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費報銷時間規定辦法
醫藥費什么時候可以報銷?醫藥費報銷的時間規定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醫藥費報銷時間規定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北京市報銷藥費時間規定
關于做好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有關問題的通知
京醫保發[2007]23號
各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各定點醫療機構,各用人單位,各街道(鎮)社會保障所:
為了做好參保人員和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費用的審核結算工作,確保醫療保險基金的及時、準確支付,經研究現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定點醫療機構
1、定點醫療機構要按照《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服務協議書》及醫療保險有關規定,在住院參保人員出院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完成住院醫療費用的結算工作,20個工作日內將醫療費用結算信息上傳并將紙介材料按照審核職責劃分分別報送市、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醫保經辦機構)。
[a1]
2、如果因特殊情況,造成醫療費用不能按時申報的,定點醫療機構需填寫《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醫療費用暫緩申報申請表》(見附表),并按審核職責劃分分別上報市、區、縣醫保經辦機構,經批準后方可緩期申報,但原則上不得超過6個月。
3、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建立醫療保險費用申報核對機制,及時對本院申報的醫療費用進行核對,對于上報后未在規定時限內回款的醫療費用,要及時與市、區、縣醫保經辦機構聯系。
二、用人單位
1、用人單位應隨時匯總參保人員年度內發生的醫療保險費用,并按照參保人員醫療費用的發生時間為順序進行排列,及時向區、縣醫保經辦機構進行申報。
2、參保人員本年度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在次年1月20日(節假日順延)前申報。
3、用人單位要建立醫療保險費用申報核對機制,及時對本單位申報的醫療費用進行核對,對于上報后未在規定時限內支付的醫療費用,要及時與相關區、縣醫保經辦機構取得聯系。
三、醫療保險經辦機構
1、市、區、縣醫保經辦機構對定點醫療機構及用人單位申報的醫療費用,要在規定時限內審核支付。
對定點醫療機構申報暫緩的申請,要嚴格把關,符合暫緩條件的要及時審批,并將《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醫療費用暫緩申報申請表》單獨存檔。
對于超過申報時限和結算截止日期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2、要建立數據清理、核對制度,及時處理上傳信息,對有上傳信息但無紙介材料的要及時與定點醫療機構聯系,避免“在途數據”積壓;對無上傳信息的要及時告知定點醫療機構,認真查找原因,必要時將紙介材料退還定點醫療機構。
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對區、縣醫保經辦機構審核結算情況進行督查,并將檢查結果計入年終考核評比中。
3、各區、縣醫保經辦機構對于參保人員發生的本年度醫療費用,要于次年3月31日前清結完畢。
對于2006年(含)以前發生的所有醫療保險費用,務必于2007年4月15日前清結完畢,4月15日以后不再予以支付。
附件:《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醫療費用暫緩申報申請表》
二00七年三月十六日
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文件
京醫保發[2004]56號
關于印發《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解答(七)》的通知
各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各定點醫療機構:
為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診療項目、服務設施的管理,進一步明確各區、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在執行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和審核結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經研究,現下發《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解答(七)》,請遵照執行。
附件: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解答(七)
二○○四年八月三日
附件:
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問題的解答(七)
1、定點醫療機構對參保人員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高于市物價、衛生部門批準的收費標準,醫療保險基金如何支付?
答:定點醫療機構(包括營利性、非營利性、自主定價、非自主定價定點醫療機構)對參保人員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收費高于《北京市統一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合訂本)》(以下簡稱《統一收費標準》)、《北京醫藥價格信息》及“北京市醫療機構新醫療項目收費標準報批表”(市物價、衛生部門對個別醫療機構單獨審批新項目收費的證明材料)等物價管理規定的收費標準,該項目的全部費用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2、《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年第68號)第二十九條規定:參保人員急診搶救留觀并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7日內的醫療費用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
其中“住院前留觀”應如何理解?
