樓北側塔吊55米,三臺塔吊易產生碰撞。三、塔吊附著每三層下一道,固定在每層梁頂位置。第二章塔吊司機、司索、指揮等人員的管理1.人員素質和能力是保證塔吊安全運行的關鍵,塔吊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操作證并取得省建設廳頒發的再培訓上崗證方可獨立操作。嚴禁無證上崗。2.定期組織對司機、指揮和司索的培訓和考核工作,讓他們熟練掌握塔機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對不能勝任本職崗位的作業人員要及時予以清退。3.嚴格執行定人、定機、定崗三定制度,做到專人指揮、專人操作、專人司索,未經機械管理員同意,不得私自換崗。塔吊使用的對講機頻道必須區分并加以鎖定,作業人員無權改變頻道。指揮過程中嚴格執行應答機制,即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前,先呼叫被指揮塔吊,待司機應答后,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吊動作指令。指揮口令必須簡潔清晰,在塔吊安全技術交底中要統一指揮口令。指揮人員須時刻環顧相鄰塔吊機的工作狀態,并發出作業指令,塔機進入交叉作業區域前要向相鄰塔機鳴笛示意,并有序進入低速作業。4.落實塔機交接班制度,落實塔吊班前檢查制度,落實后作業記錄制度,嚴禁塔機帶病作業。5.塔吊司機每天作業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嚴禁疲勞作業。夏天若工作環境溫度超過35攝氏度,需配備防暑降溫藥品,并在駕駛室配備電風扇,以防中暑。6.機械管理員要定期對作業人員實施安全技術交底制度,交底內容必須要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7.嚴格落實“十不吊制度“,即①超負荷不吊;②歪拉斜吊不吊;③指揮信號不明不吊;④安全裝置失靈不吊;⑤重物越人頭不吊;⑥光線不明或看不清不吊;⑦埋地物件不吊;⑧吊物上站人不吊;⑨捆綁不牢不吊;⑩重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8.健全報告檢查制度。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檢查,及時報告,并合理安排維護保養時間,確保塔機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嚴格執行安全作業交底和群塔作業方案安全檢查制度(交接檢、周檢、月檢等檢查制度)。第三章塔吊交叉作業防碰撞措施本工程塔吊存在交叉服務業區域,為防止兩臺塔吊在作業過程中發生碰撞事故,確保塔吊作業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1.施工現場安裝3臺塔吊,1#樓與3#樓間設1臺塔吊高度72.5m,2#樓東側設1臺塔吊高度80m,4#樓北側塔吊55米,2#樓東側塔吊最高部位比1#樓與3#樓間塔吊最高部位的垂直距離高出7.5m,2#樓東側塔吊與4#樓北側塔吊大臂長度大于塔吊立亭距離,2#樓東側塔吊高于4#樓北側塔吊,4#樓北側塔吊進行半周旋轉,以防碰撞。這樣才能解決3臺塔吊工作起來相互不能碰撞,當風速超過6級時應停止作業。2.塔吊配重、臂端刷黑黃警示色,對塔機配備有效的障礙燈,特別是起重臂尖位置,障礙燈必須長期有效,防止夜間作業碰撞;3.在兩臺塔吊的頂升套架平臺上安裝鏑燈,保證夜間施工時的能見度。4.對塔吊設置專用電纜和配電箱,保證塔機不間斷供電;5.兩臺塔吊在交叉作業時必須遵守以下原則:①低塔讓高塔:低塔在轉臂進入交叉作業區域前應觀察高塔的運行情況,向高塔明笛示意確認安全后再運行;②后塔讓先塔:后進入交叉作業區域的塔機應避讓先進入該區域的塔機;③動塔讓靜塔:一塔機在交叉作業區域內吊臂無回轉、小車無行走、吊鉤無運轉時,另一塔機吊臂有回轉或小車有行走時,動塔吊應避讓靜塔吊;④輕塔讓重塔:兩臺塔機在同時運行時,輕載荷的塔機應避讓重載荷的塔機;⑤客塔讓主塔:以不同棟號的實際工作區域劃分,當客塔要經過主塔區域時,必須注意主塔的作業情況并有地面指揮通知主塔司機;6.嚴格執行塔吊項升告知制度:安裝單位在頂升塔吊前必須填寫塔吊頂升申請表,經總包單位、監理單位和市安檢站審批后執行。處于低位的塔吊在頂升、附墻作業時必須鎖定吊臂回轉,高位塔吊嚴禁進入交叉作業區域。遇到4級以上大風時嚴禁頂升作業;7.在工作完成停機后,變幅小車要收至起重臂中,吊鉤要收起不允許吊掛物體,然后關閉配電箱總電源并鎖好。