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殼牌公司HSE管理方法

殼牌公司HSE管理方法

2024-07-14 閱讀 5556

荷蘭皇家石油公司/殼牌公司(以下簡稱“殼牌公司”)是世界上四大石油跨國公司之一。現有職工43000人左右,該公司1984年以前盡管也重視HSE管理,但效果不佳,后來該公司學習了美國杜邦公司先進的HSE管理經驗,總結教訓,分析了以前HSE管理效果較差的原因。目前,該公司的HSE管理水平堪稱世界一流,該公司在中國境內HSE方面的要求最為嚴格。

殼牌石油公司十分注重人的行為研究。該公司認為人的不安全行為、機械物質和環境的不安全狀態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針對這些,他們主要的管理方法表現在采用EP—55000勘探與生產安全手冊。EP—55000安全手冊是為其所屬子公司和雇用的承包商而制定的。這個手冊體現了公司的HSE管理的政策。要求下屬作業公司和承包商在施工設計與作業的過程中HSE管理標準寫成文件時,要把總部的EP—55000手冊建議作為一個指導原則。EP—55000手冊的范圍主要包括管理部門的體制、培訓、審查、承包人安全、工作安全及鼓勵職工參與HSE管理。

(一)殼牌公司HSE政策

殼牌公司認為HSE政策是HSE規劃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要求其政策簡明易懂,適用于每個人。強調必須有下列的

政策:

(1)預防發生各種人身傷害。

(2)HSE是業務經理的責任。

(3)HSE目標同其他經營目標一樣,具有同樣的重要意義。

(4)建立一個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營地(基地)。

(5)保證有效的安全、健康訓練;培養HSE的興趣和熱情。

(6)每個職工對HSE都要承擔個人責任。

(7)對環境給予應有的重視。

(二)殼牌公司HSE管理技能

對于一個能正確執行HSE政策的人來說,他不僅懂得實際的危險情況,而且能如何發現和消除它,還必須具有完成HSE任務的能力和技巧。這主要通過HSE培訓來實現。

(1)最重要的HSE培訓應該是對新雇員和承包商進行誘導式的培訓,不培訓就不能進入施工區。

(2)實踐證明培訓職工進行急救,能使工傷事故率降低。把急救與培訓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效果比任何一種培訓都大的多,急救培訓也可以使每個人提高采取措施的主動性。

(3)應該把具體的安全培訓納入到規劃之中。培訓計劃要安排適當,這樣使行為方法與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技術保持平衡。

(4)公司和承包商的業務經理必須接受HSE管理技能的培訓,這是十分必要的。

(三)殼牌公司HSIE規劃和目標

(1)提出的HSE規劃和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可以實現的。

(2)一個好的HSE管理部門的目標是:保持事故頻率、嚴重程度和費用向下發展的趨勢;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盡量減少職業病對健康的危害。

(3)公司制定安全規劃時,應對生產事故、財產損失和停工損失有明確的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方法應盡可能用數字表示,其內容是:HSE會議的內容和次數;檢查和審查的頻率和次數;編寫和審查的工藝規程文件及完成的進度表。

(4)制定規劃的要求:為落實HSE規劃的詳細方法,每個部門都應編寫一份書面的時間表;各部門的HSE規劃與殼牌公司的HSE總體規劃相一致。

(四)建立"HSE規劃”的內部審查制度

殼牌公司認為要做出種種努力來提高HSE規劃的效果,就必須配備檢測設備和人員,而且應制定一套審查程序,以便能夠及時監督HSE建議的執行情況,應該指定一個行動小組來協調和貫徹執行這些建議。

管理人員在檢查施工作業時應注意檢查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和條件;檢查施工人員在做什么和如何去做;檢查防護用品的穿戴和工具使用情況;檢查設備和一般的施工現場等。

(五)殼牌公司的HSE管理組織

考慮到技術、商業風險和法律責任這三個主要因素而采取HSE措施,提出必須要舍得花費人力和財力來預防事故的發生。為了實現施工作業有效的HSE管理,必須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和建立一個必不可少的管理機構。

這個組織機構的管理任務有以下幾點:

(1)通過野外現場察看來發現風險,如醫療和職業保健評價;環境評價和審查;事故和事故報告;HSE檢查報告;安全會議報告;地方病類型統計報告等等。

(2)通過HSE委員會去制定管理層的正確措施和政策,這個委員會應包括殼牌公司和承包商的高級管理人員;指定一個協調員來執行委員會的決議和建議。

(3)通過協調員與有關部門共同執行的行動計劃,這些計劃包括:發展或更新工藝過程;供應或更換個人防護品;制定和改進培訓計劃。

(4)對事故或事件進行審查,根據統計數字分析發展趨勢,派安全管理小組去進行全面的現場檢查。

篇2:水上作業船舶HSE管理規定

一、水上作業HSE管理要求

1、水上作業實行作業許可,應辦理作業許可證。水上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好包括救生衣在內的個人防護用品。