答:上述規定中“住院前留觀”指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連續留觀并收治入院。
其中,留觀間斷時間(含中途轉診)不超過24小時的,視同連續留觀。
[a1]
3、《統一收費標準》中W“腎上腺惡性腫瘤直徑>5cm”、W“腎上腺惡性腫瘤直徑>10cm”等手術項目名稱里的“直徑”一詞應如何理解?
答:上述項目中的“直徑”一詞指腫瘤的最長直徑。
同樣,根據醫療保險相關規定,伽瑪刀(γ—刀)限在天壇醫院使用治療顱內深部、小的實質性病變(限3cm以下),其中“限3cm以下”指限最長直徑在3cm(含)以下的實質性病變。
4、參保人員在一次住院期間,定點醫療機構為其每次輸血前均做ABO血型正(反)定型測定,其費用醫療保險基金如何支付?
答:參保人員在一次住院期間內,同一定點醫療機構為其所做的ABO血型正(反)定型測定,醫療保險基金僅支付一次費用。
5、參保人員住院治療發生的人工血管費用醫療保險基金如何支付?
答:根據基本醫療保險人工器官相關管理規定,參保人員一次住院期間發生的人工血管費用最高按18000元納入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低于18000元的,按實際發生費用納入。
6、定點醫療機構在為參保人員實施介入檢查、治療過程中,重復收取同一診療項目的費用,醫療保險基金如何支付?
答:參保人員在一次介入檢查、治療過程中,同一診療項目(指項目編碼以“W0223”開頭的導管科項目)醫療保險基金僅支付一次費用。
7、《統一收費標準》中W“針刺療法”按4元/人次收費,并說明該項目“包括針灸、快速針灸、耳針、梅花針、電針、毫針、眼針、腕踝針、帶管針灸等”,定點醫療機構根據參保人員病情需要,在一次治療過程中使用了上述說明所列舉的兩種針以上的,每種針均收取4元費用,醫療保險基金能否支付?
答:該項目說明中的“包括”指對針刺療法所包含不同種類的介紹,定點醫療機構根據參保人員病情需要,使用多種針刺治療的,按每種針每人次收費4元是合理的,醫療保險基金予以支付。
8、每個年度內的醫療保險費用,超過醫療保險規定的申報時間后申報,醫療保險基金是否支付?
答:參保人員、定點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及時申報醫療費用,超出規定時間后申報的,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9、北京市委組織部等五部局《關于我市離休干部在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中使用的導管和腔內支架等貴重醫用材料報銷問題的通知》(京組通[2003]72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離休干部因病情需要,經醫院醫療保險(公費醫療)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在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中使用的導管和腔內支架等貴重醫用材料,符合醫療保險(公費醫療)報銷規定的,按實際發生費用原渠道報銷,離休干部本人不負擔。
其中“介入診斷和治療”應如何界定范圍?
答:《通知》中表述的“介入診斷和治療”指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支付范圍中項目編碼以“W0223”(導管科)開頭的診療項目。
心臟起搏器、植入式除顫器按《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醫療費用支付范圍及標準》(京醫保字[2000]18號)規定的人工器官支付辦法執行。
10、市屬困難企業參加離休干部醫療費用統籌后,離休干部中的醫療照顧人員身份如何認定?其住院期間發生的床位費如何支付?
答:離休干部中的醫療照顧人員就醫時,必須持有《北京市離休干部就醫手冊》和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干部醫療證》,其住院期間發生的床位費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關于調整干部病房床位費報銷標準的通知》(京勞社醫發[2004]11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11、需進一步明確的問題:
(1)參保人員因患心臟及血管先天性疾病在定點醫療機構治療的,其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可納入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2)對《統一收費標準》中W“氧氣吸入”內容說明規定的加壓給氧可加倍收費,醫療保險基金僅支付參保人員在進行搶救和手術過程中使用加壓給氧的費用,每次最高支付2小時。
關鍵詞:高于收費標準急診留觀腫瘤直徑ABO血型正(反)定型測定人工血管重復收取同一介入檢查、治療針刺療法超時申報離休介入診斷和治療范圍離休床位費心臟及血管先天性疾病加壓給氧
[a1]京醫保發[2012]4號關于印發《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審核問題解釋(一)》的通知五、2010年10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了《關于社會保障卡住院就醫結算有關政策調整的通知》(京人社醫發〔2010〕255號)后,急診留觀費用報銷應如何掌握?