保證塔吊在非工作狀態下,可以隨風自由回轉,確保起重臂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與塔機起重臂或吊鉤相撞擊;8.定期檢查塔吊的各部件有無松動,鋼絲繩是否滿足使用要求,并定期對塔吊進行保養;9.塔機司機、指揮定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10.各塔吊之間司機、指揮要經常溝通,確立號各自的聯絡信號;11.指派專人進行現場指揮,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塔吊“十不準”原則,并嚴格落實有關崗位責任人;12.高壓線處靠建筑物側設置必要的警標設施;第四章安全技術交底措施?項目部負責人組織全體塔吊司機及塔吊指揮學習本方案內容及塔吊操作規程等等措施內容,并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1.本工程的塔吊大臂分別相交重合,雙方主要通過高低差來避免碰撞,各塔吊高低距離控制為7m以上,另為防止塔吊小車到大臂最前端發生碰撞,各塔吊司機與指揮作業時,必須注意觀察,服從地面指揮的調度,相互避讓,保證安全交叉作業。2.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特種操作證上崗,各塔吊司機和塔吊指揮工作時思想應高度集中,以防碰撞。3.司機指揮上班前必須要觀察施工現場,如發現較矮的塔機起重臂進入相互覆蓋范圍區時,較高的塔機回轉時小車要停在相互覆蓋范圍區外,當較高的塔機起重臂對準裝卸點時,司機要觀察較低的塔機起重臂確認不會發生碰撞后,才能將小車進入覆蓋范圍區進行裝卸,裝卸完成必須將小車開離相互覆蓋范圍區,才能回轉起重臂。當司機觀察施工現場發現相互覆蓋范圍區內起重可能發生碰撞時,司機必須要控制起重臂離開相互覆蓋區范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發生碰撞事故。4.下班后塔機禁示在吊鉤上掛鋼索及吊具,必須小車回收離開覆蓋區范圍。5.作業中如遇到暴風驟雨應立即停止作業,將回轉機構的制動器完全松開,如駕駛員必須離開駕駛室時,必須切斷電源。6.作業后應完全松回轉制動器,將控制器拔回零位,依次斷開各開關,關閉駕駛室,下機后斷開電源總開關。7.項目部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塔機司機、指揮人員的監管,認真對其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落實好各項安全措施,并承擔管理責任。8.塔機司機、指揮人員應加強學習,提高安全知識,遇到突發情況要冷靜、謹慎對待,并立即通知有關管理人員,做好日檢、周檢工作,保證塔機的安全使用和正常運轉。9.塔吊司機操作時必須隨時注意相鄰塔機的起重臂方向,以及其小車的行走幅度,以避免起重臂與該塔機的吊重鋼絲繩碰撞。10.操作塔機的塔吊司機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隨時注意塔機起重臂的位置和將要轉動的方向,當必須與對方塔吊機交錯作業時,一定先把吊鉤起升到最高的位置同時變幅小車開回到起重臂根部附近,再轉過對方塔機的起重臂。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己塔機起重鋼絲繩碰撞到對方塔機的起重臂而造成意外事故。11.下班前,塔機上的司機一定要先把變幅小車開回起重臂根附近小于25米處,同時把吊鉤起升到最高位置。12.塔機的塔吊司機也要隨時注意對方塔機的起重臂的位置和將要轉動的方向,如必須與對方交差作業時應先等對方收回變幅小車和起鉤并轉開起重臂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以避免己方的起重臂碰撞到對方的起重鋼絲繩造成事故。13.塔機操作司機在下班前先把吊鉤起以最高的位置,以免碰觸到地面上的施工材料以及電氣設備等物體而造成事故。14.塔機的操作司機和地面指揮人員的對講機應能夠互相通訊聯絡,己方塔機將要轉向對方作業時,必須先向對方發出危險信號。地面指揮人員要做好交錯作業區的施工協調工作,一定要避免塔機互相干涉造成安全事故。第五章?