2、臨水區域應有防護設施,設置安全警示牌,水上搭設的棧橋,操作平臺應有防護欄桿和防滑措施。

3、在易落水區域,應配備足夠數量的救生衣器材,掛置點應醒目,摘取應方便。

4、夜間進行水上作業時,須有足夠的照明。

5、進行登高作業,必須按公司《高處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辦理作業許可證。

6、進行熱工作業,必須按公司《熱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辦理作業許可證。

7、禁止單人獨自運行水上作業。

8、當風力超過6級時,或有影響安全施工的天氣時停止水上作業。

9、所有水上作業人員不得向水中丟棄或傾倒任何工業廢棄物、生活垃圾以及油類、污水等。

二、船舶HSE管理要求

1、承包商所組織參與項目施工作業的船舶證書應滿足以下要求:

(1)、從事船舶運輸以及相關業務的營業執照

(2)、船舶運輸許可證

(3)、船舶財產和人員保險合同

(4)、國籍證書和船舶所有權證書

(5)、船舶檢驗證書

(6)、船員適任證書

(7)、其他證書

2、承包商所組織參與項目施工作業的船舶資料應滿足一下要求:

(1)、安全環保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獎懲規定、防火防爆制度、安全例會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等)

(2)、作業期間的環保措施及人員責任

(3)、船舶及主要設備大修后的檢驗報告

(4)消防、救生演習記錄;

(5)安全會議、安全培訓、安全檢查記錄;

(6)海事局安全檢查記錄;

(7)海事局批準的溢油應急計劃;

(8)其他證書和資料。

3、船舶應配備符合規范的消防設備以及救生設備,并確保這些設備及時得到船級社的法定檢驗,保證設備運轉良好。

(1)在船上工作的人員不得超過船上救生設備的總數(或海事局核定的救生設備數量)。

(2)承包商應該為參與作業的船舶配備適量的吸油材料,以便

回收事故狀態下溢到海面上的污油

(3)船舶上應設置垃圾箱,將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分別存放,定期送交具有資格單位處理,不得在港池、海上傾倒垃圾。

(4)不得在港池超標排放含油機艙污水,應該按海事局要求處理機艙含油污水

(5)船舶所屬單位必須為在船上的作業人員配備足夠的勞動用品;在甲板上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手套,穿工作鞋和救生衣。

(6)承包商負責到當地海事局辦理(水上水下作業許可證)、申請作業安全區和申請航行通知。

(7)船舶在航行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海上避碰規則的要求,加強了望,注意過往船舶,防止碰撞。

(8)船舶施工作業時,應密切注視船舶上各種施工設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9)船與船之間搬運物件作業,須將兩船靠至最近距離并注意浪涌影響。

(10)交通艇必須證照齊全,乘艇人數不得超過該艇的定員標準。遇到大霧、大浪、雷雨雷暴、6級以上陣風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乘船。

(11)負責運輸的船舶,必須按核定載荷裝載,嚴禁超載運行。

(12)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運輸、存儲和使用危險品(包括炸藥、雷管和放射性物質)必須到當地公安局辦理相關手續。公安部門的批復文件或許可證復印件應及時報公司環保處備案。

(13)承包商船舶不允許在公司接收站碼頭停靠。

(14)任何船舶不得在公司接收站碼頭100米范圍內進行明火作業,如在公司工作船碼頭明火作業,必須按公司《動火作業許可管理規定》辦理作業許可證。

(15)運輸船舶在其他港口進行明火作業時,應向當地港務監督部門辦理船舶明火作業申請,向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備案,同時將批復文件抄報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

(16)船舶載運化學危險物品必須執行《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和交通部關于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的有關規定。

(17)進入密閉罐或不通風的其他容器進行作業前,應該按規定辦理《受限空間內作業許可證》,許可證復印件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備案。

三、安全檢查

1、船舶所屬單位或雇傭方應對船舶進行定期檢查,檢查報告應通過周報和月報形式向公司安全部門報告。

2、安全部將不定時地對所有船舶的HSE管理進行監督檢查,船舶所屬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檢查,對檢出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

篇3:HSE安全教育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安全素質,防止和減少各類事故及職業危害,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監總局3號令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各直屬企業應建立、健全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開展經常性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宣傳普及安全知識;每年至少組織1次以崗位安全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全員安全教育培訓考試。

第三條各直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負責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和檢查考核。

第四條本規定適用于與本企業形成勞動關系的人員及進入生產廠區的臨時用工、施工實習人員、技術服務人員、參觀人員等。

第五條未經安全生產培訓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任職和作業;本規定所要求的各項安全教育應有記錄、有確認、可追溯;涉及對外單位和外來人員的相關要求,應在書面合同中予以明確。

第二章?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

第六條直屬企業、二級單位的領導,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參加政府和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第七條企業安全負責人和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除參加政府組織的安全培訓,并取得《安全資格證書》外,還應參加集團公司組織的石油化工安全專業技術培訓。

第八條直屬企業應根據本企業安全生產特點,組織安全負責人和安全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安全專業培訓。培訓由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

安全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

(二)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第九條其他管理負責人(包括職能部門負責人、基層單位負責人、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安全教育由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按干部管理權限分層次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

第十條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初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第三章?生產崗位員工安全教育

第十一條班組長的安全教育由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職。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及本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二)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識、技能。