答:為推進“持卡就醫、實時結算”的工作,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了《關于社會保障卡住院就醫結算有關政策調整的通知》(京人社醫發〔2010〕255號),其中規定:“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在急診留觀發生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相關醫療費用,按住院醫療費用報銷的有關規定執行。
”即辦理急診留觀或住院手續后,發生的醫療費用按住院費用報銷政策執行,在此之前發生的持卡實時結算的急診醫療費用按普通門急診費用報銷政策執行。
京人社醫發〔2010〕170號關于調整基本醫療保險人工器官報銷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安裝體內人工器官費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最高費用標準調整如下:
(五)人工血管:一次住院期間發生的人工血管費用由21600元調整為32400元;
關于印發《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的通知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頒布時間:發文號:京勞社醫保發[20**]39號
各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屬各委、辦、局、總公司,各計劃單列企業,中央在京單位,軍隊駐京企業,各有關醫療機構、零售藥店:
現將《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20**年3月9日印發
附件: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有關問題的處理意見
根據《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結算暫行辦法》,為做好醫療保險費用審核結算工作,現就有關問題提出如下處理意見:
一、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醫保中心)負責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的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的醫療費用的復審、結算;中央和市級單位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的復審、結算。
二、區、縣醫保中心負責本轄區內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和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的審核、結算;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的超過一定數額的門診、急診醫療費用的審核、結算;區、縣級單位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的審核、結算。
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的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的醫療費用的初審;中央和市級單位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的初審。
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定點醫療機構)與醫保中心結算由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統籌基金、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
與參保人員結算按照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由個人支付的醫療費用和超過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應由個人自費的醫療費用;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家庭病床治療的醫療費用;急診留觀并收入院前七天的醫療費用;大額醫療費用。
用人單位欠繳基本醫療保險費期間,定點醫療機構與個人直接結算的醫療費用。
定點零售藥店與醫保中心結算由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支付的醫療費用;與參保人員結算按照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由個人支付的費用和超過本市基本醫療保險規定,應由個人自費支付的費用。
四、用人單位負責匯總參保人員支付的按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急診留觀收入院前7日內的醫療費用、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家庭病床治療的醫療費用、易地安置和外埠就醫的醫療費用;大額醫療費用中按規定由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的醫療費用;用人單位補繳基本醫療保險欠費后,欠費期間參保人員支付的應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到醫保中心申報審核結算,并發放給參保人員。
五、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統籌基金和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采取由定點醫療機構先記帳后結算的方式。
六、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按規定應由個人帳戶支付的費用,使用"市民卡"刷卡結算。