塔式起重機管理措施一、塔式起重機的安全操作規程?1、塔吊操作人員,合上地面電源閘刀,進入操作室,合上空氣開關,檢查電源指示燈亮后,再合上電柜控制閘刀,等待操作。?2、司機必須得到地面或樓面指揮的信號方可進行操作,操作前必須響鈴,并精神集中。?3、必須嚴格按照塔機起重技術性能表和起重性能圖的規定進行操作,不得超載,不可強行操作。?4、嚴格遵守《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5、嚴格遵守《塔式起重機十吊規程》。?6、各機構運行時,必須持電機正轉停轉后再啟動反轉。?7、發現塔機有不政黨現象時,應及時停機,切斷電源,待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8、作業完畢,應將吊鉤升高,小車停在臂架25米左右處,切斷電源,方可離機。?9、每天工作前,必須時塔身,臂架、回轉支承、臂架拉桿、平衡臂拉桿等關鍵部位的精制螺栓,銷子進行日常檢查、緊固,確認無松動或脫出現象后方準使用。?10、對減速機、測滑輪等傳動部件應按規定進行日常保養,發現有漏油等現象和故障,應及時報維修人員維修、處理。?11、在投入正式吊裝運轉前,必須檢查各安全裝置的可靠性,禁止在安全裝置失靈時,帶病作業。?12、仔細檢查鋼絲繩夾安全問題,要求采用繩夾固接時,繩子夾數量不得少于3個,且當鋼絲繩直徑在于10mm時,繩夾數量不少于4個,繩夾間距不少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關距最后一個繩夾長度不少于140mm,并采用細鋼絲捆扎,繩夾滑鞍放在鋼絲繩工作時受力一側,U型螺栓扣在鋼絲繩尾端,不得正反交錯設置繩夾,鋼絲繩受力前固定繩夾,受力后再度緊固。?13、作業前,必須對工作現場周圍環境、架設電線、建筑物及構件重量和分布等情況進行前面了解。?14、操作人員在進行起重回轉、變幅、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應鳴警示意。?15、起重指揮人員必須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如信號不清或錯時,操作者拒絕執行。指揮失誤由指揮負責。?16、遇上六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機露天作業,固定塔身。?17、起重機構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頭等保護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拆除。?18、起重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過,嚴禁載入。?19、起重起吊地下埋設或凝結于地面的重物,現澆砼構件或模板必須松動后方可起吊。?20、起重在起吊滿載荷或接近滿載時,應先吊離地面20至50厘米停止,檢查確認可行后方右提升。?21、重物提升和降落速度均勻,嚴禁忽快忽慢、突然制動。在回轉未穩定前,不得作反向動作。?22、起重機使用鋼絲繩規格、型號、強度必須符合該機型要求。?23、經常檢查鋼絲繩、吊鉤、吊環、聯接卡、起重機制動器,小車及平衡桿應回到工作狀態。?24、作業后起重機臂桿應轉到順風方向,放松回轉制動器,小車及平衡桿應回到工作狀態。?25、任何人上吊臂、塔帽、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檢修時,必須佩戴安全帽、安全帶。二、塔式起重機的保養和維修?塔機維修保養的具體工作有如下幾個方面:?1、各傳動件的潤滑:各傳動形式的潤滑周期按一般建筑機械的維修保養常規進行。?2、各傳動部件和液壓系統中的密封件嚴格按說明書中的規格型號更換。?3、電氣系統的保養。?4、經常檢查所有電纜、電線,有無損壞,要及時包扎和更換已損傷部分。?5、遇到電動機或變壓器在過熱現象要及時停車,排除故障后再繼續運行,電機軸承潤滑要良好。?6、各控制箱要經常保持清潔,及時清掃電器設備上的灰塵。?7、各安全裝置的行程開關觸點頭開閉必須可靠,觸頭弧坑應及時磨光。?8、每個檢測保護接地電阻兩次,保證應不大于4歐姆。?9、其它方面的保養:?(1)所有開式傳動的齒輪等傳動件,如沾有沙子,灰漿等雜物,必須清除干凈。?(2)各電器控制箱,聯動臺等必須經常保持清潔,及時清除灰塵和污垢。?(3)注意檢查各部位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刻更換。?(4)運輸、安裝過程中,應盡量防止金屬結構碰撞損壞,變形,如有損壞、變形,必須經過修復、調整合格后,方可安裝使用,尤其是對標準節架。?(5)金屬結構除日常的維修、保養外,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所有構件連接螺栓,每使用1000小時后,必須用扳手重新緊固。金屬結構每隔1-2年噴刷油漆一遍。
?