(三)本班組和有關崗位的危險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項、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

(四)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搶救與應急處理措施等。

第十二條所有新員工(包括學徒工、外單位調入員工、合同工、代培人員和大中專院校畢業生、有技術崗位的季節性農民外用工等)上崗前應接受三級安全教育,教育時間不少于72學時,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十三條一級(廠級)安全教育由本企業人事、教育部門會同安全管理部門組織實施,時間不少于24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

(二)通用安全技術、職業衛生、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包括一般機械、電氣安全知識、消防知識、安全文化知識和氣體防護常識等。

(三)本單位安全生產的一般狀況、性質、特點和特殊危險部位的介紹。

(四)集團公司、直屬企業和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企業五項紀律(勞動、操作、工藝、施工和工作紀律。

(五)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訓,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

第十四條二級(車間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32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工作環境及危險有害因素。

(二)所從事工種可能遭受的職業危害和傷亡事故。

(三)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

(五)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六)本車間安全狀況及相關的規章制度。

(七)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的措施及應注意的事項。

(八)有關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第十五條三級(班組級)安全教育時間不少于16學時,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班組、崗位的安全生產概況,本崗位的生產流程及工作特點和注意事項;

(二)本崗位的職責范圍,應知應會;

(三)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崗位間銜接配合的安全衛生事項;

(四)本崗位預防事故及災害的措施。員工廠際調動工作后應重新進行入廠三級安全教育。單位內工作調動、轉崗、下崗再就業、干部頂崗以及脫離崗位12個月以上者,應進行二、三級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從事新崗位工作。

第十六條凡從事特殊工種作業的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進行專業性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工作,并定期參加復審,成績記入個人安全教育卡片。

第十七條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前,主管部門應組織編制新的安全操作規程,并進行專門培訓。有關人員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第十八條發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時,按照《事故管理規定》的要求,對事故責任者和相關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訓,防止發生類似事故。

第四章?日常安全教育

第十九條基層單位應開展以部門、班組為單位的安全活動。安全活動應有針對性、科學性,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過場。班組安全活動應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對活動形式、內容和要求,安全部門應有明確規定。單位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應對安全活動記錄進行檢查、簽字,并寫出評語;安全部門應定期檢查。

第二十條班組安全活動每月不應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學時;部門安全活動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2學時。安全活動時間不應挪作它用。

第二十一條班組安全活動是班組的一項重要工作,應認真組織,嚴格考勤制度,保證出勤率,不得無故缺席,有事須經單位領導批準。

第二十二條直屬企業的領導每季度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二級單位領導及管理人員每月參加1次班組安全活動,基層單位領導每月參加2次班組安全活動。

第二十三條安全部門應聯系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班組安全活動計劃,做到有計劃、有安排。

第二十四條班組安全活動主要內容包括:

(一)學習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和法規。

(二)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文件、安全通報、安全技術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知識。

(三)結合事故通報和《班組安全》等安全學習材料,討論分析典型事故,總結和吸取事故教訓。

(四)開展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護能力訓練,以及異常情況緊急處理和應急演練。

(五)開展崗位安全技術練兵,組織各種安全技術表演。

(六)檢查安全規章制度執行情況,查找并組織消除事故隱患。

(七)開展安全文化活動、安全技術座談、觀看安全教育電影和錄相。

(八)其它安全活動。

第五章?其他人員及外來人員的安全教育

第二十五條臨時用工人員、外來施工人員的身體狀況應能適應所從事的工作,實際年齡不得超過60周歲;能按照要求獨自完成安全教育答卷、簽訂《安全承諾書》,并有效識別現場各種警示標識。

第二十六條臨時用工、外來施工和實習人員的廠級安全教育由二級單位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8學時。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

(一)企業安全生產基本特點。

(二)進入廠區應遵守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三)所從事工作的危險有害因素及HSE注意事項。

(四)事故教訓等。

第二十七條臨時用工、外來施工和實習人員的車間級安全教育由基層車間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安全教育時間不應少于4學時。安全教育主要內容包括:

(一)車間危險部位(主要生產系統、關鍵設備)及安全、環保注意事項。

(二)車間職業危害因素(包括危險化學品和各種傷害能量)的性質及防護處理注意事項。

(三)著火爆炸、泄漏中毒、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措施。

(四)安全作業許可證辦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項。

(五)生產裝置的安全消防、氣防衛生器材及設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六)作業活動中應遵守的安全規定。

第二十八條外來參觀人員的安全教育,由企業接待部門負責,內容包括本單位的有關安全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參觀人員應有專人陪同。

第六章?組織管理

第二十九條直屬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安全教育工作負責。二級單位安全、人事、教育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安全教育工作,編制安全教育大綱、教材和班組安全學習材料。

第三十條安全教育工作應納入本單位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和中長期計劃,應保證所需人員、資金和物資。

第三十一條各級單位均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檔案并實行分級管理。

第三十二條各級單位對認真開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傷亡事故、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員工,應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三條對未按本規定要求進行安全教育的單位進行處罰,因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事故的,應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本規定由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原《安全教育管理規定(中國石化安〔2004〕553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