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對個人帳戶支付部分記帳,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門急診(藥店)費用審核結算憑證》(見附表一),與區、縣醫保中心進行結算。
參保人員個人帳戶已刷卡記帳,但由于各種原因不能診療、購藥需退費時,由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為參保人員開具退費證明,經社保中心審核確認后辦理退費。
七、參保人員住院治療發生的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記帳并進行審核后,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審核結算憑證》(見附表二),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參保人員住院期間因病情需要轉院治療的,轉入、轉出的定點醫療機構各計算一個住院人次,參保人員算一次住院。
參保人員轉院時,與轉出的定點醫療機構結算個人支付和自費部分的醫療費用。
轉出的定點醫療機構將費用和診斷情況通知轉入的定點醫療機構。
轉入、轉出的定點醫療機構對參保人員在該院住院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分別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審核結算憑證》,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參保人員連續住院的,每滿一個結算期,按規定由個人支付和自費的醫療費用,定點醫療機構與參保人員直接結算;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醫療費用,定點醫療機構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住院預付金申報審批表》(見附表三)和《北京市醫療保險住院預付金申報明細表》(見附表四),報區、縣醫保中心。
區、縣醫保中心根據定點醫療機構的申請,預付部分醫療費用。
八、參保人員急診留觀并收入院前7日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
按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出院的次月,由用人單位匯總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門急診(藥店)費用審核結算憑證》,附收入院證明、處方底方、專用收據,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九、參保人員在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家庭病床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
按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治療終結的次月由用人單位匯總家庭病床治療證明、處方底方、專用收據,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門急診(藥店)費用審核結算憑證》,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十、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后服抗排異藥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按規定由個人支付的,定點醫療機構與個人直接結算;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由定點醫療機構記帳并匯總,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門急診(藥店)費用審核結算憑證》,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十一、參保人員按規定在外埠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
按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的,自醫療費用發生后三個月內由用人單位匯總,持參保人員在外埠定點醫療機構的診療證明、處方底方、費用清單、費用收據,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易地安置(外轉醫院)申報審批單》(見附表五)、《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工報銷(外埠就醫)費用申報結算明細表》(見附表六)和《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工報銷(外埠就醫)費用審核結算憑證》(見附表七),報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十二、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門診大額醫療費用和住院(含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后服抗排異藥的門診費用)大額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支付。
按規定由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支付的,由用人單位匯總。
用人單位持處方底方、專用收據、住院費用結算單、費用清單,分別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門急診(藥店)費用審核結算憑證》、《北京市醫療保險住院費用審核結算憑證》,到區、縣醫保中心審核結算。
十三、參保人員在用人單位足額補繳醫療保險欠費后,可以補報欠繳期間的醫療費用。