篇2:某施工塔吊防碰撞措施
施工塔吊防碰撞措施
本項目計劃安裝的兩臺塔吊半徑為55m,塔吊間最近距離為74.5m,施工時大臂相互交叉,因此要切實做好塔吊防碰撞措施。
1、塔吊安裝時大臂自由高度必須超過附近建筑物5米以上。
2、塔吊不作業時,應及時把前臂大鉤解開,應及時觀察天氣變化,因塔吊制動系統是電機控制動,應特別注意防止突然停電,無法控制塔吊定位,發生事故。
3、塔吊使用時,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利用紅綠方盤,口哨或對講機指揮,要求口語清晰,規范指揮,防止司機誤解,產生操作失誤。
4、塔吊指揮司機持證上崗遵守塔吊十不吊,及現場安全規定,工地實行兩班制,分早晚交接班,要求指揮,司機人員避免過度疲勞,防止事故發生,故不上班時要注意及時休息。
5、要求指揮,司機對工作認真負責,思想一定要集中,有良好的敬業精神。
6、定期檢查塔吊,確保各部位正常運轉,指揮、司機人員做好交接班,并做好記錄。
7、高度控制:1#塔吊由于一期先施工,高出2#、3#塔吊會有很大高差,2#與3#塔吊之間大臂高差至少保持9米以上;
8、在調運材料時,小車回收到離司機室10米范圍內,否則嚴禁運轉。
9、嚴禁帶病運轉,塔機在運行中如遇到機械故障。切記要嚴格按塔吊維修操作規程停機檢修。
10、三臺塔機安裝好后,一定要試運行。在確認修好后方可使用,以防后患。
篇3:塔吊防碰撞措施規程
塔吊防碰撞措施
由于我們使用的相互兩臺塔吊之間中心距<50m,存在互相碰撞危險,特制定如下及撞措施:
1、塔吊在升降時,兩臺塔吊嚴禁升降在同一水平面,應產生至少一個標準節高差。
2、前臂端應經常檢查防撞燈是否完好,夜間施工時燈光照明充足,以利駕駛員視覺觀察,不產生盲區。
3、盡量避免兩臺塔吊在交叉區同時施工。
4、在交叉區施工時,應由一個地面指揮員,同時調度兩臺塔吊駕駛員。
5、在交叉區施工時,駕駛員應將所吊物體變幅在交叉區外,待所吊物體到指定地點后,才可變幅水平距離。
6、在交叉區施工時,兩臺塔吊應相互逆時針旋轉,避免兩臺交叉。
7、在交叉區施工時,兩臺塔吊所吊物體鋼絲繩應收緊,避免上面一臺塔吊鋼絲繩碰撞下面一臺前臂。
8、在交叉區施工時,應避開兩臺塔吊同時吊裝長料物體。
9、在交叉區工作時,只允許一臺塔吊在交叉區內,待一臺塔吊離開交叉區內,另一臺塔吊方可進入交叉區內。
10、在交叉區作業時,夜晚禁止兩臺塔吊在交叉區內同時作業。
11、在交叉區作業時,嚴禁無人指揮和統一協調。
12、在交叉區作業時,遇有三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吊大模板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