用人單位匯總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診斷證明、處方底方、專用收據、住院費用結算清單等,填寫《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工報銷(外埠就醫)費用申報結算明細表》和《北京市醫療保險手工報銷(外埠就醫)費用審核結算憑證》,報區、縣醫保審核結算。
十四、醫療費用審核結算時間:
(一)每年12月20日(節假日順延)前申報結算當年12月15日前發生的醫療費用;12月15日至12月31日發生的醫療費用在次年的1月20日(節假日順延)前申報結算;每年的12月31日為當年醫療費用清結日期。
(二)每月1日至20日(節假日順延),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用人單位向參保人員參保地區、縣醫保中心申報結算。
(三)區、縣醫保中心收到申報結算憑證后15個工作日內審核結算醫療費用。
對需進一步核查的可延長30個工作日。
市醫保中心收到區、縣醫保中心上報的由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公務員醫療補助經費支付的醫療費用的初審材料后,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復審、結算。
需進一步核查的可延長30個工作日。
(四)市和區、縣醫保中心于每周三向市和區、縣社保中心傳遞醫療費用審核結果,市、區、縣社保中心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支付工作。
十五、參保人員在信息網絡發生故障等情況下發生的醫療費用,有關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應出具情況證明,用人單位可持情況證明,于每月1日至20日到區、縣醫保中心申請審核結算。
十六、本規定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十七、本規定自20**年4月1日施行。
篇2: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辦法
基本情況醫療保險是我國基礎的社會保障政策之一,為我國居民的健康提供了基本保障,那么對于公司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是怎么樣的呢?來看下面:
公司醫藥費報銷規定【1】
(一)、醫療費享受對象:
醫療費享受對象為:**系統內離休干部、退休人員、在職干部職工,辦理提前離崗退養人員。
(二)、醫療費管理原則:
醫療費管理總的原則是:參照國家醫療規定,結合本局實際實行門診費用核定基數,包干使用,逐月發放,節余歸已,超支不補;住院費用確定限額,比例報銷;重大病癥,特殊處理。
醫院是指鎮醫院、縣醫院、縣中醫院。
因公外出和法定假期在外地急診住院的必須電告單位,經批準的可以比照在縣住院的辦法報銷住院醫療費。
1、門診費用:門診是指定的醫院門診。
核定基數標準:離休人員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和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核定基數,
工齡在31年以上的,年人平定補420元,月平定補35元;26年至30年的,年人平定補360元,月平定補30元;21年至25年的,
年人平定補300元,月平定補25元;16年至20年的,年人平定補240元,月平定補20元;11年至15年的,年人平定補180元,月平定補15元;10年(含10年)以下的,年人平定補120元,月平定補10元。
門診費由各單位按月隨工資發放。
2、一般性住院費用:一般性住院費用實行限額比例報銷。
其標準為:離休干部單位據實報銷;退休人員單位報銷75%;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實行限額、比例報銷。
即:工齡在10年(含10年)以下的,按45%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元;工齡在11至15年的,按50%比例報銷,
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1000元;工齡在16至20年的,按5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2000元;工齡在21至25年的,按60%比例報銷,
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3000元;工齡在26年至30年的,按6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4000元;工齡在31年以上的,按70%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0元。
3、重大疾病住院費:重大疾病是指經縣以上醫院確診為癌癥、器官移植、腦管意外導致神志不清、肢體功能障礙等重大疑難病癥。
離休干部據實報銷。
其它人員,住院費超限額部分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審定后單位報銷75%,個人負擔25%。
(三)、具體辦法:
1、***局成立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局醫療費實行管理。
其組成人員由分管機關的局領導為組長,分管計財工作的局領導、分管人教局領導副組長,計財、人教、黨辦、辦公室、征收、管理、稽查等股室(局)負責人為成員。
2、凡需住院治病的離、退休干部職工、在職干部職工(含提前離崗退養人員),必須先提出住院治療申請,經***局醫療管理領導小組領導批準,并在指定醫院住院治療。
不經批準,不予報銷醫療費。
凡住院者,應先由個人墊付醫療費,病愈后憑住院病歷和住院醫療費收據報銷醫療費。
重大疾病可先借款,出院后結算。
3、一般性住院,如需做費用較高的病情檢查(如做CT、核磁共振檢查等),必須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檢查,否則,其檢查費用不予報銷。
4、凡生病住院的干部職工,如需價值較高、或進口高檔的滋補藥品,必須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開藥,否則,其滋補藥費不予報銷。
5、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認定為公傷者,其醫療費用全部由單位報銷。
醫藥費報銷規定【2】
關于局機關職工獨生子女醫藥費發放和報銷的規定
局機關各處室:
經2008年10月6日局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對局機關職工獨生子女醫藥費的發放和報銷作如下規定:
一、局機關正式在編職工(含掛靠、代管單位)18歲以下獨生子女,可以享受發放醫藥費和報銷醫藥費。
二、機關職工18歲以下獨生子女按照原規定,每年發放800元醫藥費,屆時打入職工工資卡。
三、除發放800元醫藥費外,根據職工子女看病花費較大的實際,規定職工18歲以下獨生子女每年可以報銷3000元(含800元)醫藥費。
具體報銷時間為每年上半年的6月份和下半年的12月份,下半年報銷的需在12月20日之前報銷完畢。
滿足800元藥費單據之后即可報銷,報銷的最高限額是3000元,超過費用由個人承擔。
四、職工獨生子女發生的醫藥費單據,由人事處負責人和機關分管計劃生育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到財務處報銷。
五、報銷醫藥費的規定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執行,職工獨生子女在2008年可以報銷1500元(含800元)醫藥費。
篇3:企業醫藥費報銷規定辦法
企業醫藥費報銷規定【1】
(一)、醫療費享受對象:
醫療費享受對象為:**系統內離休干部、退休人員、在職干部職工,辦理提前離崗退養人員。
(二)、醫療費管理原則:
醫療費管理總的原則是:參照國家醫療規定,結合本局實際實行門診費用核定基數,包干使用,逐月發放,節余歸已,超支不補。
住院費用確定限額,比例報銷。
重大病癥,特殊處理。醫院是指鎮醫院、縣醫院、縣中醫院。因公外出和法定假期在外地急診住院的必須電告單位,經批準的可以比照在縣住院的辦法報銷住院醫療費。
1、門診費用:門診是指定的醫院門診。核定基數標準:離休人員據實報銷。
退休人員和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核定基數,工齡在31年以上的,年人平定補420元,月平定補35元。
26年至30年的,年人平定補360元,月平定補30元。
21年至25年的,年人平定補300元,月平定補25元。
16年至20年的,年人平定補240元,月平定補20元。
11年至15年的,年人平定補180元,月平定補15元。
10年(含10年)以下的,年人平定補120元,月平定補10元。門診費由各單位按月隨工資發放。
2、一般性住院費用:一般性住院費用實行限額比例報銷。其標準為:離休干部單位據實報銷。
退休人員單位報銷75%。
在職干部職工(包括提前離崗退養人員)按工齡實行限額、比例報銷。即:工齡在10年(含10年)以下的,按45%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元。
工齡在11至15年的,按50%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1000元。
工齡在16至20年的,按5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2000元。
工齡在21至25年的,按60%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3000元。
工齡在26年至30年的,按65%比例報銷,最高報銷限額為每年4000元。
工齡在31年以上的,按70%比例報銷,最高限額為每年5000元。
3、重大疾病住院費:重大疾病是指經縣以上醫院確診為癌癥、器官移植、腦管意外導致神志不清、肢體功能障礙等重大疑難病癥。離休干部據實報銷。其它人員,住院費超限額部分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審定后單位報銷75%,個人負擔25%。
(三)、具體辦法:
1、***局成立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局醫療費實行管理。其組成人員由分管機關的局領導為組長,分管計財工作的局領導、分管人教局領導副組長,計財、人教、黨辦、辦公室、征收、管理、稽查等股室(局)負責人為成員。
2、凡需住院治病的離、退休干部職工、在職干部職工(含提前離崗退養人員),必須先提出住院治療申請,經***局醫療管理領導小組領導批準,并在指定醫院住院治療。不經批準,不予報銷醫療費。凡住院者,應先由個人墊付醫療費,病愈后憑住院病歷和住院醫療費收據報銷醫療費。重大疾病可先借款,出院后結算。
3、一般性住院,如需做費用較高的病情檢查(如做CT、核磁共振檢查等),必須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檢查,否則,其檢查費用不予報銷。
4、凡生病住院的干部職工,如需價值較高、或進口高檔的滋補藥品,必須經縣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開藥,否則,其滋補藥費不予報銷。
5、經***局醫療費管理領導小組認定為公傷者,其醫療費用全部由單位報銷。
企業(公司)員工醫療補貼規定【2】
第一條為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促使醫療保健落到實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在本公司就業的正式聘用員工每人每月補貼醫藥費40元。
員工子女補貼一個,即每月40元。
員工父母實行半費補貼一個,即每月20元。
第三條凡在本公司就業的試用人員及臨時工每人每月補貼30元。
第四條正式聘用員工因病住院,其住院的醫療費憑區以上醫院出具的住院病歷及收費收據,經公司有關領導批準方可報銷。報銷時應扣除當年應發醫藥補貼費,超支部分予以報銷,批準權限如下:
1.收據金額在5000元以內由財務部審核,主管、副總經理批準。
2.收據金額在5000元至20000元的由財務部部長審核,副總經理批準。
3.收據金額在20000元以上,由主管、副總經理審核,副總經理批準。
第五條試用人員,臨時工因病住院,其住院的醫療費用按第四條報銷辦法,扣除當年醫藥補貼后,超支部分按60%報銷。
第六條員工因工負傷住院治療,其報銷辦法同第四條。
第七條員工父母因病住院,可向公司申請補助,由財務部部長核定,副總經理批準后,在職工福利或工會互助金中實行一次性補貼。
第八條由公司安排的,員工每年例行身體健康檢查,其費用由公司報銷。
第九條醫療費補貼由勞資部每月造冊,通知財務部發放。